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阐述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内涵和作用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推进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发展,实现人文教育与技术知识教育并重的教育理念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张应凯 《中国水运》2007,7(11):256-257
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分离是我国高校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土壤基质,对大学生加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素质教育,厚植大学生的人文底蕴,是适应当今社会发展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概述大学语文课程的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从工具性、人文教育及审美教育三个层面,探讨大学语文教学的功能,指出大学语文应该淡化工具性的功能,强化人文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对数字化教育人文意蕴的缺失进行了阐释,对数字化教育人文意蕴缺失的归因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在数字化教育构建中人文精神应注重和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人文素质教育是塑造人类灵魂的教育,是塑造民族灵魂的教育,其核心内容包括:公民教育、价值观与道德观教育、历史与民族文化教育、世界观与方法论教育以及文学与艺术教育,其主要功能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造力的优秀人才。因此,要把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前提、关键、途径和生长点问题等。  相似文献   

6.
谭银元 《中国水运》2004,2(4):63-64
将人文教育与具体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并针对图学教育的特点,探讨了如何在工程制图课程中开展艺术、文学、美育、德育教育,以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浅谈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捷庆 《中国水运》2007,7(10):198-199
分析了我国当前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缺乏的主要表现及其造成的不利影响。并探讨了造成缺乏人文素质的内在原因以及加强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加强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教育是现代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重要特点和主要趋势之一,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文章就理工科大学人文教育的现状,加强理工科人文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相应的建议和措施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结合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航海教育实践,论述构建以学生职业人文素养的养成为目标进行专业渗透,以专业教育为依托,使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协调发展的职业人文素养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航海体育与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静  肖亚玲 《中国水运》2006,6(8):232-233
随着现代航海教育的快速发展,航海教育的职业化特征愈加显著,以STCW公约规定的业务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为基础,根据国民经济及航运业务发展的需要培养综合素质好的复合型、多向性人才,已经成为大家普遍认可的共识,人文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提高未来航海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为此在强调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同时,人文教育决不能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11.
黄忠兵 《中国水运》2007,7(7):233-234
要切实构建我校和谐校园文化,必须先夯实人文教育基础。本文通过对人文教育、和谐校园文化等概念;学校为何必须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指导思想;怎样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等几方面的基本描述、深刻剖析和务实的构想。以期为新重庆交通大学的战略发展思路作一点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文章阐述了加强航海类专业学生人文、艺术与审美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并结合航海类专业特点探讨了加强航海类专业学生人文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论述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是高等教育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重要手段,指出任何一所高校在培养人才上都要有所偏重,有所不同,也就是要有自己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4.
钟惠萍 《中国水运》2006,4(12):163-164
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对职业技能的重视与关注的同时对人才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高素质职业人才的培养是知识经济的必要和必需,高职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是打造高素质职业人才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了教育中的教养与训育的含义及其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从人文、社会、心理等方面讨论了素质教育在现代高等教育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强调了现代工程教育中必须重视教养和训育环节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航海职业特点的探究,分析了荣誉感教育的重要性,指出了人文教育这一荣誉感培养中的有力措施,并提出了规则意识培养、文化传统传承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7.
论述在大学开展中华传统文化人文教育的时代意义,指出人文精神缺失带来的后果,提出要本着坚持创新、超越的原则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和谐文化,并指出人文精神教育要抓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指出当前涉海院校英语类专业缺乏核心内容的人文教育、缺乏创新多元的教学模式和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及浓厚的人文氛围等因素,严重制约了英语类专业的未来发展;提出涉海英语类专业要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必须通过培育特色的学科体系、拓展专业培养模式、构建特色核心课程体系、营造人文和学术研究氛围和塑造一流教师队伍等主要策略实施学院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整合,从而赢得竞争优势,保持和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世界海运》2014,(2):61-61
<正>大连海事大学心海基金是由大连海事大学校友发起设立,其宗旨是汇聚大连海事大学校友和社会其他友好爱心人士的力量,造就大连海事大学浓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学术和实践氛围,促进和推动大连海事大学的学生"情商"教育,致力于培养具备较高人文和社会科学素养的面向国际、面向未来的具有"大海情怀"的高级航海人才。  相似文献   

20.
以中国涉海类高校为例,在现有通识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探索通识教育"共同核心课程"的构建策略和人文社科类通识课程的教学设计模式,通过对该类课程教学要求和教学方式的具体探索,提炼出实施通识教育的核心理念和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