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目前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人命救助、联合搜救方面进行过怎样的合作?此次实船演练对服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何积极意义?本次演练一一为您呈现。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人命救助、联合搜救方面具有广泛的共同利益,那么中国—东盟国家海上搜救合作有怎样的基础,已做了哪些工作呢?中国与东盟国家除老挝外均是《1974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缔约国,中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越南是《1979国际海上搜寻与救助公约》的缔约国。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海工搜救工作现状 我国于1985年加入<1979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作为该公约的缔约国、国际海事组织的A类理事国,承担公约赋予的对海上遇险人命及时救助的国际人道主义义务和责任;海上搜救工作也是综合国力的体现,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对外形象.  相似文献   

3.
正按照《国际航空和海上搜寻救助手册》,海上搜救责任区是指"一个划定明确范围的,与救助协调中心相关联的,在其中提供搜寻救助服务的区域"。各国应在搜救责任区内建设船舶交管系统等遇险标的定位系统,并提供足够的应急救助力量,即海上搜救责任区可作为各国海上管控能力建设合法性的重要依据,亦被各国视为海洋主权的组成部分。为此,世界各国在交叉海域几乎都存在或存在过搜救责任区争议。在我国南海水域,各国海上搜救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海上救助分级体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海上救助分级体系概况从我国现有的与海上救助相关的规定中可以看出,我国当前关于海上救助的分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搜救预案》)中体现出的对海上救助的管理性分级;二是针对某遇险事件的海上救助事故性(主要是危险性)分级。(一)海上救助的管理性分级由于我国实行的是由交通部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省级海上搜救中心和海上搜救分支机构三级搜救指挥协调机构组成的海上救助主管协调机制,因此,我国海上救助的分级中存在着对海上救助的管理性分级。我国《搜救预案》中提到的海上救助行动的分级…  相似文献   

5.
海上搜救是保障海上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我国于1985年加入《1979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有承担公约赋予的海上搜救责任和对海上遇险人命及时救助的国际人道主义义务。台州市海上搜救中心于2002年9月成立以来,为搜救工作作出了贡献,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特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3月23日,山东省海上搜救中心与韩国西海地方海洋警察厅在山东烟台举行海上搜寻救助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该《备忘录》旨在加强山东省海上搜救中心与西海地方海洋警察厅在海上搜救业务方面的合作和交流,实现信息共享,共同做好中韩水域间海上搜救应急工作.提高海上搜寻救助行动效率。  相似文献   

7.
结合“5.7”空难谈海上搜救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上搜救是《1979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赋予我国的神圣义务,我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也有明文规定。如何认识海上搜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履行国际公约、保护海上人命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海上交通安全法》修订设立的"海上搜寻救助"专章的指导思想和重要意义海上搜救是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履行国际公约的重要内容,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提升国际影响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海上搜寻救助"专章,就是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海上搜救领域,完善海上搜救法治体系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9.
日本周围海域从事运输、渔捞的船舶甚多,海难事故层出不穷,每年损失巨大的财产和宝贵的生命。为了在发生海难时进行有效的搜索救助,海难救助机构确切掌握船舶动态是极为重要的。美国于1958年建立了名叫“安巴”(AMVER)的船位通报制度,许多难船及时得到获救。《1979年关于海上搜索及救助的国际公约》于1985年6月22日生效。该公约也要求各缔约国设立这种船  相似文献   

10.
向海上遇险者提供援助是每一位海上工作人员的义务,这一点在SOLAS’74/88公约、SAR’79/98公约等国际公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公约要求缔约国政府建立相应组织、安排必要的值守,并救助海上遇险者。1989年中国组建了各级海上搜救中心(RCC),专门负责指挥海上遇险事件的搜救。但在实施搜救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下面将介绍对“强泉369”轮的救助过程及存在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粱磊 《珠江水运》2009,(7):49-51
海难救助是海商法中非常古老的一项法律制度,其目的是通过赋予救助人救助报酬请求权来维护海上航行安全。一般情况下,海难救助仅发生在地位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相关公约和各国立法对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的海难救助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规定。然而,在实践中,国家主管机关也可能会加入到海难救助中来,这使得此时的海难救助中的法律关系复杂化。国家主管机关在进行海难救助活动的过程中的法律地位如何、应享有哪些权利同时又应负担何种义务,违反相应义务后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我国立法规定得并不明确。本文通过对我国立法及相关公约的规定进行分析,对国家主管机关在海难救助中的法律地位及法律责任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2.
重大海上突发事件需要国家搜救服务机构迅速作出反应,组织大规模搜救行动,救助人命并化解严重危害海洋生态环境的污染险情。引发重大海上突发事件的原因有很多,除海上运输可能造成重大海难事故外,其他行业如民航运输、海洋石油、海洋养殖捕捞都是重大海上突发事件潜在的事故源。  相似文献   

13.
国际海事组织(IMO)海上安全委员会(MSC)通告《1979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SAR 1979)》已于1985年6月22日起生效。目前接受该公约的缔约国计有14个国家(统计至1984年3月1日止)。这些缔约国有:阿尔及利亚、阿根廷、澳大利亚、巴巴多斯、巴西、加拿大、智利、法国、联邦德国、荷兰、挪威、瑞典、英国和美国。我国政府尚  相似文献   

14.
近日强冷空气南下,海面风力徒增,给海上生产和交通运输带来较大威胁。从事海上作业要关注天气变化,注意安全,部分渔民冒险出海,导致遇险。海上搜救部门迅速救助,转危为安。12月5日19时25分,湛江海事局值班室(湛江搜救分中心值班室)接到“一茂名籍渔船上午出海捕鱼时在虎头山附近海域失踪,船上4人,请求救助”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一方面要求茂名海事局进一步查实渔船及渔民情况,一方面将情况向有关领导汇报,并根据领导指示迅速协调茂名海事局“海巡1567”轮、南海救助局“南海救195”轮、茂名渔政船及渔船前往出事海域搜救。当时海面东北风7至8级、阵风9级,浪高达4米,但为了救助遇险渔民的生命安全,全体救助人员不惧恶劣环境,通宵在出事海域搜寻。经过一夜搜寻仍未找到失踪渔船和人员。6日8时40分湛江搜救分中心又协调交通部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派出救助直升飞机,展开海空立体救助行动。至11时3分将失踪渔船及4名渔民被附近渔船成功救助同港。后经了解,该船于5日9时30分左右收完网后在返港途中因机械故障而失去动力,在海上漂流,直到次日10时左右时被发现时,已在海上漂流了24小时,并到了湛江市吴川海域。据悉湛江搜救分中心正在全力搜寻茂名失踪渔船时,6日8时50分,又接报:一船名为“粤遂溪03064“渔船(船上2人)在湛江市江洪港对开海域因风浪大造成尾轴折断而在海上漂流,随时有倾覆的危险,需要紧急援助。由于遇险海域风浪较大,湛江搜救分中心成员单位没有可以直接派出的船,便通过广东省搜救中心迅速协调在涠洲岛附近海域值班的“南海救196”轮前往救助,并要求湛江渔政部密切关注渔船情况。11时50分,“南海救196”轮到达现场,并将“粤遂溪03064”渔船安全拖回草潭港。  相似文献   

15.
海运事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海上通航密度逐步增大,相对应的海难事故问题也在逐渐增多,这也凸显了海上救援工作的重要性。由于海上通航环境的特殊性,遇到突发事故时,很难及时采取救助措施,同时搜救工作也会受到海上环境的直接影响。在海况恶劣的情况下,搜救工作极难开展,往往需要经过数个小时的搜救才能取得一定的进展,这也是导致海难事故人员伤亡惨重,且经济损失较大的主要原因。从我国现阶段的海上搜救工作来看,还面临设备设施、人员素质和协调能力等方面的问题,致使搜救工作的效率受到一定影响。文中就针对海上搜救工作中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探讨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进一步增强海上搜救工作的效率,降低海难事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5月18日,由河北省海上搜救中心主办、河北海事局承办的《河北省海上搜寻救助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宣贯会在河北秦皇岛召开。  相似文献   

17.
吕航 《中国船检》2005,(7):30-33
海上搜救服务是政府协调一切公共和私有资源,履行遇险监测、通信职责,确定遇险人员位置,展开搜寻工作,将其转移到安全地点的行动,是国家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部制定了将搜救中心建成“全方位覆盖、全天候运行、快速反应的现代化水上交通安全保障系统,对发生在我国搜救责任区内的海上险情进行有效、快速救助”的总体目标。为完成这一目标,交通部和上海市政府刚刚进行了一次东海联合搜救演习。  相似文献   

18.
正9月13日,由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主办,河北省海上搜救中心承办,唐山市人民政府协办的"2021年国家海上搜救无脚本实战演练"在河北曹妃甸海域成功举办。实战演练以"强化科学搜救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为主题,突出"实战性强、专业性强、科学性强"三个特点,模拟1艘渔船在曹妃甸海域因大风天气翻扣、11人失联的重大险情,河北省海上搜救中心协调指挥国家专业救助船、海警以及渔政等公务船、社会救助力量等协同联动,迅速开展大规模海上搜救。实战演练综合运用了救助直升机、无人机、水下机器人、智能无人艇等新技术新装备,形成了陆、海、空、天立体化综合救援网络,对海上遇险人员实施快速、有效搜寻救助。  相似文献   

19.
我国海上搜救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雯梅 《水运管理》2009,31(8):35-38
为更有效地进行海上搜寻与救助,保障海上人命和财产的安全,在分析海上搜救体制历史沿革及相关海上搜救法律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海上搜救体制现状和特点,提出改善我国海上搜救体制的建议:修改相关海上搜救法律,制定全国性的海上搜救条例;明确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性质;强化海事管理机构在海上搜救中的作用;完善补偿机制,充分调动社会救助力量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文章根据《1979年海上搜寻和救助公约》的发展和我国的履约情况,以及天津辖区搜救现状,找出了目前天津搜寻和救助方面的不足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天津地处渤海湾的现状,提出了如何提升天津在搜寻和救助方面的水平,更好地实现航行更安全、海洋更清洁的目标,提高我国海事的履约水平,保障人命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