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研究以铁路为单一主导方式,综合其它各种交通方式的铁路客运站综合交通枢纽内,其它各种交通方式的设施以铁路为中心进行布局的合理性。在对换乘流线系统性分析基础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度系数评价方法,并通过案例对指标和采用灰色关联度系数评价方法的适应性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2.
正空铁联运实际上是一种联合使用航空运输和轨道运输(高速铁路、城际铁路、普通铁路、城市轨道等)两种交通方式进行高水平服务的模式。其最终目的是在运输业中衔接各种交通模式,使旅客换乘、货物运输尽可能便利。空铁联运的实施涉及航空和铁路两大部门众多要素的协调、组织和融合,包括联运模式、运营组织、服务范围、衔接方式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站城融合”背景下,地下铁路枢纽叠合一体化开发而形成的站城区域空间高度集约、功能高度复合,其交通组织较常规铁路枢纽更加复杂。在分析铁路枢纽交通组织设计重点内容的基础上,以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为例,围绕解决车站客流集散和城市开发客流出行问题,分别介绍了轨道交通、地面公交、道路交通、慢行等多种交通方式的交通组织设计方案,可为国内相关铁路枢纽交通组织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2.对外交通对外交通主要有5种运输方式:铁路、航空、水运、公路和管道。(1)铁路1825年9月27日,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在英国诞生,斯蒂芬森制造的“运动号”蒸汽机车行驶在铁轨上(图1)。  相似文献   

5.
上海站北广场地区交通枢纽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言 铁路上海站是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三主两辅"铁路布局中的主客站之一,汇集了各种交通方式.长期以来,上海站南、北广场交通状况极其不平衡,北广场地区的开发比较落后,交通问题较为严重.根据总体规划设想,上海重点将建设高速铁路,增加铁路对外通道,调整、增加站场设施,提高上海铁路的综合运输能力.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特大城市客运交通发展战略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总结反映城市出行总量距离分布的二阶爱尔兰分布模型的基础上,对城市出行总量的距离分布进行测算,作为宏观研究交通发展战略的基础,通过对各种交通方式的适应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对待各种交通方式的态度,对如何确定我国特大城市客运交通的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并拟定了相对应的几种交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一峰 《交通与运输》2009,25(4):35-35
出租车是门到门的交通工具,目前上海有近5万辆的出租车,人均服务人次超过250万,是公共交通一个重要的补充。出租车如何更好地为世博交通服务是交通管理的重点之一。 目前在浦东机场、虹桥枢纽、铁路站点、长途车站等,均设有各种规模的出租车服务区,出租车已成为这些交通枢纽的主要集散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8.
丙申 《交通与运输》2008,24(1):12-12
城市轨道交通是由城市铁路、市郊铁路、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城市有轨电车、独轨铁路、磁浮铁路、机场联络铁路,以及新交通系统等组成。它与城市中的公共汽车、无轨电车、出租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相比,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化作战带来的国防交通保障任务的不断增加和铁路全面推进市场化运作,铁路国防交通队伍面临着如何适应战场与服务生产、如何履行国防义务与谋求企业利益的平衡选择。针对铁路国防交通队伍在编组结构、指挥方式、训练模式等建设方面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铁路国防交通队伍建设转型怎么转、转什么的对策措施。对提高铁路国防交通动员能力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旅游交通学》的内容具有丰富的学术内涵。它的内涵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来进行介绍。我们把旅游界里对旅游交通线路的策划和组织定义为狭义的旅游交通。首先是从各地到达旅游目的地的交通,在《交通学》中也俗称为“大交通”。它包括铁路、中长距离的公路、航空和水路。由于从旅客出发地到旅游目的地有几百公里、几千公里,甚至上万公里,旅客运送一定是长途运输。而且往往不是一种运输方式就可以奏效的,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运输方式混用,应该用综合运输的思路来配置大交通方式,以快捷、经济、舒适、安全为目标来比较,达到最优化。一般有以下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11.
钟铎 《轨道交通》2008,(7):70-72
文章就内燃机车增压器存在的故障高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增压器轴承结构提出了研究增压器全自动保压滤清系统的课题,系统能够为增压器轴承提供稳定的机油压力,同时增加过滤精度,保证轴承润滑良好,进而减少增压器故障的发生,提高机车运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
木文基于轮轨滑动和钢轨侧磨机理,推导出了钢轨一次磨耗量同轮轨横向力、冲角等的关系式, 给出了各种情况下建议采用的磨耗因子,引用了有关试验结果验证了部分理论推导。   相似文献   

13.
为保障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需要对轨道交通进行安全性评价.针对影响轨道交通安全的各种因素,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运营管理、设施设备、从业人员及外部条件等4个方面,建立了层次结构的评价指标;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轨道交通安全性评价的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轨道交通的安全性,进行了综合评价.以对南京市地铁系统为实例进行分析,说明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适用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杜永亮 《交通标准化》2010,(15):201-203
轨道交通票价的制定,既要考虑它的社会效益,也要考虑轨道交通客运部门的利益.利用双层规划模型,可以得到在多种交通方式竞争条件下的城市轨道交通客票价格制定的最优策略,既保证了出行者的广义出行费用最小,又能使轨道交通客运部门在公共交通市场竞争中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肖胜 《交通标准化》2013,(11):91-95
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阐述轨道可持续发展的涵义.详细分析影响轨道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因素,认为可从经济、社会、生态、技术、政策、管理、城市、交通八个方面对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轨道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便为轨道交通的良好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磁浮列车与轮轨高速列车对线桥动力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德国Transrapid高速磁浮列车和日本新干线高速列车为基础,通过建立高速磁浮、轮轨列车与线桥动态相互作用模型,计算了不同行车速度(100~500km/h)和不同桥跨(12~32m)情形下高速列车与桥梁结构的动力响应,并进行了细致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磁浮列车在高速特别是超高速运行条件下的乘坐舒适性明显优于轮轨高速列车;磁浮与轮轨高速列车作用于轨道的每延米荷载大体相当;高速磁浮列车对小跨度(22m以下)桥梁的动力作用小于轮轨高速列车,而对中等跨度尤其是大跨度桥梁,轮轨高速列车较高速磁浮列车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从系统工程学的角度出发,将广泛应用于系统安全研究中的事故树分析方法应用到城市轨道交通事故分析中。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事故中脱轨这一典型事故。通过分析引起列车脱轨事故各个因素,得出城市轨道交通脱轨事故的发生概率较小,预防和控制难度较大的结论。该研究有助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公司对引起该事故发生的各个因素提高警惕意识,也为运营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边经卫 《城市交通》2009,7(5):40-44
从土地使用功能、开发强度、沿线土地价值、城市用地布局及地区经济活力5个方面阐述了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分析了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包括引导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促进城市发展轴形成、带动城市中心区和副中心区发展3个方面。探讨了基于轨道交通的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模式,主要有轴向、组团式、主轴-网络状3种。最后,指出大城市空间形态模式的选择应充分考虑轨道交通的特征,借鉴主轴-网络状模式。  相似文献   

19.
逯斌  高佳  徐之恒 《交通标准化》2011,(24):156-158
针对城市轨道规划要受各种影响因子作用的特点,提出在规划中应根据不同影响因子的权重区别考虑线网规划方案及站口选址的思想,就因子权重的分析方法及所求权重大小的合理性做出探讨,可为城市轨道的规划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钢轨磨耗型波磨计算模型与数值方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分析了国内外铁路钢轨波浪形磨损理论模型,提出了车辆轨道垂、横向耦合动力学、轮轨滚动接触力学和钢轨材料摩擦磨损模型为一体的钢轨磨耗型波浪形磨损计算模型,发展了相应的数值方法。模型中车辆结构和轨道下部结构被简化成等效的质量、弹簧和阻尼系统,钢轨用Euler梁代替,并考虑它的垂向、横向弯曲变形和扭转变形,利用修改的Kalker三维弹性体非Hertz滚动接触理论和相应的数值方法计算轮轨蠕滑力和摩擦功,假设材料单位面积磨损量正比于轮轨接触面摩擦功密度。利用该模型和相应的数值方法分析了几个磨耗型波磨情况,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模拟轨道多种缺陷(轨缝、扁疤、凹坑、轨枕间距、随机不平顺等因素)引发的钢轨磨耗型初始波磨和发展规律,可以模拟由于钢轨在机械加工或打磨过程中形成的初始波磨的演化过程,可以通过改善轨道特性来消除或减少波磨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