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城市交通》2008,6(2):1-1
科技部、公安部和交通部日前在北京签署协议,联合启动“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科技行动计划”,以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能力,实现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逐年下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进一步减少、万车死亡率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等目标。  相似文献   

2.
为科学掌握河南省及其地级区域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基于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与社会经济因素相关程度构建了平均每起事故死亡人数、致死率、平均1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死亡人数和10万人口死亡率等7个区域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然后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河南省2011年18个地级区域道路交通安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进而凸显河南省地级区域道路交通安全状况的显著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正>一、道路交通安全现状道路交通事故是全球性的社会问题,而我国是世界上道路交通事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具有死伤事故总量大、事故发生率和死亡率偏高等特点。以万车死亡率为例,2013年我国万车死亡率为2.34,而同期美国只有1.28、英国0.54、德国0.7、瑞典0.5、澳大利亚0.84,我国为发达国家的2~4倍。近年来驾驶员人数和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压力持续增大,交通运输安全与应急保障已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相似文献   

4.
8月20日至10月31日,我省各级公安交警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和省厅部署,全警动员,全力以赴,强化措施,全力组织开展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专项行动,取得了良好成效。集中整治期间,我省共出动警力1072367人次,出动警车320798台次,查处交通违法行为2073371起。截至10月30刍,全省共发生交通事故4763起,死亡1309人,受伤4724人,直接经济损失1420.1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22.7%、5.34%、19.5%、27.6%。实现了“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万车死亡率”三下降的工作目标,未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20D2年,全市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6733起,死亡1398人,受伤15585人,车物直接经济损失29754万元,万车死亡率下降至万分之9.9,比2001年下降了2.6个万分点,提前3年完成了市府下达的控制目标,全年查处各类道路交通违章2506万余起,罚款224l万余人次。罚款金额3.3亿余元,还对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单位进行了处罚.罚款298万元。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已进入高发期,交通安全形势异常严峻。2003年,全世界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50万人,我国为104172人,占五分之一还多,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居世界第一。交通事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第一大公害。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价和预测不同国家的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建立通用的统计模型,作者首先分析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与人口规模、机动车保有量、道路里程以及人均GNP之间的相关关系,根据相关性选择影响道路交通事故的因素,并建立万车死亡率与人均GNP之间的函数关系.模型计算结果与校核数据对比分析表明,所提出的模型能够较好地评价和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道路交通安全水平.模型对交通管理者提高交通安全性的科学决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8月20日至10月31日,全国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以预防特大交通事散。为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创造良好道路交通环境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8·16”、“8·29”和“9·26”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精心谋划、周密部署,全警动员、全力以赴,积极组织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三个确保”:一是确保了十七大期间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大会期间,北京市区及周边主要道路没有发生长时间、大面积交通拥堵,代表驻地、会场周边道路交通秩序井然,民警执勤执法文明规范,执法形象良好,全国没有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二是确保了“十一”期间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平稳。节日期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5649起,造成1419人死亡,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25.3%、32.3%;各重点旅游城市和重点旅游景区道路交通秩序良好。三是确保了道路交通事故特别是特大事故大幅下降。集中整治期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59962起,造成15803人死亡、68930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8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减少15762起、下降20.8%,死亡人数减少3951人、下降20%,受伤人数减少68930人、下降17.8%,直接财产损失减少1.02亿元、下降35.8%。其中,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事故249起,同比减少105起;发生一次死亡5人以上事故53起,同比减少6起;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4起,同比减少1起,为全年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万车死亡率实现“三下降”,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减少奠定了基础。工作中主要做到了“五个强化”:[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死伤人数评估结果显示,2006年美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由2005年的43510人下降至42642人,是过去5年间死亡人数最少的一年,降幅和下降绝对数则是1992年以来最大的一年(参见图1)。由表1可知,死亡人数下降的人员类型主要是乘用车乘员、轻型客货车乘员以及非机动化人员(行人和骑自行车人)。其中,乘用车乘员死亡数已连续4年下降,但轻型客货车乘员死亡数下降则是1992年以来的第一次。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道路交通事故相关指标的分析,选取万车死亡率、十万人口死亡率作为指标集合,建立的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道路交通事故预测模型,经10年的道路交通事故相关数据的训练和测试,其准确性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1.
2003年,全国共发生一般以上道路交通事故667507起,造成104372人死亡、49417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3.7亿元。与2002年相比,事故起数减少105630起,死亡人数减少5009人,受伤人数减少67900人,直接经济损失上升0.4亿元,分别下降13.7%、4.6%、12.1%和上升1.4%。万车死亡率为10.8,比2002年下降  相似文献   

12.
今年1~6月全省辖区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6581起.造戚1801人死亡.899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9077263元。与去年同期相比,道路交通事故次数.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了11.01%、2596%.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分别上升了625%,3.06%。全省上半年万车死亡率为56.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44%。  相似文献   

13.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球每年有120多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因交通事故受伤人数约为5000万;交通事故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1%~2%。若不采取措施,预计2020年全球交通事故死伤人数将比2000年增加65%。迄今,全球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远远超过了两次世界大战中罹难人数,故此交通事故又被称为“无休止的战争”。交通事故已成为全球非正常伤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今年以来,我国特大恶性道路交通事故接连不断,截止到2月29日,全国已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23起,造成304人死亡、418人受伤。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增加14起,上升155.6%;死亡人数增加167人,上升121.9%受伤人数增加306人,上升273.2%。特别是2月15日舂运结束后,全国又接连发  相似文献   

15.
2002年中国共有25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为十万分之十九;另据中国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统计数据:2003年度全国共发生各类交通事故66.8万起,死亡10.4万人,可见交通安全形势的严峻。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交通事故问题非常严重,并且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据统计我国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已超过了10万人,而其中近70%的交通事故是由于道路条件的缺陷而引发的。如何消减原有道路的不安全因素,使得改扩建的道路避免受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同时不在施工过程中产生新的安全隐患,是每一个设计人员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世界上26个国家和地区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的国家和地区既包括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也包括中国、越南、印度、泰国等发展中国家,具有很强的国际代表性。研究的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涵盖了机动车保有量、道路总里程、GDP总量、人口、人均机动车保有量、人均GDP以及各国的交通安全目标七个方面。对道路交通安全水平采用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受伤人数、万车死亡率、10万人口死亡率和致死率进行评价。在对交通事故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26个国家和地区的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之间的联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采用SPSS数据统计软件对各参量之间的Kendall相关系数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结合各个国家的国情,得出了5条结论和启示,为进一步深入系统地研究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近年,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和公路建设规模的扩大,交通事故等问题日益突出。中国是人口最多的国家,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也是最高的国家,连续数年一直居世界第一位。据公安部有关报告,2001年中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10万人,而同年美国的  相似文献   

19.
道路交通安全的全球性课题自汽车发明以来,全世界道路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已逾3000万,比同期战争死亡人数还多。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到非自然死亡人数的1/4左右。道路交通伤害主要影响弱势的道路使用者,包括贫困人群。  相似文献   

20.
区域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2年起,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增长的势头得到了遏制,并呈现了逐年下降的喜人趋势,但死亡人数仍居于很高水平,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依旧非常严峻。因此,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仍然值得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技术是预测、预防交通事故的重要手段,其核心是道路交通安全的评价、预测和决策技术。其中,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如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如何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科学、客观地评价一个地区的道路交通安全水平,找出人、车、路、环境等交通系统中管理的薄弱环节,从而有侧重地加强事故预防工作,大幅度地减少交通事故损失及由此带来的人员伤亡,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