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通过对动车组一体化作业管理流程的分析及现场作业过程中存在的管理问题,提出了建设以物联网为技术基础的动车组一体化检修作业管理信息系统,利用RFID、传感器、移动互联和图像信息采集识别等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动车组检修作业过程数据的实时共享,提高动车组一体化检修作业管理效率和现场安全作业保障。  相似文献   

2.
动车组检修设备是动车组运用检修的重要技术装备.建立功车组检修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对于保障检修设备高效安全运用,及时快速处理故障具有重要意义,在研究铁道部、铁路局、车辆段、动车基地及动车运用所各级车辆设备管理部门和维修单位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提出系统总体架构,实现了设备技术档案管理,运行状态实时监控,多种信息化手段支持的设备检修、维护与保养,并与动车组运用检修作业紧密结合,有效支撑动车组的检修生产,保障动车组的安全、高效运营.  相似文献   

3.
在动车组的日常检修中,检修作业过程的管理对于动车组规范化管理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Web服务技术,将移动手持终端技术应用到动车组的检修作业过程中,设计并实现了动车组作业过程控制系统。现场应用表明,该系统提高了现场的检修作业效率,同时促进了动车组检修信息化和管理规范化。  相似文献   

4.
应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和信息物理融合思想,以某转向架车间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一个动车组轮对检修管理与控制系统。该系统在信息采集、动车轮对状态监视及检修过程控制等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物理融合的管控方案。现场应用效果表明,该系统可有效提高动车组轮对周转效率,实现动车组轮对检修过程实时跟踪和实时控制。  相似文献   

5.
铁路160km/h动力集中动车组各类行车监控系统各自独立、资源分散,不利于指导现场检修作业。为能够全面集中掌握动车组运用状态,改善因管理因素产生的设备失修、漏修、盲目检修局面,利用各类检测监测数据为基础,搭建了数字化精准预防修管理平台,实现了动态掌控、精准检修、自主保障的智能化运维管理,大幅提高了160km/h动力集中动车组运用检修效率及安全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填补动车组运用检修过程中过程数据采集和监控的缺失,基于对运用检修的环境因素的分析和对常见室内定位技术的对比研究,提出了一种蓝牙和超宽频(UWB, Ultra Wide Band)技术相结合的定位方案。现场应用表明,该方案可有效解决运用检修作业过程中的定位监控问题,实现检修作业的过程监控、故障定位,以及路线、作业时长的统计和预警功能,提高了检修作业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高铁动车组一级修对动车组运行安全具有重要的保障意义。目前全路一级修作业在各动车所进行,主要以人工检修为主,结合国内外最新检测技术,提出对动车组一级修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大数据综合运用管理,建立高铁动车组一级修智能化综合检测系统,该系统的建立对提高动车组一级修作业效率和检修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动车组转向架系统开展智能化故障诊断和健康管理研究。从转向架系统的故障机理出发,研究转向架系统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建立转向架故障诊断与健康管理系统,开发转向架关键系统智能监控分析平台,实现转向架系统的故障预测、实时监控、故障显示及健康评估。通过对转向架系统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可提高转向架系统的检修效率,降低故障率和平均检备率,提高转向架系统的可用性,降低转向架系统的维护管理成本。  相似文献   

9.
自2007年动车组运营以来,动车所主要使用动车组管理信息系统的检修计划模块编制动车组检修作业计划,该计划模块主要通过使用粗细、长短、虚实的线条表示调车、重联解编、检修、停放等相关作业信息,表示的方式虽然直观,但显示方式较原始,所含的关键信息也少。此外对动车组检修作业计划精细化管理与国内外先进的生产企业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作业计划分析评价上甚至还处于真空。本文提出了对动车组检修计划图的优化方案,通守关键符号显示必要的检修要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检修计划兑现的评价指标,以期达到优化管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分层取样法对CRH2型动车组三级检修中积累的故障进行统计分析,综合考虑随机样本的发生率和重要性,以加权平均法计算加权得分,评定形成关键故障处理数据库。通过开发基于 B/S网络架构的辅助分析系统,实现分级用户管理、故障数据添加、模糊查询等功能,方便现场作业人员实时获取正确的关键故障处理技术指南,从而提高动车组检修效率和检修质量。  相似文献   

11.
ATP车载设备是保证动车组运行安全的关键设备,其信息化管理是客运专线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客运专线动车组安全高效运营的必要技术支撑手段。在总结既有ATP车载设备运用检修业务流程基础上,提出了在信息化技术手段支撑下建设电务系统专业化的ATP车载设备运用检修管理信息系统。对物理结构、系统功能和实现思路进行了详细设计,不仅实现了检修及计划的无纸化作业目标,而且通过自动化等方式可减少人为的数据录入错误,提高作业效率,有效支撑相关运用检修业务的开展,强化专业检修能力,达到"作业高效率、管理现代化、决策科学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客运专线动车组检修作业信息流程,并从检修作业信息的建立、信息交换、信息处理、监控系统、网络系统5个方面,论述了检修信息系统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以跨区域、跨部门共享集成数据为基本思路,采用工作流管理模式,以检修计划生成网络图为起点,与质量管理、配件管理、工具管理等模块进行数据交互,生成记名检修电子文档,并通过与广播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的联动,实现机车检修生产质量过程控制的信息化、可视化管理。管理部门可实时掌握机车检修进度、状态及配件使用情况,有效控制检修成本,提高检修作业效率及检修质量,保障行车安全,从而提升机车检修作业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铁路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在生产作业、安全保卫、运输指挥等方面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广州东动车所是动车组列车与客运列车停靠、检修的场所,安全防范要求高,场所的安全保卫工作非常重要。通过建设视频监控系统,采用技术手段加强场所的安全管理,来保障动车组列车与客运列车停放、检修全过程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动车运用所检修现场管理与质量卡控的需求与现状,并就实现检修过程智能卡控与遗留故障动态跟踪,采用物联网技术思想,提出了基于CRH动车组一、二级修流程作业与故障闭环管理的检修现场质量卡控管理的解决方案。在福州动车段的成功应用表明,本系统为动车所检修作业"一体化"管理提供了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16.
介绍三层C/S结构的机车中修质量管理信息系统,阐述系统的设计方案、结构、功能、主要特点和系统的运行效果.该系统实现了对机车检修作业过程的监控与管理,实现了检修作业过程中检修数据和检修信息的记录与分析,规范了机车检修过程、提高了机车检修质量.该系统在集宁机务段得到运用.  相似文献   

17.
动车基地调度集中系统动车组位置实时追踪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动车基地调度集中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动车组位置实时追踪技术实现动车组在动车基地内的全过程实时自动追踪,取代既有作业人员手工填写占线板作业,有效地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结合已经投入运行的动车基地调度集中系统,介绍动车组实时追踪的原理及实现方法,并分析现场应用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便携式移动手持终端与固定式工位终端功能互补和业务协同,实时获取和记录检修的过程数据和故障数据,实现了作业过程的安全控制,提高了动车组一级检修作业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检修调度和作业效率.并介绍了手持终端在动车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业务功能、进展情况、使用经验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有动车组检修作业指导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动车组检修作业指导解决方案。对增强现实技术在动车组检修作业指导中的应用需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动车组检修作业指导系统。对于利用文字图片展示复杂检修工序不够直观的问题,提出利用增强现实技术进行展示的方案。该解决方案可以提高动车组检修作业指导的便捷性、直观性和智能化水平,同时为未来系统研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管理是动车组安全运用和高效检修的重要保证.立足我国动车组运用和检修的特点,分析动车组运用检修的关键业务过程,明确信息化管理的总体目标,研究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总体框架.通过建设全路联网运行的动车组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支撑动车组运用检修业务,达到动车组运用检修的“作业高效化、管理现代化、决策科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