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李有观 《航海》2009,(2):42-42
英国罗亚尔公司制造了一种新型的救生艇。它的艇体、甲板和上层结构均采用高强度增强纤维复合材料制成。救生艇能够有效地防止渗水和漏水,能够抵抗5级风浪,当艇体倾覆后能很快地自行扶直。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救生艇的喷水试验,油火灾试验以及救生艇内热流物的计算问题。主要结论如下: 1)测试了水的光谱吸收系数和喷水的吸收率,以了解起火时喷水对救生艇外表面的效果。这些参数也适用于登船甲板上水冷却装置的设计和确定艇体外表面上的水流速度,以防大火包围的油舱发生爆炸。2)在水池中对现行救生艇进行了四种火灾试验。所测得的艇内表面温度与艇内空气温度同根据救生艇热流模拟模型计算的温度值极为吻合。3)提出了无需对现行救生艇进行耐火试验即可估算救生艇耐火能力的另一种代替方法。  相似文献   

3.
抛落式救生艇是目前最有效的海事救助设备之一,在遇到事故后由高度较高的母船甲板上自然下滑至水中,在进水瞬间受到强大的水上撞击,为了保证艇体结构、艇内设备和内部人员不受损害,抛落式救生艇的强度在工程设计需要重点进行考虑。本文主要介绍逆思考的工程设计基本原理,通过逆向思考研究抛落式救生艇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一些问题,通过梳理抛落式救生艇的一般思路和求异规律,探讨抛落式救生艇外形构造和内部工程设计的改进方案,为抛落式救生艇的设计提供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留培克市Dr??gerwerkAG厂为“Cansafe”重型公司建造了供半潜式平台“Safe Karinia”号用的深潜装置配套设备,这是一艘专用的救生艇,它达到了深潜、安全性和航行技术的现代水平.该艇由留培克市Staack厂建造,已于三月通过试航.钢质双层艇体中,包括一个储有足够呼吸用气的潜水压力室.艇体能自动扶正,操作性能良好.此外,它还有可容纳16名潜水员减压室和3名船员  相似文献   

5.
Allen  Cyril编译 《游艇业》2013,(6):42-49
中规中矩的船体,中规中矩的甲板,除了遍布各层甲板的超大面积落地窗外能—下抓住人眼球外,新近下水的J’ade号,在大多数艇迷心中,似乎“不过又是一艘超级游艇”而已。然而,当你乘坐着它前往海中央,让它向你展示它全面的“开放性”的话,你会发觉其实隐藏在这幅传统面貌之下的,是一颗无比开放的心。  相似文献   

6.
救生艇在自由抛落过程中将与水面发生砰击现象,伴随自由面的破碎、飞溅等强非线性特征,采用拉格朗日系统光滑粒子法(SPH)对该剧烈流动现象进行数值研究.首先对二维楔形体的自由落水过程进行模拟,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文中SPH计算程序在艇体入水问题上具有较好的可靠性.随后,考察了楔形艇体截面的舭部夹角对入水过程中自由面的演化过程及结构运动产生的影响.最后,将SPH方法拓展至三维救生艇的入水过程模拟研究中,分析了艇体入水后的自由面变化及艇体运动的三维特征.数值结果表明,SPH方法能够成功应用于具有复杂自由面变化的救生艇入水砰击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7.
某扫雷艇装备的铁芯线圈是艇具合一式的特种设备,它的安装定位,是艇体船台合拢装焊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表现在艇体内部船体结构的装焊及许多工作都必须等铁芯线圈在船台上安装到位后才能进行,由于本厂船台有1/6的倾斜度,而铁芯线在艇上安装时,只能从艇中后部的机舱甲板开口外吊入艇体内部,然后通过艇底狭小空间,逐个向艏部移动安装到位,在整个吊装过程中,不能有任何诸如碰撞之类的差错,否则将造成无法补救的严重后果,因此,设计实行的安装工艺,确保铁芯圈能安全,可靠并准确地安装到位,是保证该艇建造质量和进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夹层结构玻璃钢游艇整船结构强度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各大船级社普遍缺乏新颖玻璃钢艇体结构强度的计算规范,因此设计者需要直接计算艇体结构强度。在研究玻璃钢游艇的基础上,用ANSYS软件建立全船有限元模型,采用层合壳单元处理复合材料和复合材料夹层结构并计算分析整船结构强度。分析中所采用的方法对于正确地进行玻璃钢游艇整船直接计算具有指导作用和实用价值。同时所采用的冲击力和水动力加载方法可应用于其他类型的高速艇结构强度的有限元分析。  相似文献   

9.
李有观 《航海》2007,(2):42-43
美国建造了一种新型游艇,它是一种能够容纳6个人的漂浮式游艇,造价高达200万美元。它的外表呈圆锥形,高9米,最宽处的直径为15米。主体材料为钢铁,上层则为铝制结构,而位于底部的、能产生很大阻力的观光层则主要是用聚碳酸酯材料制造的。该艇的内部共分为5层,它们之间由旋转楼梯相连,最高层距海平面有5.6米。距海平面3.5米的那层为生活区,配有客房和浴室,距海平面1.4米处的那层为活动区,配有厨房和卫生间。不过,最引人关注的还是位于水面下3米深的观测舱,它能为乘客提供独一无二的水下浪漫之旅。这种游艇非常适合在动植物种类极其丰富的珊瑚礁群和海湾里使用。有了它,游客既可以“漂浮”在海面上,也可以“潜入”水中。  相似文献   

10.
用于大型船的复合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合材料,常指玻璃纤维或玻璃钢(简称FRP)。往往只被认为用来建造游船。然而,人们近来已用复合材料建造57.3m(188英尺)长艇和49m(161英尺)长的快艇。要在十年前,这些玻璃钢船的尺寸已达它可见尺寸范围的上限,但是,由于复合材料及其加工工艺的,是合使用半未到顶。目前在大型钢质船舶上已在小范围内使用复合材料,其中包括潜舴的非耐压壳体甲板铺板,驱逐舰的武器围栏,以及巡逻艇上的烟囱。复合材料在大  相似文献   

11.
采用流固耦合(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FSI)的艇体波浪载荷和结构响应的数值分析方法,对顶浪、斜浪中复合材料双体艇结构的动态响应进行研究。分别建立了完整的复合材料艇体有限元模型以及流场模型,基于数值水池造波技术,通过计算获得了顶浪、斜浪中复合材料艇体结构的时域动态响应结果,选取高应力梯度区域,通过网格加密重构同时获得了复合材料的层间应力。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前10大等效应力与内外面板最值主应力,在将FSI与传统基于经验公式的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的结果对比中发现,FSI中拱、中垂的计算结果更接近于FEM弯扭组合工况,而采用《钢制双体船直接计算指南》计算复合材料双体艇时,所用经验公式的顶浪航行波浪载荷计算值偏小。  相似文献   

12.
采用流固耦合(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FSI)的艇体波浪载荷和结构响应的数值分析方法,对顶浪、斜浪中复合材料双体艇结构的动态响应进行研究。分别建立了完整的复合材料艇体有限元模型以及流场模型,基于数值水池造波技术,通过计算获得了顶浪、斜浪中复合材料艇体结构的时域动态响应结果,选取高应力梯度区域,通过网格加密重构同时获得了复合材料的层间应力。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前10大等效应力与内外面板最值主应力,在将 FSI与传统基于经验公式的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的结果对比中发现,FSI中拱、中垂的计算结果更接近于 FEM弯扭组合工况,而采用《钢制双体船直接计算指南》计算复合材料双体艇时,所用经验公式的顶浪航行波浪载荷计算值偏小。  相似文献   

13.
自由抛落式救生艇入水过程开始时,艇体与水面接触瞬间将产生巨大的冲击力脉冲,这一脉冲力有可能造成救生艇内部结构失效.在救生艇入水过程中,存在固、液、气三相的耦合,其过程较为复杂.文中以某救生艇为研究对象,主机配置为380 J,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其入水冲击过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自由抛落后冲击载荷对艇体的冲击响应.最终得出:最大变形发生在入水时间t=0.35 s,即救生艇开始向水面浮升的时,最大变形量为34.3 mm;最大应力发生在t=0.035s,为95 MPa,应力变化在材料承受范围内,艇身不会被破坏.  相似文献   

14.
根据国内各舰船规范对舰船甲板室设置伸缩接头的有关规定,回顾并揭示了早期舰船甲板室设置伸缩接头的原因及后来在中速艇上的使用情况。在现有中速艇甲板室结构设计实践和大量实艇使用情况的基础上,运用ANSYS整船计算技术,对某快速巡逻艇实船总纵强度计算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分析,在中速艇的主船体采用钢质结构,上层建筑或甲板室用铝质结构的情况下,当总纵弯曲发生时,其铝合金甲板室的总纵弯曲应力远小于钢质主船体的最大总纵弯曲应力,因此,可证明铝合金上层建筑或甲板室的总纵强度一般是没有问题的,可以不设置伸缩接头。  相似文献   

15.
沈江 《中国海事》2005,(3):37-38
B轮是一条5万载重吨级的新散货船,每舷配备一条SRS37型全封闭式救生艇。2005年2月,该轮从位于神户的船厂交接后驶往澳大利亚开始其处女航,开航后测得海面北风7~8级。翌日早晨8点,即该轮首航后不到20小时,该轮两位轮机员在未通知任何船员的情况下,进入左舷救生艇内熟悉设备。在熟悉的过程中,因操作错误,打开了艇内释放装置,使艇前后脱钩,左舷救生艇从距水面18米高的吊艇架上落下,  相似文献   

16.
汪盛义 《机电设备》1990,(2):49-50,8
1 概述救生艇绞车是安装在船舶两舷,籍助于吊艇架、滑轮和钢索将救生艇放下和吊起的设备,它不仅能吊、放救生艇,还可吊、放各类工作艇,进行各种海上作业。由704研究所设计研制的交流电动救生艇绞车是一种系列产品,其中最常用的有25kN、40kN、60kN、63kN 几种。该系列绞  相似文献   

17.
救生艇事故的原因和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浩 《航海技术》2000,(2):20-21
救生艇事故除了个别人为或偶发性因素外,应该说是可以预防的。救生艇常见的事故有:收放艇时艇钩伤人、单侧自动脱钩、艇钢丝破断、人落水、艇桨叶缠绞艇缆、救生艇水容器冻裂等等。对照这些事故,现列举工作中注意事项,以利在今后工作中加以克服和注意,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盛曦光 《江苏船舶》1992,9(3):47-49
<正> 近些年来,随着SOLAS’83修正案第Ⅲ章救生设备的逐步具体化,全封闭式救生艇的设计和制造基本上满足了国内船舶配套的需求,产品质量的综合水平已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多年来在船舶运营和试验过程中,因联动吊艇系统失灵,发生过多起安全事故,暴露了问题的严重性。从救生艇的特定使用条件分析,有不少专家认为:联动吊艇系统已成为“艇的  相似文献   

19.
挪威一家公司已研制成一种救生艇从钻井平台和采油平台吊放的专用吊艇柱,这种吊艇装置在放落高度很大遇到强烈的横风时不致使救生艇与平台的立柱发生碰撞。吊艇装置系一台带绞链式吊臂的吊车(见图),被吊放的救生艇用两根吊索悬挂在吊臂上。当要放落救生艇时,第一节吊臂就下放到水平位置,随后第二节吊臂便可伸展至最大的跨度,并与钻井平台保持垂直。最后,救生艇被下放到海面,并借助艇上的动力驶离平台。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Patran/Nastran,采用层合板复合材料处理玻璃钢复合材料和复合材料夹心结构,计算分析520开敞玻璃钢游艇在满载状态下最大航速航行时艇体结构受力情况。对比两种不同约束状况下的应力和变形,并与航行试验时观察到的变形结果相比较,证明该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