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付学辉  朱云龙  田严波 《船舶》2016,27(5):12-16
DR68规范对挖泥船完整稳性、破舱稳性的要求与CCS规范具有较大差别,因此对泥舱设置、船体设计也提出不同的要求。文章通过对入级BV及CCS的耙吸挖泥船项目进行对比,简述了该船型稳性计算在满足DR68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李晓峰  周玮 《船舶》2007,(2):11-15
入CCS级有允许耙吸挖泥船采用减小干舷的趋势,但是完整稳性要按照DR67决议计算.通过计算分析,探讨了DR67对完整稳性计算的要求,对这些要求应予以满足,也是当前国内耙吸式挖泥船设计在稳性计算中函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非自航绞吸式挖泥船由于船型的特殊性,拖航中存在较严重的埋首和上浪现象,因而存在进水的危险性.文章针对目前数量较多的两型非自航绞吸式挖泥船,参照法规对一般货船的要求,用不同方法计算分析了此型船舶的破舱稳性,发现在破舱稳性方面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文中对现有此类绞吸船的拖航安全性和今后的设计建造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计算船舶破舱稳性的重要性,提出了破舱稳性的计算框架,以及计算过程,方便人们了解破舱稳性的研究内容及方法.主要叙述了计算破舱稳性的表面元法和基于NURBS曲面的最优化方法计算船舶破舱稳性,最后比较了这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孙晓东 《船舶工程》2013,35(6):24-26
文章介绍了当前液货船的破舱稳性计算要求,分析了在校核实际营运工况破舱稳性时,由于实际工况与装载手册提供的典型工况不一致使得较难按完工装载手册中所包含的典型装载工况来判断实际营运中的工况的破舱稳性是否满足要求,提出使用船用配载软件直接计算破舱稳性或采用一组满足破舱稳性要求的极限重心高度曲线校核破舱稳性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6.
船舶检验局最近公布两本我国海上船舶法定检验规范,这两本规范分别为《海船分舱和破舱稳性规范》与《海船稳性规范(挖泥船补充规定)》.现由船舶检验局行文全国,规定于1987年5月1日起施行. 《海船分舱和破舱稳性规范》原曾于1974年用《海船抗沉性规范》的名称颁布,现规定自《海船分舱和破舱稳性规范》生效之日起,《海船抗沉性规范》即自行失效.  相似文献   

7.
新的SOLAS 2009破舱稳性规则于2009年1月1日正式生效。论文针对破舱稳性要求更为严格的新规则,对影响各分舱指数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基于FORAN软件对某科考船进行概率破舱计算。最后,对FORAN软件在船舶破舱稳性计算过程中的优势及特点进行分析,以期对其它船舶总体设计与破舱稳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徐佳 《船舶》2022,33(2):29-35
结合相关规范,针对客滚船的破舱稳性计算要求,讨论了该船型的破舱稳性计算方法,详细介绍了该船型的破舱稳性计算准备、初始计算工况、计算过程与结果以及特殊水域的要求。论文以2 800客位豪华客滚船计算实例,对其破舱稳性计算过程加以分析和说明。计算结果表明:设计成熟的客滚船,分舱指数较为紧张,最深分舱吃水处的部分分舱指数最小;舷侧破损中,一般在最深分舱吃水处要求的初稳心高最大;甲板积水计算时,深吃水需要的初稳心高较大。  相似文献   

9.
客滚船的分舱、装载和浮态的变化将影响到破舱稳性结果。掌握破舱稳性的计算要点,并了解各参数对破舱稳性的影响规律,有助于寻求改善破舱稳性的方法,优化客滚船设计。以某型客滚船的概率破舱稳性计算为例,分析客滚船需要满足的概率破舱稳性规范,全面阐述客滚船概率破舱稳性的计算要点,通过对多个方案的计算和对比,分析多组参数变化对分舱指数A的影响,提出改善概率破舱稳性的思路和方法 ,为同类型船舶的设计和概率破舱稳性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新修订的IGC规则对液化气船压载航行工况的破舱稳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本文针对压载工况纳入破舱稳性计算的初始工况这一问题,对38,000 m3全冷式液化气船进行了破舱稳性的计算研究,得出了新要求对该船型破舱稳性的影响,并通过调整压载水装载量和货舱段分舱划分方案,改善了该船型在新要求下的破舱稳性,并提出了两型新型的MGC设计方案,保持了江南造船在液化气船研发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为接单做好了技术准备。  相似文献   

11.
随着模糊控制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耙吸挖泥船趋向智能、高效、节能、降本。基于ECO模式下的新型耙吸挖泥船,针对TSC、EPC、AVC智能系统,研究ECO与MANUAL模式下耙吸挖泥船的疏浚性能。通过海上试验,对比两种模式下装舱时间、产量、燃油消耗量等指标和性能数据。结果表明,ECO模式下,人工成本降低,耙吸式挖泥船的产量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效率同比提升10%,油耗降低6%。  相似文献   

12.
如果吹填物为砂质,而吹填区域为淤泥层,传统吹填施工很难解决吹填过程中吹填物对吹填区淤泥的破坏问题,会造成大量淤泥集中,给后续地基处理施工造成极大困难。如果吹填区域淤泥层过厚,而吹填施工速度过快,传统吹填施工还有可能造成吹填区失稳。结合巴拿马科隆集装箱港口(PCCP)工程,利用边坡稳定理论,探讨分层区块化吹填在超厚淤泥底质吹填区的应用,并提供一种区块化分层吹填的施工工艺,供相关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3.
船舶和海洋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船舶数学模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消除船舶试验数据中含有的噪声等不良因素,获取准确的数据用于建模,将小波阈值消噪法用于数据预处理,通过仿真对比了消噪前后辨识出的船舶模型相关参数,并将辨识结果用于耙吸挖泥船变吃水作业状态下的运动仿真,验证了小波阈值消噪在耙吸挖泥船参数辨识中的有效性及其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14.
针对自航绞吸挖泥船桥架波浪补偿系统,介绍波浪补偿油缸的作用,阐述蓄能器控制阀组的功能,分析系统的液压原理。为防止在极端情况下波浪补偿油缸出现损坏,专门配置桥架补偿控制系统。桥架波浪补偿系统可大幅提高自航绞吸挖泥船在波浪中的适应性、有效工作时间和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15.
大流速下抓斗挖泥船的抓斗飘移是设计制造或合理使用在急流河道中施工的抓斗挖泥船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文中,建立了切合实际的抓斗飘移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一套简单易行、足够精确的抓斗最大飘角和起升拉力计算法。计算结果可作为设计或使用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满足大型自航耙吸式挖泥船长鲸6号的动力需求,采用复合驱动技术设计动力装置,增加挖泥船的装载容量;冷却系统设计防止舷外浊水对机体的影响;热源系统和泥泵封水系统的设计使其操作简化并具有良好的调节性能。  相似文献   

17.
李晓姣  朱岚劼  郑双燕 《船舶工程》2020,42(12):110-112
立足于浮式再气化装置的总布置及稳性规范研究,以江南新造船FRU28K为例,从总布置、设备布置、系泊布置、稳性等多角度诠释浮式再气化装置的设计特点及需满足的规范。在保证完整稳性及破舱稳性衡准满足新IGC要求和MODU规范的要求的前提下,优化布置满足船东要求。  相似文献   

18.
耙吸式挖泥船是航道疏浚业的生力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述了控泥船在疏浚中的重要作用。分别分析了抓斗式控泥船和绞吸式控泥船的利弊。介绍了目前最先进的耙吸式控泥船。在分析了目前丹东港的地位和现状后指出,丹东港需配备1500m3的耙吸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