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长三角地区的港口群已发展成为我国沿海五大港口群中港口分布最为密集、吞吐量最大的港口群,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港口群发展的理想状态和最佳目标应该是:各港口之间能够合理分工与高度合作、充分发挥各港的比较优势;通过各  相似文献   

2.
《水道港口》2017,(6):639-646
梳理港口竞争力研究历程并从港口群发展角度遴选港口吞吐能力、规模现状、发展潜力、群内发展环境四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客观评价中国沿海主要港口群内各港口的竞争力水平,并尝试改进波士顿矩阵模型对各港口类型进行识别。研究发现:(1)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和广州港占据了前三位,并表现出极强的竞争力;(2)环渤海港口群内各港口竞争力表现一般,长三角港口群内各港口竞争力水平呈现出较强的两极分化,珠三角港口群港口竞争力位于三者之间的上游;(3)基于改进波士顿矩阵模型将港口划分为潜力型、明星型、金牛型和瘦狗型港口。未来港口群建设中,各港口应加强合作,化域内竞争为域内一体化发展,以实现毗连港口群组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刘戈  陈燕 《集装箱化》2012,23(12):1-4
近年来,我国各区域港口群积极发展集装箱运输,辽宁港口群也不例外,但该区域港口面临腹地经济规模小、货源不足、货物分流、航线竞争激烈等问题,十分不利于未来港口集装箱运输的发展。鉴于此,有必要协调整合辽宁港口群,减少区域内港口的内部竞争,以形成合力,共同促进辽宁港口群集装箱运输发展。本文分析辽宁港口群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并对未来5~10年该区域集装箱运输市场的需求状况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辽宁港口群集装箱运输协调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港口群是指一些地理位置相近、共有部分腹地,部分功能可以互相取代并且互为竞争对手的港口组成的群体。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由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的港口组成,包括上海港、宁波-舟山港、连云港、张家港等十几个重要港口。江浙沪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沿江产业密集带,江海交汇,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是我国经济最发达、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区域之一,在此区域内的长三角港口群是我国沿海港口群中港口分布最密集、吞吐量最大的港口群。  相似文献   

5.
李泉 《水运管理》2011,33(7):20-22,36
为推动我国港口发展,提高港口运营绩效,采用DEA模型和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计算2005--2009年我国五大港口群的绩效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我国五大港口群的效率发展较快,主要得益于腹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港口群规模效益;不同港口群之间生产效率差异较大,港口群发展不平衡;港口群的平均规模效率变化有所减少,港口群内部合作弱化,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减少港口群内部重复建设,提高港口管理水平和港口群的技术效率,加强港口群与其他经济系统的融合。  相似文献   

6.
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的提出,海峡西岸港口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种种迹象表明,福建已暗暗向“中国第四港口群”目标发力——成为继珠三角港口群、长三角港口群和环渤海湾港口群之后的以厦门港、福州港为代表的海峡西岸港口群。集装箱运输是现代化港口的发展方向,在这股港口建设热潮中,集装箱港口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呢?  相似文献   

7.
张方 《中国水运》2005,(1):10-11
环渤海港口群是国务院近日批准规划的我国沿海三大港口群之一。青岛、天津和大连三港在经济腹地、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货种结构等方面各有优势和劣势。同时还共同面临境外对手的强劲竞争以及新的发展机遇.可通过优势互补,形成战略联盟。以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根据《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我国沿海港口形成5大区域港口群,自北向南依次是环渤海地区港口群、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东南沿海地区港口群、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西南沿海地区港口群。从20世纪末开始,西方氽业战略已从“竞争战略”为主导,向“合作竞争战略”为主导转变。当前中国各地建港积极性空前高涨,国际、国内港口竞争更为激烈,港口业也正面临着从竞争走向合作的关键时期,加强区域港口合作与协调发展,规范运输市场显得尤为重要。港口的合作发展已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刘阳  周甫宾 《中国港口》2008,(8):27-29,8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港口的集装箱运输迅速成长,长三角港口群连续多年成为我国五大港口群中集装箱发展最快的港口群,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占全国的37.96%。  相似文献   

10.
洪春晓 《水运管理》2012,34(2):26-27,31
为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促进海峡西岸港口群发展,结合海峡西岸港口群发展现状和金融危机对港口行业的影响,分析发展海峡西岸港口群的资源优势和不利因素,提出后危机时代加快海峡西岸港口群发展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1.
整合港口资源的国外经验借鉴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齐娜  王伟 《水运管理》2005,27(1):24-27
我国沿海港口群已经初步形成协调发展、层次分明、重心突出的格局,但港口发展与它们承担的任务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港口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开发。提出借鉴国外港口资源整合经验,以期提高我国沿海港口群的整体效益,充分发挥港口资源整合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提速作用。  相似文献   

12.
肖钟熙 《海运情报》2007,(3):11-15,10
环渤海港口群是我国内地五大港口群之一,但严格地说,环渤海港口并非属于同一个港口群。因为从概念上说,港口群是由地理位置相近、共有部分腹地、部分功能可相互取代且互为竞争对手的港口组成,而环渤海港口群的主要港口大连、天津和青岛虽然同处于渤海湾,但他们的内陆腹地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3.
正集装箱码头的先天竞争力、内部管理竞争力、外部协同竞争力都很重要。强化了上述3个方面的竞争力,集装箱码头将从竞争力提升的过程中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一、我国集装箱码头发展现状1.各港口吞吐量情况2015年,我国集装箱吞吐量位居世界前10的港口分别为上海港、深圳港、宁波舟山港、香港港、青岛港、广州港、天津港,其中: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3 653.7万TEU,排名世界第1;天津港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 411万TEU,排名世界第10。以上港口中,环渤海港口群港口2个,长三角港口群港口2个,珠三角港口群港口2个(不包括香港港)。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区域港口一体化过程中各港口企业的合作关系,促进各主体在一体化进程中健康、稳定、有序的发展,从区域各港口管理者及经济腹地区域的政府主管部门视角出发,分析政府与区域港口群间的竞合博弈关系,并运用MATLAB软件进行动态仿真。研究表明在政府部门监管行为下的三方博弈模型中,分配系数和政府政策奖惩机制力度是影响区域港口一体化、确保政府监管落到实处的重要因素,最终可实现(1,1,1)和(1,1,0)这两种较为理想的稳定策略,为管理者提供建议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内地诸港口群中竞争形势最为复杂的莫过于珠江三角洲港口群。这里有老牌的国际航运中心香港和后起之秀深圳港,还有利用南沙港区向香港和深圳发起挑战的广州港,使得珠三角港口群的竞争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其中深圳港的处境最为微妙。一方面,深圳港是我国发展最快的港口之一,其发展速度位居全国沿海港口之首。1995年该港的集装箱吞吐量仅28.4万TEU,2005年达到1619.7万TEU,年增率近50%,即使在全球集装箱港口发展史上,这样持续的高速增长势头也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16.
<正>一、我国港口产业发展现状从港口本身来看,我国港口近些年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从临港产业来看,我国港口主要包括环渤海、长三角、东南沿海、珠三角、西南沿海等5个集合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港口群。其中环渤海港口群以天津港为代表,形成了电子信息产业群、化工产业群、冶金工业群、汽车及机械制造业产业群以及光机电一体化产业群和新能  相似文献   

17.
2009年中国港口业掀起了新一轮并购与重组的浪潮。在各类型的整合事件中,以辽宁省港口群的整合、天津港整合、河北港口集团的成立、山东港口群的整合、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的合作、广西北部湾港口群整合、福建省湄洲湾港口开发公司的成立七大事件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中国港口业的整合从同一行政区域内港区的整合,发展到省内不同城市间港口资源的整合,  相似文献   

18.
港口合作竞争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袁芳 《中国水运》2007,7(11):227-228
我国港口发展迅速,现已初步形成协调发展的三大港口群,但是港口群内的港口和港口群之间的竞争激烈,导致港口资源的严重浪费。本文借鉴外国港口合作经验,在分析我国港口竞争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可行性的港口整合方案,以充分利用港口资源,发挥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津冀地区港口战略联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宏巍 《港口科技》2009,(12):15-20
为适应津冀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促进津冀港口群的协同发展十分重要。分析了津冀地区各港口群的现状和环境,并分析了津冀地区各港口的竞争力和战略定位。最后,提出了津冀地区港口的战略联盟方案。  相似文献   

20.
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对外贸易活跃,是珠江口港口群外贸集装箱生成地。通过对珠三角地区各港口条件和能力进行分析,针对各港口存在的不足或差异,提出发展对策和建议,以促进珠江口港口群的协同健康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