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泡混合轻质土是一种人工制作的土工填土材料,具有密度比一般土体小,而强度可以达到甚至超过良好土体,强度和密度还可以按照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等良好的力学特性、隔热、隔音等性能。本文基于申嘉湖杭高速公路深厚超软地基上路段K2+428断面工程实例,介绍气泡混合轻质土换填施工工艺,并对采用FCB气泡混合轻质土换填加固技术控制的路基进行加固效果分析,研究表明,FCB气泡混合轻质土在公路工程中能够有效的减小沉降速率与控制工后沉降。  相似文献   

2.
以往在软弱地基上建造重力式码头时,通常采用成本高、工期长的复合地基或者大开挖换填块石方案。以科特迪瓦阿比让港口扩建项目为依托,结合现场工况从理论上分析了深水大厚度换填砂地基设计的合理性。现场施工以及后续沉箱和胸墙的沉降位移发展情况,证明了该工法施工的可行性以及处理效果的有效性。实践表明,深水大厚度换填砂地基处理工法具有造价低、工期短、占用设备少等优点,振冲处理后的地基均匀稳定、承载力高、后期沉降小。可以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周钢锋 《中国水运》2014,(7):352-353
为了充分发挥冲击碾压的优点,通过对软土路基砂砾换填冲击碾压效果、压实遍数、沉降差、压实度及各自标准差的分析,结果表明,冲击压路机在一定行驶速度下,换填砂砾与压实遍数成一定关系,提出了不同压度厚度下较优碾压遍数,推荐了较优的压实工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根据天津津滨高速公路软土地基上改扩建工程的地质情况及施工的特点,按照拟定的拼接拓宽沉降控制标准选择了换填法、搅拌桩及PTC管桩等复合地基方法处理软土地基,从通车后近2年的运营情况及沉降观测资料分析,拼接拓宽后行车平稳舒适,实测沉降量也完全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5.
大连临空产业园填海造地工程陆域形成的工字型区域采用清淤换填块石形成,回填块石厚度为22~24 m,工程中对该区域分别采用夯击能10 000 kN·m和18 000 kN·m进行地基处理试验,试验监测和检测内容主要有深层水平位移、地下水位、孔隙水压力、地表沉降、测斜、分层沉降、多道瞬态面波、反应模量、载荷板、固体体积率和动力触探等,根据试验监测、检测成果与土力学相关公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论证两者差异之处,为工程后续清淤换填区的地基处理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6.
王宇  解宝新 《水运工程》2015,(10):173-176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泡沫轻质土对软弱地基的加固方案,并根据地下水腐蚀强度进行地基承载力和沉降量验算。结果表明,泡沫轻质土超挖换填软弱地基,不增加附加应力,工后沉降为0,考虑地下水腐蚀影响时,通过素填土层厚度控制超挖深度,地基承载力和工后沉降均能满足规范要求,为表层素填土下卧软弱淤泥层场地地基处理的方法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某深水防波堤工程水深18~30 m,软土层厚度超过30 m。为检验部分开挖换填抛石斜坡堤设计方案的地基稳定性和地基沉降,进行了防波堤软土地基离心模型试验。试验得到地基圆弧滑动抗力分项系数为1.19,与按规范验算的稳定性结果较一致;施工期地基沉降量约为总沉降量的50%,试验数值似偏小。试验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曹斌 《水运工程》2011,(2):116-119
结合通吕运河通州大桥—通灵大桥段右岸航道护岸养护工程,对短木桩和块石换填地基处理方案的承载力和沉降量及工程费用进行了计算分析,通过比较分析,短木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案具有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少地基沉降的功效,且费用较低,是浅层软土地基处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某深水防波堤为斜坡式结构,水深18~30 m,软土层厚度超过30 m,基础采用部分开挖换填方式,基底保留了10余米原状软土层,地基沉降较大。为准确预计竣工后地基沉降,预留堤顶沉降以满足堤顶高程的设计要求,采用数值方法研究深水防波堤深厚软土地基沉降变形和稳定性。在利用施工期水下地基监测获得的大量实测数据验证数值模型真实可信的基础上,模拟防波堤的开挖和抛填施工及长期沉降全过程,得到各典型断面的最终沉降、施工期沉降和竣工后沉降,可为堤顶预留竣工后沉降及后期防波堤维护提供参考。同时,利用该模型进一步复核了防波堤地基的安全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公路成为人们日常出行时最佳快捷选择。为此,人们对公路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倘若公路地基结构在处理过程中出现不合理的情况,就会令该阶段的后期施工无法达到公路工程的设计要求。如果施工人员随意填筑铺筑的厚度,就会发生塌陷或者沉降等诸多情况。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寻找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方法,继而推动我国交通运输行业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