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隧道洞口工程中,边、仰坡的稳定性对于隧道能否顺利进洞非常重要。本文在水塘隧道洞口仰坡稳定性机理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运用监控量测及有限元模拟手段对隧道仰坡稳定性进行有效预警预报的重要性。研究认为:水塘隧道边仰坡施工中水的防治和工程防护应综合考虑;通过监控量测的信息反馈,可以有效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有限元模拟分析可以作为监控量测的一种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破碎围岩铁路隧道洞口施工引起的工程滑坡问题,依托叙毕铁路土地垭隧道出口滑坡处理工程,对滑坡成因及处治方案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隧道洞口滑坡成因主要有内、外2种因素,内因为洞口浅埋段围岩风化严重、破碎,外因为施工开挖造成坡脚临空,地表水下渗恶化围岩,防护措施也未及时施作。在滑坡处治方案设计中,需结合滑坡体范围与隧道相对位置关系,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原则上采取锚固桩加固边仰坡滑坡体并增设截排水沟后,再对隧道范围内采取明洞改路基、基础换填、钢花管注浆加固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龙祖山隧道位于粤赣高速公路上陵至埔前段第17合同段,全长805m。2004年6月开挖明洞基础时,洞口YK86+130~+180段已进行临时加固的右侧边坡和仰坡右半幅部分出现坍塌。介绍了龙祖山隧道洞口段山体滑坡的钢管桩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隧道洞口段的地质条件较差时,洞口开挖施工易引发边、仰坡的滑坡变形。该文以贵州省六盘水至六枝高速公路中寨隧道出口滑坡为例,结合场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滑坡变形特征,从工程地质、人类工程活动及水的作用3个方面,分析了滑坡产生的原因,并进行稳定性计算分析。根据滑坡特征及场区环境,采用综合工程治理措施,确保了滑坡的稳定及隧道结构的顺利实施和安全,监测资料也表明:采取的综合工程治理措施是可行、可靠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山岭隧道进洞是隧道施工的开始,也是关键环节,由于施工扰动造成地应力的二次分布,成为洞口边坡滑动或者洞口浅埋段塌方的诱导因素。因此,合理的施工方式与施工时间对控制洞口边坡以及浅埋段的稳定性至关重要。文章结合江西省白沙关至婺源高速公路新建隧道洞口施工过程中沉降问题,进行详细地探讨并结合施工监控与反演分析预测技术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工程技术措施,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以保护隧道洞口边仰坡植被环境为目的,提出无仰坡洞口开挖方法,并结合重庆洪-酉高速公路大董岭隧道工程,对前置式洞口工法与隧道洞口传统施工方法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对两种施工方法在洞口开挖后无锚喷支护情况下所产生的位移、应力与稳定性等的综合比较,为前置式洞口工法在环保及洞口仰坡稳定方面的优越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隧道斜向(20°~80°)穿越滑坡体时隧道与滑坡体在隧道开挖过程中的相互影响机制,结合隧道施工的洞口段滑坡综合治理方案可行性,依托实际工程——郴州市某隧道洞口段滑坡抢险治理工程,提出针对斜交隧道洞口段滑坡的综合治理方案。采用稳定性分析法、数值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依托工程的工程概况及防治特点。选取滑坡主滑断面,计算分析滑坡在暴雨工况下的稳定性和下滑力。结合实际工程全过程监测数据,以及三维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云图,分析了滑坡段隧道施工中滑坡体和隧道围岩的变形监测数据。分析治理后的滑坡和隧道的稳定性,评价治理方案可行性,同时为此后类似工程提出合理建议。结果表明:(1)针对滑坡-隧道斜交时隧道洞口段滑坡治理,提出的以"工字型"抗滑桩为主体并加强隧道洞门超前管棚加固和初期支护的综合治理方案可行,监测数据显示,滑坡在隧道穿越滑体后处于稳定状态;(2)由隧道开挖前后的模拟结果可知,在隧道穿过滑体后,隧道洞身支护结构与"工字型"抗滑桩形成组合抗滑结构体,进一步提高隧道洞口段坡体稳定性;(3)通过分析隧道拱顶沉降监测数据,可知滑坡段隧道收敛明显,且愈趋近滑带,隧道沉降变形愈大。  相似文献   

8.
隧道开挖常常诱发仰坡及侧面边坡滑动破坏,严重影响公路建设的施工安全。以汕昆高速公路乌沙隧道出口滑坡为例,采用传递系数法计算了该滑坡的稳定性,并重点分析了仰坡滑坡和右侧滑坡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隧道区复杂的地形、工程地质条件、松散破碎的易滑地层、不利的软弱结构面等是滑坡形成的内因;降雨入渗作用和隧道仰坡开挖是滑坡形成的外因。对仰坡滑坡和侧面滑坡重叠部分的稳定性分析,应按照深层滑面和浅层滑面的计算结果,选取较小值(最不利稳定性结果)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采用抗滑桩、异形桩间挡板、钢管桩和管棚等措施进行综  相似文献   

9.
为了得出适宜的绿化设计方法,文中从景观效果和洞口亮度两个方面考虑,提出隧道洞口绿化设计流程,并对隧道洞口边坡、仰坡、洞口前区的绿化分别进行了分析,提出高速公路隧道洞口绿化的模式和工程建议,推荐了西南地区隧道绿化的植物品种。  相似文献   

10.
雅鲁藏布江流域日喀则地区堆积了广泛的风积沙,高速公路路线规划时不可避免地需要穿越风积沙地层,这对隧道洞口边坡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隧道洞口边坡开挖时受雨水冲刷侵蚀,导致隧道洞口段边坡容易发生滑坡等边坡变形破坏问题。拉日高速公路仁布隧道洞口位于风积沙地层,洞口边坡开挖后存在边坡失稳的风险,通过建立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对隧道洞口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分析表明风积沙地层边坡潜在失稳型式为牵引式滑坡失稳类型。针对该潜在的滑坡类型提出了隧道洞口边坡采用延长明洞的加固设计方案,并对边坡加固方案进行了有限元数值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边坡加固后安全系数提高,加固后边坡处于稳定状态,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公路》2017,(6)
针对大断面隧道洞口偏压段落施工时围岩稳定性差的工程问题,通过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对比分析不同边坡条件下隧道开挖工法和开挖顺序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开挖偏压段大断面隧道不建议采用台阶法开挖,坡度较小时建议采用CRD法或CD法,坡度较大时建议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分步开挖隧道时,应先开挖靠近边坡坡面侧的导洞。研究成果可以为大断面隧道洞口偏压段施工方法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晓帆 《公路》2022,67(2):395-399
滇东北地区地质构造发育,地质活动频繁,隧道洞口地形、地物、地质等建设条件复杂多变.以滇东北某高速公路特长隧道工程为依托,通过隧道口边仰坡"开挖前—开挖后—支护后"3个阶段过程模拟稳定性分析,结合施工组织等因素,进行洞口边仰坡"永临结合"综合设计.根据工程实践情况,洞口边仰坡设计效果良好,工程措施安全有效,可为类似建设条...  相似文献   

13.
张惠民 《公路》2020,(3):344-348
隧道洞口段的施工被认为是隧道工程施工的重点、难点。现结合某超大断面隧道洞口段存在浅埋偏压等复杂地质条件的特点,通过采用FLAC3D软件模拟了在不同隧道埋深与不同支护措施加固下隧道洞口与边坡的稳定性,根据模拟结果,选择合适的支护参数以保证隧道洞口段施工的顺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埋深对边坡稳定性及隧道结构有显著的影响,但对边坡的影响在埋深超过25m后就不再明显;支护措施强度的增加能显著控制隧道结构的变形,但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十分有限。若隧道埋深很浅,建议先对隧道洞口边坡偏压段采用反压护拱等手段进行优化处理。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公路隧道的发展,连拱隧道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连拱隧道一般应用于中短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由于连拱隧道洞身跨度一般较大,且洞口段地质条件一般较差,围岩松散,强度低,而且大部分存在偏压。因此,隧道洞口边坡的稳定性监测显得尤为重要,已成为连拱隧道监控量测项目中的重中之重。结合实际工程,对连拱隧道洞口边坡的监测内容和布置方法以及监测数据整理、分析,直至报警时间的把握和病害处理给出较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本文高速公路大断面隧道洞口段浅埋、偏压的特点,采用FLAC3D软件,计算不同工况下隧道开挖对洞口段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同时对隧道开挖工法的选择提出了合理意见。研究表明:边坡坡度是影响隧道洞口段边坡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坡度越大,隧道开挖后围岩位移值也越大。隧道的开挖对边坡稳定性有较大影响,隧道开挖后边坡安全系数急剧减小,要避免在坡度大的边坡处开挖隧道。针对本隧道浅埋偏压大断面的特点,施工时不建议采用台阶法开挖,应采用双侧壁导坑法、CRD法与CD法这几种受力更为合理的工法,确保一次应力释放不会太大,保证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6.
隧道洞口因边坡围岩稳定性差,是滑坡和塌方等地质灾害频发区,是隧道施工中的重点监控对象.文中对北晨亭隧道右洞进口山体滑坡及初支裂缝进行了综合治理研究,分析了该山体滑坡形成的机制以及洞内初期支护裂缝产生的原因,在综合考虑滑坡区的地质环境、工期及环境保护等因素的情况下,选择了以抗滑为主的滑坡治理方案,工程上采用了钢管抗滑桩挡墙护脚、注浆钢管锁坡、仰坡封水及洞内钻孔排水和洞内侧墙打孔注浆加固等综合治理措施,经过连续的量测监控表明,滑坡已处于稳定状态,隧道洞内裂缝未出现发展现象.  相似文献   

17.
北晨亭隧道洞口山体滑坡综合治理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洞口因边坡围岩稳定性差,是滑坡和塌方等地质灾害频发区,是隧道施工中重点监控对象.对北晨亭隧道右洞进口山体滑坡及初支裂缝进行了综合治理研究,分析该山体滑坡形成的机制以及洞内初期支护裂缝产生的原因,在综合考虑滑坡区的地质环境、工期及环境保护等因素,选择了以抗滑为主的滑坡治理方案,工程上采用了钢管抗滑桩挡墙护脚、注浆钢管锁坡、仰坡封水及洞内钻孔排水和洞内侧墙打孔注浆加固等综合治理措施,经过连续的量测监控表明,滑坡已处于稳定状态,隧道洞内裂缝未出现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各个地区的高速公路迅速发展,在山区公路的建设中必然会修建隧道。每条隧道的开工建设,首先要遇到和解决的就是洞口仰坡的稳定性和处治问题。隧道洞口一般地质、地形条件较差,是经常引起坍塌、开裂破坏的地段之一,故洞口段仰坡的稳定性是隧道设计和施工时必须认真对待的事宜。依托内蒙古二连浩特至广州高速公路湖南永州~蓝山段第三合同段隧道仰坡,通过查明遂址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围岩岩体特征、地质构造等,对隧道洞口仰坡的破坏模式和机理进行了研究,总结了隧道仰坡破坏的发展过程,并对洞口仰坡提出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结合栗石沟隧道洞口滑坡实际水文、工程地质条件,通过强度折减法对隧道洞口边坡在自然状态、边坡坡脚开挖和削坡卸载等6种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和评价,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提出对该滑坡体采取削坡2m+表面喷浆及锚杆支护相结合的处治方案,同时加强洞口坡面排水、坡面和隧道内的变形监测。为工程安全施工提供依据,也为山区隧道洞口开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陈庆怀 《隧道建设》2004,24(3):39-43
介绍了徽杭高速公路竹岭隧道西洞口滑坡、高边坡治理工程设计与施工,提出了顺应自然,人地调和的边坡治理设计和施工的理念,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