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船检》2008,(3):34-34
联合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商业航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几乎是以前估计的近3倍。据英国《卫报》报道.全球航运每年排放约11.2亿吨二氧化碳.约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4.5%,而国际海事组织先前估计仅为4亿吨。  相似文献   

2.
荆楚 《珠江水运》2014,(23):33-33
据报道,为进一步管控造成气候变化的污染源,根据欧盟日前通过的新法规,航船运输业史上将首次开始监控船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表示,国际航运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到全球总量的3%左右。但如果控制措施不及时就位,到2050年该比例可能会增至18%。虽然此次法案并未实现将航运业纳入欧盟排放交易系统当中,但欧盟官员表示,这已经朝着目标迈进了一步。新法案条文中提出了监测、报告以及检查船运业碳排放的机制,预计将在未来几个月正式签署生效并等待正式发布。  相似文献   

3.
《珠江水运》2012,(1):52-54
据统计数据显示,世界航运业每年要消耗20亿桶燃油,排放超过12亿吨二氧化碳,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6%。在我国,物流业石油制品消耗占全国的34%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量占近20%,而且这一比例仍在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4.
李有观 《航海》2007,(2):42-42
德国汉堡市一家名为“风帆”的公司发现,利用巨型风筝产生动力,帮助驱动远洋航行的轮船,可降低轮船的能源消耗并减少废气排放量。该公司称,根据风力情况、操作时间和船体大小,新型推进系统可将轮船的耗油量降低10%至35%。  相似文献   

5.
张敏 《集装箱化》2013,24(7):1-2
<正>1航运业节能减排的背景1.1资源环境压力环境问题已逐渐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世界银行2012年11月发布的报告表明,若不采取持续的政策行动,到21世纪末全球气温将上升4℃,届时人类将面临灾难性气候。有关资料显示,航运业每年排放二氧化碳超过12亿t,约占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6%。为此,欧盟考虑通过立法将航运业  相似文献   

6.
全球瞩目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虽未就后京都时代温室气体减排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但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愿望。海运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3.3%,绿色航运已势在必行。海运减排路在何方?低碳经济影响几何?中国航运业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同时,又将直面低碳风暴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7.
更正启事     
《世界海运》2011,(11):13
<正>本刊第9期文章《航运减排国际法新动向》一文中称"根据国际海事组织(IMO)2009年第二次温室气体研究报告,2007年全球航运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达到1046万t"这其中,国际航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多达870万t"。经查询IMO原文并与作者核实确认以上数据有误,正确数据应为"2007年,全球  相似文献   

8.
绿色造船     
[背景]2011年召开的德班世界气候大会以"绿色气候基金"为核心议题,决定启动"绿色气候基金",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该次大会上主要就"主要经济体承诺减排及如何实现减排"作了激烈讨论。据英国《卫报》报道,全球航运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约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4.5%。由此不难看出,航运业减排将为防止全球气候变暖做出巨大贡献,绿色造船将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一份最新报告显示,全球船舶运输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先前的估计高出近两倍,已大大超过近年来注重利用高质燃料的航空业。为此,联合国气候部门官员呼吁国际社会重视货运船舶的减排问题。  相似文献   

10.
范爽 《港工技术》2023,(3):10-10
全球物流公司Samskip推出了新的碳捕获和利用(CCU)系统,该系统可有效减少船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时可延长船舶的使用寿命。Samskip表示,该系统可实时捕获船舶内燃机产生的30%的二氧化碳。捕获的二氧化碳可以交付给利用二氧化碳的行业,如农业和温室等使用。  相似文献   

11.
今年3月在曼谷举行的新一轮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中,海运业二氧化碳排放量被首次考虑纳入全球气候变迁新协议架构内,航运减排压力空前增大。对于航运业和造船业,特别是正在由大到强跨越的中国航运、造船业来说,挑战巨大。碳排量限制技术如何演变?中国造船业如何应对?针对业界关切的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船级社技术咨询与评议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陈映秋先生。  相似文献   

12.
《船海工程》2001,(2):18
日本运输省计划从明年开始,在5年内开发出一种生态船。这种船将使用高效率的燃气轮机作为动力系统,它不仅能够燃烧劣质重油,而且可大大减少氮氧化物等废气的排放量。据《日刊工业新闻》报道,运输省要开发的是500 t级的内河航运船,目的在于减少船舶发动机排放的废气对环境的污染。该省船舶技术研究所已经从1997年开始研 制生态船的推进系统——高效率燃气轮机,并计划在2001年拿出样机来,预定在2005年安装到船上。这种动力系统除了能把氮氧化物排放量减少到同功率动力系统的1/10外,还能将硫化物的排放量减少2/5、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4,噪音减少为原来的1%。由于发动机舱的面积缩小,“超级生态船”的货物载量将比同等普通船只增加20%。  相似文献   

13.
张敏 《海运情报》2005,(3):9-11
在2004年全球二十大班轮公司运力排名(截止到2004年10月1日)中,AP摩勒集团和地中海航运分别居第1位和第2位,美国总统轮船、日本邮船、中海集运、东方海外、以星和南美轮船的位次上升,韩进、中远、商船三井、加太轮船、川崎汽船、赫伯罗特、阳明海运和现代商船的位次有所下滑,专营南美航线的汉堡南方取代太平船务再次跻身全球二十大班轮公司之列(见表1)。  相似文献   

14.
《航海》2010,(6):21-21
连云港港自主研发的高压变频数字化船用岸电系统10月24日正式投入使用,这一系统在全国尚属首创,其效能将使靠港船舶节约三成费用,同时将船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为零。预计该设备运转后,连云港港每年将减少二氧化碳排量12万吨,硫化物2000吨,氮氧化物3000吨。  相似文献   

15.
船舶节能减排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航运业是全球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大户之一,其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已超过许多《京都议定书》国家每年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特别是其二氧化硫和一氧化二氨的排放量分别占全球排放总量的10%和25%。根据IMO的温室气体研究报告,船舶排放的废气主要有:CO2、CH4、NOx、SOx。根据船舶燃料消耗的数据,IMO工作小组分别计算出2000年至2010年全球航运船舶的废气排放量,如图1、图2所示。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国际海运船队温室气体排放测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估算中国国际海运船队温室气体的排放状况,对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提出的“自下而上”以及“自上而下”排放量估测方法进行分析,表明海运温室气体排放量取决于海运业燃油消耗量以及燃油的排放因子,燃油消耗量与海运船舶的活动频率以及船舶能效有关。提出基于船舶装机总量以及基于船舶活动强度的两种估算方法。结果表明,1990~2007年间,中国国际海运船队二氧化碳排放量平均年递增7.6%,而同期全球国际海运温室气体排放平均年递增3.7%。中国应积极研究相关措施以控制中国国际海运船队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2030年前碳达峰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碳达峰十大行动”有哪些?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10月26日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将完成碳排放强度全球最大降幅问:方案出台的背景是什么?答:碳达峰,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经历平台期后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实现碳达峰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实现“脱钩”,即经济增长不再以增加碳排放为代价。因此,碳达峰被认为是一个经济体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  相似文献   

18.
刘昭青 《世界海运》2008,31(4):57-57
集装箱航运信息服务系统正参与一个重大国际环保倡议活动。该系统于2008年1月份启动运转,包括了全球最大的24家集装箱航运公司。作为世界环境日活动的组成部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列出了帮助集装箱船队节能减排的12步骤,以鼓励减少碳排放。CSIS成员称他们正在提供创新方案实施这些步骤,以防止有害排放物和保护环境。这些方案已经促使现代集装箱船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仅为其上世纪70年代集装箱船排放量的25%,  相似文献   

19.
欧盟为将航运业纳入碳排放交易体系准备了几种方案,区别主要在于过渡速度的快慢。欧洲船东表示,他们更希望按照缓慢过渡的方案来进行,并且对过渡方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但气候变暖是全球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承担着全球80%贸易运输任务、二氧化碳排放量全球占比2018年达2.89%的航运业“脱碳”之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刘成波 《船电技术》2021,41(10):6-9
航运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会加剧全球变暖问题,为减少其排放量,研究船舶碳捕集与封存技术.首先对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在陆地上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研究,再对船舶上碳捕集与封存类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基于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特点,提出了其在船舶上应用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