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结合近年来在与海洋资源开发相关的水动力学方面开展的研究工作和对国内外研究进展的认识,以及海上风电设备研制和风电场的建设,就海洋工程装备研发中水动力学关键技术及其可能的发展方向作了简要的评述,以期引起有关方面对海洋工程装备研发中的关键技术研究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为积极应对全球海洋工程市场的新形势,加快我国深海油气工程的发展,本文深入分析我国深海油气工程核心技术与装备国产化的现状,指出现阶段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并给出了应对策略。在深海油气工程领域我国要积极开展智能化、数字化、电气化转型,研发新型的浮式生产装置与水下产品,重视核心设计总成与开放式创新。在关键技术与装备方面我国要围绕勘探、钻井、开发、生产、弃置五方面进行专项攻关。我国的深海油气工程开发,应锁定核心技术与装备国产化,走开放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世界主要海洋国家都在加强海洋资源开发新兴装备的技术储备。我国对海洋的开发还主要集中在近海,缺乏深海自主开发经验和能力,对海洋的开发利用长期落后于发达国家。随着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迫切需要发展高端海洋工程装备,推动海洋经济健康发展。那么,世界海洋资源开发走过了怎样一段历史进程?世界海洋资源开发装备有着怎样的体系?海洋资源开发装备市场前景如何?  相似文献   

4.
针对海洋科学研究、海洋资源开发、海洋权益维护等重大需求,我国启动了系列化深海潜水器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经过二十余年的跨越式发展,已经构建了装备类型、作用深度、应用领域三个维度的深海潜水器装备谱系化框架雏形。本文从发展历程、在役情况、现状分析三个角度对国内外深海潜水器进行梳理,形成时间轴、里程碑、量化图表总览,为我国深海潜水器领域的技术发展和决策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5.
深海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深海开发对我国海洋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深远的战略意义.介绍了几种主要深海海洋工程装备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包括深海钻采平台及辅助装备、水下工程装备、深海运载与作业装备、超大型海洋浮式结构物等,并对国际深海海洋工程装备的整体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6.
张海彬 《船舶》2022,33(2):1-12
深水钻探装备在海洋资源开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海洋油气资源开发中,它广泛应用于油气资源储量评价、完井、修井和试油作业;在海洋矿产资源开发中,它是评估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储量和品位的关键装备。该文介绍了海洋资源开发的典型阶段及装备,重点针对深海资源开发的钻探装备,阐述了国内外的技术发展现状,分析了典型深水钻探装备的设计要点,并展望了深水钻探装备的技术发展趋势。在深水钻探装备的开发设计中,不仅需关注总体性能指标的综合平衡、总体布置、重量控制、结构性能和主要系统的集成设计,而且还需考虑不同船型特征带来的特殊问题,如半潜式钻井平台的气隙分析和关键结构节点设计、钻井船的月池对总体性能的影响等。随着深海资源开发的稳步推进,未来深水钻探装备将在智能化技术应用、无隔水管泥浆闭式循环技术、绿色节能钻机、高效取芯技术以及极地环境适应性等方面取得突破和进展。  相似文献   

7.
正2021年1月14日,由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全球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交付启航,它的成功交付标志着我国深水油气田开发能力和深水海洋工程装备建造水平取得重大突破,对提升我国海洋资源开发能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支撑海洋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据了解,"深海一号"能源站由上部组块和船体两部分组成,按照"30年不回坞检修"的高质量设计标准建造,  相似文献   

8.
王芳  崔维成 《船舶工程》2021,43(2):前插11-前插17
我国在深海资源开发和发展深海技术的背景下,不断进行装备的国产化攻关和关键技术的巩固与提升,并以此为目标基本完成了大深度载人/无人潜水器的谱系化建设.耐压结构设计、制造、测试和评估技术是深海装备发展的基础之一.对深海耐压结构在材料、结构型式、制造工艺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对新型材料、仿生型结构的探索性研究成果以及制造工艺的突破性进展进行介绍,对未来深海耐压结构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曹惠芬 《中国造船》2005,46(Z1):77-82
本文首先阐明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向深海海域发展的必然性,进而对世界深海油气钻采装备的发展特点和趋势、我国海洋油气钻采装备的发展现状和差距进行分析,指出加快发展我国深海油气钻采装备,是推进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减缓国家能源危机和我国参与国际大洋开发竞争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0.
李小平 《船舶》2023,(5):1-11
海洋工程装备是高度集成化的新兴战略产业,是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前提与基础。文章主要回顾了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历程,分析了现阶段全球海工装备产业创新格局,提出我国海工装备产业应抓住新一轮技术创新,加快结构调整的“时间窗口”,突破海洋装备原创性、引领性核心技术;以海洋油气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深海矿产资源和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装备为重点方向,着力突破总体设计、系统集成、关键系统与设备领域的“卡脖子”问题,推动构建自主完备的海工装备技术和产品体系,促进我国海工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关于进军海工装备市场的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世界和我国的海工装备市场竞争态势的分析,提出对我国造船企业进军海工装备市场的几点思考:市场进入的门槛高,决策要谨慎;船舶制造企业要与油气用户业主合作联手;科研、创新开发要更多地瞄准深海技术;海上应急救援装备要加大投入的力度;人才队伍建设是进军海工装备市场的关键。我国各海工企业在向海工市场进军的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有序发展,避免一哄而上、盲目进军。  相似文献   

12.
船舶水动力学若干基础共性技术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水动力共性基础技术研究是新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研究开发首先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结合国内外学者在第三届亚太地区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研讨会(APHydro-2006)上发表的论文报告,探讨了当今船舶水动力学基础共性技术问题的研究发展趋势和若干前沿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海洋工程配套设备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结合国内现有的工业技术水平及实际的海洋工程发展需求,提出海洋工程电站集成技术及关键设备制造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及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海洋工程中的钢管桩直径大、桩壁薄、设计长度较长,使用的打桩锤质量大、能量高。在打桩施工中的置锤瞬态过程,须要确定桩身位于泥面以上的自由站立长度及对其进行稳定性分析。结合海洋工程设计实例,应用欧拉-拉格朗日联合分析法(CEL法),对大直径钢管桩在自重及打桩锤静力作用下的下沉过程进行模拟。提出了在给定地基土质条件下确定桩体自沉深度的方法。应用改进的Riks法,考虑桩身变形的几何非线性与桩土相互作用,建立了桩土三维有限元模型,结合实际工程分析桩身的屈曲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海洋工程产业的发展,国内逐渐掌握了海工装备的建造技术,并试图通过自主研发开发新的船型。文章以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开发的SJ350型自升式钻井平台为依托,依据舱室布置原则,研究平台的分舱设计和优化方案。并利用NAPA软件对平台的破舱稳性进行计算,评估平台在最危险工况下的稳性,对各类自升式钻井平台的总体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应用广义拟余能原理研究流固耦合问题(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动力学与固体力学交叉的流固耦合理论是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响应分析与直接设计的重要工具.本文应用卷变积方法,按照广义力和广义位移之间的对应关系,将弹性动力学的基本方程卷乘上相应的虚量,然后积分,代数相加,并考虑到体积力和面积力均为伴生力,建立了非保守系统初值问题的两类变量的广义拟余能原理.应用广义拟余能原理研究流固耦合问题,分析了结构的动力响应,给出同时求解力类量和位移类量两类变量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半潜式平台结构屈曲强度评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半潜式平台是海洋工程领域重要的浮式装置,采用直接计算法对某半潜式平台结构的屈曲强度进行了评估.首先,对半潜式平台结构进行有限元模型化,然后根据海况不同将静水、正常工作和风暴自存三种状态划分为48种计算工况,利用频域内的三维线性水动力理论和设计波法计算半潜式平台在各工况下的波浪载荷,同时考虑各工况下的莫里森力、风载荷、锚链预张力、吊车载荷和钻井载荷等载荷,进而计算平台在48种工况下的应力响应.最后根据ABS规范对平台结构进行屈曲强度校核.结果表明,屈曲强度是平台结构强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应在设计时给予合理评价,评估结果可为半潜式平台设计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是深水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重要装备。本文总结第七代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参数需求,结合钻井系统总体布置要求,总体分析钻井各核心子系统的布置,最终形成一套超深水钻井系统总体布置方案,为超深水钻井平台钻井系统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船舶工业是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船舶工业发展迅速,在海洋防务、海洋开发、海洋科考和海洋运输等装备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主要造船指标多年位居世界前列.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船舶标准化工作,积极促进装备研制与标准化相结合,提升船舶标准化工作能力,加大标准化对行业发展的支撑力度,加速国际标准化工作的推进,这对提升我国船舶装备国际影响力、实现造船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