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简单介绍静力水准自动监测系统的原理及结构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和比较分析方法,综合分析了静力水准自动监测系统在地铁隧道结构自动化垂直位移测量中的应用情况。分析表明,静力水准自动监测系统具有精度高、成本低、分布式、实时、动态、全天候智能远程遥测的优点,在轨道交通线路和隧道工程安全监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随着多条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营监测成为保障高速铁路运营安全至关重要的一环。详细介绍了静力水准自动化监测系统的测量原理、系统组成、路基监测点的布设方式,对自动化监测数据和人工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
阐述基于无线传输的中心对多点传输模式,并采用静力水准自动监测技术,形成自动化监测系统.该系统实现了运营地铁广地域、多工点的自动化监测和集中管理,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管理成本.通过实际应用,该系统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监测精度高、传输稳定性强等特点,可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近接既有线施工的特点,采用静力水准测量监测系统来实现对既有线的自动化变形监测,保证了既有线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静力水准系统具有测量原理简单,效率高、数据准确、精度高、实时监测等特点,可为施工风险的预警、防范和控制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介绍静力水准测量原理,静力水准自动化监测方法以及在户外既有线路基沉降监测中的应用和技术特点。通过对北京地铁8号线二期工程下穿某既有线路基的沉降监测和对测量数据的分析,得到了一些结果,对日后类似工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孙英潮 《铁道建筑》2022,(3):149-152
以牡佳高速铁路(牡丹江—佳木斯)为研究对象,基于自动监测、水准观测相结合的路基冻胀综合监测系统,通过现场人工观测及自动化监测,研究路基的地温及冻胀变形时空演化规律,揭示牡佳高速铁路路基冻胀变形发展变化过程.结果表明:路基断面不同部位冻胀变形差异整体较小,随里程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路基的冻胀变形以基床表层冻胀为主,冻胀变形...  相似文献   

7.
隧道是铁路运营的重要设施,隧道沉降控制在铁路运营安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京广高铁为背景,在研究现有的静力水准远程自动化监测方案和激光远程测量监测方案的基础上,利用激光测量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路基沉降监测方案——机器视觉监测方案。该方案使用片光源与图像识别技术解决了监测系统精度与成本的矛盾,能对高速铁路隧道路基沉降变形进行准确的监测。  相似文献   

8.
介绍液体静力水准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总结在高速铁路运营期实时沉降监测中影响系统精度的主要因素及削弱这些因素的方法。通过对液体静力水准系统在某高速铁路运营期沉降监测项目中的监测成果与工人周期监测成果对比分析,表明液体静力水准系统监测方法能够满足运营期高速铁路沉降监测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黄土地区高边坡路基帮宽施工对既有高铁路基附加沉降的影响规律,采用了实时化、可视化、远程化、自动化的静力水准监测方案,对并行段落既有高铁路基进行了2年的持续监测,并运用数据采集、数据滤波、数据平滑等处理方法,得到了高铁路基沉降监测点纵断面、横断面的累计沉降监测结果以及不同施工内容与沉降曲线的对应关系。研究表明,高边坡路基帮宽施工对既有高铁沉降变形影响较大(影响最大值为73. 2 mm),既有路基的沉降变形程度受填土量和涵洞等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监测方案论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术合 《铁道工程学报》2003,(4):111-115,123
本文论述了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监测系统设计的必要性 ,并通过变电所综合自动化间隔层回路监测项目的分析 ,提出了综合自动化间隔层回路的检测模式 ,以及为了采集、传输、归档和分析这些数据而设置的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监测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1.
基于网络版全站仪自动化监测模式,对高精度、高稳定性两个重要监测因素进行剖析,结合自主研发的监测系统在某广场基坑项目中的实际应用,验证高精度、高稳定性全站仪自动化监测技术的可靠性,可很大程度上解决自动化监测精度不高和稳定性不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介绍高速铁路路基冻胀监测及数据分析的方法,包括基准网和变形监测的布设与测量,外业水准处理及数据的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室内试验对比光纤Bragg光栅(FBG)应变传感器与电阻应变片采集的变形数据,分析FBG传感器的优势。采用FBG传感技术对某通道工程施工期间基坑的轴力、已建地下通道施工裂缝、施工过程中结构沉降以及盾构管片钢筋应变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以FBG为传感器的静力水准系统可实时自动化采集,大大提高了监测数据的时效性,避免了最大变形的漏检;FBG传感器较传统振弦式钢筋计在测试中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和更高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科研所研制开发的"铁路结构物在线监测系统"是人工干预最少的结构物在线监测平台,可实现数据采集、上传、分析、预警、评估等功能·该系统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对桥梁、隧道、边坡、轨道板等结构物进行监测,可将长期监测到的数据完整地储存在云平台中,能够实现数据可视化,可实时掌握结构物的运行状态,为指定结构物的管养维护方案提供参考。该系统分为"铁路沉降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测量机器人自动化监测系统"和"铁路结构物安全在线监测系统"。"铁路沉降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主要对铁路设施沉降进行监测,利用静力水准仪作为主要监测手段。该系统针对结构物沉降设置了特定算法,专门服务于各类沉降监测。"测量机器人自动化监测系统"搭配变形监测终端,能够直接读取和控制主流测量  相似文献   

15.
全站仪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当前全站仪自动化变形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总结了研究该系统的必要性。研究了系统的组成和系统的功能设计,提出了斜距、三角高程、方位角差分改正的必要性和方法,探讨了自动化监测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法。在一个工程实例中,应用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和人工手段同时进行了测试,并进行了比较,其结果表明了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的可行性和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6.
以合肥地铁2号线下穿国铁施工的变形监测为例,采用自动化监测系统来实现对铁路形变的高频高精度监测,包括静力水准仪及自动测量机器人两套全自动监测系统,其监测成果利用网络传输,可通过电脑、手机联网实时查看,保证了工程各方对铁路形变的及时掌控,其研究成果可为其他自动化监测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介绍InSAR和D-InSAR的基本原理及应用领域,通过工程实例,将D-InSAR数据处理得到的沉降结果与水准沉降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D-InSAR技术应用于高速铁路区域沉降监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GIS的运营隧道监测预警系统实现了市政工程施工对运营隧道影响的自动化监测,对运营隧道结构设施的竖向沉降、水平位移、裂缝、扁率和地下水位等项目的监测管理与及时预警,提高了运营隧道安全管理水平.通过实际应用,该系统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监测精度高、传输稳定性强等特点,可进一步深入研究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测量技术的快速发展,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地铁隧道收敛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以深圳市轨道交通2号线地铁隧道自动化监测项目为例,研究三维激光扫描仪在隧道变形监测中的应用。通过LeicaScanStationP40型三维激光扫描仪对隧道自动化监测区域进行点云数据采集,并采用Cyclone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所得变形监测结果与传统自动化变形监测结果基本一致。将2种方法结合,可更全面掌握隧道区域的变形情况。  相似文献   

20.
自动计算水准网中闭合差的图论解决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文静  刘成龙 《铁道勘察》2006,32(2):10-11,25
为评定水准测量的外业精度等级,需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中数的全中误差,这就要求先计算水准网中的水准环闭合差和附合路线闭合差。本文就如何运用图论中无向图模型求水准环闭合差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提出了一种可靠的自动求解附合路线闭合差算法。通过在某监测项目上的多次使用,证明了该算法的正确、有效和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