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岗  李昊煜 《公路》2023,(3):97-103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桥台具有缩短桥梁跨度、降低工程造价的优势。包裹式加筋土桥台是其中的一种形式,桩柱包裹在加筋土桥台内,由桩柱承担桥梁自重和桥上交通荷载。在加筋土桥台内存在加筋土与桩柱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此尚缺乏应有认知。本研究完成了4组包裹式加筋土桥台的模型试验,以研究包裹式加筋土桥台的工作原理,探讨墙趾水平约束和筋材绕桩方式等对桥台变形和桩柱受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包裹式加筋土桥台中,桩柱与加筋土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桥台在工作荷载下结构稳定,工作性能良好;在路基、路面荷载和被挡土体的共同作用下,桩柱承受了较大的侧向土压力,桩柱的存在阻挡了加筋土的位移,减小了桥台的侧向变形和加筋材料的受力;设置墙趾水平约束、减小加筋间距和采用刚性格栅绕桩方式均可增强加筋土桥台的整体性,减小桥台的变形和加筋应变,改善包裹式加筋土桥台的工作性能。研究结果可为包裹式加筋土桥台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桩基侧向位移引发桩柱式桥台病害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软基稳定状态下,桩柱式桥台因软基侧向位移出现病害,严重影响桥梁的结构安全。文中引用软基台后填土对桩基产生附加水平力的概念,对桩柱式桥台出现病害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高等级公路中目前部分存在的桥台后路基施工压实滞后,桥台桩水平推移 以及桥头跳车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和结合上提出了边孔采用“∏”型无铰刚构组合桥台新结构,经研究分析并从试验桥证明,该结构体刚度大,对抵抗高路堤桥台后的土压推力以及在不良地质修建杠式桥台均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刘玉洁 《东北公路》1997,20(2):80-80,99
尽管加筋土与桩柱式桥台是分离的,由于加筋土的重力作用,增加了地面以下台后土侧压力,在有些情况下,能导致桩柱破坏。设计计算中不能忽略。本文给出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王伯惠 《东北公路》1999,22(2):53-58
钻孔灌注桩在全国普遍推行这后,各地发展起来多种型式的桩式轻型桥台,本文详细研讨其构造及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该文主要介沼泽区河流上桩柱式桥台锥坡随河床移动,带动台后路基下沉、搭板尾路面横裂,危害行车安全及桥台设计问题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考虑土体蠕变特性的桥台软基变形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针对软土地区的桥梁常因软土蠕变而产生病害的问题,研究了土体蠕变特性对桥台软基变形分析的影响。首先引入改进的西原模型;然后将桥台及软基简化为可共同考虑土体蠕变的桩-土-桥台共同工作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基于蠕变计算的时步-粘性初应变法,给出可考虑软土蠕变非线性特性的有限元计算方法,并据此编制出相应的有限元计算程序;最后利用该程序对某桥台桩基工程实例进行分析,得到了该桩基桥台后软土蠕变场等值线图,反映出桥台与桩对蠕变场的影响范围及承台与桩交接处的应变集中现象。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简支体系梁桥具有较多伸缩缝,其主梁高度偏高以及边孔很小时也要做桥台桩或重力式桥台而不经济的问题,提出了在中等跨度范围内,采用恒载简支,支点不转换,活载双悬臂体系梁桥结构,并从结构受力和设计方法上,举例说明这种结构体系和简支体系比较,具有更多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论述在软土地区桥台台后病害发生的原因,总结相应的处理方法,提出CFG桩疏桩复合地基在台后软基处理及桥台病害处治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将整体式桥台引入斜交桥中形成整体式斜交桥,可有效改善地震中桥梁上部结构纵横向耦连效应造成的面内扭转及落梁现象;但整体式桥台中主梁与桥台浇筑为一体,在地震作用下将发生复杂的桥台-桩-土相互作用。为此,以某整体式斜交桥为原型,开展了斜交桥台-H形钢桩-土体系往复加载拟静力试验研究,探究了体系的抗震性能、台后土压力分布规律以及桥台和钢桩的水平变形特征等。结果表明:斜交桥台-H形钢桩-土体系具有较高的耗能能力及延性,台后土对体系的抗震性能影响显著。台后土提高了体系抗侧承载力及刚度,但亦造成正负向受力不对称性,其中正向抗侧承载力及刚度明显高于负向,但残余承载力及位移明显小于负向。在小位移(<0.01HH为桥台高度)下,斜交桥台的台后土压力沿埋深方向近似呈三角形分布,最大土压力位于台底;沿水平方向呈抛物线形分布,最大土压力位于距桥台锐角0.25 m处;沿纵桥向呈三角形分布,最大土压力位于台背。在大位移(≥0.01H)下,台后土靠台背处出现明显扇形塌陷区域,导致桥台顶部土压力降低,沿埋深方向开始呈双折线分布,沿水平方向呈三折线分布,最大土压力位置不变;沿纵桥向呈双折线分布,最大土压力与台背距离随加载位移逐渐增加。试验结束时,桥台顶部塌陷区域深度近500 mm,宽度近600 mm。加载过程中桥台基本为刚体,出现平动及转动位移;由于部分台后土流动至钢桩前侧,钢桩顶部产生朝向台后土方向的局部累积变形,桩身水平变形在埋深0.25 m处出现拐点及最大值,而非桩顶,试验结束后无明显残余变形。  相似文献   

11.
软土地区桥台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软土地区的桥台 ,采用有限单元法建立桥台 -桩系统分析模型。对软土在桩上由于超载产生的侧向压力进行了参数研究 ,研究表明这种土压力荷载相当大。最后对一实际桥台进行了计算 ,计算结果可以合理地解释该桥台的开裂现象 ,为桥台加固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整体桥因其全周期寿命长、整体性好和养护费用低等特点,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对其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点和变形规律还缺乏深入研究。基于此,以某整体桥为背景,制作桥台-H形钢桩试验模型,开展整体式桥台-H形钢桩-土体系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研究,分析桥台-H形钢桩的破坏模式、滞回性能、骨架曲线、水平变形和桥台转角等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H形钢桩出现较大的负向残余变形,但负向加载下H形钢桩未出现破坏;台后、台底及桩顶土体均出现大范围脱空;试件的等效黏滞阻尼比约为0.35,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正向加载下试件的弹性抗弯刚度是负向的12.6倍,最大承载力是负向的3.85倍,台后土对试件的刚度和承载力影响显著;破坏时试件刚度减小至初始刚度的33%,退化不显著;相比位移延性和割线刚度,采用环线刚度分析其抗震性能更为合适,改进后的割线刚度能更准确地反映试件的刚度退化;考虑整体和局部累积变形的影响,大加载位移作用下,桩身出现较大的负向整体累积变形,且桩身沿深度方向多处出现局部累积变形;加载过程桥台仅发生刚体位移,正向转角逐渐增大,负向转角先增大后减小再转为正向倾斜。研究发现整体式桥台-H形钢桩-土体系拥有优越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主要叙述了软土地基上桥梁采用台后挡土墙引起的病害,由于台后挡土墙的作用,使得桥台立柱所受的水平荷载成倍增加,导致桩柱式桥台立柱在河心侧开裂;分析其产生的机理,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固方案,同时总结了设计和施工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高填土桥台的沉降原因以及高填土对桥台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般处理办法。并结合工程实例,以通顺路跨京承铁路桥的高填土桥台设计施工为主要内容,详细介绍了工程中是如何通过桥台加筋土挡墙和台后CFG桩的地基处理等手段,解决高填土桥台的台后路基土沉降和台后土压力问题的。  相似文献   

15.
针对软土地区的桥台,采用有限单元法建立桥台-桩系统分析模型.对软土在桩上由于超载产生的侧向压力进行了参数研究,研究表明这种土压力荷载相当大.最后对一实际桥台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可以合理地解释该桥台的开裂现象,为桥台加固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整体式桥台桥梁设计与实践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志平  彭大文 《世界桥梁》2005,(4):13-17,24
整体式桥台桥梁的上部结构与桥台浇筑成整体并由单排桩支承。温度引起的伸缩及混凝土的徐变和收缩导致桩中产生弯曲应力。至今,该类桥梁还没有统一的设计标准,仅有少数可供参考的设计和施工准则。回顾了现行整体式桥台桥梁的设计和施工实践。通常认为重要的设计参数是混凝土桥面板的温度、徐变和收缩效应,土层的变化及桩一土的共同作用。对桩的参数分析考虑了预钻孔的影响、预钻孔中填料的类型、地下水位、土的类型及桩的朝向。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整体式桥台桥梁桩基的选择和设计。  相似文献   

17.
319国道黑石渡浏阳河大桥加固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文波 《中南公路工程》2001,26(2):54-54,57
319国道黑石渡浏阳河大桥桥台加固设计情况与施工处理情况,重点介绍了施工过程中旋喷桩施工与桥台内腔加固施工情况,为今后同类型桥梁加固处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由我院设计,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局施工的辽宁双台子河曙光大桥已于1979年11月胜利建成。这座桥全长500多米,由跨径45米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及跨径20米的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组成,此外,两岸连接桥台处各有一孔跨径8米的钢筋混凝土板。东西两岸桥台,为了抵抗台桂承受的强大填土水平侧压力,我院在以前学习和采用锚定板结构经验的基础上,大胆的将它引用到本桥的桩桂埋置式桥台上,构成锚定板式桩柱埋置式桥台。我们知道,一般的锚定板挡土结构由钢筋混凝土面墙、钢拉杆和锚定板三种构件  相似文献   

19.
钻孔桩轻型桥台适用于小跨径桥梁,单孔跨径不大于16m,桥距孔数与钻孔桩轻型桥墩配合使用时不宜超过三孔,轻台可通过台身及桩基础的柔性,来承受汽车制动、填土以及温度变化等所产生的水平力,可明显减少桥台圬工数量,降低工程造价。于  相似文献   

20.
安鹏  薛世豪 《公路》2021,(2):137-142
耳墙式桥台由于自身体积小、质量轻,因此易发生破坏。基于新209国道大桥的检测维修项目,运用现场调查、文献综述、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了桥台可能发生破坏的原因以及耳墙式桥台背后填土旋喷桩加固效果。研究发现,道路上坡填土的向下滑动会对桥台造成影响,台帽是位移最大处,加固后桥台台帽移动最大位移大大减小;台后填土的不稳定是导致桥台变形的直接原因,通过高压旋喷桩的加固作用,台后填土的稳定性大大提升,桥台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