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铁工程建设质量直接影响运营安全,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高速铁路质量管理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完善的高铁质量数字化管理体系成为重要支撑。基于此,开展数字化高铁工程质量系统管理体系架构研究,对体系的整体、资源平台、基础平台、数字中台、业务应用、技术体系、管理体系的构建方式与内容开展深入思考,助力高铁工程高质量建设,为高铁工程质量管理模式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针对城轨车辆智能运维系统开发周期长及应用质量不高的问题,文章从需求和现有技术水平角度对智能运维系统的内容进行系统梳理,提出以业务模块为主线,采用中台、微服务架构和MVC开发模式建立智能运维系统的功能框架,即通过标准的数据接口协议和规范,实现数据管理、业务模块和可视化功能的解耦,多专业团队基于开放的系统架构可实现模块的快速协同开发,有效解决开发效率和应用质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采用企业微服务云架构的思路,构建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微应用、移动互联”的指挥中心系统,以微服务和云计算为基础,按照中台化建设思路构建业务中台、数据中台、技术中台和前台各板块应用。实现企业经营、生产、管理统筹调配企业人、财、物,实现集约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的和谐统一。让数据资产最大化的挖掘,用数据分析问题,用数据辅助决策、预知风险,以数据为依据,最大程度的发挥企业优势,引领企业创新发展和管理。  相似文献   

4.
为保障高铁列控车载设备安全可靠运行,有必要对其进行充分全面测试和验证。针对既有列控仿真测试系统核心业务研发的可扩展性低和资源可重用性低问题以及软件设计复杂等特点,通过深入研究领域驱动设计理论和微服务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基于领域驱动设计和微服务的业务中台设计方案;在深入探讨高铁列控仿真测试系统结构和系统领域驱动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系统的业务特点和系统功能,从业务领域建模、中台规划、服务识别和设计及服务实现等方面进行完整的系统业务中台设计;最后,在高铁列控仿真测试系统建设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典型业务场景实例应用和分析,验证了提出的基于领域驱动与微服务业务中台构建的高铁列控仿真测试系统具备高扩展性、高可维护性和资源的高可复用性。  相似文献   

5.
铁路旅客服务质量和旅客服务系统信息化水平是衡量铁路客运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设计先进的铁路旅客服务信息系统,为旅客提供安全、舒适、便捷、高效的优质服务成为铁路客运工作比较急迫的需求。分析我国铁路旅客服务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及系统构成,将中台作为连接前台与后台的桥梁,提出基于中台的铁路旅客服务信息系统设计方案,给出基于中台的系统总体架构。研究表明,采用中台技术的系统可以提高铁路旅客服务信息化水平,提升旅客出行体验,进一步提高铁路客运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6.
高铁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构成复杂、要素众多、关联密切、变化动态,需有效分析各方面工作特点及内容。运用系统工程理论,构建高铁工程质量管理系统的概念模型,明确知识维、逻辑维、时间维等各维度内涵,分析高铁工程质量管理在各维度上的重点工作内容。构建包含5个子系统的高铁工程质量管理系统,界定各子系统的内涵和相互关系,研究得出系统协调一致、多目标协同、能力匹配、与外部环境协调等高铁工程质量管理系统最优运行机制,为新时期提高我国高铁工程质量管理效率、规范质量管理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在高铁建设高速发展态势下,为强化建设与运营两大系统的对接协调,提高高铁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确保高铁安全运营,运用反馈论相关理论,探索在高铁工程质量管理中引入运营反馈机制,分析高铁工程质量管理运营反馈机制的内涵及组织模式,研究运营反馈机制在高铁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和开通运营等全生命周期的实施方案。以西成客专陕西公司为例,通过分析运营反馈机制的实际运用过程及实践效果,发现运用运营反馈机制可有效整治设计、施工、静动态验收等各阶段发生的问题,夯实工程质量基础。最后,提出应强化运营反馈机制顶层设计、注重源头把控运营需求、统一各参建主体思想认识等建议,为全路范围内推广应用运营反馈机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传统架构下的城市轨道交通弱电系统各子系统独立架设,具有设备多样、维护复杂、互联程度低等缺陷,难以满足“智慧城轨”打破各类信息系统数据壁垒的建设需求。针对这些缺陷,提出基于“数字云底座”构建软件模块化和智能硬件一体化设计思路,应用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通用信息技术,结合超融合智能硬件开发技术、大数据中台技术、分布式云平台技术以及微服务综合治理平台技术的解决方案,研发基于云平台的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集成系统(以下简称“云交系统”)。通过对轨道交通业务特点进行分析,设计了基于智能控制一体机的云交系统架构及微服务重构机制,整合了大数据及中台技术,并在多个项目中进行应用。应用效果表明:云交系统有助于提高信息效率、降低运维成本,并支撑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9.
结合京雄城际铁路四电工程,探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高铁四电施工安全质量管理系统与应用的思路和价值。平台体系架构采用面向服务的理念,将软件设计分为: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采用B/S架构计,在浏览器中即可访问平台提供的安全、质量管理功能和服务,并对四电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进行详细构建。硬件架构采用Web服务器、数据服务器、工作站,实现四电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系统功能;通过测试,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对提高铁路四电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的工作效率具有着积极推动作用,可实现基于BIM的信息化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安全质量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经过多年实践,我国在高铁工程质量控制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系统、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在系统总结我国高铁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高铁建设质量管理方面的创新实践,深入分析支撑我国高铁快速发展的组织方式、管理模式、质量体现和过程控制要素。研究提出以行业文化为基石、以团队文化为核心、以品牌文化为目的的高铁工程质量文化结构框架和不留隐患、抓住关键、不留空白、凝心聚力、一荣俱荣的高铁建设质量文化体系,重点阐释明确质量目标、控制关键环节、加强质量教育、强化团队建设、加强品牌建设的高铁质量体系文化内涵,形成了涵盖高铁建设组织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文化理念,为完善高铁工程质量体系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1.
李纯  张忠良 《铁道勘察》2020,(1):95-102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不断进步,铁路行业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数字孪生铁路是以智能建造、智能装备、智能运营为核心的智能高铁技术应用数字环境,也是铁路工程全生命周期应用的数据基础。传统的设计方式中各专业内和专业间数据相对离散、逻辑关联性不高、成果不易维护且信息存在大量冗余,无法满足铁路智能化应用的要求。以京张客运专线BIM项目为载体,研究能够集中管理各专业设计资源、定制各专业设计参数交互流程、构建专业间数据层面逻辑关联、具有统一数据框架的协同设计体系。该体系强化了各专业间的联系,提升了设计质量,为工程数字化建设提供了数据结构组织有序、易于维护、动态可感知的数字孪生工程,同时也为勘察设计企业拓展工程全生命周期业务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2.
设计高速铁路更新改造与大修整治项目计划系统,解决项目计划流转纸质文档信息化问题,提升项目计划管理效率和分析应用水平。以目前高铁公司项目计划管理业务需求为依据,调研数据现状与系统功能需求,从数据标准化与规范化、系统总体架构、功能模块等方面进行设计,搭建高速铁路更新改造与大修整治项目计划管理系统。结果表明,该系统满足高铁更新改造与大修整治管理需求,同时,可为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3.
高速铁路项目工地试验室、混凝土拌合站信息化管理体系,需从高速铁路施工项目原材料源质量开始把关,实现试验检测和基础数据采集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以数据为基础即时对现场生产和质量进行直接有效管控。文章以新建张家界—吉首—怀化高速铁路站前工程施工总价承包招标ZJHZQ-6标项目为背景,对高速铁路项目工地试验室、拌合站信息化管理体系及应用进行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4.
高速铁路客运调度计划与列车席位管理关联紧密,为了解决目前客运系统与调度系统独立建设导致的信息交互不畅、岗位协同性较低等问题,保证运力资源与出行需求的精确匹配,提出高速铁路客运调度计划与席位管理自动交互方案。通过生产信息数字化管理、调度命令自动化执行模式研究及开行计划安全卡控等技术手段,设计包含计划下达、命令执行、席位自动调整、执行反馈在内的自动交互应用,实现调度业务域与客票业务域上下工序间的流程贯通、数据融合及专业协作,保证列车席位调整和列车开行计划调整的安全性和及时性,为适应高速铁路客运作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发展要求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5.
基于列控系统集成项目实施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系统研究项目管理、风险管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高铁列控系统集成项目风险管理模式和方法进行研究,重点介绍决策应对措施的过程,目的是希望提供一种适用于高铁列控系统集成项目的风险管理方法,有效控制高铁项目风险,保证项目质量,确保高铁运输安全,支持高铁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介绍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8项管理原则,结合高速铁路施工情况,提出高速铁路安全质量管理原则、"分级管理"模式和"四方控制"机制,总结高速铁路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实践经验,认为其核心是充分发挥高层领导、工程建设指挥部、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各自特点的管理方式,介绍安全质量管理应用的具体案例。  相似文献   

17.
研究大数据技术在客户服务质量管理方面的应用实践,分析在客户服务质量管理领域大数据应用案例和技术解决方案,为铁路客户服务中心服务质量的数字化分析评估提出可行的技术路线和建设框架。应用主流大数据处理技术和数据分析处理算法,对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的客户服务过程数据进行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整合,实现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统一管理和调用分析。应用自然语音识别技术,验证转换算法,提出提升效率的机制,同时,结合典型的客户服务质量分析指标,通过业务分析模型、基础数据模型和分析算法进行设计开发,实现服务质量分析的数据化方案。平台框架、技术路线和原型平台的开发,能够为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的大数据应用提出可行的建设思路和解决方案,在实际应用中,提升客户服务质量管理能力,改善服务质量管理机制,降低铁路客户服务中心服务质量管理成本。  相似文献   

18.
孙嵘 《铁道勘察》2020,(1):7-11,48
为更好地服务于智能京张高铁建设,发挥空间地理信息的基础支撑作用,为京张高铁各业务信息系统提供规范的铁路地理信息数据和空间信息服务,实现铁路空间信息资源共享共用。面向铁路应用需求,运用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管理、服务式GIS、地图缓存及更新等关键技术,采用"一张图+N服务"的空间信息应用模式,完成铁路、地方多源空间信息的融合,提供京张高铁GIS门户、在线地图、数据管理等服务。京张高铁地理信息平台集成了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铁路专业公用地理信息数据,形成了面向铁路多业务、多模式的铁路地理信息平台标准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19.
高速铁路轨道板沉降与水平偏位机械复位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行对轨道的线性要求十分严格,但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大量建设,轨道板沉降现象时有发生。结合郑徐高铁某段路基沉降与水平偏移工程,简单分析位移偏差原因,提出并设计针对高铁无砟轨道板沉降和水平偏位的机械式双向偏位复位体系,体系包括由底座、提升分配梁、提升吊杆、顶升千斤顶组成的竖向提升体系和水平反力支座、水平复位千斤顶组成的水平复位体系两部分。介绍工程中的复位控制单元划分方案和同步位移控制方案,单元划分方案中采用单元重叠、二次加载方法解决了单元相交部位受力影响的难题;位移同步控制采用PLC自动位移同步控制系统。给出该体系实施过程中吊杆提升力、吊杆锚固部位底板冲切承载力、横梁支承部位轨道板局部受压的计算方法,方案在郑徐高铁工程中成功实施,为铁路轨道板偏移复位提供新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纸质铁路客运运价里程表和全国铁路客运营业站示意图出版周期过长、用户使用中存在诸多不便的问题,开发了铁路客运运价里程表数据管理系统;基于微服务技术,采用“C/S+B/S”混合应用模式,实现全国铁路客运运价里程表及营业站示意图数据的统一管理与维护,提供便捷的定制化数据查询功能,并可为其它业务应用系统提供客运运价里程表数据共享服务。该系统构造了干线–支线2级树形结构的全国客运铁路网数据模型,采用矢量图形技术绘制营业站示意图;提供营业站示意图与里程表数据一致性检查和数据版本管理功能,可保证数据完整性和数据更新过程可追溯,以及数据更新与发布有序可控。该系统的应用规范了客运运价里程表数据的管理与维护,方便系统最终用户准确使用客运运价里程表数据,有助于提高相关客运业务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