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高速列车开行方案研究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对高速列车停站影响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高速列车开行主案的多目标0-1规划数学模型,研究了一套有效可行的多层次0-1规划模型,这用有序组全树方法对问题求解。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欧洲列车时刻表等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总结欧洲主要类型高速列车基于路网节点系统的行车组织特点及规律,包括列车开行方案中的列车起迄点选择、停站方案设计、列车之间的接续和换乘、直达与中转换乘方案结合方式、时刻表结构和高速列车下线运行方式等,并结合我国实际路情提出建议方案,欧洲的一些先进的设计理念对我国未来快速客运网中高速列车的行车组织方案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报告了一种用于高速试验列车动车内连接主控节点与各受控设备的光纤总线网,该总线网作为高速列车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光纤作为媒质,结构简单,并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实时性,对其网络结构、关键技术及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给出了电磁兼容性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太行 《轨道交通》2008,(9):38-38
德国Voith公司已经与许多国家签订了一系列的合同,为这些国家提供高速列车方面的技术。其中包括:向韩国的10辆新式KTXⅡ高速列车提供20部前端模块,为西班牙的Talgo 350型高速列车新车提供60部前端模块,为德国ICE3系列列车的轮边减速器提供大修,以及为英国First Great Western的第一代高速列车装配35套现代化的冷却系统。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高速列车黏着控制中对期望蠕滑速度的精确跟踪,提出了一种新的蠕滑速度跟踪控制方法.首先考虑牵引/制动动态建立了列车黏着控制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将其描述为一个串级非线性系统;然后采用动态面控制方法,并引入自适应技术估计列车模型参数和系统集总不确定性上界,设计了基于自适应动态面的高速列车蠕滑速度跟踪控制策略.所设计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陈云  常明 《轨道交通》2010,(1):57-58
前端模块和车钩缓冲系统作为高速列车重要的系统部件,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围绕CRH3型列车上的前端模块和车钩缓冲系统做出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7.
高速列车—连续刚架桥系统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高速列车-连续刚架桥视为一整体振动系统。采用随机振动理论,计算机模拟了高速列车通过刚构式高架桥的全过程,与国外实测资料相比较,结果吻合较好;分析了高速列车与连续刚构桥系统横向地震反应,讨论发生地震时,高速列车在桥上运动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地震作用,车桥系统动力响应值显著增加,列车运行安全性亦大大下降。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列车微机控制系统发展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列车微机控制系统的发展情况,提出了列车微机控制系统的结构模型,并分析其两个基本特性-开放性和实时性,介绍了TCN在列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列车振动对环境及建筑物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以一种简化的方法,分别建立了列车一轨道和路基-土层-建筑物的二维动力相互作用分析模型,计算了列车引起的振动土层中的传播特性及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分析结果与实测资料相吻合,可为进一步研究振动环境控制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车载GFX-3A自动过分相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了高速列车过分相速度损失原因,研究了CRH380CL型高速列车过分相的控制策略,并通过试验验证过分相延时控制策略和车载控制逻辑关系能够满足CRH380CL高速列车过分相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1.
将列车-桥梁视为一整体振动系统,采用随机振动分析方法,计算了列车常速通过时半穿式钢桁梁桥的横向振动特性。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列车准高速通过时对该桥横向振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列车准高速通过时,该桥仍具有足够的横向刚度,且能保证列车运行安全并具有合格的运行平稳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作者博士研究生期间提出的三维钝体湍流绕流数值计算方法和计算程序,在国内首次对高速列车头型及车体横截面优化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解流线型头型各几何参数与形阻关系以及横截面各几何参数对横风下列车稳定性、安全性的影响。为京沪线高速列车推荐出综合考虑气动阻力、压力波特性的最佳头型,计算结果与西南交通大学XNJD-1风洞试验结果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13.
京沪高速铁路列车运行的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运行列车组的方法,研究了高速列车的运行过程,针对同类型运行列车组、高中运行列车组的易调整性以及中高运行列车组的调整难度与各种运行列车组的晚点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调整规则。仿真结果表明运行列车组能够更好地反应高速列车的晚点情况,给出的调整规则对高速列车的运行调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为保证高速列车安全、可靠运行,研究了列车通信网络性能评估方法;综合考虑列车通信网络的实时性、可靠性和服务质量,建立了合理的列车通信网络性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列车通信网络性能评估指标的权重;考虑列车通信网络评估过程中具有不确定性,构建了基于正态云模型和模糊熵的二维评估模型;建立了基于交换式以太网的大容量和高可靠性列车通信网络仿真平台,获取各指标样本数据,运用二维评估模型计算各指标的隶属度,依据模糊理论最大隶属度法则确定列车通信网络性能等级。研究结果表明:在列车通信网络状态良好时,60%评估样本的网络性能等级为Ⅰ、Ⅱ级,在网络丢包率和误码率较大时,40%评估样本的评估等级为Ⅲ、Ⅳ级,表明二维评估模型能够有效地反映列车通信网络状态;与仅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相比较,两者的评估结果基本一致,反映了二维评估模型的准确性;模糊综合评价法不能消除评估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评估结果缺乏精确度,因此,提出的方法更适合于列车通信网络性能评估。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速列车在外部干扰下的速度控制问题,本文提出基于Koopman算子的高速列车高维线性模型的建模方法,并设计一种结合扩张状态观测器(ESO)与基于Koopman算子的模型预测控制(K-MPC)的复合控制器(ESO-K-MPC)。利用扩展动态模式分解算法来近似无限维线性Koopman算子,建立具有动态非线性特性的高速列车动力学高维线性模型;引入模型预测控制,设计扩张状态观测器,对系统总扰动进行估计与补偿,构建基于ESO-K-MPC的高速列车速度控制系统,再设计控制器与控制算法;结合CRH3列车参数和郑西高铁华山北站—西安北站实际线路数据,分别在没有扰动和白噪声干扰下对设计的控制方法与算法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基于Koopman的高速列车建模对位移与速度的预测精度相比于线性状态空间模型分别提高了83.86%与87.40%;ESO-K-MPC可以准确估计与补偿高速列车运行中受到的干扰,控制输出曲线与期望曲线几乎重叠,实现了列车运行期望曲线的高精度跟踪。  相似文献   

16.
高速列车作用在跨线天桥上风压力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车风载是临近高速铁路建筑物设计和确定相关建筑限界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采用三维不可压缩势流模型和而元法,对高速列车通过时作用在跨线天桥表面上的气压动力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高速列车通过时一天桥表面受空气压力波的作用,压力系数的波动范围为-0.135~0.095,文中分析了跨线天桥上压力的分布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7.
高速列车运用检修及动车段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论述了高速列车在运用检修中的若干个基本问题。阐明了高速列车具有全新的运用检修模式;提出了高速列车的运行方式,乘务制度检修制度工艺流程,以及高速动车组配属数量,检修工作量,检修库线,库车线的设计计算方法与计算公式,给了了高速动力段主检修库厂房结构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8.
列车调度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一个铁路运输调度仿真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系统通过建立一个列车运行图的数学控制模型,实现列车运行图的计算机自动生成,并通过建立局域网通信实现了运行数据的模拟采集。系统提供了自动调 工控制调度2种列车调度方式,通过演示子系统实现了列车调度运行的动态演示。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速列车运行过程中因不确定运行阻力和模型误差等因素产生的系统误差,提出了新的基于特征模型的高速列车自适应误差补偿控制策略,实现了其对给定目标速度曲线的渐近跟踪。首先通过动力学分析,基于特征建模方法和参数辨识,建立了存在系统误差的高速列车特征模型;其次,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对系统误差的估计能力,设计了基于特征模型的高速列车自适应误差补偿控制器,并结合广义最小方差方法对控制器参数进行了优化,使其在存在系统误差时仍能实现对给定速度曲线的渐近跟踪。该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处理系统误差带来的不确定性,提高控制精度,从而保障高速列车的安全可靠运行。为了验证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以CRH380A型高速列车为被控对象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补偿控制方法在列车存在未知系统误差的情况下仍能保证理想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20.
为了评估高速列车服役性态问题,提出基于多重分形与支持向量机(SVM)的高速列车状态识别新方法.该方法计算了高速列车振动信号的多重分形谱,分析了多重分形谱参数与列车状态之间的关联关系,提取了多重分形谱宽度、分形维数差和谱偏斜度作为高速列车状态的特征,使用支持向量机来对高速列车状态进行识别.获取了某型列车的正常状态、抗蛇行减震器失效、空簧失效3种典型的多重分形特征,训练了不同速度下的SVM和单一速度为160 km/h的SVM,并进行了工况识别实验.所提方法对高速列车的状态识别率大于88.8%,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