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南宫说的学术经历和历法知识构成为切入点,探讨了唐神龙元年到开元年间早期天文历算机构主要成员的学术活动、相互关系和他们历法知识中的外来成份,为解读“《大衍》写《九执历》,其术未尽”一案提供了一个丰富、可靠的历史背景,从而阐明了中唐时期印度天文学在官方天文学机构中的重要影响和《九执历》在当时历算学界的强势地位,并说明了瞿昙撰等提出指控的真正原因在于《大衍历》没有完整地“抄袭”《九执历》,最后指出瞿昙撰等提出指控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印度天文学在唐代官方天文学中的地位,并让印度天文学更彻底地融入到中国本土天文学中去,而朝廷对该公案的判决结果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其后中国传统历法对印度历法中先进成份的吸收。  相似文献   

2.
唐僧一行参与乃至领导了盛唐时期的皇家天文台的工作,编制了著名的《大衍历》,本文从文化角度对沙门一行制历的因缘加以考证,认为促成一行制历的原因:一是政治统治的需要,二是沙门一行的俗家家世背景,三是沙门一行的宗教身份,且三者层层递进。其中一行的宗教身份,解释了其复杂知识结构以及《大衍历》域外天文学知识的可能来源,同时一行囊天台宗和律宗的修行身份并入于密教,加上文献材料中所体现出来的道教背景,契合了玄宗朝的宗教政策,是获得玄宗信赖的重要原因。而对于沙门一行制历的缘由,对于一行宗教背景中的道教成份,也是前贤的研究所忽略的。  相似文献   

3.
仕唐印度天文学家瞿昙悉达在奉旨翻译的《九执历》开篇作按语说"九执历法,梵天所造,五通仙人,承习传授"。历来对于"五通仙人"一词或有误解,或对其理解未能透彻。本文从汉译佛经中频繁使用"五通仙人"一词时所呈现的专门语境出发,并结合历史上印度天文学的"承习传授"特点来加以论证,以揭示"五通仙人"一词的真实含义,由此探究中国与印度古代天文学的不同传承风格,并进一步阐发《九执历》在中外天文学交流与比较研究中所具有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合政治、社会、文化、技术等因素从历法工作角度探讨了北宋天文管理的成效与问题,并得出结论认为:管理竞争机制的引入、技术管理标准的完善、政府的支持与有效组织,确实有利于天文学的创新发展,但不恰当的行政干预会妨碍技术管理制度的执行,进而阻碍天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清代,中国化出现了一次明显的转向,一方面是中国化研究力求改变宋明以来,崇尚空谈的学术风气,力图重建社会与思想秩序;另一方面则是中西明之间所发生的大规模的相遇和互动,这种互动最后以失败而告终。本旨在证明:异质化间的有益互动只能建立在彼此深入理解、以平等身份参与的基础之上,各种化形态都应当历史地反思自身在人类明发展史中的态度选择。  相似文献   

6.
住宿生导师制是我校在高校扩招和后勤社会化的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进学生宿舍,并进行制度创新的产物。通过实施住宿生导师制,解决了新形势下出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有效的加强了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性与可操作性,改变了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张皮”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从历史上看,将青花瓷最早传入欧洲的,是16世纪率先到达中国的葡萄牙人。葡萄牙人入居澳门前后,以明代青花瓷为主的瓷器贸易已经开端。本文通过对上川岛、澳门和马来西亚附近海域沉船瓷器遗存的分析,指出在中欧海上瓷器贸易开始不久,有利可图的青花瓷为主的中国瓷器外销,就引发了欧洲的中国风,改变了葡萄牙乃至欧洲的社会生活时尚。  相似文献   

8.
按天文学史界通行的观点,天文历算家何承天(370~447)在“上元嘉历表”(443)中提出了赤道岁差“百年退一度”。然而,计算表文中的起讫宿度便会发现,在不改原有之字的前题下,传统的解释难以成立。此外,模拟古人验算岁差的方法,显示出何承天的“计算”依据乃一特例,与西汉以降的观测记录皆不相符,可能具有希腊-印度天文学之渊源。  相似文献   

9.
中国历代王朝非常重视民众的信仰问题,将王朝权力秩序构建贯穿于民众精神、灵魂的控制.海神祭祀,正是中国封建王朝经由干预涉海民众精神信仰,经略海洋边疆,确立王朝政权合法性信仰,建构王权统治合法性基础,彰显皇家权威,进而维护以皇权为核心的政治统治秩序的整肃政治仪式.  相似文献   

10.
在近代以来中国与欧洲交往的历史进程中,“欧洲华侨华人“作为一个跨越国境与文化的移民群体,伴随着时代风云的翻卷变幻,伴随着祖籍国的荣辱盛衰,从求生于欧洲经济缝隙中的“过客“,从遭到欧洲主流社会鄙视的边缘人,到作为欧洲社会中的一分子,活跃于中国与欧洲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交往之中,他们是不应被忽视的一个历史与现实的存在.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已有不少关于欧洲华侨华人研究的论著相继问世,尤其是在有关欧洲华侨华人的专题研究方面取得了诸多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晚清时期,各国军舰的纷至沓来打破了中国海疆的宁静,清政府亟需建立近代化的海防以御外侮.在此背景下,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与作为南海守护神的南海神结缘,其海防思想也与南海神信仰文化内涵不期而遇.  相似文献   

12.
通过介绍大清著作权律、北洋著作权法和国民著作权法,说明中国近代著作权法从大清到民国的发展路径、主要内容与变化,反映近代中国著作权法的立法状况,并揭示其为现代著作权法发展的根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行政诉讼制度的法律《行政裁判院官制草案》为对象,着重研究其产生的原因、基本特点及历史地位。本文认为,《行政裁判院官制草案》的诞生是西方宪政思想传播和清末立宪思潮兴起的结果,标志着中国社会权力分立与制衡思想的启蒙和现代权利意识的觉醒,对中国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的行政诉讼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作为传统的中华帝国,清政府一直保持着与东亚诸国的朝贡关系.但是嘉庆年间确立了新的朝贡体制,将之前的朝贡国家与之后开始贸易交往的国家区分开.东亚的朝鲜和琉球一直都是中国的朝贡国.由于日本施行闭关锁国政策,所以不是中国的朝贡国,但清朝嘉庆年间,日本被中国视作朝贡国中的贸易互市国加以对待.  相似文献   

15.
祖国(或中国)是二十世纪中国诗歌中常见的一个意象,由于二十世纪中国命运的坎坷多变,诗歌中祖国意象的内涵也与时俱变。清末诗歌中的祖国是山河破碎、神州陆沉;五四的祖国是涅槃的凤凰、少年中国、如花的祖国;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是噩梦挂着悬崖的一沟绝望的死水;抗战期间的祖国是被寒冷封锁着的中国、布满血和泥的中国;解放后的伟大祖国,是雄伟的天安门、鲜艳的五星红旗和伟大领袖;新时期以来的祖国,其内涵丰富多彩,既是河边破旧的老水车,也是绯红的黎明,欣欣向荣的脚手架和铁道线,又是语言和乱石投筑的精神家园;在海外华人眼中,祖国则是专泊中国人乡音的唐人街、几千年灿烂文化悲慈苦苦哺出的白玉苦瓜。  相似文献   

16.
明末清初,传教士将西方地球学说传入中国,并将其对地球学说的论证也一道传入了中国,从而使地球学说在中国扎下根来。地球学说使中国人意识到地球本身有着某种不变性,可以为人们提供稳定的长度基准。虽然中国人并未在实践中以地球经线弧长的一部分作为长度基准,但却在地球观念的影响下,开展了全国性的地图测绘工作,并在中国历史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依据地球纬度变化推算距离以测绘地图的设想。地球学说还使中国人接受了地方时观念,并对浑仪做了相应改革,从而促进了时间计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16年10月,在美国拍卖市场上,出现了两条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摹绘本的残图。我们可按这件拍卖品的编号,称其为"6084号残图"。由于残图上有"大明海",而"大明一统"则被改作"大清一统",因此,可以确定,它是明代摹绘的,清朝建立后还被人使用过。但"6084号残图"不可能直接摹自利玛窦原版《坤舆万国全图》,上面的图画也不是利玛窦绘上去的。这幅新发现的《坤舆万国全图》残图,为深入研究利玛窦世界地图及其影响提供了新的实物依据。  相似文献   

18.
清初,中国东南沿海的抗清力量主要有鲁王、张名振及厦门的郑成功等,尤其是厦门的郑成功,是清初福建海防的重要对象,可见福建重要的战略海防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