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明明是绿灯,行人却怎么也过不了;明明想让行,驾驶员却不知所措。有时候多辆不同车道的机动车同时行驶或让行时,反而逼得行人进退两难,没了方向。那么,如何正确地将"礼让"运用于斑马线上呢?看看交警精心制作的图解就一目了然了。链接:礼让斑马线不止是车让人人也要管得住腿近年来人行横道上的交通事故屡发,除了机动车不礼让行人的原因之外,行人闯红灯、与机动车抢行等行为也是主要原因。礼让斑马线是相互的,行车在路上,司机要礼让行人,可有时候行人突然跑出来,司机根本没有反应的时间,往往悲剧就发生在一秒钟的时间。所以,礼让斑马线不止是车让人,人也要管得住腿。那么,  相似文献   

2.
《汽车杂志》2005,(4):52-52
相信大部分人都有同感,相当一部分驾驶员驾驶态度是恶劣的,支路并入主路不礼让、对着行人按喇叭、最不能忍受的是在斑马线上和行人争道!最近北京终于出台关于机动车于斑马线必须让行人优先通过的条例。  相似文献   

3.
<正>根据公安部交管局指示精神,各地交管部门联合相关机构积极开展礼让斑马线交通安全宣传整治活动,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引导驾驶员提高安全意识,斑马线前礼让行人。同时,也倡导广大行人不要横穿马路或闯红灯,做到相互礼让,共创文明交通秩序。〇宿迁:成立执法小分队不定期查处 针对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的违法行为,宿迁交警部门组织了is个执法小分队,不定期在市区流动开展专项查处行动。同时,在学校、医院等行人过街相对集中的路口、路段增设20余处道路监控,采取现场查处与监控抓  相似文献   

4.
正日前,公安部交管局部署各地重点围绕不礼让斑马线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进行集中整治。这背后不可忽略的是,近3年,全国发生在斑马线上的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事故1.4万起,造成3898人死亡,其中机动车未按规定让行导致的事故占了总量的90%。此次公安部的整治行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国家级媒体到地方媒体,纷纷从不同角度对"不礼让斑马线"展开分析评论。最近,有两则新闻备受关注。一则是,某地一名女子在街道斑马线被汽车撞倒,不幸遭遇二次碾压身亡;另一则是,北京开展路口秩序环境综合治理,机动车遇人行横道不避让行人将罚款2∞元、记3分。斑马线前的文明考题,值得每  相似文献   

5.
正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近日召开全国视频会,通报各地开展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治理工作情况,交流整治经验做法,对深化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治理工作进行再强调再部署。这意味着斑马线治理不再是个别城市的重点工作,将在更大范围有序、有力展开。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提供的数据显示,近二年来全国共在斑马线上发生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事故1.4万起,造成3898人死亡。从统计情况看,机动车未按规定让行导致的事故占了全国事故的90%。今年以来,全国共查处不礼让斑马线违法行为同比上升3.4倍,因不礼让斑马线造  相似文献   

6.
《驾驶园》2017,(9)
正据报道,日前山东部署在全省开展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专项整治行动,要求各地迅速掀起整治行动高潮,像治理酒驾一样,深入推进不礼让斑马线整治行动,并形成"严管严查、常态治理"的态势。(详见本期19页交通管理《各地严查"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行为》)《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7条明确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  相似文献   

7.
正人们常说"车辆礼让行人",一个"礼"字就对机动车让行的行为定了性,这是一种高素质的礼貌行为,是鼓励但却不是强制的。而实际上,斑马线前车辆减速甚至停车让行人是由法律规定的底线行为。与行人抢行是典型的违法行为"所谓礼让,其实并不是一个‘礼’的问题,不是想礼让就礼让,不想让就可以抢行的。这是法律已经明文规定,驾驶人必须遵守的行车规则。"北京市交管局法制处副处长杜莹说。《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第四十七条明确涉及到了"礼让":机动车行  相似文献   

8.
正多起机动车礼让斑马线遭后车追尾的事故引发热议,很多网友将事故原因归咎于"礼让行人"。这些追尾事故真的是因为"礼让斑马线"导致的吗?事故背后是否有更深层的原因?保障斑马线上的安全还需考虑哪些因素?交通言究社邀请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从交通设计、交通工程等角度来谈谈他们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机动车在斑马线前非但不减速反而抢行,已在不少地方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交通乱象。日前,公安部交管局部署各地重点围绕不礼让斑马线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启动集中整治。这些年来,"礼让斑马线"里的一个"礼"字,竟把法律义务降格成了道德责任。好像在斑马线面前,机动车踩不踩刹车都是很自由的事情。殊不知,斑马线前减速慢行并非高级的道德责任,而是基本的法律义务。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机动车行经斑马线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行时应当停车让行。  相似文献   

10.
<正>机动车过斑马线要礼让行人,是一项基本礼仪,更是一条法律。在行人面前,车辆始终不能"称霸"。汽车社会,需要普及人性化的汽车文化,确保行人的"路权",构筑一顶生命安全的保护伞。法则公示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7条:处罚措施礼让法则1、娜车道让行(1)当行人未跨越途中绿化虚拟延长线时,②辅±醜动车未辟肢,Mz雖法处罚。断謂細巾靴雜麵长綱,①、②车  相似文献   

11.
黄凤娟 《人民公交》2017,(12):79-79
近日,N市公安局对一辆公交车未礼让行人并对其辱骂的驾驶员进行查处,这是该市交警开出的首张(不礼让行人)罚单。@市交警大队:11月29日17时45分,该市市民蔡先生来到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投诉,29日17时20分,他到学校接孙子放学,带孙子在门口过斑马线时,有辆蓝色2路公交车正要驶过斑马线,驾驶员看到行人过马路丝毫没有减速让行,吓得他和孙子一身冷汗。在爷孙俩过斑马线后,公交车驾驶员将车停下。  相似文献   

12.
正行人过街所使用的"斑马线",是交通控制里一项非常特殊的措施,也代表着优先通行权。想要真正实现机动车斑马线前"礼让行人",做到想让、能让和适宜让,提高让行的可行性,从交通工程的角度来看,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技术条件呢?"斑马线"优先路权的地位应明确强调在新西兰,为了突出斑马线优先路权的地位,特意区分了"斑马线"与"灯控行人过街通道"的差异。例如,在有信号灯控制的地方,没有横向斑马线,只有两条纵向实线,用以标志行人过街通道的宽度,车  相似文献   

13.
《驾驶园》2015,(9)
<正>斑马线,道路交通最常见的一个标志,是行人穿越道路的保障线。可是,当机动车驾驶员对斑马线熟视无睹的时候,斑马线就毫无安全可言了,发生在斑马线上的交通事故数不胜数。发生交通事故的根源在于驾驶员对斑马线的漠视。《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所以,为了提前让司机有所准备,在前方有斑马线的时候,行车道上都会有白色菱形预告标识、路边会有避让行人的警示牌,看到这些警示,司机就应该做出  相似文献   

14.
正设置斑马线主要目的是要让行人过街有序、安全、放心。但在现实中,很多时候却并不安全,也不省心。机动车转弯不避让行人,在斑马线前不减速的情况随处可见,甚至发生许多惨剧。其原因何在?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机动车礼让斑马线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为读者逐一解读。问:近年来,各地发生的机动车撞人的事故屡见不鲜,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发生在斑马线上的,这类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答:据统计,近三年来全国共在斑马线上发生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事故1.4万起,造成3898人死亡。从造成事故原因分析看,主要是由于交通参与者交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6月,根据公安部交管局的统一部署,各地交管部门针对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行为启动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加大查处力度,经过一段时间整治以后,各地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现象有了较大的改观。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机动车礼让行人至交通拥堵的矛盾逐步显现出来,尤其是在出行高峰期,行人、机动车通行数量都很大,机动车如果让行可能要花费数分钟等待,而在这并不长的数分钟时间里来车会越积越多,从而造成该路段拥堵。如果因为自己的让行造成短时  相似文献   

16.
正编者按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行经斑马线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行时应当停车让行,但目前很多城市机动车未按规定让行的行为还比较普遍,严重影响了行人过街的安全。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全国共在斑马线上发生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事故1.4万起,造成2898人死亡,其中机动车未按照规定让行导致的事故占总量的90%。针对这一现象,公安部交管局于近期部署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围绕不礼让斑马线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  相似文献   

17.
攻坚斑马线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近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推动在全国开展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治理,建立常态长效治理机制,确保人民群众平安出行、顺畅出行。在笔者看来,这标志着斑马线上的秩序整治进入攻坚阶段。攻坚斑马线,离不开明确的执法标准、执法重点、执法力度带来的威慑。正所谓纲举目张,《意见》要求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坚持专项整治与常态治理相结合,坚持现场执法与科技应用相结合,坚持秩序整治与宣传引导相结合,坚持严格执法与优化交通控制相结合,坚持治理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与治理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相结合,是提纲挈领之举。  相似文献   

18.
<正>第三个"全国交通安全日"要求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严查七类交通违法行为统一行动,其中不礼让斑马线首次列入七类重点查处的违法行为之一(即:超速、超载、酒驾、毒驾、闯红灯、占用应急车道、不礼让斑马线)。笔者不禁为之叫好,这是法律对生命的尊重,也是立法者以人为本原则的重要体现。"抵制七类违法安全文明出行"主题的  相似文献   

19.
正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召开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现场会后,各地公安交管部门迅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加强了路口交通秩序治理,重点整治了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以及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深入推进城市道路交通秩序整治行动,取得良好成效。本文摘录各地交管部门开展的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与读者共享。开展整治行动严肃查处不礼让斑马线行为北京:全面启动路口秩序环境综合治理工作6月15日,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全面启动路口秩序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重点整治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和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等交通违  相似文献   

20.
《驾驶园》2018,(9)
正机动车与行人抢行斑马线,让往来的彼此忐忑不安且酿成众多交通事故,并被诟病为驾驶及交通文明的陋习。2017年10月,国家相关职能部门正式联合下达了《关于推进"礼让斑马线专项行动"长效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此专项行动使驾驶者们在斑马线前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