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系统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子宁 《中国铁路》2010,(12):67-69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建设和发展,中国铁路逐步形成由高速铁路及既有线提速线路组成的大规模快速旅客运输网。适应高速铁路特点,为旅客提供安全、舒适、便捷、高效的服务,建设功能完备的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系统至关重要。在分析中国高速铁路运营特点及其需求的基础上,对中国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系统的总体技术架构、主要设计特点、工程应用等关键问题进行综述,并对系统的未来建设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在借鉴其他行业对于服务补救研究的基础上,建立高速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补救理论模型。对高速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补救给出理论研究成果,设计调查问卷对模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找出高速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补救中旅客最看重和最不看重的补救措施,并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相关分析,证明沟通、授权、解释、有形性、补偿和反馈分别与旅客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铁路运输企业通过高速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补救可以培养旅客忠诚,从而使自身在竞争激烈的运输市场处于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大城市间各种客运方式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几种客运方式既存在合作关系,又存在博弈竞争关系。高速铁路运输企业必须根据旅客运输市场需求,合理设计所提供的运输服务属性,最大限度地吸引客流,最终才能赢得合理的企业效益。本文从高速铁路运输企业运营的经济效益和旅客出行方式选择两方面,建立高速铁路运输服务属性调整的双层规划模型,探讨应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以期对高速铁路运输企业设计合理的运输服务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并将此模型及算法应用于武广高速铁路运输服务水平设计中,验证模型及求解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高速铁路具有运行速度高、运输能力大、安全性能好、能源消耗低、污染环境轻、全天候运行等一系列的技术经济优势;其优质的客运服务和良好的运营成绩显示,高速铁路是交通运输方式中的佼佼者,是旅客运输高速化  相似文献   

5.
高速铁路运营调度系统是高速铁路运输组织与调度指挥的中枢,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与多个系统进行信息交互.由于种种原因,各信息系统间接口标准、通信协议、数据格式等各不相同,系统间难以互联互通,数据难以集成和共享.搭建高速铁路运营调度信息共享平台,通过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SOA和企业服务总线ESB技术,消除各异构系统间接口差异,实现信息高效共享.  相似文献   

6.
自1964年10月日本东京一大阪东海道新干线投入商业运营以来,近半个世纪世界快速和高速铁路运输发展迅速(尤其是高速铁路),受到社会各界广泛青睐。铁路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提高,增强了在旅客运输服务市场的竞争地位。现在,许多国家政府都把建设高速铁路、发展高速运输技术作为一项重要国策,在所制定的运输政策中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7.
京津城际铁路运营管理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津城际铁路借助、应用高速铁路新技术、新设备,建立了全新的运输组织管理模式。大运量、高密度、公交化运输组织模式明显增强了京津两地"同城效应";委托运输管理模式兼顾了各方利益需求和优势特点,体现了合作多赢的市场经济基本原则;集约高效的新型客站管理模式,舒适、整洁、温馨的列车服务为旅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车载故障监测、车站站场监测、防灾安全监测、设备状态综合检测为确保安全运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考虑高速铁路旅客出行的时空敏感性较高的特点,将旅客运输状态引入运输时空网络,构建三维的时间-空间-状态网络,提出基于旅客需求的停站方案与列车运行图综合优化0-1整数规划模型,实现旅客分配、停站方案与列车运行图编制的一体化。设计拉格朗日松弛求解算法,将复杂的列车间强耦合问题分解为单列车的最短路径子问题集合,从而降低模型求解难度。以京沪高铁北京南-曲阜东区段为背景进行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模型不仅实现了较低的运营成本,还能够有效满足旅客需求,实现客流分配、停站方案与列车运行图编制的有机联动。  相似文献   

9.
随着铁路旅客运输需求的持续攀升,既有客站管理模式有待改善,建立集约化客站运营管理模式势在必行。介绍铁路客站集约化管理研究现状,以新丰台站为例,从调度指挥、作业组织、旅客服务、应急管理、管理制度、办公生活等方面,阐述客站集约化管理模式思路;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以云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BIM等技术为依托,提出搭建辅助集约系统,辅助建设集约化车站。  相似文献   

10.
国外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方案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外高速铁路经过多年的发展和运营经验积累,形成了成熟和高效的旅客运输组织方案,主要体现在紧密结合市场需要,设计高效益的列车开行方案、列车运行图、种类丰富的客票以及构建基于“无缝运输”理念的联合运输体系。分析国外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方案特点,结合我国铁路高速客运产品的开发实际,提出编制市场导向型列车运行图,创新列车开行方案与列车运行图设计,加强铁路旅客联合运输体系研究,以使我国铁路适应客运市场需求,提高客运服务质量,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速铁路运营概况与未来需求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欣 《中国铁路》2011,(1):31-33,39
高速铁路不仅大大提高了铁路服务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更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营,极大缩短了沿线各地的旅行时间,出现了“同城效应”、“一日经济圈”等众多新概念,沿线旅游业、房地产业迅速发展,高速铁路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极大推动作用。从长远来看,铁路仍将是我国乃至世界各国旅客运输的主要方式,尤其是高速铁路大规模投入运营以后,将成为中长途客运的主力,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同时也是中短途运输的主力。  相似文献   

12.
正由于2012年12月意大利Ansaldo Breda公司生产制造的V250系列列车运营可靠性出现问题,阿姆斯特丹与布鲁塞尔间的Fyra高速铁路停运,给比利时铁路公司(SNCB)和荷兰铁路公司(NS)间的铁路旅客运输造成一定影响。为此,两家铁路公司对于利用HSL-South高速铁路组织旅客运输进行必要调整。现在,对欧洲Thalys、Eurostar公司从法国巴黎和英国伦敦开往比利时和荷  相似文献   

13.
张哲 《中国铁路》2013,(1):35-37
通过对旅客发放问卷调查,分析以广州南站为中心的武广、广深港(广深段)高速铁路及广珠城际铁路旅客需求、客流构成和旅客经济状况、出行几率与目的、所选择购票与出行方式等特点,据此提出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客运市场营销策略,以期为旅客提供更便捷、更舒适的服务.  相似文献   

14.
应用定性分析方法,分析我国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的发展趋势,提出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的新模式—高速铁路智能服务,以及对应的体系结构。针对高速铁路智能服务未来可能面临的服务模式、技术升级、运营层面等3方面的挑战,建议转变服务理念和经营理念,以旅客体验为中心,开放合作共赢,制定多元、多服务商的接口标准,以及可定制服务的集成标准。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速铁路枢纽车站内旅客换乘时缺乏准确的综合交通信息的问题,设计高速铁路综合枢纽车站换乘引导信息服务平台,描述其技术架构、结构与功能。通过采集与融合与高速铁路枢纽车站接驳的各种交通工具的多源交通数据,该平台可为旅客提供准确、便捷、较为全面的换乘引导信息服务,有助于提高旅客在高速铁路枢纽车站的换乘效率,缓解车站旅客疏散压力;同时,平台可对高速铁路与城市交通接驳服务需求进行预测,帮助客运部门优化运力资源的配置,实现交通资源高效组织与利用。并对高速铁路枢纽车站内5G技术应用场景进行展望,以进一步改善旅客出行体验。  相似文献   

16.
从全路客运站旅客运输服务与管理智能化的角度出发,针对旅客运输服务与管理工作的特点,结合客运站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提出智能客站旅客服务与生产管控平台的设计方案,详细介绍平台的建设目标、总体架构、主要功能以及技术创新点,并通过试点车站验证平台的使用效果。平台的设计与应用对铁路客运站旅客服务、生产组织、安全卡控、应急处置、设备监控等业务的智能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可大幅提升客运生产指挥效率和旅客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高速铁路天窗设置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我国铁路运营线路天窗设置和高速铁路技术装备及运营需求,论述天窗设置的主要特点。分析高速铁路技术装备特点和运输需求对天窗设置的影响因素,阐述线路维修方式与天窗类型、综合维修天窗的分类设置和300~350 km/h高速铁路综合维修天窗设置,提出不同线路综合维修天窗设置建议及天窗设置方式。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速铁路规模大,设备种类多,运输环境复杂,需结合我国运输市场的需求和特点,形成符合实际需要的运输组织模式。从高速铁路设计建设和运用管理、技术标准、高速列车控制方式、运输组织模式等5个方面总结高速铁路技术特点,重点分析我国高速铁路运输组织的技术体系,从列车运行图编制、行车指挥、跨线列车运行、合理安排行车与维修等方面论述我国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19.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简称:冬奥会)是推动我国奥林匹克运动深入发展、展示中国高速铁路综合水平的重要机遇。为了满足冬奥会期间高质量、高水平的高速铁路运输需求,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组织多家单位共同研究"京张高铁智能化服务关键技术与示范"项目。文章介绍项目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从数据层、平台层和应用层等方面,设计项目的总体架构,分析面向冬奥会的北京—张家口高速铁路(简称:京张高铁)智能票务、智能站车旅客服务、复兴号奥运智能动车组、运营安全保障、隧道与地下车站智能分析和控制等关键技术,提练了面向智能出行、运营安全、人文冬奥等方面的创新点,对于提升京张高铁智能化服务水平和彰显中国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开展旅客对我国高速铁路动车组餐营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全面准确掌握旅客需求,有针对性的为铁路动车组配餐业的管理工作提出改进建议,为旅客提供满意的餐饮服务,从而提高铁路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