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2.
阿拉木图市1998年前是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首都,现在仍是该国的经济、金融、文化、交通中心,人口130万.借助于前苏联时期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1991年独立建国后的全面对外开放,阿拉木图市形成了一整套包括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公共汽车、出租汽车在内的市区公共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3.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很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创造了各式各样的特色,可供借鉴。一、韩国首尔:发展地面公交系统随着经济的腾飞,首尔地铁建设迅速发展。但是由于地铁建设、运营成本巨大,政府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所以主要发展地面公交系统,实施公交优先成为首尔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首尔市政府用近8年时间来规划和实施公交的改革,顶住各 相似文献
4.
快速公交系统即Bus Rapid Transit,简称BRT,是介于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新型公共交通系统。城市快速公共汽车交通系统,是由快速公共汽车交通道路网络、快速公交车站、快速公交车、良好舒适的服务运营方式,以及智能公交系统等要素集成的系统。它是一个可以提升传统公交运营速度、可靠性和改善公共汽车交通系统状况的城市综合公共交通运营体系。城市快速公共汽车交通系统与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一道,构成城市快速公交系统。 相似文献
5.
6.
7.
9.
10.
11.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重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公共交通主要指定时定线行驶的公共汽车、无轨电车、有轨电车、中运量和大运量的快速轨道交通、小公共汽车、出租汽车、客轮渡,以及轨道缆车、索道缆车等。 相似文献
12.
地铁时代大连有轨电车的发展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连是我国最早建设和开通有轨电车的城市之一,经过百年的发展,最终保留201路和202路两条有轨电车线路,其意义不仅是一种公共交通工具,更是大连这座港口城市的历史印记。近年来,随着地面交通流量的持续增大,以及轨道交通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这两条有轨电车线路由于占用道路资源、与社会车辆干扰严重、与地铁线路大范围重复等问题,引起了各界人士对其保留与否的探讨。本文从大连市城市特色、规划建设历史及发展趋势等方面综合考虑,结合部分案例,对大连市有轨电车的发展思路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俄罗斯莫斯科莫斯科公共交通发展经历了由电车为主,到公共汽车为主,再到地铁为主的阶段.随着地面可用空间的减少以及交通拥挤程度的增加,地铁的优势越来越明显,有效缓解了地面交通的拥挤状况,使市民的出行更加方便和快捷.莫斯科公共交通主要包括地铁、公共汽车和电车(分无轨和有轨两种)、定线小巴等. 相似文献
15.
解决好市内、市外及城近郊道路公共交通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才能构建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16.
布托格的有轨电车网络是欧洲规模最大的有轨电车网络之一,有轨电车是布拉格多元化、市体化公共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拉格建立了先进的调度指挥中心,有效提高了有轨电车运营效率,促进了有轨电车、公共汽车与轨道交通等不同方式之间的衔接。 相似文献
17.
18.
快速公交系统--向可持续城市交通发展之路(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快速公交系统在世界城市的应用 快速公交系统起源于巴西库里提巴市,目前已获得了国际规划设计、交通规划及工程界等的一致认同.如今快速公交系统已遍布拉丁美洲各大城市,如波哥大市、基多市、波多黎各市及圣保罗市.中国昆明等城市也在建设快速公交系统.快速公交系统的使用实践证明了这是一种便利、灵活和节约成本的城市客运交通模式,引起了南美以外很多国家的重视.目前,北美、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的城市领导人逐渐确立了在自己的城市建造快速公交系统的计划.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一体化发展模式下的功能定位,并从城市交通结构、线网布局和交通政策三方面阐述了我国目前公共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关于在城市交通一体化发展模式下的公共交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城市交通》2012,(5):F0004-F0004
伦敦奥运会开幕前由英国安德鲁王子揭幕的伦敦新地标建筑——夏德大厦(Shard),高约310m,共95层,其中78层可供居住和办公,可容纳约1.2万人,是目前欧洲第一高楼。夏德大厦又名”碎片大厦”,其外墙覆盖的1.1万片玻璃板,为大厦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光,每个玻璃窗装有遮光帘,会随着阳光的强弱自动降下,调节室内亮度。夏德大厦地处伦敦萨瑟克区,其设计初衷即希望在交通方面联姻一个可行的多功能服务,包括铁路、公交巴士和出租汽车接驳,同时设有安全的、方便步行区域的多种交通方式、多层次的综合体设计。此外,这座容纳上万人的建筑仅有48个停车位,其中有大部分车位还是出于考虑残疾人士的特殊需要才得以保留。设计团队成员表示。这样”不人性化”设计的背后是为了让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小汽车,更多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良苦用心。如夏德大厦的主设计师所说:”摩天大楼带给一个城市的应该比它们索取的更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