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涂方明 《船电技术》2016,36(4):26-29
本文依据现有常见的中压船舶电力系统,建立了船舶交流中压电力网络绝缘故障模型,对其中性点经高阻接地方式下绝缘特性进行了全面的理论分析,主要分析了该接地方式下故障相、非故障相的电流、电压,以及零序电压等特征量与绝缘故障电阻、中性点接地电阻的关系。利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PSCAD/EMTDC进行仿真。为今后该系统绝缘监测方法的提出打下了理论基础,同时利用表征的零序电压来计算绝缘电阻的结论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一、五十年代初期对过电压的分析和测试早在五十年代初,美海军船舶局为选择舰艇配电系统的线制,对不接地系统的过电压进行了分析,认为在下列情况下会造成过电压: 1.永久性接地故障造成的稳态过电压当系统中一点碰地时,其他二个健全相对地电压将升高至线电压,即对地绝缘的稳态电压可以从260伏增加至450伏.2.谐振造成的暂态过电压例如接触器线圈、发电机绕组或者变压器线圈的电感与线路的分布电容形成串联谐振或  相似文献   

3.
洪星 《中国修船》2024,(1):6-8+13
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一起干式负载柜绝缘击穿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最终确定绝缘击穿是由冷凝水引起的间歇性接地所致。研究还发现,对于三相对地绝缘系统,一相间歇性接地可能引起其它两相产生数倍于电源电压的高压。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绝缘测量方法往往不适用于特定场合下的直流供电网。针对两整流桥中点存在经电阻接地的直流供电网,文章提出了两种测量直流侧绝缘的方案,两种方案均是通过添加测量电阻,并在正负极进行投切,分别读取其电流,计算出正负母线的对地绝缘电阻。其中第一种方案通过电路分析方法,利用基尔霍夫定律给出计算式,但需要读取接地电阻上的电流;第二种则通过叠加法避免读取接地电阻上的电流,但需要在计算时代入接地电阻值。推导结果并结合PSCAD/EMTDC进行直流侧单极绝缘故障和两级同时发生绝缘故障情况的电磁仿真,表明后一种方案在测量绝缘电阻上不仅符合精度要求,而且工程应用性更好。  相似文献   

5.
1.如何防止电气线路火灾 电气线路火灾是指电气线路发生故障或管理使用不当而引起的火灾。电气线路是电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电能的输送和分配,电气线路的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日常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活动的正常进行。由于电气运行的热效应,如安装或管理使用不当就会引起火灾。电气线路发生火灾,主要是电气线路的漏电、短路、过负荷、接触电阻过大或导线绝缘被击穿而产生的电火花或电弧,  相似文献   

6.
船舶发电机出口断路器异常漏电是船舶常发性故障,为了提高船舶发电机出口断路器的故障诊断分析能力,提出基于差压传感器检测方法的断路器异常漏电诊断分析方法。采用差压压力传感器进行船舶发电机出口断路器的电压测试,对采集的电压数据进行信号调理和检波分析,采用2个8550的PNP型三极管构成漏电检测仪的恒流源电路,并设计电流电压转换电路进行AD转换控制,根据输出电压的差异性特征实现漏电检测。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船舶发电机出口断路器异常漏电诊断的准确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提要随着绞吸挖泥船电站功率及电压等级的升高,为了保障船员安全及系统设备绝缘不受损害,必须对中性点接地方式做深入地分析.由于船舶中压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大多为中性点对地绝缘和中性点高电阻接地系统两种方式,因此本文将重点分析此两种接地方式,并通过对单相接地故障电流、间歇性电弧过电压以及接地电阻进行分析计算,更直接地对两种接地方式进行分析比较,为正确选择中性点接地方式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陈世昌  汪洋  张伟 《船电技术》2012,32(6):59-61
本文简述了常用交流电源系统的漏电检测装置工作原理,在具体分析了穿心电流差测量法的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中性点接地漏电检测法。设计了检修用DC600V整流直流电源的漏电检测电路,分析漏电流的计算公式,设定漏电保护阀值。提出了该漏电保护装置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电力变压器是工厂供用电系统中的重要电气设备。为了减少线路的电能损耗,大中型企业往往采用高压供电的方式,通过变压器的降压以满足用电设备380V/220V额定电压的要求,根据电功率P=V.I公式,高压输送就能减小线路电流, 样一方面降低了线路的电损耗,另一方面又可减小线路导线的截面积,节约金属材料,因此电力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使用广泛,我厂目前安装使用共11台,装接容量4950KVA。由于电力变压器连续长期电运行,结构复杂,所以相对故障概率较大,一旦发生故障,造成大面积范围停电,且抢修更换时间较长,对工厂的生长就影响很大,为保障供电的可靠性,除了加强日常外观巡视,定期检修保养,其中电气预防性试验也是一项十分有效的工作。历年来通过实践,我厂电力变压器从未发生运行事故,为推广这一技术,为从事于电力系统电气试验,运行、检修人员提供参考,现将有关电力变压器电气预防性试验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单介绍了对称分量法,通过用对称分量法对中性点接地的高压电力系统,在发生常见短路故障时的电流、电压的瞬态变化进行分析,归纳确定出发生不同短路故障模式的相关判据.以应用于当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通过对线路故障的电流、电压的测量,快速、准确的分析判断故障的类型、故障发生的位置,以达到尽快排除故障的目的,减少因短路故障引起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三相四线制IT系统绝缘监测技术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相四线制IT系统发生中性线接地故障前后通常不引起系统电气信号的变化,若再发生另一线接地,就会出现短路跳闸,难以保证供电连续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三相四线制IT系统绝缘监测技术方案。使得三相四线制IT系统在发生接地故障时能及时排除,以保持其供电连续性及可靠性,通过理论分析及建模仿真,验证了其正确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船上的电缆往往会发生短路、开路或接地等故障,以往由于没有探测工具,很难找出故障所在,只得重新敷设一根,以代替有故障的电缆,既浪费材料,又浪费人工。如果使用电缆故障探测仪,就能较为迅速、正确地找出电缆芯线间或对地短路等故障。电缆故障探测仪由信号发送器、接收器和探棒所组成。信号发生器发出具有一定功率的可调音频(1千赫)信号,其线路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3.
任何一个产品均不可能100%完好.为了使电气设备正常运行,避免产生设备自身故障而采取打压试验.耐压试验就是对被试品施加一定的电压,并保持一定时间,以考验被试品绝缘材料承受各种电压的能力,从而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绝缘电阻和吸收比试验、泄漏电流和直流耐压试验以及介质损失角测量试验等虽然能发现很多绝缘缺陷,但因其试验电压低于被试品的工作电压,往往对一些绝缘缺陷还不能及时发现,为了进一步暴露设备缺陷、检查电气设备绝缘水平和是否能投入运行,有必要进行耐压试验.这是鉴定电气设备绝缘强度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刘芃澎  孙俊忠  周智勇 《船电技术》2021,41(6):101-104,108
针对极柱冷却型动力蓄电池组绝缘低的问题,详细分析了极柱冷却型蓄电池组绝缘低的原因.在全面分析与对比电压法和电流法测量电池组绝缘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案例排查过程,总结出一套实用的极柱冷却型蓄电池组绝缘低的排查法,为极柱冷却型动力蓄电池组绝缘低的故障排查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5.
针对牵引变压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避雷器的绝缘结构和特性设计了牵引变电所电气绝缘在线监测系统。系统分为模拟信号提取单元、现场控制单元、信息处理单元、网络服务单元四部分。其中模拟信号提取单元采用特殊设计的零磁通传感器,测试表明该传感器测试微电流时,具有良好的线性度。系统已在大秦线湖东变电所投入运行,在线监测数据与离线试验结果对比表明系统测试精度高,测试数据稳定。  相似文献   

16.
针对由于个别蓄电池绝缘过低引起蓄电池组绝缘较低的故障现象,本文详细分析了蓄电池组中各点对地电压值与蓄电池组绝缘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为蓄电池组绝缘高低的判断和低绝缘蓄电池组中低绝缘单块蓄电池的快速定位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国际电工委员会对于IT、TT、TN配电系统的定义。根据IT、TT、TN三种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不同,比较了IT系统与TT及TN配电系统的特点,分析归纳了IT配电系统供电连续性较高、供电安全性较好的优势以及供电灵活性较低、设备绝缘要求高的缺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船舶IT配电系统的应用案例,探讨了IT配电系统发生第一次和第二次接地故障时需采取的保护措施,介绍了船舶IT配电系统的设备配置。  相似文献   

18.
杨青  韩素芳 《船电技术》2018,(11):17-22
为了通过试验与评估快速得到船用中压变压器绕组绝缘寿命能否满足要求的结论,本文对船用中压变压器绕组绝缘的加速老化机理进行了分析,根据阿伦尼斯理论、考虑船舶环境的影响的条件下,提出了采用热失重分析法的船用中压变压器绕组绝缘加速老化试验方案、试验程序和评估方法,给出了模拟线圈设计原则和诊断电压确定方法,并针对某型船用变压器进行了绕组绝缘寿命的试验和评估,证明了本文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陶文俊 《船电技术》2011,31(12):38-40
基于Buck变换器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可直接实现功率因数校正和降压功能,但会在输出电压中产生较大的二次谐波电压,本文就两种降低二次谐波电压的方法-增大输出电压反馈的带宽和串联补偿技术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串联补偿技术能够有效降低二次谐波电压,而且输入电流能够很好地跟踪输入电压且无畸变,保持较高的功率因数。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配出中性导体的IT系统应用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IT系统供电连续性高、安全性好的优势及不能提供220V交流电源、保护复杂、绝缘要求高等缺点。讨论了IT配出中性导体的可行性问题,介绍了传统方法不能监测中性导体绝缘的原因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注入信号法的绝缘监测方案。讨论了配出中性导体的IT系统发生第一次和第二次接地故障时的保护方案。分析表明,配出中性导体的IT系统性能优良,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