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7 毫秒
1.
柳州区域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区域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理论,构建描述指标体系,选择柳州区域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的相关指标数据,通过综合发展指数、静态协调度、动态协调度计算进行相应的评价,得出结论:柳州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动态协调发展一直在缓慢下降,反映出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进一步增大,满足不了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因此必须对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进行协调管理。  相似文献   

2.
为了促进黄河流域交通运输、区域经济以及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以黄河流域九省区为研究对象,构建具有黄河流域特点的交通运输-区域经济-生态环境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2010—2020年黄河流域九省区的交通运输、区域经济及生态环境系统间的协调发展度演变特性及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障碍度模型分析其主要障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省区综合评价值存在断层差异,各个省区均呈现缓慢上升趋势;耦合度均处于优质协调状态,交通运输-区域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度水平较低,多数省区处在濒临失调、勉强协调状态,呈缓慢上升趋势;各省区、各系统间均在2020年出现显著节点,证实新冠肺炎疫情对系统的协调发展造成一定影响;生态环境是影响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系统,且障碍度在45%以上.  相似文献   

3.
为编制好上海"十三五"综合交通规划,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列出5个议题:一是如何构建世界一流水准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支撑上海成为全球城市?二是"十三五"综合交通规划如何与修编中的上海总体规划确定城市发展方向、结构、形态、布局和城市更新良性互动、相互促进?三是上海综合交通规划如何与长三角、长江流域经济带通盘考虑,促进区域经济和长三角城市群、长江流域经济带发展?四是互联网、车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高新技术如何在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应用?五是怎样建设低碳、绿色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于2014年9月15日,召开"十三五"上海综合交通规划编制若干重大问题研讨会,邀请专家围绕议题,从不同的视野、层面畅所欲言。现将专家们的发言摘要刊登,以飨读者。也希望广大读者来稿发表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把社会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是保证社会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交通运输系统是区域社会基础产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各项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区域投资环境的主要构成主体。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强化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对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以河北为例辅以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交通标准化》2012,(18):120
本刊讯8月1—2日,全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在宁夏银川召开。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要求努力坚持"先进理念、系统管理、经济可靠、有效实施"的工作思路,以"四个坚持"推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6.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把社会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是保证社会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交通运输系统是区域社会基础产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各项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区域投资环境的主要构成主体.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强化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1月21日,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在太原召开。会议深人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山西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总结"十二五"及2015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研究"十三五"发展思路,安排部署2016年工作任务。山西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正印作了题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是环渤海经济圈的组成部分。山东省交通运输体系在环渤海交通运输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安排好山东省的交通运输网的建设,对于环渤海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之间的耦合关系,从需求规模和供给规模2个层面,探究涵盖公路、铁路和航空3种运输方式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发展指标,结合经济系统的社会规模和经济规模指标,建立综合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耦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协调发展指数评价模型,引入交通贡献率参数,得到改进耦合协调测度模型,通过计算耦合协调发展指数,揭...  相似文献   

10.
交通经济带是一种区域经济活动沿着交通基础设施聚集分布的社会经济形态.由于交通运输的发展加强了原料地、加工地和消费地三者之间的地域联系,经由交通运输的连接而逐步变为向沿线更广阔的区域扩散,形成了交通经济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路带经济的科学概念.论坛的主题是路带经济中的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着重研讨构成经济带的综合交通运输的体系、理论和方法,以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为背景,分析了连云港在路带经济中的地位,铁路通道的作用和国家战略,以及路带物流体系的构建与业务创新.为推动经济带与综合交通运输的协调发展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1.
空间经济学和新经济地理学都是以空间为研究对象,但两者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有差异.区域经济学本质上属于空间经济学的范畴,是空间经济学的分支学科.空间经济学、区域经济学都未能将空间变量加入阿罗-德布鲁的一般竞争均衡模型,一直未能被主流经济学所接纳.新经济地理学为主流经济学开启空间维度的窗口提供了坚实的方法论基础.属于主流...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中叶以来,城市群的出现与发展成为世界范围内城市化一个重要趋势。目前我国进入了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以长三角等地区为代表的城市群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交通运输作为区域经济联系的纽带,成为城市群空间有序发展和合理组织的关键。本文在对城市群与区域交通关系的理论分析基础上,首先运用引力模型解释了交通在加强城市经济联系中的作用;接着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测算了该地区交通改善前后主要城市与上海市之间经济联系强度的变化,并指出交通改善有利于增强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最后给出了结论,并建议构建区域性快速轨道交通以促进城市群和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交通运输业是CO_2排放的重要来源.根据长江经济带九省二市2005—2014年面板数据,以Theil指数为衡量指标,从人均、单位增加值、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3个方面测算交通运输业CO_2排放的区域差异;结合扩展的Kaya恒等式,通过LMDI分解分析交通运输业CO_2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交通运输业CO_2排放呈现较明显的不均衡分布,人均碳排放、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差异大于单位增加值碳排放差异;能源结构、单位增加值能耗、单位GDP换算周转量抑制CO_2排放(贡献率分别为1.72%、56.6%、41.68%),单位换算周转量增加值、人均GDP、人口促进CO_2排放(贡献率分别为7.99%、88.99%、3.02%).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学习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课件特点、考核方法等四个方面,阐述了《道路工程识图》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上海世博客流、综合对外交通和世博客流对浙江要求的情况介绍,分析浙江交通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浙江轨道交通的建设步伐。构筑高度协同的长三角。大家园”交通圈的三点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期以来,长江“黄金水道”迎来了中央和地方合力建设的“黄金时代”。文章通过分析长江航运的主要发展现状,研究硬件和软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长江航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立足于江苏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的“三大三化”战略的提出,总结了江苏交通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和主要经验,剖析了江苏交通职业教育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交通事业发展、办学扩展的机遇,提出了促进江苏交通职业教育现代化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强化政府主导的交通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提升交通职业教育院校发展水平和建立完善校企合作机制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空间运输联系反映地理单元间的经济联系,与城镇化进程和区域发展格局息息相关。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省内客运联系增长速度显著快于省际,省域客运联系呈现内聚化态势;从各区域变化幅度看,内聚化态势围绕三大核心城市群由内而外逐步加强,并呈现较大的南北差异。省际客运联系呈现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为核心的中心—外围结构,从发展态势看,沿海城市群的极化效应进一步凸显,中西部区域区内联系加强态势初步显现。研究显示:现状城镇空间不平衡特征仍较为突出,尤其南北分化问题凸显;未来城镇空间布局需突出沿海城镇空间的再平衡、促进中西部城镇空间的多中心集聚和加强南北区域协作。  相似文献   

19.
城市经济及机动化的发展导致我国大中城市道路交通出现了较严重的拥挤现象。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建设的实践,分析了利用客运专线于城际交通的可能性。论文以厦深铁路为例,从客流需求、客运专线设施对城际交通特点的适应性、相关工程技术改造要求以及交通运行效果四方面系统分析了惠深铁路开展城际客运服务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研究表明:惠深铁路兼顾城际客运功能,不仅可大幅提高厦深铁路的财务收支状况,使综合财务内部收益率达到6.5%;同时还可大幅度提高深惠间城际客运的服务水平,扩展深圳市的发展空间,加速惠州融入珠三角经济圈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对快速公交系统引导郑州城市发展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公交(BRT)作为一种可持续交通方式,体现着“公交优先”和“以人为本”的理念,BRT以其大容量、低耗能、快速、环保和乘坐舒适安全等特点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以郑州市为例,鉴于常规公交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了发展BRT系统的必要性,并对郑州BRT系统的构成和运营情况进行了介绍,预示着BRT系统在郑州得到成功实施;最后分析了BRT系统对郑州城市旅游业、房地产行业和商业的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