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就热处理制度对Cu-Al-Fe-Ni-Cr-RE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分析了合金组织与性能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锻后合金在不同温度下退火,显微组织结构不同,性能也有差异,其中在650℃下退火11h能获得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采用交叉试验的方法制备无碳化物贝氏体钢轨固定式闪光焊接头,对不同工艺条件下钢轨正向载荷敏感区域的金相组织进行观察分析,对贝氏体钢轨焊接过程中合金元素的迁移以及焊接缺陷的出现做出解释,并测定不同工艺条件下接头的拉伸、冲击、硬度性能。结果表明:不同工艺条件下焊缝过热区均由于合金元素迁移出现块状马氏体组织及带状组织;正火工艺后焊缝组织为仿晶界型先共析铁素体+粒状贝氏体相结构,拉伸、冲击性能均有提高,但过热区贝氏体局部重构导致白色微区、带状组织在过热区的体积百分数及分布范围增大;金相视野内焊后及正火后接头喷风工艺令白色微区、带状组织体积分布范围增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C级钢进行正火、正火+回火及退火3种不同工艺试验研究,探讨了不同工艺对C级钢性能影响的规律,得出了显微组织与机械性能之间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4.
水平连铸QCr0.5铜合金线电磨损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平连铸工艺制备的QCr0.5铬青铜合金接触导线坯料经过固溶、时效、冷轧处理后,研究接触导线的微观摩擦性能与受流滑动磨损行为,分析不同电流作用下接触导线的磨损形貌及磨损特征。微观划擦测试表明:通过加入合金元素Cr,改变了接触导线合金材料的微观组织,提高了合金材料的强度、抗软化性能和抗变形能力,改善了合金的磨损性能,降低了摩擦系数;水平连铸QCr0.5铬青铜合金接触导线的硬度为165.5HV,最大摩擦系数为0.155,最大压入深度为2.68μm。电磨损测试表明:水平连铸QCr0.5铬青铜合金接触导线未加载电流时的磨损主要以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为主,载流条件下的磨损主要是黏着磨损、磨粒磨损和电侵蚀磨损。磨损率测试结果显示,水平连铸QCr0.5铬青铜合金接触导线磨损性能明显优于商用Cu-Ag接触导线。  相似文献   

5.
通过腐蚀疲劳、应力腐蚀相结合的方法模拟“服役—停放”状态,研究了不同加速周期下Al-Zn-Mg合金型材的疲劳强度、腐蚀疲劳强度,并通过灰色理论模型预测了Al-Zn-Mg合金材料疲劳强度的衰减规律。结果表明:Al-Zn-Mg合金型材的常规疲劳强度、腐蚀疲劳强度会随模拟加速试验周期的延长而衰减,腐蚀疲劳条件下Al-Zn-Mg合金型材的性能衰减比常规疲劳条件下的性能衰减更快。  相似文献   

6.
刘建斌 《资厂科技》1996,(2):22-27,13
本文介绍了稀土合金处理铁水的生产条件和工艺,提出了应根据原铁水含硫量来确定稀土合金加入量,以及稀土合金加入量与铸铁件组织和性能的关系;论述了经稀土合金处理后的铸铁件组织性能的变化和试样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电弧喷涂涂层上刷镀Ni镀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l-Zn伪合金上刷镀Ni镀层,在Falex试验机上测试了Ni镀层的摩擦磨损性能,考察了载荷、温度对镀层磨损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能谱分析(EDX)和形貌分析等手段,通过对Ni渡层的性能测试,试样磨痕形貌及磨屑形状和分布的观察,研究和分析了Ni镀层的耐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在Al-Zn伪合金涂层上刷镀Ni镀层具有较好的工艺性,镀层的显微组织、硬度、结合强度以及耐磨性能与45^#钢上刷镀Ni镀层基本一致,Ni镀层的磨损机理主要为剥层磨损,在本试验条件下,Ni镀层的相对耐磨性能为Al-Zn伪合金电弧喷涂层的2倍-4倍。  相似文献   

8.
以HXN5B机车双金属止推轴承为研究对象,通过合理优化化学成分、钢坯模具等设计,对其采用离心熔铸一次成型工艺制作毛坯,并进行化学成分和组织性能检测。实际结果表明,双金属止推轴承止推面处径向和轴向的化学成分基本无偏差,钢背与合金层出现了Fe与Cu和Sn原子的互扩散,界面结合良好,金相组织达到2级以上标准,碾平试验中合金层表面有裂纹但未出现合金层与钢背分离现象,双金属层间实现了良好的冶金结合,获得了性能优良的合格铸件。  相似文献   

9.
采用上引连挤工艺制备Cu-0.2Mg、Cu-0.4Mg、Cu-0.6Mg合金接触线,通过拉伸试验、导电率测试、SEM、TEM等方法研究了合金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及其组织结构。研究结果表明:Cu-0.2Mg合金接触线性能满足OCS-2标准要求;Cu-0.4Mg、Cu-0.6Mg合金接触线性能均满足OCS-3标准要求,其中Cu-0.6Mg合金接触线达到超高强度级别;铜镁合金接触线高强高导性能来源于形变强化、固溶强化和细晶强化。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介绍了合金铸铁闸瓦在高速机车车辆上的实际应用状况,瞬时摩擦系数,为提高其摩擦性能所采取的措施,不同用途的合金铸铁闸瓦的研制及其极限。还介绍了今后的研究课题,即:合金铸铁闸瓦的开发方向应与机车车辆的高速化相适应,提高其在高速范围的摩擦系数以及提高其经济性。  相似文献   

11.
对于含有腐蚀性介质的地下环境中的地铁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容易因钢筋锈蚀而造成耐久性和安全性降低。从防止受力钢筋锈蚀的角度出发,探索将铝合金筋应用于地铁工程混凝土结构的可行性;基于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及铝合金材料的力学性能特点,推导铝合金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表达式,并通过现有9根铝合金筋混凝土梁受弯试验数据对表达式进行验证;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对铝合金筋混凝土梁裂缝宽度的计算进行探索;从耐腐蚀性和经济性角度,对比普通钢筋混凝土梁及铝合金筋混凝土梁的使用寿命和工程造价,给出铝合金筋和普通钢筋混合使用的研究思路,为铝合金筋混凝土在地铁工程设计中的研究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方向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降低轨道交通车辆铝合金车体结构及零部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形缺陷,对其变形情况及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动寻边法、工装保证法、试切法及加工余量法等4种变形缺陷解决方案。以底架边梁门框和侧墙门框的加工为例,对4种解决方案进行了实例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所提的4种方案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结构及零部件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13.
牛得田  单巍 《机车电传动》2003,(5):91-93,99
分析了高速列车车体结构轻量化的必要性及所采取的措施,对比了国外几种典型的车体铝合金结构,介绍了“中华之星”动车组铝质拖车的车体铝合金结构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4.
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SMA)具有可恢复应变大、与其他基体耦合难度低以及耐腐蚀性能好等优点,是实施结构振(震)动控制的理想材料。为充分发挥超弹性SMA的减振(震)性能,必须寻找可准确描述其物理力学性能的本构模型。本文对Graesser-Cozzarelli(G-C)唯象本构模型进行拓展,通过在G-C模型中加入马氏体硬化项,描述超弹性SMA在大应变幅值工况下的应力-应变关系;设计一种具有自复位功能的位移放大型SMA减震装置,并将建立的超弹性SMA改进G-C唯象本构模型应用于该减震装置控制结构的动力时程分析。相关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改进G-C唯象本构模型形式简单、概念明确、参数容易得到,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可为SMA基减震装置力学性能数值仿真及其在被动减震控制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作为电气系统组件,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在轨道交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封装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IGBT模块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A1-50% Si合金是IGBT模块较为理想的封装材料.采用粉末冶金结合双向分级热压致密化成型工艺,制备了A1-50% Si合金材料.使用OM、SEM方法(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热压态及热...  相似文献   

16.
铝合金焊缝节点结构作为车体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车辆装配前对焊缝节点结构强度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掌握铝合金焊缝节点结构的疲劳强度性能,选取实车中出现疲劳裂纹破坏的典型节点部位制作标准件进行疲劳试验;根据试件与实际车体疲劳破坏位置的应力分布趋势一致的原则,设计了两种典型焊接形式的标准件结构模型,并且确定了疲劳试验的加载方式以及试验工装设计,给出了试验模型的疲劳破坏位置以及通过成组试验获得的典型节点形式的S-N(应力-寿命)曲线。同时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铝合金焊缝节点结构进行疲劳强度计算,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所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和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铜基合金及铝基合金滑动轴承虽然具有优良的耐摩擦磨损性能及较大的疲劳强度,但其抗胶合性能和嵌藏性一般.为了满足高速重载柴油机滑动轴承性能的要求,采用感应加热·颗粒离心熔铸工艺制备的钢背铜铅合金双金属滑动轴承突破了合金材料性能上的限制,同时具备了较好的疲劳强度、顺应性、嵌藏性、耐腐蚀性能和抗胶合性能.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工艺所制产品的机械性能、双金属间的粘接强度以及疲劳强度均较高,且质量可靠、合金利用率高,组织及性能优于目前其他工艺所制滑动轴承.  相似文献   

18.
地铁铝合金车体的结构设计和强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雷成  肖守讷 《机车电传动》2006,(1):54-56,78
在分析某地铁铝合金车体结构特点和铝合金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基础上,建立了车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借鉴国内外的地铁车辆技术标准和地铁车辆的实际运行状态确定了载荷工况,还分析了车体结构在各个工况下产生的应力、变形和模态。结果表明了该铝合金车体的强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9.
层理构造是影响岩石力学特性的重要因素,通过开展不同层理构造砂岩的三轴蠕变试验,分析层理构造对砂岩力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砂岩具有蠕变特性,并且层理构造不同,蠕变特性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特性。分析表明,在三轴应力状态下砂岩表现出瞬时变形、衰减蠕变、稳定蠕变和加速蠕变特征;在低应力水平条件下,砂岩变形以瞬时变形为主,随着应力水平增加,蠕变变形不断增大,最终导致试样破坏;随着层理角度增大,砂岩试件的长期强度、峰值强度、弹性模量先减小后增大,稳定蠕变速率呈"M"形变化;应力与层理夹角不同导致砂岩的破裂模式不同,层理角度30°时,主要发生沿着层理面的剪切破坏,其他层理角度时,主要发生斜交层理面的剪切破坏。  相似文献   

20.
在铁路柴油机检修非标设备设计制造中,为满足不同种类42CrMo零件特殊工况的使用要求,通过试验方法调整并最终确定其热处理工艺参数,实现零件强度及韧性的良好匹配,充分发挥42CrMo中碳合金钢所具有的优良综合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