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0 毫秒
1.
城市土地资源愈发紧缺,传统独立用地公交首末站规划难以落地,通过新增开发或城市更新项目发展配建式公交首末站具有用地集约、紧密贴近客流等特点。为了完善配建式公交首末站的规划体系,设施设计要求与实施流程,研究了配建式公交首末站的规划与实施保障机制。首先,结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场站规划方法,优化完善配建式公交首末站的规划体系与方法;其次,从规范配建式公交首末站的平面布局与完善候车设施等方面,规范配建式公交首末站的设施设计要求;最后,从规划编制、土地出让、报建审批与竣工验收等环节提出配建式公交首末站的实施机制建议,为配建式公交首末站的规划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公共汽(电)车首末站规划建设策略——基于香港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交首末站是公共交通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普遍存在设施用地短缺问题,这将严重制约公交优先发展。首先,以广州市为例分析当前内地大城市公交首末站规划建设面临的问题。其次,剖析香港的成功经验,从规划指引、投资模式、综合开发及配建标准等方面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划建设策略和方法,以推动公交首末站规划建设进程并促进公交优先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前广州市住宅小区配建公交首末站的比重较低,是造成公交站场缺口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加强配建公交站场的建设,有利于缓解土地、资金的不足,同时满足居民出行的需要.考虑住宅小区周边公共交通设施的配置情况和港湾站的运营能力,根据小区的规模,按照高峰小时出行率、广州市常规公交分担率预期等计算提出住宅小区配建公交首末站的规模标准.同时,对比三种主要公交站场形式,提出住宅小区配建公交首末站的建设形式.  相似文献   

4.
李晓辉  沈锐鹏  张巧巧 《城市交通》2021,19(5):100-104,99
公共汽车首末站是保障公共汽车运营的关键基础要素,是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必须资源投入.受用地供给制约,首末站普遍存在不合理、不永久的问题.佛山市南海区通过推行首末站配建机制为城市首末站建设的用地供给难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该机制形成了一套由阈值启动、土地出让合同纳入、建设总图把控、竣工验收、产权移交等过程组成的、与土地开发流程紧密结合又互相适应的约束机制,以政府印发管理办法的形式保障了首末站配建机制的有效实施.结合南海区的实践,总结了配建首末站机制实施的关键经验和问题并给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晓辉  沈锐鹏  张巧巧 《城市交通》2021,19(5):100-104,99
公共汽车首末站是保障公共汽车运营的关键基础要素,是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必须资源投入.受用地供给制约,首末站普遍存在不合理、不永久的问题.佛山市南海区通过推行首末站配建机制为城市首末站建设的用地供给难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该机制形成了一套由阈值启动、土地出让合同纳入、建设总图把控、竣工验收、产权移交等过程组成的、与土地开发流程紧密结合又互相适应的约束机制,以政府印发管理办法的形式保障了首末站配建机制的有效实施.结合南海区的实践,总结了配建首末站机制实施的关键经验和问题并给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降低或者避免土地高强度开发过程中带来的"出行难、停车难"问题,实现土地利用和城市交通的协调发展,需要在土地开发不同阶段通过政策引导,"规划、建设、管理"三位一体,多管齐下,制定交通应对策略。通过对土地高强度开发带来的交通问题剖析,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最终提出建立公交导向的土地开发模式,完善土地开发过程中各阶段的交通影响评价制度,鼓励大型建筑配建公交首末站,倡导停车共享等策略,引导土地集约开发、资源共享、动静态交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常规公交是城市公共交通的主体,而公交场站是常规公交发展的基础设施和重要保障。从国家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来看,对公交场站规划用地实施土地综合开发已成为必然趋势。目前,大多数城市均提出了研究实施居住区开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公交场站配建制度,逐步明确了公交场站"综合+配建"的发展新模式。如何转变公交场站建设规划思路与方法,适应城市转型发展、破解公交场站落实难的发展瓶颈,对城市公交场站的规划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十一五"以来,物联网技术在无锡迅速发展和推广应用,无锡公交自2009年即确立了公交智能化体系建设的规划和目标,经过三年的探索和实践,于2011年底基本完成项目主体建设。项目建成应用以来,实现了对市区159条公交线路、2200辆公交车、2100多个公交站点、56个公交调度首末站的全覆盖,取得了阶段性的应用成果。1无锡公交智能化管理体系建设与实施的内涵和主要做法无锡公交智能化管理体系,是基于动态公共交  相似文献   

9.
《济宁市城区公交发展规划(2010-2030年)》(以下简称《济宁公交规划》),于4月18日由市政府发文批准实施。《济宁公交规划》遵循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定位,对公交场站、换乘枢纽站、公交线网、快速公交、公交专用道以及保障公交发展的政策措施等做出了详细规划。规划年限近期为2015年,远期为2030年。《济宁公交规划》规划了4个对外交通枢纽,22个城市公交枢纽,10个城乡公交换乘枢纽,32个公交首末站;4处公交停保场,2处公交保养场,1处公交大修厂,6处公交加气站,  相似文献   

10.
城市公共交通首末站综合评价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为评价城市公交首末站的布局优劣、运营状况、服务水平,进而优化规划方案,遵循综合性、实用性、可比性、独立性和相容性的原则,从规划的协调性、运行的有效性、环境的可持续性三个方面,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综合评价体系,提出了10项评价指标。结合工程实际,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给出了指标的定义、计算方法和指标分级值;提出了基于系统聚类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方法。应用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能够全面评价公交首末站的布局、运营状况及社会环境,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良好的可操作性,可以用于公交首末站的规划与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