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4.
关于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现状和实践,论述了在高速公路半刚性基层及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过程中,影响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建设质量的一些问题及由此引发的思考,为提高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室内沥青混凝土路面层间抗剪强度试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作为我国最主要的高等级路面结构类型,沥青面层和半刚性基层之间的黏结状态是决定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耐久性的关键,但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用于评价沥青混凝土路面层间黏结状态的标准试验方法。在借鉴国外剪切试验方法的基础上,借助MTS设备,利用自行设计的直剪试验和45°斜剪试验仪器,通过大量室内试验研究,分析了试验温度、荷载加载速率、试件干湿状态等对沥青面层和半刚性基层之间层间抗剪强度的影响,结合实际试验的可操作性,提出了室内标准直剪和斜剪试验方法,并提出采用考虑95%保证率下的抗剪强度和单位抗剪强度双重指标进行试验数据结果处理的方法,为科学研究和工程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面-基层间接触条件对半刚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极限轴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典型结构的理论分析.探讨沥青混凝土面层与半刚性基层之间的接触条件对半刚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极限轴载的影响。计算与分析显示:对于给定的路面结构.存在一个极限轴载;面—基层间接触条件对极限轴载有重要影响,层间条件从连续到滑动的变化可以导致极限轴载降低大约40%;路面极限轴载与现实超载车辆轴载处于同一量级,所讨论结构在不同的接触条件下的极限轴载在183~399kN之间变化;虽然在某种意义上有破坏,半刚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极限轴载作用后不一定丧失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7.
复合式路面结构复杂,上为沥青混凝土层(AC),下为水泥混凝土板(CC).为能够利用FWD对其进行结构评价,采用弹性层状分析程序(BISAR)建立结构模型,从整个设计参数范围、不同层间状态出发,对沥青混凝土层压缩量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AC层荷载中心处的压缩量d0主要取决于AC层的厚度与模量,CC板和基层的厚度、模量及其界面情况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由此从不同的层间状态回归出d0与其敏感参数相关的函数关系式,并通过三维有限元计算验证了该关系式是准确可靠的.最终根据此关系式对AC/CC复合式路面剩余寿命进行了预估,从而为复合式路面结构评价及其沥青混凝土加铺层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9.
我国二、三级公路一般采用半刚性基层和较薄的沥青混凝土面层。半刚性基层承载能力强,但是容易产生裂缝,并会逐渐在沥青混凝土面层上形成反射裂缝。面层裂缝是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主要病害,也是引起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损坏的主要原因,二、三级公路面层较薄,反射裂缝更为严重。因此,研究半刚性基层的薄层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防治方法,对于提高低等级公路路面使用性能、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介绍“薄层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防治措施研究”科研项目的主要内容、观测结果和主要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广泛应用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特点以及普遍存在的车辆轴载超限现象,采用理论分析法,以半刚性基层的层底拉应力为控制指标,利用有限元计算程序对典型结构进行荷载应力分析,并根据材料疲劳方程建立了相应的轴载换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13.
结合营盘水至双塔高速公路建设实例,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施工监测,对高海拔中冻沙漠地区公路路面早期出现的裂缝、水损坏及层间剪切变形破坏等病害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病害的防治措施——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法,并对高海拔中冻沙漠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技术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4.
推导了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条状修复结构在修复材料自膨胀和降温共同作用下,半刚性基层结构的自膨胀和温度应力的解析解,提出了考虑材料徐变影响的自膨胀和温度应力计算方法,并给出了自膨胀效应、温度年变化和日变化的等效徐变系数,讨论了基层平均温度的年较差和日较差与路表温度的年较差和日较差的之间关系。以上海地区为例,计算了不同修复结构下新旧基层界面和修复基层最大的自膨胀和温度应力,由计算结果看出,修复材料的自膨胀率宜大于800με,它可使新旧基层界面基本上始终处于受压状态,从而避免界面脱离而出现结构裂缝及修复区下沉的危险。 相似文献
15.
山区公路沥青路面基面层滑移破坏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针对山区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的基面层滑移破坏,为了提出有效的防治对策,首先,进行了现场调查和非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维有限元计算。分析认为基面层滑移破坏的主要原因是沥青面层厚度较小、超载、高温、路线频繁的变坡以及施工质量较差;从而采用不同的层间处理措施进行了层间滑移室内模拟试验,并对不同温度下的层间抗剪强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SBR乳化沥青具有较好的层间粘结能力和温度稳定性。最后,确定了层间抗剪设计指标,提出了基面层间采用SBR乳化沥青处理、进行层间抗剪验算、提高施工质量以及合理设计路线等防止基面层滑移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基于沥青加铺层结构疲劳寿命的夹层位置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格栅夹层在沥青加铺层结构中的最佳位置,用有限元软件分析夹层位置对夹层上下沥青加铺层结构应力、应变影响的规律,计算不同情况下的加铺层结构疲劳寿命;考虑加铺层厚度、加铺层模量、旧路当量回弹模量、格栅模量对格栅最佳位置的影响,进行正交试验分析;通过轮载模拟疲劳对比试验及铺筑试验路验证了所得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提出夹层最佳位置设置建议.结果表明:当格栅夹层设置在距旧路表面1/6~1/3沥青加铺层厚度时,按不同方法预估的加铺层结构疲劳寿命远大于格栅设置于旧路表面;而且结构参数的变化基本不影响夹层的最佳位置. 相似文献
17.
沥青混合料路面离析原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沥青混合料均匀性指标,结合现场资料,对沥青混合料路面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离析的部分原因,如:集料堆放、摊铺机选择、混合料运输等展开定量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集料堆放的不当、摊铺机选择的不当以及混合料的运输过程等都会对沥青混合料路面均匀性产生影响,造成路面的离析。对此,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即集料堆放在平整、坚硬的场地上,避免相互混杂和雨水的流入;应先择半幅摊铺机;尽可能减少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距离。 相似文献
18.
基于连续配筋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的主要破坏形式为层间剪切破坏,运用BISAR软件定量分析了轮载、模量、厚度等参数对层间剪应力的影响规律,确定了层间最大剪应力的位置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连续配筋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沥青层厚度设计指标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加速加载试验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动力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移动车辆荷载作用下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动力响应规律,修筑足尺试验场,采用置入式应变传感器,检测加速加载设备在车轮荷载作用下的面层底部动力响应,研究了面层底部横向分布以及轴重和温度对路面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移动车轮荷载下,面层底部纵向弯拉应变呈拉压应变交变状态,荷载位置仅影响其数值大小;横向弯拉应变比较复杂,胎冠下部呈现拉应变状态,2个轮胎之间及轮胎外侧呈现压应变状态,胎肩位置呈现拉压应变交变状态;面层底部弯拉应变无法充分反映超载车辆对路面的破坏作用;温度对路面结构的动力响应影响显著,30℃、40℃和50℃下沥青路面动力响应分别为常温状态下的3倍、8.9倍和13.3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