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陈爱丽 《铁道车辆》1993,(10):26-29
从液化石油气的主要特征及其罐车罐体基本参数的确定,容器类别的划分,材料选择,罐体设计,受压元件的计算,对制造的要求等方面介绍了液化石油气罐车设计时应考虑的主要问题。并介绍了液化石油气罐车的概况及设计依据的主要文件和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2.
一、编制说明液化石油气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气体燃料,具有热值高,既干净又方便,但又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如有漏气,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1.5~9.5%时,遇有引火源会引起爆炸;液化石油气的蒸气压力较大,并随温度升高而加大,如丙烷(C_3H_8)液化石油气,当室外气温为20℃时,饱和蒸气压力为8.46绝对大气压,室外气温为50℃时,饱和蒸气  相似文献   

3.
口岸站液化石油气换装铁路专用线是保障液化气进口运输的重要基础设施,对提高换装效率,保障运输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提高口岸液化石油气换装效率和质量,概述液化石油气运输现状,在现有液化石油气铁路运输相关规程、规定的基础上,分析口岸站液化石油气换装铁路专用线作业流程,提出在宽轨铁路专用线系统采用"机车后隔离+宽轨罐车整列编组"、在准轨铁路专用线系统采用"1次取送1组罐车"的作业方案,并根据相关机车、车辆参数和运输需求,分析确定各线路有效长和线路条数,提出口岸站液化石油气换装铁路专用线平面方案,为类似铁路专用线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1 前言 液化石油气是石油炼制的副产品,既可以作为化工原料,也是一种优质燃料.液化石油气的供应以铁路运输能力大、费用低而广泛采用.目前国内液化石油气铁路罐车的容积一般在100 m3以下,和大多数100 m3以下的液化石油气储罐一样为卧式储罐.下面就两者在其设计上的异同进行分析比较,以便设计.  相似文献   

5.
晋卫 《铁道货运》2010,(11):31-35
通过阐述事故树分析原理,从物的因素、人的因素、管理因素3个方面对液化石油气罐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并以液化石油气罐爆炸为顶上事件,编制液化石油气罐爆炸事故树。对液化石油气罐爆炸事故树进行分析,求出事故的最小割集,并计算得到事故的结构重要度顺序。针对以上分析,提出着力解决液化气罐车质量问题、加强对押运人的管理、完善应急预案和施救网络、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等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6.
富世慧 《铁道货运》2011,(11):25-29,1
在分析铁路运输液化石油气途中可能出现危险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事故树分析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分析铁路运输液化石油气过程中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编制铁路运输液化石油气事故树,对该事故树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求出其最小割集、最小径集和结构重要度,最后依据分析结果提出预防事故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石油化工的发展,液化石油气燃料已经步入千家万户。各地对液化石油气的需求量日益增多,其运输益显重要。在此情况下,科研人员提出了《开发大型液化气体铁道罐车》建议书,1989年中国石化总公司批复立项,铁道部批准了《研制100m~2液化气体罐车》整体方案,这就为新型罐车的研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由铁道科学研究院和巴陵石化公司共同合作,开发研制的LPG100型液化石油气体铁道罐车,于1993年9月中旬在岳阳通过了由中国石化总公司、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铁路运输液化石油气途中可能出现危险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事故树分析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分析铁路运输液化石油气过程中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编制铁路运输液化石油气事故树,对该事故树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求出其最小割集、最小径集和结构重要度,最后依据分析结果提出预防事故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二甲醚生产项目的开工和投产,二甲产品的运输也提上日程,利用既有的液化石油气罐车装运将是一个可选的方案.从技术、经济、政策3方面对液化石油气罐车装运二甲醚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证明用铁路液化石油气罐车装运二甲醚可满足安全方面的要求,在技术、经济方面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带压密封技术主要由专用密封剂、专用施工工具、专用夹具和现场封堵操作4部分组成,其原理,在管道、阀门等发生带压外喷泄漏时,建立一个新封闭空腔,将密封剂强注封闭空间内,迅速固化,以堵塞泄漏孔或通道。液化石油气站应配备一定数量的夹具,备有手动液压油泵、高压注射枪等专用工具,选择合适的密封剂。万一发生液化石油气泄漏,应按操作要领安装夹具和注入密封剂。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七一三”事故的概况,事故制度车的技术状态,卸车接头的设计计算及将事故罐车残留的液化石油气安全卸出的情况,并对目前正 液化石油气罐车的各类安全附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液化石油气罐车内残渣的性能和危害及预防措施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液化石油气罐车在使用过程中会在罐底累积出一层主要成份是硫化亚铁的残渣。残渣表面能吸附大量的液化石油气残液。干燥的硫化亚铁裸露在空气中,易与氧气起系列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能产生自燃现象,会引起火灾与爆炸。大、中修罐车时,对罐内进行清水浸泡置换与蒸汽煮洗后,还必须将残渣清除干净,经监测鉴定安全后,方可打磨、动火维修。  相似文献   

13.
在论述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燃烧特点的基础上讨论了利用喷射雾水解决液化石油气的消防问题;介绍了喷射雾水消防的功能、应用范围;详细地论述了喷射雾水的消防机理,简单地评价了它的发展趋势。还介绍了ZSTW型喷射元件的降温、防火、灭火的原理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Kim  S-K韩  Park  J-S韩  Lee  J-S韩  Lee  C—W韩  范明强译 《国外内燃机》2011,(3):21-23
汽车制造商在开发混合动力车时,出于降低成本的原因,大多不选用柴油动力总成,而采用汽油动力装置。Hyundai—Kia公司已在1.6L4缸多点气道喷射汽油机的基础上,开发出1款新型燃用液化石油气的替代机型,并已应用于首次装用混合动力装置的Elantra轿车。  相似文献   

15.
RQDL-Ⅰ型小型燃气锻造炉,是锻修工作中的必备设备之一,它以液化石油气为燃料,采用进口百得sparkgas系列燃烧机,具有安全、高效、无污染的特点,属新一代的环保型锻造设备。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德国Vossloh机车公司和Greencar咨询公司联合开展将内燃机车转换成烧液化石油气(LPG)运行的项目研究的背景、目标、技术可行性以及截至目前已取得的进展,同时还展望了LPG发动机的铁路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液化石油气铁路罐车在检验、修理过程中罐内余液余气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大气的危害性,提出了余液余气回收利用实施方案,介绍了罐车余液余气水置换装置的工艺流程、工作原理、技术特性和实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南瑭 《铁道建筑》2004,(3):24-24
国外观测发现 ,当列车速度达到 2 0 0km h以上时 ,有些桥上有碴轨道的道碴出现趋于液体般流动现象 ,称之为液化现象。液化现象可导致轨道不稳定和几何状态恶化 ,给列车运营带来危险。出现液化现象主要是列车以一定速度 (不一定是最高速度 )通过桥梁引起的垂向加速度超过 0 7~ 0 8g引起的 ;当梁体与道碴间铺设弹性垫层 (称为道碴垫 )后 ,将增加道床的加速度 ,结果会使液化现象更加严重 ;另外 ,当按规则和重复分布的轮对以一定速度运行时 ,将与梁体可能产生共振现象 ,也是产生液化现象的主要根源。因此 ,有必要进行动力检算 ,其中有碴轨道…  相似文献   

19.
按照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方法,根据液化石油气危险货物特性和装卸工艺,选取相应的取值参数进行计算,得到火灾、爆炸危险指数,确定铁路装卸作业区的危险等级,提出有关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为安全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液化石油气储运压力容器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大面积的分层缺陷,其原因是介质中的硫化氢对钢板产生腐蚀生成的氢原子,在金属内部空穴、非金属夹杂物、组织偏析处聚积,而使这些弱结合部位发生脱离、撕裂而形成.超声波测厚和探伤是检测大面积分层缺陷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