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虚拟轨道列车以胶轮替代传统轨道车辆的转向架在普通公路上行驶,其车体承载结构所受载荷条件、运行工况与传统运行在钢轨上的轨道车辆车体有着明显不同.为研究基于轻量化前提下适应虚拟轨道列车的车体结构型式和可靠性校核方法,对公交客车车身结构的技术发展进行分析,并结合公交客车和有轨电车进行对比分析,提出虚拟轨道列车车体结构的设计原则和结构选型建议,并对虚拟轨道列车车体强度校核方法给出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虚拟轨道列车以胶轮替代传统轨道车辆的转向架在普通公路上行驶,其车体承载结构所受载荷条件、运行工况与传统运行在钢轨上的轨道车辆车体有着明显不同.为研究基于轻量化前提下适应虚拟轨道列车的车体结构型式和可靠性校核方法,对公交客车车身结构的技术发展进行分析,并结合公交客车和有轨电车进行对比分析,提出虚拟轨道列车车体结构的设计原则和结构选型建议,并对虚拟轨道列车车体强度校核方法给出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速客车转向架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高速旅客列车是增加铁路运能最为有效的措施,高速客车的关键技术是转向架。介绍了国外高速铁路及高速客车转向架的发展过程、基本结构和近年来新技术的发展概况,并简述了中国客车转向架的发展过程和基本现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发展中国高速客车转向架的基本模式,指出应借鉴国外客车转向架技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速客车转向架。  相似文献   

4.
针对轨道客车转向架V型弹簧力学性能试验及工装轻量化,简要分析锥型弹簧和V型弹簧2种车辆一系悬挂结构,提出一种工装轻量化设计方法,设计一种轻量化试验工装进行静态和模态分析,并对V型弹簧进行了刚度、蠕变和疲劳试验,结果表明:轻量化工装减重182 kg,强度和刚度满足试验要求、达到提高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风险的目的,同时解决...  相似文献   

5.
摆式客车迫导向径向转向架导向机构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摆式客车迫导向径向转向架的基本结构,并分析了迫导向径向转向架的基本原理,根据摆式额车及迫导向径向转向架的特点,建立整车动力学仿真模型,利用编制的计算机仿真程序,对迫导向机构的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选择,为摆式客车迫导向径向转向架的工程化设计提供了理论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6.
铁路运输欲在竞争激烈的运输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提高其运营速度,以缩短旅客和货物的运行时间,旅客列车提速已成为当今中国铁路的一项重大技术政策。采用摆式客车是在既有线路上提速的有效措施,摆式客车的关键技术之一是转向架。概述了国外几种主要摆式客车转向架的结构特点,介绍了中国铁道线路的基本情况,根据中国线路特点和摆式客车对转向架的特殊要求,提出了以一系柔性定位转向架作为中国高速摆式客车转向架的基本方案,并对其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中国高速摆式客车转向架的初步结构和动力学性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我国摆式客车转向架的选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描述了国外几种主要摆式客车转向架的结构特点,并简要介绍了我国铁道线路的基本情况,根据我国线路特点和摆式客车对围向架的特殊要求,提出了以径向转向架作为我国摆式额车转向架的基本方案,并对其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我国摆式客车转向架的初步结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209HS准高速转向架一系列动力学试验的分析与理论研究的比较、证实了轴箱定位器由Ⅰ型改为Ⅲ型的有效性和部分旁承支重对抑制转向架蛇行运动的可行性。对该客车车体结构及转向架参数设计的合理性作一评价,并分析了在180km/h运行时平稳指标上升较快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改进意见,为准高速客车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比较我国研制的27 t轴重侧架交叉支撑转向架和副构架径向转向架的低动力作用性能,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和两种转向架的具体结构,分别建立了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应用车辆与线路最佳匹配设计方法,对两种转向架的曲线通过性能进行了仿真计算,并以轮对摇头角、轮轨横向力和轮轨磨耗功等参数与传统转向架进行了对比分析. 仿真结果表明:在曲线半径小于800 m 线路上,相对传统转向架,两种转向架能有效降低轮轨动力作用,且副构架径向转向架降低轮轨磨耗更具优势;但随曲线半径增大和受线路不平顺影响,径向转向架的径向作用会逐渐弱化;当曲线半径超过1 000 m后,两者的轮轨磨耗基本相当,即利用径向转向架来降低轮轨磨耗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国内外各型客车转向架中选取一组计算参数,在建立客车横向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研究高速客车通过曲线时的动态响应及安全性,并对转向架各悬挂参数的合理选择进行分析,以及对适应于高速客运的线路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高速客车轮轨磨耗严重的问题 ,根据自导向径向转向架的基本原理 ,在现有的几种自导向转向架结构的基础上 ,提出了低磨耗高速客车转向架的基本方案 ,建立了计算机动力学仿真模型 ,利用 Simpack仿真软件对其动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和计算 ,并与常规转向架进行了比较。理论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 ,采用径向转向架可有效改善高速客车的曲线通过性能和轮轨磨耗状况  相似文献   

12.
高速客车转向架悬挂参数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全面考察转向架悬挂参数对高速客车行车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的影响规律,为高速客车转向架悬挂参数的合理选取提供理论依据,首先从时域内分析了一、二系悬挂参数对高速客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然后从频域内分析了二系悬挂参数对车体振动模态的影响.仿真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合理设置一系纵向和横向定位刚度和二系抗蛇行减振器结构阻尼参数即可基本实现转向架较高的临界速度;减小二系横向刚度而适当增大二系横向阻尼可提高高速客车的横向平稳性;为了改善高速客车的垂向平稳性,一、二系垂向减振器阻尼都不宜选取过大.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全面考察转向架悬挂参数对高速客车行车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的影响规律,为高速客车转向架悬挂参数的合理选取提供理论依据,首先从时域内分析了一、二系悬挂参数对高速客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然后从频域内分析了二系悬挂参数对车体振动模态的影响.仿真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合理设置一系纵向和横向定位刚度和二系抗蛇行减振器结构阻尼参数即可基本实现转向架较高的临界速度;减小二系横向刚度而适当增大二系横向阻尼可提高高速客车的横向平稳性;为了改善高速客车的垂向平稳性,一、二系垂向减振器阻尼都不宜选取过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供了一个高速客车迫导向转向架的方案,并对此建立了横向动力学模型,研究高速客车迫导向转向架的稳态曲线通过性能及横向稳定性。本文探讨了该转向架对高速线路曲线半径的要求,对迫导向机构参数的合理选择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摆式客车转向架方案选案,提出一种适合摆式客车运用的径向转向架方案,转向架为自导向径向转向架,倾摆机构采用4摆杆机构加机电式作动器的模式,为簧间摆结构,文中还对主要部件构架和摆枕进行了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16.
对机车转向架配管系统做了简要介绍,采用Creo2.0三维设计软件管路模块和新型卡套式管接头,对铁道部重点项目4400马力调车机车转向架管路系统进行虚拟设计,并在生产中成功实现,证明了三维配管的优越性.为各种机车的转向架三维配管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基于有限元仿真的转向架构架集成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I-DEAS软件,建立铁路客车转向架构架参数化模型,进行有限元静强度分析,多学科综合设计优化平台iSIGHT集成有限元分析过程,以钢板厚度为设计变量,应力为约束,组合优化策略实现构架6.29%的减重优化.结果表明利用iSIGHT集成有限元仿真过程,可实现复杂机械产品的快速设计与优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供了一个高速客车迫导转向架的方案,并对此建立了横向动力学模型,研究高速客车迫导向转向架的稳态曲线通过性能及横向稳定性。本文探讨了该转向架对高速线曲线半径的要求,对迫导向机构参数的合理选择选择作分析。  相似文献   

19.
摆式客车倾摆机构研究 及自导向转向架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详细研究了摆式客车倾摆机构的运动学关系和动力学关系,提出了车体的倾摆运动规律,通过理 论计算给出了倾摆作动器的参数。然后建立了摆式客车自导向转向架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并对摆式客车的曲线 通过性能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20.
针对铁路客车焊接转向架的T型焊接接头,通过对未补焊接头、以及补焊一次、两次、三次、四次的焊接接头进行试验,总结出补焊次数对焊接转向架T型接头疲劳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为铁路客车转向架的工艺制定和可靠性提供了技术理论与实践数据支持.试验结果表明:一次、二次补焊对S355J2W+N低合金钢T型接头疲劳强度影响不大,而三次及以上补焊次数会稍微降低S355J2W+N低合金钢T型接头疲劳强度,不同补焊次数对显微组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