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1《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B 21861—2014)中前照灯检验项目解读GB 21861—2014自2015年3月1日开始实施,其中有关前照灯检验项目的主要规定如下。1.1检验项目中取消建议维护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B 21861—2008)将检验项目按属性分为否决项和建议维护项,只要《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表》中的否决项均合格,即使有几项建议维护项不合格,整车检验结论为合格。GB 21861—  相似文献   

2.
正一、GB21861-2014标准对部分车型新增加载检验制动效能项目背景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实施条例自2004年5月1日起实行后,我国开始了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制度,并通过《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4)、《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B21861-2008)来保障路上行驶车辆的安全性能,以预防和减少因机动车性能下降因素  相似文献   

3.
<正>在中国,对机动车进行安全检验时,首先按照GB 21861-2008《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的要求进行唯一性认定核对车辆信息,然后进行外观检验。外观检验合格后依据GB 7258-201 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使用检测设备逐项进行机动车安全检验,最后出具检验报告。需要检验的项目和检验标准这里不再一一介绍。那么国外如何进行机动车检验?检验的项目和标准与我国的检验项目和标准又有什么不同?2013年,笔者利用到美国的机会,在伊利诺伊州(ILLINOIS)进行了一次机动车的安全检验。  相似文献   

4.
<正>校车年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公安部发布了《关于修改〈机动车登记规定〉决定》(公安部令第124号),于2012年9月12日起正式施行。规定中明确要求,校车在办理注册登记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检验,并按照《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每半年参加一次安全技术检验,保证校车安全技术性能;校车标牌有效期与安全技术检验有效期一致,均为半年。  相似文献   

5.
《汽车与安全》2015,(2):58-85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21861—2014代替GB 21861-20082014-12-22发布2015-03-01实施引言本标准是检验机动车安全技术性能的重要技术标准,标准号为GB 21861,于2008年5月26日首次发布。GB 21861-2008自2009年6月1日起实施以来,在规范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保障车辆安全性能、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公安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有关部委充分考虑到我国汽车工业的  相似文献   

6.
<正>由公安部发布的新版《机动车查验规程》(GA801-2019)于9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规程规定了机动车查验项目、查验要求和检验监督要求,适用于机动车业务办理时的相关查验,也便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进行监督。对比此前一直适用的2014年发布的《机动车查验规程》,新规程对机动车送检人提供的送检材料有了新要求;规程规定整备质量不合  相似文献   

7.
《汽车与安全》2014,(6):54-55
<正>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更好地保证GB 7258—2012和GB24407—2012中涉及车辆结构和安全装置的技术要求落到实处,受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委托,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机动车安全检验专业委员会于2014年6月5日,在北京组织举办了专题研讨会,对国家标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B21861—2008)的修订征求意见。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科技处王凡、国家质检总局质量监督司机构处处长刘杰以及公安部交通管理  相似文献   

8.
《汽车与安全》2016,(1):128-129
第一条本补充要求是在《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基础上,针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的评审补充要求。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的评审应予以执行。第二条本补充要求所称机动牟安全技术检验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按照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等要求,对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进行检验的活动,包括机动车注册登记检验和在用机动车检验。  相似文献   

9.
1 GB7258-2004简介 国家标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规定了机动车的整车及主要总成、安全防护装置等有关运行安全的基本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同时也规定了机动车的环保要求及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和警车的附加要求,适用于在我国道路上行驶的所有机动车。  相似文献   

10.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简称"安检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按照国家机动车安全技术标准等要求,对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进行检验,并向社会出具公证数据的检验机构。国家对安检机构实行资格管理和计量认证管理,安检机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取得计量认证、检验资格许可后,方可在批准的检验范围内承担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资格许可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时间长,内容多,许多安检机构往往感到茫然。作为站质  相似文献   

11.
GB21861—2008《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已经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批准,自2009年6月1日起执行。为保证标准的贯彻执行.结合车辆检测工作实际,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进行了解读,对重要的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以达到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可以由浅入深地了解、掌握标准.正确理解和执行标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正>2019年6月15日,由公安部发布的新版GA801-2019《机动车查验工作规程》于9月1日起正式实施。本次规程规定了机动车查验项目、查验要求和检验监督要求,适用于机动车业务办理时的相关查验,也便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进行监督。对比此前一直适用的2014年发布的《机动车查验规程》,新规程对机动车送检人提供的送检材料有了新要求。除了机动车行驶证、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单、车船税纳  相似文献   

13.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简称"安检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按照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等要求,对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进行检验,并向社会出具公证数据的检验机构。国家对安检机构实行资格管理和计量认证管理,安检机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取得计量认证、检验资格许可后,  相似文献   

14.
《汽车与安全》2014,(4):62-65
<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为了规范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以下简称安检机构)资格管理,促进安检机构提高检验工作质量,保证资格管理工作科学、公正、廉洁、高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监督管理办法》(质检总局令第121号)等法律法规,在总结安徽、湖南两省安检机构分类监管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决定2014年在北京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扩大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分类监管试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国务院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部署要求,2019年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对GB21861《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和GB18565《道路运输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实施了“两检合并”,颁布了GB38900《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并于2020年开始实施。同时国家质量监督管理局、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和生态环境部还联合颁布了规范性文件。  相似文献   

16.
正2020年5月26日,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发布2020年第十二号公告,GB 38900-2020于2021年1月1日实施。做为新的安全检验标准,以国家标准GB 21861-2014《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为基础,整合国家标准GB 18565-2016《道路运输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中确需保留的安全检验项目。标准的名称是《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1月14日,商务部等四部委联合公布《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下简称《规定》)称,国家将根据机动车使用和安全技术、排放检验状况等,对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实施强制报废,小、微型私家车无使用年限限制。《规定》将于今年5月1日起实行。  相似文献   

18.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常规检验资格许可技术条件》中规定:机动车安检机构应当建立《普遍性质量安全问题的分析与报告制度》。普遍性质量安全问题是指机动车安检机构对车辆检验过程中存在或潜在的并带有普遍性的检验质量问题的一个定性界定。  相似文献   

19.
正GB 7258是我国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注册登记检验和在用机动车检验、机动车查验等机动车运行安全管理及事故车检验最基本的技术标准,同时也是我国机动车新车定型强制性检验、新车出厂检验和进口机动车检验的重要技术依据之一。《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7258—2017)于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本文主要分析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相似文献   

20.
机动车基本信息是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的依据之一,也是《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报告》结论评价的依据之一,正确录入机动车基本信息是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的关键和前提。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在录入机动车信息时,力求信息准确、真实、全面,否则检验过程、检验报告就可能失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