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铁车站结构形式以全地下站为主,但是在一些特殊环境因素控制下,会出现个别特殊形式,如地上站,高架站,半地下站等。文章以大连地铁4号线前牧车站为背景,从车站规模、功能、站后区间形式、施工工法、拆迁等方面,对半地下站方案及全地下站方案进行多方位对比分析。经过综合研究,最终推荐前牧地铁车站采用半地下车站形式。  相似文献   

2.
结合国内外机场城市值机的概念,以昆明机场轨道交通示范线为例,研究具备城市值机功能的塘子巷站的配线方案、城市值机大厅方案以及与周边环境衔接意义。考虑到城市值机和车站功能、客流吸引、行车组织、施工难度等因素,采用站后折返方案。城市值机大厅考虑客流吸引及商业开发价值等因素推荐地下一层为商业开发,地下二层为值机区域,地下三层为设备区的方案。城市值机方案将实现多方式联运,提升商业价值等功能。  相似文献   

3.
以乌鲁木齐轨道交通1、5号线国际机场站为案例,对城市轨道交通与机场结合的总体布局做了分析,并对分建、脱离式布局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机场航站楼间接驳通道设计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地下三层车站的站厅层、设备层布置方案做了对比分析,最终选择了一岛两侧同台换乘站型,提出了设备层置顶、设置中庭及分叉高柱的特色建筑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
《铁道建筑》2005,(5):60-60
备受关注的北京首都机场轨道交通线工程,将在年底之前全部开工。机场线全程27km,东直门至麦子店西为地下轨道,约4km长;三元桥至首都机场为地上轨道,约23km长。全线共设有4个车站,分别为东直门站、麦子店西站、机场2号航站楼站和机场3号航站楼站。  相似文献   

5.
铁路和民航均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高速铁路引入机场在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从国内高速铁路引入机场的现状、需遵循的原则、民航规范规定的要求、线路敷设方式、设计需开展的专题以及线路方案、站场布置形式等方面进行阐述。研究结论为:高速铁路引入机场宜采用地下线形式,区间隧道应尽量避免穿越机场跑道,车站布置应根据运输组织模式和车流特点选择合适的站型,并实现与航站楼间的无缝衔接,设计要充分重视民用机场的相关规范、规定,重视高速铁路引入机场后,对机场电磁环境、微振动环境等的影响,保证机场安全、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6.
京张铁路位于北京市西北、河北省北部境内,线路需翻越军都山,并在八达岭设站。分别研究了地面站方案与地下站方案,地面站方案对地面道路交通带来的压力较大,而地下站方案大大减少了对景区道路和交通影响。对于地下站的埋深分别研究了98 m埋深方案与62 m埋深方案,并对62 m埋深方案进行了进一步减少埋深的方案研究,经比较、分析、论证后均不可取,最终选取了62 m埋深方案。  相似文献   

7.
王京伟  王轶萍 《中国铁路》2010,(10):23-25,29
新郑机场站是中原城市群城际铁路网的重要节点站。通过对新郑机场客流集散方式和旅客出行特征的研究,对各种运输方式服务特性进行确定,运用LOGIT模型进行方式划分,获取各方式分担率,预测城际铁路承担的客流量和流向,对于优化新郑机场建设规模和方案,制定合理运输组织方案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京张高铁经八达岭景区设地下站,地下站埋深较深,且经过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八达岭景区,涉及工程结构安全、铁路运营安全、旅游安全、文物安全,以及对景区景观、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问题,使得八达岭地下站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通过对八达岭地下站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在八达岭景区设站是必要的。通过方案比选,滚天沟地下站方案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车站设于滚天沟广场地下,游客乘降方便,有利于改善八达岭景区的交通拥堵状况,运输方式低碳、环保、安全、快捷,是相对较优的方案。最终选定在八达岭长城景区设置埋深102 m的地下车站作为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9.
为减少高架区间对现状地块的影响,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伸工程需采用地下形式.既有2号线并没有为东延伸地下接轨预留条件,所以作为延伸工程,接轨点方案便成为本工程的技术难点之一.通过对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伸工程接轨点线路方案的分析研究,从既有地下龙阳路站接出接轨点方案改造工程量太大,从既有龙阳路站至张江高科站区间出岔接出的接轨点...  相似文献   

10.
上海地铁M8线延吉中路站位于营口路上,靖宇东路横穿延吉中路站而过,考虑靖宇东路的交通及靖宇东路上的地下管线施工期间要保持畅通,交叉段(36#—39#轴之间)采用盖挖法施工方案(见图1—1所示)。城市地下工程盖挖法施工方案主要有“盖挖全逆作法”、“盖挖半逆作法”和“临时便桥明挖法”三种。本文以我单位施工的上海地铁M8线延吉中路站为例介绍不同单位、不同时期对地铁车站盖挖法施工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以特拉维夫红线轻轨先隧后站方案为研究背景,选取两台盾构机穿过阿哈诺维奇车站为例,利用盾构法隧道和地下车站施工技术原理以及有限元理论分析和论证了先隧后站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经研究发现:先隧后站对车站地下连续墙的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影响较小;安装完第2层钢支撑后进行车站降水,管片最大竖直位移为3.8 mm,远低于设计限值±10 mm,论证了降水方案的合理性;地下连续墙和管片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最大拉/压应力均小于相应等级的混凝土强度设计值,论证了先隧后站施工方案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京张城际铁路在穿越军都山地段时,考虑长城景区和延庆县市郊运输需要而设八达岭站,设计分别对地面、地下站位方案进行研究比选,在地下站方案中研究了延庆方向联络线出线方案、车站到发线有效长方案、车站埋深方案、车站结构形式方案,并进行综合分析比选,通过多层次、多方案比选,推荐采用方案Ⅱ。  相似文献   

13.
为加强标准轨铁路与肯尼亚实际情况相结合,根据蒙内标轨铁路和蒙巴萨枢纽的概况,结合沿线地形地貌等控制因素,提出机场南侧引入方案、机场北侧引入方案2个蒙内标轨铁路引入蒙巴萨枢纽的方案,通过对这2个方案进行优缺点分析比选,推荐采用由莫伊国际机场南侧引入蒙巴萨港站方案。同时结合蒙内铁路的建设提出蒙巴萨城市发展规划的思路,研究提出城市规划与铁路建设应充分融合,在蒙巴萨围绕港口周边开发货物仓储及集散系统,机场和铁路客站作为旅客集散中心,为当地规划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西涧河站为太原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终点站,站后未设置停车场,车站配线须满足初期折返和夜间停车。线路受现状地面纵坡、建(构)筑物、交通疏解、地震液化等因素控制,边界条件复杂。从矿机—西涧河三站两区间入手,对满足运营需求的多个备选方案,从运营组织、工程规模、交通疏解、工程风险等多方面分析比较,最终确定矿机站、小商品市场站分别为地下二层、三层岛式车站,西涧河站为地下二层一岛一侧车站的综合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5.
南昌至九江客运专线昌北机场段位于赣江新区,线路方案的走向受连接乐化东站联络线设置、机场规划、地铁规划、城市规划等众多条件控制,以及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的影响,昌九客专引入昌北机场段的方案比较复杂。从经济、技术、运营等多方面进行比选分析,并结合城市规划及机场规划,最终采用平行昌北机场跑道方向引入机场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简要分析了机场群轨道交通衔接方案的影响因素,阐述了机场群轨道交通有效衔接的界定条件。结合京津冀城际铁路网规划方案及机场群轨道交通发展现状,提出了京津冀机场群空铁联运组织方案。提出了对京津冀地区机场群轨道交通衔接的优化建议:(1)实现京沈高铁与首都机场的间接衔接;(2)开通由唐山经天津北部新城站至天津机场的直达城际列车;(3)津承沧城际铁路衔接天津滨海机场。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加大诸如铁路、机场等交通设施的发展力度,交流电气化铁路的选线与机场导航台站的布局之间将不可避免的产生冲突。结合工程实例,通过理论计算分析了交流电气化铁路对机场导航台站的电磁干扰影响,为铁路选线的合理性、可行性提供技术支持,为交流电气化铁路对机场导航台站的电磁干扰影响防护设计和防护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某城市地铁地下站为例,从水系统的流程、与用户的连接方式、系统配置等方面分析了车站采用冰蓄冷的方案。采用该地下站的冷负荷数据,对车站冰蓄冷系统和常规制冷系统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得到结论:由于该城市峰谷电价差超过3.5倍,采用冰蓄冷是可行的,但优势不突出。冰蓄冷方式利用电价差达到总费用最小,省钱但不省电。  相似文献   

19.
根据洛阳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洛阳市轨道交通线网由4条线路组成,其中1号线、3号线在牡丹广场站形成换乘。以牡丹广场站地下空间开发为背景,对轨道交通1号线、3号线的换乘方案进行优化分析,并给出推荐换乘方案。  相似文献   

20.
为保证既有北京地铁13号线东直门车站的正常运营和既有地下结构的安全,需严格控制机场线东直门站明挖基坑施工引起的水平及竖向地层位移.预测机场线东直门站明挖基坑施工引起的既有车站结构的沉降曲线、评估明挖基坑施工引起的既有车站沉降变形对其现状结构的影响,同时根据行车安全的要求,综合各种影响因素,提出明挖基坑施工时对既有车站结构的沉降控制指标.为采取合理的施工辅助措施,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和分析明挖基坑在紧邻既有车站情况下既有车站结构的受力特征,并评价结构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