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正学生出行安全事关亿万家庭幸福,各地交管部门在开学之际,通过学生交通安全"四个一"行动、校车和接送学生车辆交通安全隐患清零行动、校园周边"护学"行动以及"开学第一课"交通安全宣讲,确实抓好学生出行安全工作。开展"四个一"行动全力清零校车交通安全隐患校车安全更是牵动社会神经。为确保秋季开学校车和接送学生车辆运行安全、学生平安上下学,2017年8月份下旬,公安部部署全国  相似文献   

2.
<正>【农村"编外校车"管理亟待加强】近年来,各地公安交管部门不断加大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查处力度,从严整治校车超员、超速、疲劳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全力确保中小学生特别是农村地区学生的出行安全。然而,面包车、三轮摩托车等农村"编外校车"却屡  相似文献   

3.
按照统一部曙,全国各地公安交管部门集中开展了“四个一”工作,即:一次安全检查、一次隐患排查、一次校车秩序整治行动和一次宣传提示活动,督促学校、校车企业严格执行校车安全管理规定,强化校车运行动态监管,对不符合条件的人、车,依法注销校车驾驶资格,收回校车标牌;组织开展“开学第一课”交通安全宣讲,传递“知危险会避险”知识,坚决防范涉及校车、涉及学生道路交通事故,共同为学生(幼儿)上下学营造安全的道路交通环境。  相似文献   

4.
<正>为预防和减少校车道路交通事故,保障学生安全出行,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结合正在开展的"打非治违"交通违法集中整治第四阶段整治校车统一行动,对全国校车的交通违法情况进行了统一排查和通报,要求各地交管部门迅速组织全面排查,挂牌督办,彻底消除隐患,确保学生安全。  相似文献   

5.
杨絮 《世界汽车》2007,(4):26-27
校车作为中小学生上下学的交通工具,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尽管专家们曾经针对校车安全提出过“阳光校车”计划,但由于各地条件不同,校车形式也层出不穷。随着近期一些“黑校车”的曝光,越来越多有关校车交通隐患方面的问题浮出水面。因校车超载、超速、手续不全和设施不完善等引发的恶性交通事故比比皆是,人们在扼腕痛惜之余,更情不自禁地追问,谁来为坐校车的孩子们安全负责?切实为孩子们上下学提供安全保障,免除家长的担忧?  相似文献   

6.
5月3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就贯彻实施《校车条例》发出通知,要求公安交管部门继续扎实工作,狠抓各项校车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确保校车交通安全,让家长、学生放心。通知指出,《校车安全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各级公安交管部门认真组织贯彻实施,依法履行校车安全管理职责,建立健全校车安全管理工  相似文献   

7.
南辰 《时代汽车》2012,(9):16-16
临近9月,各地中小学生又要开学了。作为长期关注校车安全的记者,禁不住想给各地,尤其是农村偏远地区的相关负责人提个醒:开学前一定要绷紧校车安全这根弦。今年秋天,是有《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保驾护航后第一个完整学期的开始。《专用校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也刚刚实施,很多地方的中小学校还购置了崭新的校车。应当说,不管是从保护校车安全的法律环境,还是校车  相似文献   

8.
晨夕 《商用汽车》2012,(19):57-58
正值新学期开学之际,国内许多幼儿园纷纷购买了符合国家新标准的专用校车,却又有许多地方因为符合校车驾驶要求的A照驾驶员很难招到,只能眼看着购买的新校车停在停车场上渐渐蒙上灰尘.众所周知,校车新国标的颁布旨在取缔"黑校车",全面保障学生的安全,而这项深得社会关注和人们拥护的规定,为什么在实际执行中反而成为校车运营的拦路虎呢?  相似文献   

9.
《驾驶园》2012,(2):16-19
山东省莒县交警联合教育部门针对城区内对校车安全管理严格规范和违规接送学生车辆主要活动区域是农村的实际,定期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加大对校车、幼儿园及驾驶员资质的管理,完善城区内交通设施,通过事故真实案例对校车驾驶员及校车所属学校进行教育培训,城区内“黑校车”出现率明显降低,校车基本不存在违规行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因学生乘坐不规范校车而引发的伤亡事故在全国各地屡有发生,不仅严重威胁着广大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也影响着社会的稳定。由于不符合标准的“黑校车”的广泛存在,“校车”事故频发,这些社会不和谐因素严重威胁着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汽车与安全》2008,(10):17-17
福建省交警联合教育部门积极组织开展“校车交通安全宣传周”活动.大力强化中小学生、家长和校车驾驶人的交通安全意识,为确保广大中小学生安全出行营造了良好的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氛围。  相似文献   

12.
苏文 《商用汽车》2013,(7):62-63
作为校车服务行业资深专家,谢红英认为,校车运营是个公益事业,必须要有慈善之心,因为目前国内的校车运营中,很难盈利,甚至需要承担巨大的亏损风险。2013年2月下旬,广东童安校车服务有限公司再次购买海格智慧安全校车,在公司成立不到1年的时间里,童安公司已经多次向海格采购校车。在全国各地提高学生出行安全条件、投入专业校车、探索校车租赁运营模式的形势下,童安公司用慈善之心挑选品牌校车、打造以安全为核心的品牌文化、为广东学童铺就安全之路的做法,成为全国范围内校车服务行业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13.
<正>9月初,全国中小学校陆续开学。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人身安全最令人牵挂。笔者希望各地能够结合实际,上好交通安全教育"第一课"。国家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历来高度重视。自1996年起,国家确定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同时,为了加强校车安全管理,保障乘坐校车学生的人身安全,国务院2012年审议通过《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并正式实施。公安交管部门结合道路交通管理职责,大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进  相似文献   

14.
正校车是用于运送学生往返学校的交通工具。中国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在《道路交通安全"十二五"规划》中强调指出,要建立健全校车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校车优先通行权,加强校车监管,保障校车安全;并规定校车须安装卫星定位和限速装置。从马车时代开始的校车校车并非泛指学校配备的车辆,而是特指专门用于接送学生(特别是指中小学生)上下学的车辆。最早的校车出现在1827年的英国伦敦,位于伦敦东北部的桂格燕学校使用一种专门设计的马车接  相似文献   

15.
2012年堪称我国的校车元年,在过去的1年中,全国各地出现了大批的校车采购和应用,校车市场也在政府的支持和民众的关注下不断扩张.春节过去,看罢了春晚上耀眼的大牌明星,我们再一起唠一唠近2年"星范儿"十足的宇通校车,看他们是如何驰骋在全国各地,为学生们保驾护航的. 动力校车:开上雪域高原的校车 2011年6月29日,53辆"长鼻子"校车驶上了雪域高原抵达西藏拉萨.这批宇通专用校车由拉萨市政府全资投入1 372.7万元购买,用于接送所属7县1区所有农牧区中小学生上下学,为青藏高原学童的平安出行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的运营模式下,校车事故频频发生,虽然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完善校车安全出行方面,以推进校车安全管理,但校车事故并没有因此趋减。基于对传统校车学生管理的弊端,设计出基于有源RFID(射频识别)的校车学生管理系统,系统包括:有源RFID的只能腕扣、校车监控管理系统、校车定位系统。结合智能腕扣基于有源RFID及BDS技术综合运用实现车辆快速定位、身份识别等功能,通过3G网络和监控终端进行通信提供家长和管理部门实时查询、监控。该系统满足了校车运行中的管理,保障了学生的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校车管理中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机制不科学、驾驶人的选拔聘用和监督考核制度不合理等问题,立足《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中对于校车驾驶人应符合的各项要求,通过走访相关单位校车管理人员、交通警察、学校、家长、校车驾驶人,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分析总结出一个科学合理的校车驾驶人管理机制,对校车驾驶人的选拔聘用、在职上岗、监督评价和福利保障进行全方位的系统管理,保障乘坐校车学生的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18.
正学生上学,安全第一。"六一"儿童节,校车安全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每天上学放学,孩子们的交通出行安全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保护好他们的出行安全尤为重要!需要全社会筑牢校车交通安全防线,保护学生出行安全。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上下学交通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交通事故已经成为中小学生安全事故意外伤亡当中最主要的"杀手"。一朵朵灿烂绽放的花蕾倏忽凋零永无法生还,给无数个家庭、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带去了一生都挥之不去的巨大伤痛。  相似文献   

19.
刘勇  张训 《驾驶园》2012,(2):42-44
目前,我国有各类普通学校和幼儿园60万余所,包括幼儿园儿童在内的学生共有2亿多人。预计其中9000万名学生需要乘坐校车。而自去年10月至今,见诸媒体的“校车”事故就达20多起。社会车辆非法营运、车辆不符合校车安全标准、经营单位资质和经验欠缺等是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解决“校车”安全问题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春运过后,各地交通迎来了返城、返校的小高峰,路上的车又多了起来。新学期里,在学校书声朗朗响起的时候,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办的"2012首届中国校车发展研讨会暨国际校车展览会"在北京举行。这是我国首次举办以展示各类校车为主,包含交通安全、防护、救护相关设备设施、产品用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