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Tartaiguille隧道全长2330m,断面面积180m^2,穿越软弱破碎地层。隧道原采用台阶法开挖,喷、锚、钢架支护,现浇混凝土衬砌。施工中,隧道发生严重变形,不得不停止施工,寻求新的隧道设计施工方法。经过论证,该隧道最终采用新意法进行设计和施工,并取得巨大成功。文章按勘察、诊断、处治、施工、监测5个阶段,详细介绍了新意法在Tartaiguille隧道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新意法在浅埋大断面隧道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意法是一种能有效控制浅埋大断面隧道核心土变形的设计、旌工指导方法;自主创新研究开发适应我国国情的浅埋大断面隧道全断面预加固工法,保证施工稳定性具有重大的工程实际意义。本研究结合武广客运专线浏阳河隧道施工,基于正交试验原理,安排数值模拟试验方案,得到各级围岩下浅埋大断面隧道施工参数建议,为施工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新意法是一种能有效控制浅埋大断面隧道核心土变形的设计、施工指导方法;根据自主创新研究开发的浅埋大断面隧道全断面预加固工法,选取武广客运专线浏阳河隧道施工参数,然后进行数值模拟、模型试验、现场监控量测反分析,验证隧道施工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新意法”在国外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介绍“新意法”在意大利等国隧道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并重点以意大利Vasto隧道坍方治理工程为例,详细剖析“新意法”在隧道设计、施工的不同阶段中的具体运用,为“新意法”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速铁路隧道一般选择单洞双线的断面,影响选择隧道断面的因素是隧道空气动力学。施工过程中,增大开挖浅埋隧道断面的同时,安全性的保障和技术性合格的难度也在增加。正确的施工方案是确保工程保质保量完成的关键。为使台阶法施工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隧道施工,举例研究了某高速铁路浅埋隧道工程,用模拟数值及现场测试的方式研究分析台阶法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6.
新奥法在山岭隧道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山岭隧道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新奥法的基本理论,对新奥法在山岭隧道建设中的应用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并加以归纳,提出了几种有效的施工方法,以便更好地指导山岭隧道的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7.
羊秀坞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在控制超欠挖和提高围岩稳定性方面效果显著。采用三台阶开挖法,比两台阶法和全断面法有较高的施工安全性,施工进度也远远领先于同一线上的其他隧道。  相似文献   

8.
9.
我国地域辽阔,多山岭重丘,山区道路建设任务十分繁重。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交通、水利、水电、采掘和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等对隧道工程在数量、质量和难度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系列的城市地下工程、深埋管道工程、大跨度公(铁)路隧道的修建,大大促进了隧道施工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以隧道施工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新奥法"为例,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工艺流程,并分析了隧道施工方法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新意法隧道设计施工概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世纪70年代中期,意大利的Pietro Lunardi教授开始研究并逐步创立了岩土控制变形分析法(ADECO-RS法),该方法用中文解释为“新意法”。介绍新意法的理论基础、新意法隧道设计施工的基本步骤以及新意法与新奥法的不同之处,为新意法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育观念的提升,减少地表开挖的理念,已逐渐落实在隧道设计及施工实务上。以往,隧道洞口浅覆段采用明挖法,已逐渐被暗挖法直接穿越所取代。即使在地质、地形或环境条件上不尽理想之区段,基于整体路线考量,亦有非采用不可之情形。本文以台湾北部正施工中的双线双车道公路隧道为例,探讨ADECO-RS工法在隧道洞口浅覆进洞的应用与对策。由于该案例位处山凹处,属谷部地形,不仅覆盖极薄,开挖过程中更遭遇到废煤矿碴与多雨的气候,使得降雨所汇集的地表水,不断入渗至隧道内,开挖面自立性极差。几乎非原设计之NATM工法足以因应。但经采取ADECO-RS工法之管幂加劲、土心加固及拱盖培厚等超前约束与加固理念后,勉为通过,其处理经验与心得,希供后续类似案例之参考。  相似文献   

13.
佘才高 《隧道建设》2016,36(1):58-65
以南京地铁3、10号线过长江隧道为背景,针对其距离长、风险高、施工难度大等特点,在国内地铁行业首次提出采用单洞双线大直径盾构隧道的断面形式。分别从设计与施工难点及采取的措施出发,通过工程类比、仿真计算、现场试验等研究手段,确立了11.2 m外径的单管双线三层内部结构的地铁过江大直径盾构隧道横断面,解决了地铁大直径盾构隧道衬砌环分块形式,提出了利用隧道顶部富裕空间的纵向通风模式。实践证明,在直径为10~12 m类大直径盾构隧道的常压换刀的应用中是可行的、安全的。研究成果可为城市大断面越江地铁盾构隧道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王猛  张艳艳 《隧道建设》2015,35(6):589-594
为解决双连拱隧道独头掘进不能提前施工中隔墙进而导致正洞无法开挖的问题,子尹路南延线隧道工程提出"三导洞+联络通道"的施工方法,这在国内尚属首次提出和应用。介绍该工法的基本原理,详细阐述其在子尹路南延线隧道工程中的实施过程。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设置联络通道及组织洞内多次交通转换,使得中隔墙得以提前施工,实现了快速施工;2)通过确定合理施工步序,采用拱架密排对联络通道处加固、加强监测等措施确保了施工过程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刘洋  谭忠盛 《隧道建设》2015,35(6):514-520
为了更好地研究系统锚杆在浅埋大跨小净距黄土隧道中的支护效果,以武西高速公路桃花峪隧道施工为依托,进行有无锚杆现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从初期支护左右侧拱顶沉降的对比来看,有锚杆段沉降略小于无锚杆段,水平收敛相差不大,锚杆对改善隧道围岩和初期支护受力作用相对较小,有锚杆试验段围岩-初期支护接触压力量值相对较小,相比于无锚杆段的土体压力略微均匀。综上所述,建议取消锚杆,对于薄弱环节可保留先行洞边墙小净距侧的锚杆施作。  相似文献   

16.
张社荣  于茂  杜晓喻  娄雨 《隧道建设》2015,35(10):989-996
研究双线盾构隧道在不同施工间隔下施工时地表的变形规律,对控制地表整体变形及不均匀变形十分重要。依托天津地铁6号线双线盾构隧道下穿天津西站站场实际工程实例,以铁路线设施的关键变形控制指标为评判依据,研究盾构左右线不同施工间隔下的地表变形分布特性,对比分析间隔距离与地表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的关系,为双线盾构隧道工程选择合适的施工间隔提供依据,以保证工程安全及地表铁路设施的正常运行。结果表明,不同施工间隔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掘进过程对地表土体变形的扰动程度及扰动范围的明显差异:对于地表沉降变形而言,施工间隔越小,掌子面处地表土体沉降越快,且左线完全先行时,地表土体的纵向变形范围约为20 m,相较两洞同时施工时变形范围减小约25 m;对于地表不均匀变形而言,左线完全先行施工条件下,地表轨向变形、水平变形、轨距变形最大分别约为1、0.6、0.2 mm,相较两洞同时施工时分别减小0.8、0.2、0.15 mm。因此,对于双线盾构隧道而言,两洞同时施工时最不利于地表变形的控制,而一条隧道完全先行掘进的方案最有利于地表变形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郭大焕 《隧道建设》2006,26(3):86-87,91
通过介绍硬岩掘进机的设备性能和施工特点,以及其在长大隧道施工应用带来的优势,突出说明了隧道掘进机先进的设备功能对隧道修建技术水平的极大推动,阐明了掘进机在地下工程建设领域广阔的应用前景,对掘进机的推广使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泰井碧溪隧道大变形段设计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倚逾 《隧道建设》2006,26(3):48-50,54
江西省泰和至井岗山高速公路碧溪隧道,左线施工中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出现较大的裂缝和变形,并且呈继续增大的趋势,险情增加。结合施工中出现的这种情况,分析了大变形产生的原因,介绍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施工措施及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9.
广深港客运专线狮子洋隧道是国内首次采用盾构法施工的客运专线隧道,也是国内首次在水底进行长距离掘进和地中对接施工的盾构工程.介绍了适用于狮子洋隧道SDⅢ标段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的盾构设计特点及盾构的地中对接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20.
尤三伟  孙玉红 《隧道建设》2008,28(2):173-177
介绍了雪峰山隧道工程概况和接地系统构成,叙述了防腐长效接地极的工作原理,详细阐述了其接地系统的点位布设、理论设计、阻值计算、施工方法和系统测试,对高速公路隧道接地系统的施工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