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树德 《铁道勘察》2006,32(3):65-68
根据城际铁路的一般特征,提出了长吉城际铁路的功能定位;参考国内外城际铁路有关资料并结合长吉城际铁路实际,研究提出了长吉城际铁路的时间目标值、速度目标值、最大坡度、线路走向等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速铁路路基绿化工程高要求、少维护等特点,提出纤维团粒喷播技术,并详细阐述了其机理及特点.通过在京雄城际铁路路基边坡工程中的应用,归纳总结了该技术施工工艺流程:平整坡面→坡面覆土→铺设铁丝网→喷播基质→养护管理.喷播基质是利用喷播机械将性能优越的基质材料喷附至铁路路基坡面上的.工程应用表明该技术施工快,质量好,养护维修量小,经济性高.  相似文献   

3.
郑机城际铁路于2015年开通,管内13座桥梁、7段路基、5座隧道,开通运营至今,设备稳定。2017年,对隧道进行了渗漏水整修。为保证高铁运营安全,特对隧道结构进行无损检测,以期为以后养护维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长吉城际铁路引入长春枢纽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军先 《铁道勘察》2006,32(2):49-53
长春枢纽衔接3条干线4个方向,为客货顺列式十字形枢纽。在充分预测研究年度内客运量的基础上,根据城际铁路自身的特点,考虑哈大客运专线引入后枢纽客运站的布局和分工,结合吉林省“长吉一体化”战略及长春市总体规划,对长吉城际铁路引入长春枢纽进行了多层次、多方案的综合比选,推荐了引入长春站方案。  相似文献   

5.
长吉城际铁路速度目标值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探讨长吉城际铁路的速度目标值,分析影响速度目标值的相关因素,提出长吉城际铁路应该采用的速度目标值。研究方法:分别从运输需求、运输效率、工程投资和经济效益四方面对200、250、300km/h3个速度目标值方案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论:结合工程建设和运营实际情况,为达到既节省初期工程投资,又为长吉城际的发展延伸预留更好的基础条件,本次研究推荐速度目标值200km/h,远期预留250km/h。  相似文献   

6.
以长吉城际铁路为例,通过对有碴轨道、无碴轨道及相关工程全面对照分析和技术经济比选,提出城际铁路轨道结构选择应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初步选定切合本线特点,满足运输需求,符合铁路发展战略,实现最佳经济效益的时间、速度目标值,是本文研究的目的。研究方法:结合长吉城际铁路的所处地域经济和本线运输特点,对采用不同速度目标值进行经济比较和适应性分析。研究结果:初步确定长吉城际铁路时间、速度目标值。研究结论:长吉城际铁路时间目标值控制在1 h以内,采用250 km/h速度目标值,适合本线地域经济特点,符合铁路客运高速发展趋势,是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AT供电方式故障测距原理的分析,结合长吉城际铁路实际运行中的故障判断数据,提出了故障测距失效的原因以及关于故障测距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今年1月11日,长吉城际铁路正式运营。长吉城际铁路正式运营以来,以其速度快、发车间隔短、公交化运行等特点,极大地提升了旅客的出行质量,在缓解吉长两地客运压力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长吉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将会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铁路路基特别是软土路基处理是铁路建设中的重大技术问题。软土路基处理是否合适,直接影响到列车的安全性、速度、舒适度及养护维修工作量。广珠铁路珠海西站工程在铁路软土路基处理中首次采用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进行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11.
以城市道路采用连续刚构上跨城际铁路为研究对象,拟采用城际铁路路基变形控制指标为评价标准,定性分析净高、基坑开挖对城际铁路安全性的影响;采用Midas GTS NX建立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计算得出90+170+90m转体刚构各施工阶段城际铁路路基横向与竖向位移累积变形曲线,定量分析转体墩各施工阶段对城际铁路变形的影响。结果分析表明,转体刚构各施工阶段对城际铁路路基工后沉降及轨道平顺性影响较小,满足城际铁路变形控制指标要求。研究成果可为城市道路上跨高铁工程安全性影响提供借鉴,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根据哈大客运专线、长吉城际铁路引入长春枢纽方案,对长春枢纽西部地区铁路进行详细分析研究,并且结合本地区道路建设情况进一步完善总体规划,解决本地区当前诸多开工建设工程间的冲突及矛盾,避免工程二次改建,促进铁路建设与城市发展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3.
地震灾害对山区铁路路基工程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我国是世界上遭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广大的中西部山区铁路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分析我国高烈度地震区铁路路基抗震设计的理论及方法,总结5·12汶川大地震后对兰州、西安铁路局辖区铁路路基震害调查结果,归纳山区铁路路基工程震害机理及主要表现形式,提出路基工程防震减灾的技术措施和技术发展方向,研究铁路路基工程的抗震设计理论和抗震稳定性能对保障国民经济大动脉的畅通具有现实意义.研究结论:山区铁路选线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技术原则.重视施工及养护维修以减轻路基震害,提倡采用轻型路基支挡结构,建议加大设计理论的研究力度,尽快引入"减震、隔震、延性设计"等技术.  相似文献   

14.
正简要介绍沈阳铁路局GSM-R网络,对其数据管理和网络优化工作进行初步探讨,强调数据管理和网络优化在GSM-R网络维护中的重要性,并介绍实际维护工作中遇到的具体案例。1GSM-R网络概况沈阳铁路局GSM-R核心网于2010年10月正式运行,截至2011年底,仅在长吉城际铁路1条客运  相似文献   

15.
乌(西)奎(屯)城际铁路位于季节性冻土地区,局部区段路基为粉质黏土,在季节性冻融循环作用影响下,路基刚度大大降低,从而使路基产生不均匀变形,给列车运行带来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堆载加荷的方式,结合实际情况对乌奎城际铁路路基进行了K30试验检测,检验其路基刚度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并给出提高路基地基系数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乌奎城际铁路路基基床表层地基系数较低,不满足铁路路基相关规范要求;通过基床表层局部换填道砟并压密夯实的方式可以显著提高地基系数,起到补强路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1概述长吉城际铁路连接长春市和吉林市,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东北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东北地区第一个开通运营的城际铁路客运系统,在地下穿过长春与吉林两市共用的龙嘉机场,成为我国继沪宁城际高速铁路之后又一条实现与航空零距离换乘的国铁,于2010年12月30日正式通车.  相似文献   

17.
客运专线综合维修工区设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维修工区是客运专线固定设施养护、检查、维修的具体执行机构。论述综合维修工区主要作业内容,其设置原则应结合作业内容、道床结构和线路类型制定。通过对无砟轨道、有砟轨道和城际铁路的综合维修工区建设费用、维修设备的采购费用、建成后的维修费用等进行综合分析,制定综合维修工区合理设置方案。建议无砟轨道按70~80km、有砟轨道按40~50km、无跨线列车的城际铁路按100~110km设置一个综合维修工区。  相似文献   

18.
传统铁路路基状态评估的有损检测不宜用于高铁无砟轨道,而以轨检车为代表的无损检测物理意义不明确,难以定性路基病害或预测其变化趋势。鉴于高铁路基易受工后沉降及运营环境等多因素影响,类似于工程承灾模型,故以灾变论为基础,引入工程易损性理念。分别将运营环境与路基自身属性类比为致灾体、承灾体,将常规轨检车动检与工后沉降监测、外部运营环境调查相结合,采用可拓物元分析法为计算模型,提出高铁路基服役状态评价新方法,并依托沪宁城际铁路典型区段展开实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引入工程易损性理念后,实现了基于统计学意义、工学机理与工程地质环境的高铁路基状态"三位一体"综合评判,有助于反映其瞬时性状、病害成因及发展趋势,较传统方法更为全面合理。该方法可为高铁路基服役状态的提前预判与及时响应,以及铁路部门运营方案调整及养护维修等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阐述重载铁路线路涵义及线路养护的作用和意义,分析重载铁路线路设备现状和线路病害产生的原因。通过对大秦重载线路多年的维修和养护,积累了大量线路病害数据,结合维修和养护工作,探索线路维修新方法。从轨道结构养护和维修等方面,提出“检、养、修”分离体制,利用每年的集中修天窗,加强道床基础整治与养护,完善考核制度,建立激励机制,使线路维修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管理。  相似文献   

20.
以无锡地铁3号线盾构隧道下穿沪宁城际铁路路基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结合有限元单元法,探讨对铁路路基采用混凝土板+钻孔桩+CFG桩联合加固措施的有效性以及加固效果,并将计算结果与施工监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加固方案后,当地层损失率为0.5%时,双线贯通后沪宁城际铁路路基的最大沉降变形为0.712 mm,路基加固后的最大沉降是未加固时最大沉降值的11.3%。因此,预加固措施能够有效控制地铁盾构隧道下穿沪宁城际铁路路基过程中产生的沉降变形,满足高速铁路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