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汽车与安全》2008,(11):69-69
人行道行人要在人行道上行走,多人同行时就注意避免三人以上并行而妨碍别人通行。没有设置人行道的路段,行人应在非机动车道右侧1米范围内行走。行人在上述活动空间内行走时,车辆不应侵犯其安全通行空间。  相似文献   

2.
《汽车与安全》2007,(2):18-2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26条规定,交通信号灯由红灯、绿灯、黄灯组成。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准许通行,黄灯表示警示。同时,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38条第二项规定。黄灯亮时,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行。黄灯亮时,未过停止线的车辆能否继续通行?黄灯亮时,没有过停止线的车辆继续通行的闯黄灯行为是否应当受到处罚?为此,我们请到了有关的专家及嘉宾就黄灯该不该通过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希望给我们广大的读者以启迪。  相似文献   

3.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黄灯信号的作用是净空交叉路口,使已经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在黄灯期间快速通过。黄灯亮时,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行,未越过停止线的车辆不得通行。因此,抢黄灯的行为同样也属于不按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的违法行为。目前在因不按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  相似文献   

4.
正在道路交通管理方面,更早进入汽车社会的发达国家的一些经验做法于我们而言极具借鉴价值。具体到为保障行人通行安全,引导机动车礼让斑马线,各国通过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完善相关交通设施等做法则可以作为很好的参考。日本:妨碍行人通行处3个月以下行政拘留日本交通法规定,车辆进入人行横道前必须临时停车,且不得妨碍行人通行。除非明确没有行人或自行车即将横穿前方道路,车辆才能通过人行横道,且必须以能够保证在人行横道前立即停车的车速行驶。在未设置人行横道  相似文献   

5.
赵红军 《摩托车》2003,(6):38-38
现在,城乡居民买车购车的逐渐增多,但交通安全并没有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认识。笔者认为,有不少交通事故是由于行人或摩托车驾驶员不熟悉交通规则而引起的,减少交通事故,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各司其职,各行其是,下面笔者就行人、非机动车和摩托车乘车人三方面应该遵守的交通规则做一介绍。 一、行人应遵守的交通规则 1.行人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地方要靠路边行走; 2.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  相似文献   

6.
为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和畅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在参与交通活动中按右侧通行,分道通行和交通信号通行。然而,目前在一些城市道路以及公路,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不按交通法规参与交通活动的情况非常突出,一些车辆遇行人正常穿越人行横道或横过马路时不减速,不让行,更与行人争那一两秒钟的时间,吓得行人胆战心惊,甚至酿成事故。[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通过建立黄灯启亮时驾驶员的行为决策模型,分析黄灯启亮时的驾驶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利用视频观测的方法,采集分析了黄灯启亮时的车辆行驶数据,并建立了黄灯启亮时的驾驶行为决策模型,通过模型分析了影响黄灯启亮时驾驶行为的关键因素.结果显示,黄灯启亮时车辆到停车线的距离、车速,以及有无前后车是影响驾驶行为的显著变量:有前车的情况下,驾驶员更倾向于选择通过交叉口;无后车时,即车辆位于排队队尾时,驾驶员加速时加速度的绝对值更大,减速时加速度的绝对值更小.驾驶员在黄灯启亮时表现出的上述行为特征十分危险,需要制定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以减少交叉口黄灯期间的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8.
为保障路段行人安全过街,提高行人过街效率,设计了基于感应控制的路段行人安全过街系统.该系统分别采用视频和感应线圈实现对过街行人和路段车辆的自动检测,并据此设计行人过街感应信号控制方案,辅以“减速带式”人行横道、路段行人过街通道灯和智能人行道护栏3种过街辅助设施,实现时空上的人车分离.  相似文献   

9.
城市信号交叉口通过设置绿闪信号,在机动车获得通行权之前清空人行横道上的过街行人.为研究行人在此信号期间的过街行为,提出一种绿闪信号时行人过街运动模型.综合分析绿闪信号、周围过街行人、人行横道边界以及右转冲突车辆对行人过街的影响机理,基于社会力模型,建立绿闪后人行横道上行人过街行为模型,并根据实际调查所获得的人行横道尺寸、行人与车辆速度等数据,标定模型参数.基于模型仿真行人运动行为,产生行人分层现象以及与周围行人、冲突车辆避碰等行为,验证模型在宏观层面的有效性;对不同断面的仿真行人与实际过街行人的过街速率变化曲线进行拟合,拟合优度指标显示模型对人行横道前/后半段过街行人模拟精度分别为83% 和95%,验证了模型在微观层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少杰 《汽车驾驶员》2011,(10):112-112
我们都知道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但现实中人行横道上也经常发生事故,说明人行横道内也不是绝对安全的。行人或非机动车横过马路时定要走人行横道,但是也不能放松警惕,时刻注意来往车辆和路况,确保安全再通过。而车辆行至人行横道时首先要减速甚至停车,看到有行人更不要抢行,这时候最应该“宁停三分,不抢一秒”。  相似文献   

11.
无信号人行横道人、车干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行横道是城市道路中必不可少的交通设施,也是城市道路交通组织中的薄弱环节.文中从理论上分析了行人和机动车的通行能力和延误情况,分别建立了无信号人行横道机动车数量占优及行人数量占优时的人、车延误模型.  相似文献   

12.
人行横道因其建设维护费用低、行人过街便捷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行人过街的交通组织之中。在不同控制方式下的人行横道上,行人过街存在不同的问题。以北京市展览馆路段为例,针对有无信号灯控制路段人行横道的交通状况进行了交通调查,在对比分析调查数据的基础上,从行人过街效率、机动车通行效率以及人行横道安全性3个方面,探讨不同的路段人行横道控制方式对交通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针对城市道路十字交叉路口交通灯信号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一种新的基于PLC的交通信号灯控制方案.该方案将传统十字路口交通信号设置红、绿、黄灯控制改为南北车辆左转、直行、右转单独控制,增加行人控制及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强制南北方向或东西方向通行,还设置了夜间通行模式.该方案能有效解决在十字交叉路口发生车辆抢道和人车争...  相似文献   

14.
人行横道通行能力是确定行人过街设施的基础参数。通过分析信号交叉口处人行横道混合交通特征,提出了一定周期时长和单位人行横道宽度的人行横道绿灯时间内的实际通行能力计算公式;以可接受间隙理论为基础,利用概率论的方法,推导出了无信号交叉口处人行横道的通行能力计算公式,并通过实例验算,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斑马线是人民的生命线,是法律的高压线,也是交通的文明线。"礼让斑马线"理应成为每位机动车驾驶员必备的素质。从敬畏生命的角度讲,这种行为体现了机动车驾驶员对行人生命的尊重;从法律上讲,按照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道时,遇到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减速让行;从社会公共道德层面上讲,"礼让斑马线"体现出强势一方的车辆对弱势一方的行人最基本、最起码的照顾与关怀。  相似文献   

16.
庞亚凤  郑元勋 《中外公路》2019,39(2):288-293
基于现实的对角斑马线处行人通行能力的研究,提出对目前已运用于现实的需设专供行人过街相位信号灯的"对角交叉口"做出信号灯相位调整和一定程度的导流处理的思路,目的在于通过交叉口处时间上、空间上的分流,以有效减少行人、车辆的冲突区域,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提高交叉口处行人的通行能力。利用Vissim仿真技术,分别对改善前后对角交叉口进行微观分析,对比研究改进前后行程时间、排队长度以及行程延误等指标的变化,以验证对角斑马线改进后行人通行能力的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设有对角人行横道的交叉口,信号灯相位改进后行人的通行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人行横道行人过街服务水平是衡量人行过街设施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文中分析了人行横道处行人的过街特性,给出了基于行人过街延误、基于行人过街饱和度的2种信号交叉口人行横道行人过街服务水平评价方法和服务水平评价标准,确定了规范推荐值法和公式计算法2种设计通行能力计算方法,得到3种行人过街服务水平评价方法,并结合案例分析,总结了3种行人过街服务水平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8.
现有人行道出入口存在陡坡,行人稍有不慎,容易被绊倒;人行道上的各种各样的检查井,由于损毁、偷盗等原因,常会发生井盖缺损等现象,甚至演变为"夺命陷阱",对行人的安全通行构成威胁。井盖和井框磨损后很容易产生噪声,车辆碾压造成的井盖噪声,严重影响路边的居民休息。该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新的三面坡形式,并在实践中采用新型的"隐藏式检查井",减少了以往检查井的一些常见病害:窨井盖不容易丢失,也避免了井盖不平引起的道路噪声等,方便行人通行。在人行道表面,铺设了识别砖,提示该处下有检查井。  相似文献   

19.
《汽车与安全》2011,(2):69-69
随着汽车保有量飞速增加,马路上的机动车辆越来越多。《道路交通安全法》明文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道时应减速慢行,遇行人正在通过时应停车让行,然而很多时候,行人的通行权被一声声刺耳的汽车笛声,或者飞驰而过的右转弯车辆所日渐剥夺。即使站在斑马线,苦等绿灯通行,都要谨小慎微的通过,这就是被“霸道”的机动车剥夺应有权利的普通行人的真实处境。  相似文献   

20.
正人行横道是行人和车辆冲突高发的区域,合理设置人行横道可辅助行人安全横过道路。但行人安全横过道路受多种因素影响,那么,设置人行横道需考虑哪些因素呢?交通言究社邀请到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香港道路安全及交通工程顾问邝子宪来谈谈他的观点。说到人行横道,大家并不陌生,它是指: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