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引入奖励和惩罚机制,构建网络货运平台与政府监管部门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对其均衡点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理论研究与仿真结果表明:在静态惩罚下,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的奖励机制,系统均不存在均衡稳定点;在静态奖励动态惩罚和动态奖惩机制下,两者均趋于一个稳定的均衡点,且在动态奖惩机制下效果更好;网络货运平台的运营行为受到政府奖惩政策的影响,且惩罚机制的约束性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公铁联运作为一种节能高效的运输模式亟需在我国发展。本文从系统角度出发,构建政府与公铁运输企业的三方博弈模型,通过博弈稳定性分析得到公铁联运系统满足稳定性条件的7 个均衡点。运用数值仿真研究公铁联运系统理想策略集演化路径,阐明公铁联运系统内各主体演化趋势内在机理。分析各主体初始策略意愿变化下系统的演化趋势,发现公铁运输企业向合作策略演化速率不受彼此初始意愿影响,而是随着政府积极推进策略意愿的提升而加快。最后,研究政府行为对系统博弈演化的影响,发现政府的补贴,督导考评,以及违规监管强度的增加将加快公铁运输企业向合作策略演化的速率,政府形象的下跌是促进其积极推进政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考虑政府采取碳税或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两种碳排放政策,基于供应链视角,构建港口与航运企业减排博弈模型,系统分析港航企业减排策略选择和政府碳排放政策选择问题。结果表明:当航运企业减排成本小于港口协助减排成本时,港航企业选择分散决策减排力度最优;反之,选择集中决策减排力度最优。在集中决策情形下,港航供应链减排力度与航运企业减排成本和港口协助减排成本成反比,和市场容量成正比;在分散决策情形下,港口协助减排成本不会影响港航供应链减排力度。在碳定价较低时,港航企业选择分散决策定价最优,选择集中决策利润最优;在碳定价较高时,则相反。无论政府采取何种碳排放政策,港航企业选择集中决策并且政府对港口减排进行补贴,会使港航供应链整体利润与减排力度同时达到最优。在未来碳定价大幅提升的情况下,政府采取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推动港航企业减排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高速铁路委托运输管理模式下,高铁运营安全监督系统存在监管机构不独立和考核奖惩措施不明确的问题,建立了高铁运营安全监督系统演化博弈模型. 该模型是通过分析系统现状和委托代理模式,基于增强高铁公司主体地位和权威性的优化假设条件下建立的,由高铁公司、第三方监管机构和委托路局三方组成,并通过演化博弈理论证明,结合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D)仿真,可以揭示高铁运营安全监督系统博弈各方进行决策的行为特征及其稳定状态. SD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的8个纯策略均衡解和2个混合策略均衡解都不是演化稳定策略均衡,在任意非均衡解初始策略下,高铁公司和委托路局的博弈演化过程虽然都出现了波动,但第三方监管机构的安全监管率将始终向实时监管的状态演化,说明通过引入第三方独立监管机构和明确安全监督检查考核奖惩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高铁运营安全监督系统的安全监管率.   相似文献   

5.
将碳税再补贴给道路货运企业低碳创新的碳税返还机制有助于兼顾道路货运低碳转型和社会经济发展。基于碳税返还问题的各主体博弈分析,确定博弈参与者策略集合,构建“政府-道路运输企业-托运人”的三方博弈模型;推导各方在不同策略组合下的收益矩阵,引入复制动态方程描述各方策略变化过程,并采用Matlab进行数值模拟仿真,研究关键变量对博弈演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返还机制能够推动道路货运企业低碳转型并推广低碳运输产品,但补贴力度过高(或过低)达不到预期效果。企业的补贴让利策略显著影响返还机制下的系统均衡稳定。道路货运需求弹性较大时,返还机制对企业低碳转型的促进作用较低;道路货运需求弹性较小时,返还机制是推动企业低碳转型、推广低碳运输产品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6.
为改善城市地铁企业长期运营亏损现状,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以政府部门、城市地铁企业及乘客为主体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地铁企业盈利模式构建过程中参与主体的策略选择及其博弈均衡,并对模型求解所得演化均衡策略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政府干预企业运营的处罚和补贴对政府策略演化有正向影响,政府补贴产生的影响更大;城市地铁企业受企业收益与损失的双重影响,但企业收益的影响会更显著;乘客选择认真监督的概率与其收到的反馈奖励和检举奖励呈正相关关系,且更加关注检举奖励.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对提高地铁企业自主发展能力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高铁委托运输管理模式下,高铁运营安全监督系统存在高铁公司对多个委托方的监督策略难以合理制定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某高铁公司及其 2个委托方策略的动态选择在安全监督方面存在的复杂博弈现象,建立了三方组成的系统演化博弈模型.通过演化博弈理论证明,结合系统动力学(SD)仿真,可以揭示多委托方条件下,系统各方进行决策的行为特征及其稳定状态.结果表明:采用静态策略时,博弈过程出现了长期波动,并不存在演化稳定策略均衡(ESS);而采用动态策略可以有效抑制博弈过程中的波动,但在奖惩系数相同的情况下,静态策略对于委托路局安全投入率的提升优于动态策略.说明高铁公司在制定监督政策时,应灵活运用静态和动态策略,以使高铁运营安全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和提升.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高铁委托运输管理模式下,高铁运营安全监督系统存在高铁公司对多个委托方的监督策略难以合理制定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某高铁公司及其 2个委托方策略的动态选择在安全监督方面存在的复杂博弈现象,建立了三方组成的系统演化博弈模型.通过演化博弈理论证明,结合系统动力学(SD)仿真,可以揭示多委托方条件下,系统各方进行决策的行为特征及其稳定状态.结果表明:采用静态策略时,博弈过程出现了长期波动,并不存在演化稳定策略均衡(ESS);而采用动态策略可以有效抑制博弈过程中的波动,但在奖惩系数相同的情况下,静态策略对于委托路局安全投入率的提升优于动态策略.说明高铁公司在制定监督政策时,应灵活运用静态和动态策略,以使高铁运营安全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和提升.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高速铁路委托运输管理模式下,高铁运营安全监督系统尚未形成有效的奖惩机制等问题,运用演化博弈论来分析国家铁路局、高铁公司和委托路局三方在高铁运营安全监督过程中的决策,通过对系统静态演化博弈模型进行优化,分别建立了基于动态奖励,动态奖惩和优化动态奖惩场景的系统演化博弈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理论证明,结合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和验证了3种场景下模型存在均衡点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优化动态奖惩场景下,国家铁路局的安全监管率下降的同时,高铁公司的安全监督率和委托路局的安全投入率都得到了有效提高,使三方在长期博弈过程中达到最优状态.本文对于完善高铁委托运输管理制度,提高运营安全水平,有很强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不均匀、核心技术创新不够、政府扶持欠缺等问题,基于博弈论知识,构建了政府、企业及消费者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试图研究新能源汽车行业中3个主体之间的互动机制,通过博弈分析得出该模型的演化稳定策略。结果表明:政府、车企和消费者单方的演化策略会同时受到其他两方主体策略的影响;在特定情境下,当政府实施补贴退坡时,不同水平的激励并不会改变车企的最后决策,但是车企行为的演化速度会随着补贴变化。研究结论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后补贴时代"可持续科学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集装箱港口的装卸效率是衡量港口竞争力和吸引船公司前来挂靠的关键指标之一。为准确估计港口的装卸效率值,基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数据,利用 Greatmaps(GMap)可视化技术,提出一种计算港口装卸效率值的方法。利用该方法估算上海港、新加坡港、深圳港和宁波-舟山港的月度装卸效率值,4 个港口 2017 年上半年的装卸效率月度均值分别为 2.85、1.87、2.17 和 2.10。基于上半年估计的装卸效率值,对4个港口下半年的月度吞吐量进行估计,估算误差均值分别为2.77%、2.06%、2.93%和2.46%。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港口的装卸效率,可应用于推断和实时监控港口的吞吐量,为港口提高绩效和船公司选择港口策略提供理论参考,提升港口数字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中欧班列国内网络节点城市间的竞争问题,本文从竞合博弈角度出发,考虑地方政府与平台公司两个层面的竞争与合作决策,地方政府作为博弈参与者根据社会福利最大目标制定对平台公司的补贴策略,平台公司在政府补贴下根据利润最大目标进行需求竞争,据此建立竞合博弈模型,对政府之间及平台公司之间的竞合关系进行博弈分析。通过比较完全竞争、平台公司主动合作、政府牵头合作3种情形下平台公司的需求、利润及社会福利,分析节点城市竞争与合作的最优策略,并进行数值分析。研究表明:政府牵头带动合作有益于地方社会福利的增加,但对平台公司来说并不是最优的;当平台公司与竞争对手主动寻求合作关系时,平台公司可以获得更高的需求与利润。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当竞争越激烈时,与政府牵头合作相比,平台公司主动寻求合作对平台公司的需求、利润及社会福利的影响更大,平台公司主动寻求合作的动力越大。本研究对于重构中欧班列生态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绿色集装箱港口节能减排策略,总结了国内外针对在港船舶、场桥、集卡与岸桥节能减排的措施与减排效果量化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研究结果表明:船用替代燃料(包括液化天然气、生物燃料、新能源)减排效果明显,针对替代燃料动力船应用困难问题,未来可重点研究替代燃料配套设施建设时序、补贴政策确定等问题;船舶采用岸电技术依据各地区碳排放系数不同可减少48.0%~70.0%的船舶在泊CO2排放,考虑岸电设施使用率低等问题,港口岸电定价、船舶与码头配套设施改造时序等问题成为未来研究重点;降低船速可减少8.0%~20.0%的船舶在港CO2排放;降低船舶非生产等待时间及辅助作业时间,并不能显著降低船舶在港CO2排放,后续还可进一步研究如何通过港口资源合理调度等方式减少船舶在港等待时间;设立硫排放控制区可减少33.0%~34.6%的SO2排放,还可继续研究排放控制区对船舶运营与港口运营的影响;场桥、集卡与岸桥节能减排措施主要为设备改造及优化调度,未来可继续研究既有设施设备节能改造时序,并分析在港船舶与装卸设备各减排措施集成下的综合减排效果;新能源供电系统在港口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可研究港口新能源电力系统设计方法,构建清洁低碳的港口能源体系。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于经济、贸易和产业的影响,论述了疫情条件下航运与产业的传导机制和直观影响;综合运用Granger检验、问卷调查、企业调研、专家访谈等方式评估了疫情对于港航业的总体影响;聚焦不同市场板块,分析了疫情对港口、集装箱、油轮、干散货、邮轮等细分板块的不同影响程度;结合港航业当前困难,提出了主要应对举措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新冠肺炎疫情已经给世界经济、贸易和产业产生了较大影响,并通过全球供应链传导于航运产业;每日新增病例与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具有较强的Granger因果关系;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主要监测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为105 353×104 t、3 766.6×104 TEU,同比下滑3.5%、8.6%;疫情对于干散货、集装箱、油轮的短期冲击都较大,2020年2月,8大集装箱枢纽港口吞吐量同比下滑19.8%,邮轮客运遭受全面关闭的打击;后市复苏将是一个缓慢恢复的过程,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并将持续对港航业产生较大影响;建议航运企业强化境外口岸政策与港口挂靠跟踪,防范船舶租约纠纷及法律风险,完善邮轮的疫情防控体系,推动智慧港口与智能航运发展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保持市场竞争能力,班轮公司需要保证集装箱在各个港口间的运输时间达到市场平均水平. 本研究将航速设为变量,对具有运输时限的班轮航线网络设计问题进行求解,以得到既满足运输时限要求又能最大化总利润的航线网络设计与配船方案. 为了有效求解实际问题,首先采用港口聚类算法筛选出候选挂靠港,然后确定港口的标号顺序,最后采用基于列生成思想的启发式算法对问题的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模型进行分解和迭代求解. 采用不同规模的标准算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结果表明,与采用事先给定的设计航速相比,将航速设为变量,对每条航线的平均航速进行优化,能增强航线网络设计的灵活性并提升航线网络的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持市场竞争能力,班轮公司需要保证集装箱在各个港口间的运输时间达到市场平均水平. 本研究将航速设为变量,对具有运输时限的班轮航线网络设计问题进行求解,以得到既满足运输时限要求又能最大化总利润的航线网络设计与配船方案. 为了有效求解实际问题,首先采用港口聚类算法筛选出候选挂靠港,然后确定港口的标号顺序,最后采用基于列生成思想的启发式算法对问题的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模型进行分解和迭代求解. 采用不同规模的标准算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结果表明,与采用事先给定的设计航速相比,将航速设为变量,对每条航线的平均航速进行优化,能增强航线网络设计的灵活性并提升航线网络的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上下游两个内河港口之间的竞争问题,考虑相邻港口同时选择单一定价、单一定价-差别定价、差别定价-单一定价和差别定价4 种竞争策略情形下,运用Hotelling 博弈方法,在考虑港口之间水运成本的情况下,对不同竞争阶段港口的均衡价格、市场份额和利润进行了比较. 研究表明:港口的均衡结果与两港的位置和水上、陆路单位运费率之比有关;只有单一港口选择差别定价时,其可以获取更高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分别以不同阶段的市场份额、利润作为支付函数,上下游港口的纳什均衡均为差别定价策略.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上下游两个内河港口之间的竞争问题,考虑相邻港口同时选择单一定价、单一定价—差别定价、差别定价—单一定价和差别定价4 种竞争策略情形下,运用Hotelling 博弈方法,在考虑港口之间水运成本的情况下,对不同竞争阶段港口的均衡价格、市场份额和利润进行了比较. 研究表明:港口的均衡结果与两港的位置和水上、陆路单位运费率之比有关;只有单一港口选择差别定价时,其可以获取更高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分别以不同阶段的市场份额、利润作为支付函数,上下游港口的纳什均衡均为差别定价策略.  相似文献   

19.
燃油成本在班轮运营总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燃油补给是影响航运公司班轮运营成本和效益的一项重要决策.基于航速调整策略,以班轮运营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建立燃油补给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运用分段线性逼近法对燃油消耗函数进行线性化处理,并设计了求解算法步骤.实例分析验证了模型和求解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航运市场需求低迷的情况下,船舶更适宜采取较低的航速,采取灵活的加油港策略或放宽船舶到港时间窗限制,能更为有效地降低燃油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