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3 毫秒
1.
文中综述了目前世界范围内压载水管理系统的研发现状,以及IMO对使用活性物质的压载水管理系统的批准状况。根据目前的情况,国际上已有大量船用设备制造商投入到压载水管理系统的研发和生产上,且其中一些已经获得IMO批准和船旗国主管机关的认可,这将大大加快压载水公约生效的进程。根据MEPC58上压载水审议组的审议结果,压载水管理系统已经基本达到船队履约的需要。国内各方面应对压载水公约的生效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2.
正IMO明确压载水管理系统安装日期7月3日至7日,在伦敦召开的IMO海环委第71届会议批准了压载水公约第B-3条修正案文本,确定了船舶安装压载水管理系统(BWMS)的时间。根据IMO的决定,对受压载水公约约束的新船在交船时应安装BWMS以满足D-2排放标准。对于现有船舶应在2019年9月8日及以后的首次国际防止油污证书(IOPP)换证检验时安装BWMS,但对于曾在2014年9月8日及以  相似文献   

3.
航海备忘录     
刘昭青 《航海》2015,(2):18-19
<正>IMO启动有关压载水性能标准实施的研究据悉,IMO启动实施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BWM公约)第D-2条款所述的压载水性能标准研究。该项研究将就批准压载水管理系统指南(G8)的实施和有关类型认可程序,以及船上日常操作中认可压载水管理系统(BWMS)的性能进行评估。其研究基于事实,将专注于收集、综合和分析数据、可验证信息并编制文件。该项研究涉及两个途径以便利和优化数据收集。途径一  相似文献   

4.
IMO海环会第52次会议最终完成了《压载水管理系统批准指南》(Guidelines for Approval of Ballast Water managerrmat systems),批准了《有效物质批准程序》(the Procedure for approval of active substances),并考虑将在海环会第53次会议审议后以MEPC决议的形式通过。散装液体和气体(BLG)分委会和MEPC未来会议将继续制定其他有关的导则。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7月3日?7日在伦敦召开的国际海事组织(IMO)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第71届会议(MEPC71)批准了压载水公约第B-3条修正案文本,船舶安装压载水管理系统(BWMS)的时间问题尘埃落定。根据IMO的决定,对受压载水公约约束的"新船"(即于2017年9月8日及以后建造的船舶,"建造"系指安放龙骨日期或处于类似建造阶段,具体详见公约第A-1.4条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7月3日~7日在伦敦召开的国际海事组织(IMO)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第71届会议(MEPC 71)批准了压载水公约第B-3条修正案文本,船舶安装压载水管理系统(BWMS)的时间问题尘埃落定。根据IMO的决定,对受压载水公约约束的"新船"(即于2017年9月8日及以后建造的船舶,"建造"系指安放龙骨日期或处于类似建造阶段,具体详见公约第A-1.4条"定义"),在交船时应安装BWMS以满足  相似文献   

7.
胥苗苗 《中国船检》2012,(2):I0006-I0006
船东需要先进的技术来满足新的压载水公约规则。随着IMO压载水公约即将生效,设备生产商正努力制定他们的行销政策。2004年压载水公约就已完成并获IMO通过,但到目前为止仍未生效,因为该公约需要IMO中的30个成员国,代表全球至少35%的世界船队批准,并且完成以上程序一年以后.该公约才能正式生效。  相似文献   

8.
齐东周 《世界海运》2011,34(1):14-16
介绍国际海事组织(IMO)颁布的《国际船舶压载水及沉淀物控制与管理公约》的生效日期、性能标准及批准流程,论述现有的主要船舶压载水处理方法、目前符合国际海事组织压载水排放标准的压载水处理系统及其影响,为2016年底前全部现有船舶配备IMO认可的压载水处理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压载水公约履约环节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各方加强合作,共同寻求最佳的解决路径。国际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以下简称压载水公约)于2017年9月8日生效。根据国际海事组织(IMO)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的最新决议,委员会分别针对新建船舶和现有船舶明确了具体执行时间表,批准了基于修订的G8导则制订的压载水管理系统认可规则,并制定了压载水置换统一解释及应急措施导则等一系列文件。  相似文献   

10.
刘昭青 《世界海运》2008,31(4):11-11
在考虑了海洋环境保护科学方面联合专家压载水工作小组的第四和第五次会议的报告后,海环委同意对四个压载水管理系统予以“基本批准”和对一个压载水管理系统予以最终批准。MEPC还通过了有关使用活性物质压载水管理系统的修订批准程序,其更新和阐明了该程序。  相似文献   

11.
为防止船舶通过压载水转移外来生物和病原体,IMO制定《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国际公约》及相关导则。根据该公约和导则的相关要求及目前船用压载水管理系统研发、批准和型式认可现状,对公约及相关导则实施中船舶将面临的公约D2标准适用日期、压载水管理系统选型以及船舶履约等一系列具体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中国海事》2008,(9):75-75
2008年6月10日,德国联邦海事和水利局为SEDNA压裁水管理系统颁发了型式认可证书。该技术由德国Hamann AG公司研发,所使用的活性物质为Degussa Evonik GmbH公司开发的Peraclean Ocean(SEDNA 250)。该系统于2006年2月获得IMO的初步批准,2008年4月获得最终批准。截至目前,全球已经有三种压载水管理系统获得了型式认可证书。  相似文献   

13.
热点扫描     
声音批准压载水管理公约,各成员国政府需快马加鞭——IMO秘书长Mitropoulos截止到目前,只有27个国家批准了压载水管理公约(BMW),船队规模占世界商船队的25.3%。但公约正式生效需要获得30个国家批准,船队数量占世界商船总量的35%。日前,在IMO散装液体和气体分委会  相似文献   

14.
国际信息     
公约与法规IMO拟在全球综合船舶信息系统(GISIS)中加入压载水管理系统的新模块IMO于2005年建立了全球综合船舶信息系统(GISIS),到目前为止,GISIS中已有9个模块面向IMO成员国和公众开放。通过每个模块的专门帐号,成员国可以直接登录,进行  相似文献   

15.
正0引言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并最终消除有害生物和病原体的转移,国际海事组织(IMO)A.868(20)决议通过《2004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简称《压载水公约》),对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做出强制要求~([1-3])。2016年9月8日,芬兰向IMO递交公约加入文书,宣布接受《压载水公约》。至此,《压载水公约》已有52个缔约方,船舶总吨位达全球总吨位的35.144%,满足"经至少  相似文献   

16.
正0引言国际海事组织(IMO)于2004年召开的国际船舶压载水管理大会通过《国际船舶压载水及其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以下简称《压载水公约》),其中对于公约生效的条款规定为:占世界商船吨位35%的30个国家批准12个月之后生效。芬兰于2016年9月8日加入公约,IMO宣布总计52个国家批准公约,约占世界商船总吨位的35.14%,公约达到生效条件,将于2017年9月8日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5万t半潜船各作业工况下压载水使用情况,压载水配置量大、快速压载是该型船的特点,传统泵压载水处理系统很难满足要求。论述了该型船采用泵压排载和压缩空气压排载组合的压载水系统,着重研究了该船设计中已获实用新型专利的循环法和倒舱法压载水处理方式。该船的创新设计最终满足了IMO D-2的压载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8.
何鸿翔 《中国船检》2011,(11):84-86
IMO于2004年2月通过了《国际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以下简称《压载水公约》),制定出"压载水性能标准(D-2标准)",提出严格的压载水生物控制指标。公约一旦生效,所有船舶根据公约规定将在一定期限内完成压载水管理系统的安装。目前,国内首套采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IMO《2004年控制和管理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国际公约》的分介绍,分析了压载水管理系统的现状,展现了世界各国压载水管理系统制造和技术发展现状,探讨了我国应对国际公约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1压载水公约相关情况分析2004年2月,《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国际公约》(以下简称压载水公约)在国际海事组织(IMO)召开的关于压载水管理外交大会上正式通过,尽管历经10载,但该公约迟迟未能满足生效条件,即合计占世界商船总吨位不少于35%的至少30个国家批准一年后生效。截至2015年4月,全球有44个国家批准压载水公约,约占世界商船总吨位的32.86%。据此,可以推测,压载水公约最迟于20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