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GIS的铁路工程地质数据管理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工程地质学、计算机三维分析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国家数字地图为载体,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平台,建立SQL Server大型网络工程数据库.将大量分散、零乱的地质资料管理起来,通过数据库信息系统加工处理成可反复利用和永久保存的"数字化"信息,达到对铁路工程地质勘察信息高效利用的目的.研究结论:通过研究解决了工程地质勘察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实现了对勘察成果的综合管理、多方位查询和应用.实践证明,基于GIS的铁路工程地质勘察数据库可以实现数据的有序管理、高效利用,为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勘察工作质量,完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推动GIS在铁路工程地质中的应用做了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特点及BIM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现状,提出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站前专业的BIM设计技术路线,并根据具体应用需求,梳理和分析铁路工程建设行业BIM应用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随着铁路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开展BIM、GIS等信息化技术应用研究,实现铁路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及运维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前景。针对京雄城际铁路固霸特大桥项目,以应用BIM技术构建的高精度三维铁路工程结构物模型为载体,以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生成的GIS数据集成大场景为核心,实现铁路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提升了铁路建设项目智能化建造水平。在京雄城际铁路四桥六线并行段、桥梁装配式一体化段进行BIM+GIS数据集成技术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为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化、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施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为铁路运输沿线站段供水而进行的铁路供水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二是为铁路工程建筑物稳定性而进行的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本文简略介绍了我国铁路供水水文地质概况,并以大秦铁路和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铁路的供水水文地质勘察两个实例总结其经验.  相似文献   

5.
现有铁路工程方案汇报多采用二维平面图及三维动画模拟的方式,存在二维平面图展示要素不够直观,三维动画模拟制作过程复杂、比例易失真、无地理精度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研究融合"无人机+"的铁路工程方案汇报展示方法及流程:在工程相应阶段,利用无人机搭载不同传感器获取线路方案实景视频、数码相片、倾斜摄影影像等多源数据,再基于DOM与DEM三维渲染、视频与二三维模型融合、倾斜建模处理与三维GIS平台管理技术处理,得到相应的铁路工程汇报展示产品,包括铁路工程AR三维基础场景、视频融合模型的VR产品、以及实景三维模型等。通过项目试验,研究不同展示方法在铁路工程竞标、勘察设计阶段的表现效果、制作成本、制作周期和应用策略等指标。研究表明,相较于传统铁路工程方案汇报展示方法,"无人机+"测绘技术展示效果更直观,能有效解决比例失真、无地理精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智能铁路的进一步开展,作为先行者的"智能京张、精品工程"在勘察设计中探索勘察设计企业下一步走进智能时代的途径与目标。基本途径是利用遥感、摄影测量、激光点云、GPS、室内定位、工程物探、超前地质预报等现代信息获取技术,利用遥感判释、图像识别与信息提取技术,互联网、5G、物联网及云技术等信息传输技术,实现工程勘察全过程的智能化;利用各种专业软件及BIM技术开展高效、快捷的三维标准设计与特殊设计;利用BIM+CIM+GIS+MIS、大数据、计算机等信息化管理技术,实现勘察设计工作的协同化、平台化、智能化。基本目标是实现满足铁路工程建设所需要的、可视的、全专业的、基于铁路相关标准的整条全要素数字铁路。以京张高铁为例,阐述智能高铁的勘察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7.
随着BIM技术在铁路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法管理好铁路项目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分析铁路BIM应用现状,探讨以GIS服务为核心、BIM模型为主体的铁路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发基于BIM+GIS服务的铁路工程管理系统,完成向建设阶段的BIM交付,实现设计施工信息一体化、BIM工程化应用及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8.
结合铁路设计人员对三维大场景应用需求不断提升,以及铁路三维GIS技术研究及三维可视化平台开发在勘察设计多专业综合应用方面尚存在不足的现状,开展了基于三维大场景的铁路数字勘察与设计优化技术研究,提出了不同阶段铁路三维大场景的制作方法,构建了铁路勘察设计数据库并开发了后台数据管理系统,研发了大场景铁路线路设计优化与决策系统(简称“大场景平台”),实现了铁路三维大场景网络化构建、多源数据管理以及三维虚拟踏勘、专业调查、线路优化、专业设计验证、成果展示等应用功能。经过铁路工程项目实际应用,大场景平台能够满足铁路勘察设计人员室内开展三维数字勘察与设计优化的应用需求,可明显提高铁路勘察设计作业效率及数字化技术水平,并为设计成果数字化交付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韩兴广 《铁道勘察》2011,37(2):69-71
结合济南地区铁路工程岩溶勘察成果,通过与施工过程中揭露情况的对比,简要介绍了本区岩溶发育的一般规律,对济南地区的铁路工程勘察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伴随我国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高铁走出去"等重大工程战略的深入推进,我国西南部以及跨境长大区域复杂山区环境下的各类轨道交通项目越来越多。为应对复杂山区铁路工程勘察技术挑战,获取更加详细的勘察信息和资料成果,提高山区铁路勘察工作效率和精度,构建"空天地内信"综合勘察技术体系,并研究不同勘察手段的适用条件、优缺点,为同类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持。研究结论:(1)提出了"空天地内信"一体化综合勘察技术体系,构建了更加系统的复杂山区勘察解决方案:"空""天""地""内""信"不同勘察方法的技术要点和适用条件各有侧重;(2)提出了"空天地内信"一体化综合勘察工作流程,满足山区铁路勘察需求;(3)结合铁路工程不同类型工点的勘察要求,提出有针对性的勘察方法;(4)"空天地内信"一体化综合勘察方法,可广泛应用于艰险复杂山区铁路勘察,并可拓展至公路、民建等工程项目中。  相似文献   

11.
综合勘探技术在高标准铁路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标准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的特点,并结合京沪高速铁路、武广客运专线工程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在高标准铁路勘察中,应用综合勘探技术的必要性,并对其应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铁路工程勘察设计项目管理具有较强的动态性特征,项目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常因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为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基于铁路工程勘察设计工作的全寿命周期角度,应对项目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全面管理。本文通过科学构建风险管理模型,以实现有效进行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以及风险控制的目的,确保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研究结论:(1)应从项目全寿命周期角度,将风险管理体系集成平台、风险因素分布与风险管理流程有机结合;(2)铁路工程勘察设计过程中的风险分布具有显著的波动性;(3)基于PDCA环构建循环闭合的铁路工程勘察设计项目风险管理环,可以提高风险管理流程之间协同工作的效率;(4)本研究成果对从事铁路工程勘察设计及相关工作的单位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铁路建设     
<正>国家铁路局新发布3项铁路工程建设行业标准1据国家铁路局提供的消息,日前,国家铁路局新发布了《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范》(TB 10049-2014)、《铁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TB 10115-2014)和《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 SM-R)工程检测规程》(TB10430-2014)3项铁路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其中,《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范》和《铁路工程岩石试验》为全面修订标准,《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 SM-R)工程检测  相似文献   

14.
铁路工程设计文件审查对保证铁路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质量、提高铁路勘察设计水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当前在开展大规模高速铁路建设的情况下,必须加强对铁路工程设计文件的审查。设计文件审查需要配备大量高级行业技术专家,并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多领域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从而产生较高的审查费用支出。但是目前铁路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的审查费尚无标准可依,迫切需要制定一套合理的初步设计文件审查费用标准。此文根据笔者多年参与组织铁路工程初步设计文件审查的工作经验,提出符合铁路工程特点的设计文件审查费用制定方案,为将来合理确定铁路工程设计文件审查费标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分析BIM与GIS的技术特点及相互关系,根据铁路勘察设计的技术特点,提出针对铁路设计阶段的BIM与GIS结合的方法。基于现有的技术发展水平,分析当前实现BIM与GIS结合过程中待解决的地形局部修改套合、模型多分辨率与轻量化、语义信息传递、面向服务的架构等技术难点,指出铁路勘察设计中BIM与GIS结合应用的技术方向。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蓬勃发展,如何有效保证铁路工程结构耐久性已成为工程建设领域的关键问题。自青藏铁路建设以来,中国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全面推行铁路工程结构耐久性设计,先后组织开展了大量的探索、科研和工程实践,显著提升了铁路工程结构的耐久性。本文从建设标准、勘察设计、工程材料、质量控制和养护维修五方面,系统论述了铁路工程结构耐久性的影响因素,重点阐述了耐久性提升关键技术措施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技术要点,深入探讨了标准化管理体系的重要性,为今后我国铁路工程的建设发展积累经验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监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德  李高明  高伟 《铁道勘察》2006,32(1):59-61
论述了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监理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分析了建设、监理和勘察三方对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监理的认识过程,阐明了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监理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发展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监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吉 《铁道勘察》2015,(3):11-12
采用Auto LISP语言开发出具有铁路工程物探勘察特点的物探成果图自动绘制程序,实现铁路物探成果断面图框自动绘制。本程序具有使用方便、输出标准的特点,可有效提高绘图效率,同时实现铁路工程物探勘察成果图式、图例及符号标准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石太线铁路工程地质病害遥感(RS)调查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为例,从系统的设计、建立、功能等方面论述了RS与GIS在铁路工程地质病害遥感调查中的具体应用,为快速查询、了解铁路工程地质病害信息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铁道技术监督》2018,(11):40-40
2018年11月12日国家铁路局发布铁路工程施工质量系列验收标准,进一步完善了以高铁为代表的各类型铁路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等验收标准体系,为保障铁路工程建设质量和铁路运输安全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