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提升严寒地区高速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确保高速铁路混凝土结构在设计年限内安全服役,分析了我国相关行业耐久性设计技术规范中冻融环境下混凝土耐久性提升技术措施的差异,对比研究了常见防护技术性能特点、适用范围及防护效果等。基于我国严寒地区高速铁路混凝土服役环境的特点,总结冻融环境对高速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以及行车安全性的影响,提出严寒地区混凝土结构防护材料技术要求。基于高速铁路立面混凝土结构和平面混凝土结构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高速铁路混凝土结构防护技术措施,为实现严寒地区高速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提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中国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系统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子宁 《中国铁路》2010,(12):67-69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建设和发展,中国铁路逐步形成由高速铁路及既有线提速线路组成的大规模快速旅客运输网。适应高速铁路特点,为旅客提供安全、舒适、便捷、高效的服务,建设功能完备的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系统至关重要。在分析中国高速铁路运营特点及其需求的基础上,对中国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系统的总体技术架构、主要设计特点、工程应用等关键问题进行综述,并对系统的未来建设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地基增强系统(GBAS)将卫星定位、计算机网络、数字通信等技术多方位结合,可以满足高速铁路对安全监测水平和运营管理效率的要求。首先介绍卫星定位地基增强系统与技术,结合高速铁路特点提出了高速铁路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组成,以及建设试验网基准站站址要求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高速铁路联调联试涉及部门多、技术复杂,且时间紧、任务重,给铁路安全风险控制带来了严峻挑战。通过分析高速铁路联调联试工作特点,结合现场作业的实际情况,从指挥机构、前期准备、计划编制、行车安全、施工安全、通道管理等方面提出确保高速铁路联调联试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保障高速铁路安全、稳定、高效运营维护,将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的理念与方法应用于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开展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PHM技术架构与方案研究。结合系统特点,构建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PHM总体技术框架,并针对接触网系统和牵引变电所分别设计具体PHM技术方案与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6.
高速铁路联调联试是高速铁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联调联试总体情况进行介绍,重点分析联调联试关键技术及评价体系,总结联调联试工作取得的创新成果,并通过京沪、京广等一批高速铁路技术创新和工程实践验证,形成了符合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特点的测试与验证技术,建立了完善的高速铁路联调联试技术体系,实现了高速铁路开通运营时一次达到设计速度,满足了不同速度等级高速铁路之间互联互通的要求,保障了高速铁路运行安全、平稳、舒适。工程实践证明,我国高速铁路联调联试技术体系是符合实际并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耿志修 《中国铁路》2010,(12):12-16
中国高速铁路安全技术体系是在中国铁路既有线安全管理、提速安全保障技术和高速铁路运营实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高速铁路安全技术体系包括技术标准、建设工程和设备质量保障、开通运营前的安全保障、技术规章、运营安全监测及监控、养护维修和应急救援,体现在高速铁路项目启动、可行性研究、各阶段设计、高速列车制造、工程施工及安装、静动态试验、联调联试、试运行、运营管理及养护维修等各阶段中,高速铁路安全技术体系保证中国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8.
采用故障树方法分析高速铁路自动驾驶系统在不同场景下的安全风险,辨识不同自动化等级下高速铁路自动驾驶系统所需承担的安全功能,并简要分析高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的不同特点。针对识别出来的安全风险,提出高速铁路自动驾驶系统后续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9.
高速铁路安全保障系统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苗宇  蒋大明 《中国铁路》1998,(12):14-16
介绍了高速铁路安全保障方面的特点及国外高速铁路安全保障体系的构成,对我国建设高速铁路安全保障系统提出了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10.
高速铁路安全是当前铁路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对确保高速铁路安全的“人-机-环”三种基本特点的分析,就如何有效消除危及高速铁路安全的主要因素,以及高速铁路安全管理的主要方法和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高速铁路系统生命周期安全评估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曙光 《铁道学报》2007,29(2):20-26
对我国建立高速铁路系统生命周期安全评估的体系框架和流程进行研究。阐述了我国高速铁路飞速发展、列车速度不断提高的形势下实施安全评估体制的意义和重要性;在对发达国家铁路行业安全评估体系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高速铁路生命周期内安全评估体系的战略定位、目标、原则和作用;并根据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具体情况,应用系统工程和安全评估的理论,提出我国高速铁路系统生命周期内实施安全评估的体系框架并对评估流程和评估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基于列控系统集成项目实施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系统研究项目管理、风险管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高铁列控系统集成项目风险管理模式和方法进行研究,重点介绍决策应对措施的过程,目的是希望提供一种适用于高铁列控系统集成项目的风险管理方法,有效控制高铁项目风险,保证项目质量,确保高铁运输安全,支持高铁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实行责任制、建立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和管理制度、纵深推进标准化管理等方面对新建高速铁路的安全质量管理与控制进行了论述,最后对如何做好高速铁路的安全质量管理与控制提出了建议,供今后高速铁路施工安全质量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新时期高铁建设运营工作中由要素众多、变化动态、关联密切等系统集成而带来的管理难题,构建“模数驱动、轴面协同”的智能高铁建设运营管理系统模型,以描述多专业协同、外部需求满足、与外部环境互动的静态截面最优设计,以及全生命周期动态最优的系统目标;构建高铁系统与信息系统双螺旋融合促进模型,分析智能高铁系统管理效率提升的作...  相似文献   

15.
在高速铁路的建设及运营管理过程中,路基的安全保障及健康状态的监测非常值得关注.路基变形对高速铁路的行车安全影响大,常规的监测模式不能满足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的要求.本文针对川南地区特定的水文地质条件和铁路路基周边复杂的建设影响因素,在铁路设计阶段,对路基变形监测进行了系统地设计,重点探讨了采空区、弱膨胀性红层泥岩区、受既有...  相似文献   

16.
高速铁路隧道综合接地系统连接结构极为复杂,接地工程隐蔽,接地系统特性直接关系到隧道内电气设备运行安全。为研究高速铁路隧道综合接地系统的接地特性,对高速铁路Ⅰ、Ⅱ级围岩隧道和Ⅲ~Ⅴ级围岩隧道综合接地系统建立仿真计算模型,计算分析两类隧道综合接地系统在不同土壤电阻率和不同隧道长度时的接地阻抗特性,以及隧道洞室内电力设施接地端子处的接地阻抗和地电位升特性。计算结果表明:Ⅰ、Ⅱ级围岩隧道和Ⅲ~Ⅴ级围岩隧道综合接地系统可以满足GB 50065—2011规定的接地安全限值;高速铁路隧道洞室内箱变等电力设施不需要布设独立接地装置,直接与隧道综合接地系统可靠相连即可。研究成果已在金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建设中成功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以合肥至蚌埠客运专线项目作为研究对象,该工程在合肥枢纽GSM-R系统无线覆盖设计和频率规划非常困难。对高速环境下的GSM-R移动通信系统接入既有速度不同、列控等级不同、GSM-R,系统承载的业务也不同的线路进行探讨,提出解决方案。同时为确保高铁通信设备的安全,保障已运营线路稳定、可靠的安全行车,新建线路接入时需对既有线路核心设备安全运营方面进行考虑,采取保障运营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中国高速铁路的速度越来越快,车轮的滚动速度也就随之越来越快,为保障列车行驶的安全性,设计一种高速铁路车轮的实时监测系统。利用模糊控制器这种智能的方法,来处理车轮的机械磨损数据。改变传统的监测方法中,采用先进的控制器来处理数据,使得控制更加智能,满足高速铁路车轮的实时监测需要,提前排除安全隐患,提高列车行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高速铁路供电系统安全性评估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供电系统是高速铁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可靠运行与铁路系统安全性密切相关。安全性评估是现代安全管理的重要一环。而我国在高铁供电系统安全性评估方面还只在定性阶段,缺乏定量评估指标和相应分析方法。本文在探讨系统安全性评估的方法、步骤的基础上将EN50126标准与铁路供电系统安全性评估相结合,分析提出了能反映系统各类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等级的定量安全性评估指标和安全性评估方法,为提高高铁供电系统的安全性管理水平提供参考。研究结论:基于事件树分析法(ETA)和改进的概率风险评估方法(LEC)相结合的安全性评估方法,对铁路供电段典型算例进行安全性定量评估分析,分别得到了各类供电设备的危险度指标和由其引发的系统安全风险等级,以及应采取的风险控制对策。说明本文提出的安全性量化指标和评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高速铁路综合调度系统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昭 《铁道工程学报》2003,(3):121-124,104
本文通过对比日本、德国等国家高速铁路调度系统,结合我国既有调度系统,提出了我国高速铁路综合调度系统建设模式,可供在今后高速铁路的研究和设计中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