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满足货运趋势增长和公路转移运量的需求,需要对环渤海港口集疏运铁路运输通道进行优化布局。通过分析环渤海港口布局、吸引范围、功能定位和港口吞吐量,以及港口铁路集疏运系统现状,提出目前港口铁路集疏运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提高环渤海港口铁路货运增长和公路转移运量需求为目标,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预测规划年度环渤海港口铁路运输需求总量。最后根据货物需求总量及能力适应情况,给出环渤海地区主要疏港铁路通道的扩能方案。  相似文献   

2.
浩吉铁路开通运营后,配套集疏运系统成为影响"北煤南运"通道能力的关键因素。在分析浩吉铁路运输市场的基础上,阐述浩吉铁路集疏运系统现状,分析集疏运系统建设影响因素和存在问题,在加快建成沿线区域战略装车点、构建多式联运协调联动系统、完善货场物流布局及设施设备、构建铁路第四方物流集成平台等方面提出集疏运系统建设的对策,促进浩吉铁路集疏运系统的进一步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3.
丁学锋  付昌友 《铁道勘察》2009,35(4):75-77,88
无论是新建铁路,还是改建铁路,其功能定位是设计要首先解决的问题;铁路的功能定位与区域路网规划、运量预测、能力适应性、经济效益等因素密切相关.新月线第二双线应为客货共线铁路,以提高铁路建设的效率与效益、实现系统优化,以应对运量预测及其在路网上分配的不确定性,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4.
呼和浩特铁路枢纽衔接京包客专、京包线、唐呼线、呼准鄂铁路、呼准线5条铁路干线,规划年度呼鄂城际、呼包高铁及呼太高铁将引入枢纽。目前,枢纽内既有呼和浩特站、呼和浩特东站为主要客运站,均位于城市北部。考虑呼和浩特城市向南发展的规划方向以及和林格尔新区、新机场的建设,结合呼鄂城际、呼包高铁、呼太高铁的引入,对呼和浩特枢纽客运格局进行规划研究。首先分析研究枢纽客运系统和客站格局,然后研究相关线路引入方案及技术作业站外迁问题,最后对联络线、疏解线进行规划。研究表明,该枢纽客运系统宜按照“两主”格局进行总体布局,呼和浩特东站承担以“高速为主、普速为辅”的客运任务,呼和浩特站承担以“普速为主、高速为辅”的客运任务。  相似文献   

5.
港口铁路集疏运系统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港口铁路集疏运发展不足的实际,在分析港口铁路集疏运优势基础上,从港口铁路集疏运系统规划与港口规划相协调、港区铁路与港前铁路运能相协调两方面阐述港口铁路集疏运系统规划方法,提出港口铁路集疏运系统管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规划铁路按照"充分利用既有设施、布局优化、分工合理、车流顺畅、预留发展"的原则引入既有铁路枢纽,结合城市规划,通过对长治铁路枢纽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长邯聊城际引入在建长治东站及经长治北站引入既有长治站两个方案,经综合比选,推荐采用引入在建长治东站方案。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长治枢纽内其他规划项目,研究分析适应于相关项目引入枢纽的方案。客运系统近期将长邯聊城际接入长治东站在建太焦城际车场,远期将长邯聊城际、长临城际及长林城际引入太焦城际长治东站东侧横列布置新设车场;太焦铁路进行扩能改造。货运系统新建长治北二级物流基地。解编系统维持长治北站、长子南站区段站格局不变。枢纽最终形成衔接太原、郑州、邯郸、日照、瓦塘、临汾、林州7个方向的双"十"字形枢纽格局。  相似文献   

7.
乐清湾港区铁路支线限制坡度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乐清湾港区铁路支线服务于温州乐清港区集疏运和临港工业及沿线地区经济,通过金温铁路向西连接浙赣铁路,是港区联系并辐射内地的后方通道;项目由地方全额出资建设,且黄田至绅坊段为规划沿海货运专线的组成部分。限制坡度研究结合项目功能定位、近远期运输需求、路网相邻线路技术标准、运量特点、工程投资等诸多因素进行了6‰、6‰/9‰均衡坡、黄田至绅坊段6‰、其余区段9‰的多限坡方案论证比选,推荐适应路网既有和规划线路标准,符合项目建设特点和建设规划,工程投资省的黄田至绅坊段6‰、其余区段9‰的限制坡度方案。  相似文献   

8.
铁路规划是铁路建设项目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其方案将影响项目财务效益、区域路网分工,乃至沿线国土资源开发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合理布局滇东南、桂西南地区铁路通道,结合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提出南昆铁路扩能、新建蒙自—文山—百色、新建蒙自—文山—靖西、新建蒙自—文山—防城港一次性实施和分段实施共5个备选方案。基于区域运输需求预测,对不同路网条件的通道运量进行动态分配,得到各规划方案的客货运量。考虑与项目可研、初步设计等阶段相比,规划研究阶段使用的定量指标普遍较少,且数据多为估算值,精度偏低,结合规划阶段基础信息的可获取性,构建了由工程投资、建设工期、财务内部收益率、路网能力利用均衡性、运输时效、路网分工以及国土覆盖共7个指标的方案评价体系。为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减少人为主观因素影响,采用三角模糊数对专家给出的指标权重以及各方案的定性指标进行转化,并运用TOPSIS法,测算各方案的相对贴近度,对规划方案进行排序选优。计算结果显示,新建蒙自经文山至靖西方案得分最高,应作为滇东南至桂西南地区的铁路通道。  相似文献   

9.
《武汉2049年远景发展战略规划》绘制了武汉从区域中心城市到国家中心城市、再到培育世界城市的宏伟路线图,对极具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的武汉及周边区域铁路规划建设衍生了更高要求。为进一步完善全国快速路网结构、提升武汉路网支撑功能,更好地指导、协调铁路建设和城市发展,通过对武汉区域路网现状、规划及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以"系统整合区域路网资源、合理构建路网干线通道"为基础,站在更高视角开创性地提出在武汉周边规划建设京广、京九、兰福、沪汉蓉、甬汉蓉、鲁桂昆等12条放射状客运专线或城际铁路,及新增2处过长江铁路通道、客运系统按"四主两辅"布局的武汉枢纽总图规划调整方案。里程碑式的路网构架、前瞻性的总图布局,必将日益奠定武汉"高铁天元"的路网根基,引导武汉未来较长时期的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新疆浩润凯铁路专用线项目所在区域既有路网情况、车站概况及运输通道等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新疆浩润凯铁路专用线准、宽轨接入霍尔果斯口岸站的方案,综合考虑专用线运量与口岸站到发能力、编解能力的协调性,力求口岸站能力与新增运量匹配,并争取接轨点沟通口岸站宽、准轨车场多条股道,增强作业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1.
在"十二五"规划湛江枢纽总图布局的基础上,结合铁路发展现状,考虑琼州海峡跨海工程在远期建成,调整近期路网结构,根据新的路网构成及相关项目设计预测运量,结合合湛铁路的引入,对湛江铁路枢纽进行重新研究调整。科学预测经济运量、合理进行运输组织,通过对客运系统、解编系统、货运系统以及合湛铁路引入枢纽的多方案研究,提出科学、经济的工程规模和内容以及分期建设方案,即:近期在遂溪站引入湛江铁路枢纽、新建至茂名方向联络线,远期实施遂溪北至湛江西正线。通过近、远分期建设,避免工程及能力的浪费,同时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根据淮蚌铁路的区位和走向,确定与其相关的铁路以及每条铁路线路在通道中的作用和分工,在此基础上,对相关铁路进行客流分配,确定淮蚌铁路承担的合理运量水平;淮蚌铁路的运量组成包括铁路转移、公路转移和诱增运量三个部分,分别通过铁路OD分析、公路运量分析、诱增模型三个方面来预测,确定淮蚌铁路的区段客流密度和客车对数;从区域路网和经济两个方面分别分析淮蚌铁路的功能和作用;通过以上分析,结合地区现状及相关规划,进一步研究明确淮蚌铁路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本着项目内各系统匹配协调,与路网匹配,减少工程初、近期投入及降低运量风险,合理预留发展条件,企业投资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对靖边至神木集运铁路与包西铁路接轨方案进行研究,提出相关建设意见。  相似文献   

14.
李瑞林 《铁道勘察》2007,33(4):39-42
铁路建设管理信息系统是以GIS软件为支撑平台,以铁路建设管理为服务对象,以查询分析路网基础技术数据、运能与运量数据、铁路建设项目数据为侧重,以提供管理层的决策支持为目标的信息系统。铁路建设信息系统可分为铁路建设规划研究决策支持系统和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两大部分。系统的配置以经济合理、并适度兼顾技术的发展为基础,数据库类型采用Client/Server(客户/服务器)结构,局域网网络协议采用TCP/IP。系统数据库的数据源主要包括基础空间数据、运量与运输需求数据、交通网基础数据等。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基础数据的存储与管理、统计分析与决策模型。该系统是规划建设中铁路地理信息系统(RGIS)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铁路建设信息化、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查询分析路网基础数据 ,经济、运能与运量数据 ,从规划研究决策支持系统和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两个方面来构建铁路建设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6.
在对铁路货运集疏运系统基本原理、层次划分及协调关系、规划布局实践等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铁路货运集疏运系统协调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借鉴其他运输方式及国外铁路集疏运系统协调发展经验,结合我国铁路运输组织、货运组织模式发展方向,提出我国铁路货运集疏运系统协调发展的目标、原则,并对进一步完善铁路货运集疏运系统协调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查询分析路网基础数据,经济、运能与运量数据,从规划研究决策支持系统和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两个方面来构建铁路建设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是华北地区唯一最接近国际深水航线的天然陆域,目前曹妃甸工业区及港口开发已列为“河北省一号工程”。结合曹妃甸工业区的城市总体规划和港区布局规划,对曹妃甸工业区的铁路建设提出以下建议:曹妃甸工业区铁路为尽头式港湾铁路地区,外部铁路有迁曹线和汉曹线2个方向引入;地区内有西港线、东港线、电厂支线、石化支线和若干联络线、企业专用线及港区装卸线构成;规划车站(场)有曹妃甸北站、曹妃甸站、曹妃甸南站、曹妃甸西站、曹妃甸东站和电厂站、石化站及钢厂交接(到达、发送)车场、港口分区车场等;铁路地区结构呈X形,是一个路港联运的铁路地区。  相似文献   

19.
防城港港区既有铁路运输能力已接近饱和,为满足港区规划新增运量的运输需求,需对港区铁路改扩建方案进行规划研究。在详细分析港区既有铁路、运量预测和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提出港区设置3个车场和设置4个车场两个方案。通过对三场、四场方案的深入研究比选,推荐三场方案作为港区铁路规划方案。推荐方案不仅能满足港区未来新增吞吐量的集散需求,也对西南铁路出海大通道海铁联运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5月31日,昆明铁路枢纽昆明东站上行系统正式开通运营,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研制的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SAM)在昆明东站正式投产。云南最大铁路枢纽昆明东站为昆明铁路局唯一的路网性编组站。昆明铁路枢纽改造工程以昆明东站三级六场改扩建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