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轴系校中的要求
正常情况下,CCS规范和相关指南对轴系校中要求,强调“热态”满足规范要求即可,而现在的“静态”,即冷态和热态,一般应满足轴系校中要求,如个别项目不能满足要求,那么经过评估后,如在热态时能满足上述其他要求,也可接受,因为主机运转后是处于“热态”状态。 相似文献
2.
3.
轴系校中审图与检验 1.轴系校中书的提交. 为避免轴系校中计算书与校中工艺审批"两张皮"现象,轴系校中计算书包括轴系校中说明(包括校中条件和校中步骤)应作为一个整体,提交给船级社审图单位审批.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单介绍了轴系校中计算方法,讨论单艉管轴承的推进轴系,轴承轴向位置误差和施工条件误差的影响,供船厂、船检、船东和有关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5.
船舶推进轴系动态校中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建立了推进轴系动态校中与仿真的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和信真模型,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并在轴系动力学试验台上对仿真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介绍了船舶推进轴系校中计算的一般原理和方法,重点介绍了合理负荷法、合理负荷法的原理、计算步骤、计算方法等,详细介绍了顶举试验的方法、程序和步骤。 相似文献
11.
船舶推进轴系校中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船舶的航行安全,而影响轴系校中质量的因素很多,如船轴的加工精度、轴系的安装弯曲、船体变形、操作人员素质等。文中介绍了船舶推进轴系一般布置和校中计算的一些原理和方法,重点介绍合理负荷法的原理、计算步骤和计算方法等,并以某海洋工程船为例,详述了顶举试验的方法、程序和步骤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13.
径向轴承及推力轴承处边界条件的准确建立是船舶推进轴系校中计算的重点与难点。基于流体动压润滑理论,分析不同运行工况下考虑轴颈倾斜的径向轴承润滑特性,将轴承间隙、油膜厚度、支承基座及船体柔性以等效轴段挠度的形式计入轴系校中过程,并与刚性支承、弹性支承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因推力轴段转角、支承基座变形而引起的推力轴承附加力矩,并分析其对轴系校中的影响;建立轴承润滑与轴系校中耦合计算方法。结果表明:由径向轴承间隙、轴颈倾斜而引起的支点位置改变、润滑油膜厚度、推力轴承处附加力矩对轴系校中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船舶主推进系统冲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舰船推进轴系是舰船动力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稳定性是舰船生命力的基本保证.文章以舰船主推进轴系为研究对象,考虑了在外冲击作用下转速对于转轴冲击响应的影响.还考虑了横向运动与转动耦合作用,采用多体动力学的方法建模,导出以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描述的舰船主推进轴的动力学方程,并用经典理论对其进行离散,最后采用龙格-库塔法进行数值仿真.实例分析指出转速对于转轴冲击响应的影响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15.
船舶推进轴系校中技术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比较了轴系校中计算及校核方法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船舶中拱、中垂变形对轴系校中状态的影响,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轴系设计过程中应重视此项内容的计算校核;还对校中计算软件中应重点关注的轴系可视化建模、报告文档自动生成及与轴系振动特性计算的集成一体化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轴系CAD软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大型商船推进轴系中尾管后轴承,且尾轴在螺旋桨重量作用下存在弯曲变形,导致尾管后轴承后端存在边缘载荷的特点,研究了轴系校中计算中尾管后轴承Hertz接触模型的非线性建模方法。以第二代四十万吨矿砂船轴系为对象,采用平面梁单元,建立轴系校中有限元模型;同时将尾管后轴承分成多个轴承分段,使用Hertz接触模型模拟各个轴承段与轴的接触形态,并用迭代法求解了具有非线性边界条件的梁单元有限元模型。对根据尾管后轴承单支点模型的计算结果确定的几组尾管后轴承SLOPE值进行了计算对比。研究发现,基于Hertz弹性接触的尾管后轴承多点支承的非线性模型,可以得到尾管后轴承的最大接触压力、各个轴承段的支反力等分布情况,可以更好地优化尾管后轴承的SLOPE设置,要优于传统的单支点固定约束模型。 相似文献
17.
船舶推进轴系引起的船体振动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减小推进轴系传递给船体的振动,从改变振动传递路径的角度提出一种轴系整体弹性支撑方案。建立有限元模型,改变支撑平台结构刚性和隔振器刚度分别计算轴承基座间相对位移和轴承载荷。所选取的平台方案中,在重力下轴承基座间最大相对位移为1.216 mm。推力作用下当推力大于500 kN时,采用1阶弯曲频率在18.2 Hz及以上的平台方案时,轴承基座间最大相对位移小于0.3 mm,隔振器刚度变化则对轴承载荷影响不大。通过调整平台刚度和隔振器刚度,可以将弹性支撑系统对轴系影响控制在标准范围内,保证轴系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8.
采用基于改进的三弯矩方程进行调距桨推进轴系的动态校中计算。考虑到调距桨工况不唯一的特点,运转状态计算包括了MCR工况和零螺距工况。动态负荷包括螺旋桨的水动力负荷和齿轮负荷。计算考虑轴承间隙的影响,静态下仅作用于垂直方向上,运转状态下其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分配通过轴承支反力的方向来确定。 相似文献
19.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Trends of large-scale ships have seen propulsion shaft and propeller sizes increase. This has enabled shafts to have greater stiffness, yet has cause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