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2 毫秒
1.
通过建立和验证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对金海大道苗圃段防洪护岸工程进行了多种水文组合下的行洪能力计算,获取了工程的过水面积占据率、最大壅水高度、壅水范围及流速特征值变化等成果,以研究其对嘉陵江行洪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贴体正交坐标系下建立了乌江羊角大桥河段的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研究了羊角大桥修建后工程段乌江河道水流条件的变化。结果表明,拟建工程对该乌江河段的河道防洪、河床演变及涉河工程安全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以渠江华蓥河段上桥梁工程为实例,应用MIKE21建立数学模型,对工程河段建桥前后的水位、流速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工程的建设对河道行洪能力和河势影响较小,可为该工程的建设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陈潇 《中国水运》2014,(1):216-217
文中分析了台州海事局工作船码头工程建设的防洪影响。重点从水文和行洪能力两个方面进行总结,而这两个方面,也是防洪评价的重点内容,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航道整治后断面变化,糙率变化,过水能力、等方面,对行洪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行洪的校核内容;提出了充分发挥航道整治综合效益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张璠  王涛  刘勇 《中国水运》2010,(9):141-142
通过对工程河段水文、泥沙、河床演变及水域条件的分析,建立了平面二维数学模型。工程实施后,工程河段水流条件变化较小,对工程河段的河床演变、行洪和其他涉河工程等的影响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7.
基于拟建的景观工程相关资料,本文选用具有代表性的水文组合对景观工程改造前后的行洪水位、流速、流量等水动力因素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根据计算结果给出了拟建工程后工程河段的壅水和冲淤的变化,其中流速前后变化最大差值为0.23m/s,最大水位变化差值为0.019m/s;景观工程建成后对河道的冲於变化、水位变化影响都比较小;在此基础上,对潭洲水道的行洪安全、排涝影响、河势稳定性以及水利工程与设施进行了影响评价,研究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邓一平  刘健 《中国水运》2010,(3):121-122
通过对工程河段水文、泥沙、河床演变及水域条件的分析,建立了平面二维数学模型。工程实施后,工程河段水流条件变化较小,对工程河段的河床演变、行洪和其他涉河工程等的影响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9.
刘臣 《水运工程》2017,(4):151-155
为分析乌江渡水电站泄流对下游乌江渡码头通航水流条件的影响,建立了乌江渡码头河段二维非恒定流水流数学模型,并运用实测水位流速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对恒定流通航条件进行模拟分析。针对电站发电泄流代表方式,采用流速和比降历时变化、10 min水位变率,分析电站泄流引起的乌江渡河段通航水动力变化过程。结合船舶上行能力,分析电站泄流对船舶进港靠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陈海全  仝伟  周作付 《珠江水运》2006,(Z1):139-142
结合部分工程应用实际,系统的分析叻疏浚整治河道对增加河道行洪能力的作用,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1.
明渠平面布置型式对流速、水位等水流特性具有重要影响,关系到航道整治的效果。以沙溪口坝下航道整治工程为例,研究了明渠边坡、出口型式、外接丁顺坝、明渠宽度、明渠长度等因素对明渠内水流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作为雍水方案条件下通航明渠的布置原则:(1)通航明渠距离雍水目标区域不宜太远,且一般适用于枯水河宽可缩窄河段;(2)应沿主流方向布置,明渠内外地形应有利于水流的平顺;(3)出口应采用对称型式,出口两侧地形应避免大的起伏。通过合理布置明渠和对明渠附近河槽形态进行整治,可将沙溪口船闸下游近坝段水位抬高至设计最低通航水位。  相似文献   

12.
科玛大桥建成后将对所在河段的行洪条件、河势、沿河堤防工程和河道整治工程的运行等带来一定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对大桥所在河段进行设计洪水及水面线计算,分析其产生的防洪影响。  相似文献   

13.
拟宜春市于温汤河干流建设四方井水利枢纽工程,主要开发任务为防洪、供水。在河道中兴建拦河大坝,将缩窄河道行洪断面,减小河道行洪面积。本文根据枢纽设计资料,采用水面线法分析计算其库区回水,分析其防洪影响;同时,分析其坝址上下游冲刷和淤积情况,分析建坝对河势影响。  相似文献   

14.
受上游乌江渡枢纽调峰影响,乌江的乌江渡枢纽至漩塘河段水位陡涨陡落。建立乌江渡枢纽下游航道二维非恒定流数学模型,验证了原型水位和流速分布,计算了不同工况条件下乌江渡枢纽泄水波传播过程,研究了乌江渡枢纽非恒定流下泄对下游航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大渡河铁路桥兴建后对河道行洪的影响,建立了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对大桥工程河段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比较了桥梁建设前后桥区水域水位、流速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拟建大桥的修建对河段的防洪和水流特性无明显影响,从而为该工程的实施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基于潮汐河工模型试验,在分析晋江下游河段水流泥沙运动特征及河床演变的基础上,针对中芸洲二岛围固工程,系统地研究了二岛围固工程兴建后,防洪挡潮、围堤安全影响等问题,论证了工程建设对晋江下游河道行洪的影响,提出了围固工程平面布置的优化方案及河道治理措施的建议,为围固工程的设计与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试验研究,探讨丁坝挑角对坝田淤积,雍水程度,冲刷范围等的影响,并介绍获得的试验数据及分析成果。  相似文献   

18.
在现场勘测以及分析河床演变趋势和卵石运动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潼南县涪江中坝采砂方案,采用贴体正交坐标系下的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模拟采砂后水流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中坝采砂方案实施后,对工程河段的河势、河床演变、行洪以及涉河工程影响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9.
管桩桩基在高桩码头工程中应用普遍,通常都在水域施工,影响因素较多,对工程的组织施工有着较高的要求。文章以长江中下游乌江船舶基地复建工程为例,介绍了管桩桩基的施工以及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和处理措施,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管道项目工程穿越河道时,会对河道穿越断面的渗流状况、堤防稳定等产生影响,进而危害河道防洪安全,妨碍行洪通畅。本文以文华路电力穿管过淠河总干渠工程为例,进行了管道工程穿越的河道水文分析计算、所在河段河床稳定性分析和洪水时河床冲刷与淤积计算,并依据计算成果分析管道工程建设对河道防汛和工程管理的影响,并提出了减少或消除各种不利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