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介绍了星华路既有线顶进框架桥高压旋喷桩地基加固的处理方式及施工工艺,利用高压旋喷桩加固既有铁路线下框架桥箱身地基基础,发挥了旋喷钻机机械小巧、桩体强度高、对既有线路影响小的优点,有效地解决了框架桥在顶进过程中的“扎头”和工后变形、沉降现象。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南宁市沙井-南站立交桥下穿铁路框架桥工程建设四顾分析,介绍了该工程创新运用的大型下穿铁路框架桥破桩顶进施工工法的特点及操作要领;该方法,解决了高风险及复杂地质条件下大型下穿铁路框架桥破桩顶进施工难题,可为类似工程施工积累经验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介绍了利用钢筋混凝土方桩加固框架桥主体地基时,钢筋混凝土方桩单桩容许承载力和地基强度的计算方法,以及防止框架顶进“扎头”,需要换填快硬混凝土的深度。  相似文献   

4.
介绍某路堑边坡病害整治施工中的设计变更情况,对锚固桩、预应力锚索、框架锚索等支挡结构在本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并对框架锚索的应用及特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南宁市环城快速大道下穿铁路框架立交桥 ,宽 16 4 0m ,长 4 5 15m。由于天然地基承载力低 ,确定用钢筋混凝土打入桩形成复合地基。文章介绍用混凝土桩加固软土地基的相关计算、桩的平立面布置、沉桩工艺等  相似文献   

6.
深埋式桩板是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的一种新型结构形式,其设计方法及计算理论目前还不成熟。本文结合京沪高速铁路深厚软土地基低矮路堤深埋式桩板结构的设计参数,建立二维和三维的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出桩板结构内力分布和变形特性等。对比分析二维和三维的有限元计算表明,二维与三维框架法计算结果接近,且均满足无砟轨道的控制指标要求。为了便于设计计算,建议按照二维框架法计算结构内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路与铁路交叉。根据国道G327韩城过境公路工程的特点与难点,介绍多股道大高差顶进框架桥和挡墙的设计方案,并阐述分离式框架桥施工工序。顶进框架桥设计采用单体框架桥和联体式框架桥相结合的方法,施工采用现浇结合预制顶进、两侧向中间对顶的方法。高挡墙采用桩板墙的形式,为适当减小桩的长度,框架桥必须先顶进西侧框架桥。多股道大高差既有线顶进框架桥的实践,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分析奉节至巫溪高速公路某标段岩质高陡斜坡失稳的成因,及斜坡对路基形式和施工进度的影响。建立岩质斜坡堆积体路基的地质模型和深埋微型桩群的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在路基下滑动面上布置深埋微型桩;在填方路基坡脚布置框架式微型桩组合结构,以增强路基的抗滑稳定性。最后,比较了深埋微型桩和混凝土阻滑键抗滑作用机理的异同。  相似文献   

9.
以陕西省西安市北郊的黄土为土样,采用框架物理模型相似试验,研究在不同含水率的情况下用3排微型桩整治堆积层滑坡时桩体受力情况,分析微型桩桩顶位移、桩身弯矩、桩前土压力和桩体破坏模式。结果表明:在合理的桩间距、排间距和锚固深度的情况下,当滑体的含水率在10%左右时,3排桩的加固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10.
张良峰 《铁道建筑》2014,(5):104-106
从重庆武隆至水江高速公路K41切层岩石滑坡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及水文地质等方面入手,分析了滑坡的特征及成因,并先后提出了应急治理工程和永久治理工程。应急治理在二、三级边坡平台设置钢管桩,永久治理采用预应力锚索墩、预应力锚索框架、锚杆框架,并设置截排水沟。工程实施完成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介绍软土地基既有线顶进框架桥的施工方法,分析小方桩在顶进框架桥施工中的作用,阐述了在既有线顶进框架桥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王祥 《铁道工程学报》2023,(12):102-107
研究目的:在铁路工程建设中,对于陡路基边坡,如坡率陡于1∶1的,难以有较好的绿色防护形式。针对山区高速铁路路基陡边坡的绿色防护难题,设计了预加固桩前框架锚杆内基材植生(生态袋)和复合式锚索墙基材植生(生态袋)两种新型的路基边坡支护结构,并开展了现场的原位试验研究,验证其适用性。研究结论:(1)预加固桩前框架锚杆内基材植生边坡深层变形从桩顶部向下逐渐减小,桩顶最大变形小于35 mm;(2)桩前框架锚杆受力约为设计值的1/5~1/7,预加固桩的土拱效应明显,大大减小了桩前框架锚杆受力;(3)复合锚索墙锚索锚固力约为设计值的1/2,锚索墙后深层位移小于35 mm;(4)两种新型路基边坡结构都是稳定的,路基边坡改进的厚层基材(生态袋)绿色生态防护效果好,植物成活率超过90%,植物覆盖率大于85%,实现了坡率1∶0.5陡路基边坡的全坡面绿色防护;(5)本研究成果可为路基陡边坡绿化防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商丘站西咽喉区梁园路铁路框架桥为例,桥址处地下水位高,且临近郑徐高铁,开挖时无法采用常规竖井抽降水,为保证支点桩施工可行性,提出支点转换过渡方式完成架空支点桩施工;同时,该工点位于铁路道岔区,股道较多,需采取纵横抬梁法进行线路加固。本文通过对纵横抬梁体系结构强度、刚度、应力等方面的检算,并以施工监测结果为指导,论证计算结果的时效性;最后对支点转换架空方式进行优化设计,以解决人工挖孔困难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道岔区纵横梁强度、刚度、局部应力均满足行车及规范要求,支点桩过渡转换方式能有效解决由于地下水位过高、人工挖孔困难的问题,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同类型顶进框架设计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4.
微型桩抗滑复合结构设计理论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通过对微型桩组合结构的理论探讨,提出相应的计算公式,以此合理确定组合桩的间距;组合桩上的桩前抗力和桩后滑坡推力,为微型桩组合结构设计提供依据.研究结论:通过研究,微型桩设计可遵循以下几点:桩间距可按微型桩等效直径的2.5~3.5倍考虑;可借用滑坡分析的计算方法来计算桩上的滑坡推力,计算模式可简化为滑面以上受推力或土压力作用的刚性顶板的多柱框架,滑面以下为了简化计算按固定端考虑;滑面微型桩加固后总的抗剪强度为滑面抗剪强度加桩的抗剪力.  相似文献   

15.
介绍武汉枢纽新华下路大型框架立交桥。采用边顶进边压桩加固地基的设计,施工情况。  相似文献   

16.
钢板桩围堰在高桩承台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介绍风洞子特大桥水中墩利用钢板桩围堰进行高桩承台施工,取代传统的利用钢吊箱进行高桩承台的施工方法。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采用钢板桩围堰内设承台底模支撑框架进行高桩承台施工,施工工艺简单、工期短、投入的器材设备较少,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在既有铁路线下修建公铁立交框架桥时需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文章重点介绍采用锚杆静压桩进行软土地基处理的总体设计、施工方法和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8.
路基桩板结构平面简化法则及解析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桩板结构是一种新型的地基加固结构,结构形式较为复杂,目前推广和应用路基桩板结构需要解决的首要难题是如何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并采用合理的解析计算方法求解结构内力和变形.本文基于“等效代替框架法”原理给出各种形式的路基桩板结构的平面简化法则,建立平面杆件计算模型,综合“刚度法”和“地基系数法”给出了通用的求解桩板结构内力及变形的解析计算方法,并以托梁式桩板结构为例阐述解析计算的主要的计算公式及具体求解思路.研究结论:目前用简化的平面杆件力学计算模型来代替桩板结构实构是可行并且最有效的方法.本文给出的综合利用“刚度法”以及“地基系数法”求解平面杆件力学模型的结构内力的解析计算方法适用于各种形式的桩板结构,所求解的结构内力结果是合理可靠的,可以作为设计的控制解.  相似文献   

19.
对已运营公铁立交框架桥原位扭转施工案例国内少见,以太西铁路某框架桥原位扭转施工为例,采用以4孔16 m I100工字钢梁为纵梁、I62/I51工字钢梁为横抬梁、I20钢枕为横梁、钢筋混凝土挖孔桩及桥面枕木垛为支点的架空体系。根据该架空体系在扭转施工期间和非扭转施工期间2种受力状态,介绍铁路架空施工及框架桥原位扭转施工技术,总结框架桥桥体扭转施工控制措施。研究表明:既有双线铁路大跨度架空体系完全满足限速45 km/h的运营需求,扭转偏差角度和几何尺寸近于零。既有公铁立交框架桥扭转施工顺利完成,得到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此架空体系设计可推广应用于公铁立交、路基改桥、防洪抢险救援等项目。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万荣路-三泉路道路下穿铁路南何线的立交工程,为临近既有线顶进施工框架桥,采用(8.4+8.4+7.50) m框架桥,长度为27 m,顶进基坑深度约为12.17 m,周边建筑和管线多。临近正常运营既有铁路的顶进框架很少有达到如此大的基坑深度,为此重点研究了框架深基坑中的关键技术。经过多方案比选,基坑3个侧面采用了双排钻孔桩围护加系梁的围护方式,顶进前端采用了放坡开挖结合钻孔桩防护。该方案有效防护了既有铁路和基坑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