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4.缸套的拆装 缸套的合理安装是提高发动机修理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往往因缸套安装不当而造成早期磨损、拉缸、排油冒烟、漏水、烧缸垫,有时甚至造成压断缸套,压裂缸套安装孔凸缘等事故性损坏。 (1)湿式缸套的拆装 a.气缸套的拆卸 取下气缸套的常用工具如图23所示,使用方法是:发动机平稳放置,工具辅件完整灵活。抽出托板销子,取下托板,把起出器支架平整地放在发动机机体平面上,将螺旋杆穿过气缸套,然后装好托板并用托板销子联接。使托板两个肩部准确地抵住缸套底部,先轻轻扳转螺杆的扳手,当手有受力感觉时即停,使托板与气缸套接触可靠时再用力扳转手柄将气缸套取出。在取出过程中可以用木锤在气缸套底边敲击,以帮助缸套移动。如果没有专用工具,可以把机体倒立架空,在气缸套下端平面上放一块木头,用铁棍通过木头将缸套镦下。  相似文献   

2.
针对内燃机气缸套的动态变形问题,提出一套对湿式缸套在工作时的变形进行测试的方法。通过对增压中冷柴油机湿式气缸套周向应变的动态测试与分析,绘出缸套在工作时产生的周向变形曲线,分析缸套变形的特点以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增压后转速升高对缸套应变影响不明显,缸套的最大变形出现在各作用力对缸套壁面作功最大的2 200 r/m in工况。  相似文献   

3.
陈鹏 《重发科技》1997,(1):5-18
本文叙述了高速增压柴油机气缸套的一种设计思路。建议这种缸套应使用湿式气缸套,在缸孔方向上采用中部定位式,材料使用合金灰铸铁,文中给出了缸套设计的主要数据和标准手选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我处一台进口日产牌重型牵引汽车(60吨)的RD10型发动机损坏,经拆检后,发现该机的气缸套尺寸,与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气缸套规格不一样。,比市场上销售的缸套台口低5mm,我们跑遍北京,天津也没有购到与该机尺寸规格相同的缸套。但它的缸套内径尺寸与我国产的135型系列柴油机缸套相  相似文献   

5.
采用试验和有限元计算的方法研究了气缸套径向失圆变形,测量了机体上环带和缸套内孔的初始变形,建立了机体、缸盖、气缸垫、气缸套和螺栓等有限元模型,用仿真软件计算了施加螺栓预紧力后缸套和机体所承受的载荷分布,用M atlab软件绘制了实测和软件仿真得出的缸套内表面变形的三维云图,研究了机体初始变形对气缸套径向变形计算的影响。结果表明:机体上环带初始变形对气缸套失圆影响显著,有限元建模时必须考虑机体上环带初始变形。  相似文献   

6.
为评估某V型高强化柴油机气缸套的变形特征,考虑活塞组件的耦合作用,建立气缸套变形分析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有限元非线性求解方法对气缸套热-机耦合工况下结构变形进行求解,获得气缸套工作状态下的结构变形量,并充分说明在气缸套结构变形分析中考虑活塞组件耦合效应的重要性。分析了缸套结构纵向及不同高度截面变形特点,结果表明,缸盖螺栓预紧载荷和活塞侧向作用力对缸套缸口和活塞上止点处的截面变形影响较大,气缸套中下部截面变形相对较小,主要以椭圆变形为主。  相似文献   

7.
东风朝阳柴油机公司1996年投放市场的107.5kWCY6105型柴油机,是在CY6102BQ型柴油机基础上扩缸而成的。气缸套为薄壁干式,壁厚仅1.5mm。当气缸套磨损严重需要更换缸套时(在车上拆卸,不需镗磨),若采用胎具在常温下压入,往往会损坏缸套的缸沿,即使勉强能压入,也会引起缸套变形超差。我们做过一个试验,在常温30℃时测量缸套外径,然后把这个缸套放在电冰箱  相似文献   

8.
柴油发动机多为湿式气缸套,大修发动机时一般都采用更换气缸套的方法予以修复.我们曾遇到过3例495型柴油发动机大修后气缸套从缸肩处折断,打坏缸体的严重机械事故.通过认真检查,均与未彻底清除缸套上座孔夹角处的异物(油泥、灰尘或积碳等)有关.  相似文献   

9.
中重型柴油机扩缸前后缸套变形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低缸套壁厚可以在保持发动机紧凑性的同时提高排量,而缸套变形是限制许用厚度的主要瓶颈,针对这一问题,选择缸套壁厚和材料作为变量,缸套变形圆柱度和傅里叶展开系数作为评判指标,研究了薄壁湿式气缸套的可行性。通过对某型柴油机进行有限元分析,发现缸套壁厚从8.25 mm 降低到6.25 mm 后缸套变形明显变大,而改用钢质材料后缸套变形与原机相当,证明了通过降低缸套壁厚同时采用弹性模量更高的材料是一种可行的扩缸方法。  相似文献   

10.
1.气缸套高出缸体高度的技术要求 DC6110系列发动机的湿式气缸套用耐磨合金铸铁铸造,气缸套的上端面凸出缸体顶面的高度(图1中的H值)为0.025~0.105mm,并且两相邻缸套的高出差不超过0.03mm,以保证气缸垫的密封.另外,在缸套上端面有1.2mm高的防火环带,以防止缸垫烧蚀.  相似文献   

11.
一辆北京BJ2020型吉普车,因所装配的BN492Q型发动机气缸磨损过甚,便更换了气缸套,但换了缸套之后,却出现气缸体内的冷却水渗入曲轴箱(油底壳)内的现象。开始怀疑系漏装缸套密封圈所致。拆检缸盖,逐一取出缸套进一步查看,均未有漏装密封圈情况。 因缸体漏水现象发生在换缸套之后,对有关换缸套作业和配件质量等导致漏水的因素进行分析、检验,如气缸垫损坏、缸体破伤、缸套密封圈变形或失去弹性等,均  相似文献   

12.
镶铸气缸套为铝气缸体曲轴箱的一种创新气缸套工作表面技术,其基本的前提条件是铸铁气缸套与铝气缸体曲轴箱之间必须形成较高的形状结合度,从而使气缸套牢固地结合在发动机机体中,同时,使燃烧热量向冷却水套方向散发。目前的模拟计算仅能依靠浇铸过程期间的熔融温度提供的气缸套结合牢度从而进行参考,而德国Foseco和Volkswagen公司的最新研究考虑到了气缸套外表面的结构。介绍了建立模拟模型的方法以及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铸件的比较。  相似文献   

13.
赵金成 《汽车维修》2010,(11):42-42
汽车发动机气缸套目前采用的常见型式有干式和湿式2大类。在这2大类中干式和干式、湿式和湿式缸套之间也有很大差别,如果我们不能够根据各种型式的不同特点在维修装配时加以注意,将会使发动机产生窜气、漏水、窜油、缸套断裂等故障。因此,弄清不同型式气缸套的特点掌握装配要点才能够扬长避短,减少或防止事故发生,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降低维修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缸套的变形直接影响到气缸套与活塞环间的间隙以及缸套与缸盖间的密封性,从而导致机油消耗增加、产生窜漏、增加损耗和燃油消耗。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文章采用有限元方法重点分析预紧力作用下的气缸套失圆问题。结果表明,发动机第1缸和第4缸的变形量过大。通过增加壁厚很好地解决了此问题,说明有限元分析可以在设计初期解决缸孔变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前各修理厂家在测量发动机气缸套的尺寸时,大都采用以下方法:测量每个缸套时,选择上、中、下三个位置,并同时测量每个位置前后和左右方向的尺寸。同一位置的最大尺寸减最小尺寸,即为失圆度,或称椭圆度或圆差。不论前后或左右方向的尺寸,也不论是上部还是中间位置,测量的最大磨损尺寸减去标准尺寸,即为锥度,或称为斜差。使用中,若发动机气缸套的失圆度或锥度超过规定的极限尺寸,就需要进行更换缸套或镗磨气缸套的修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故障现象一辆解放牌6×4自卸车,型号为CA3252P2K2L2TE,搭载CA6DL1-31柴油发动机。据驾驶人反映,该车曲轴箱强制通风管喷机油。故障诊断抽出机油标尺,发现机油未变质,无水但有柴油,于是决定对活塞和气缸套进行检查。拆检活塞和气缸套,发现活塞和气缸套均有轻微磨损。更换四配套(包括气缸套、活塞、活塞环、活塞销、活塞销卡环及缸套阻水圈等部件)后试车,曲轴箱强制通风管不再喷机油。本以为故障就此排  相似文献   

17.
干式气缸套机体气缸加强筋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Pro/E三维造型软件和HyperMesh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某柴油机组件的实体模型和有限元网格模型,并用Ansys对该柴油机机体进行有限元分析。以气缸套的变形和机体的缸套止口平面的变形作为评价指标,用统计的方法讨论了机体气缸加强筋的效果,发现该机体有气缸加强筋时,气缸套以及机体的缸套止口变形大,影响发动机密封性能,使机械效率下降,不利于排放,从而为该柴油机机体的改进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吉尔130汽车发动机气缸套是湿式的。缸盖两侧压着气缸套上端面的宽度很小。发动机换气缸套后,如果气缸套上端面对于缸体顶面的相对高度及不平行度过大,形成阶梯形,工作时,即使驾驶员正确操作,发动机也很容易冲坏缸垫。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采用刮研工艺对两台吉尔130汽车发动机作了修理,保证了精度。经过两年的运行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珩磨形貌的CuNiCr气缸套与Cr-Al_2O_3涂层活塞环配副时的摩擦学性能。分析了CuNiCr气缸套磨损表面形貌和元素分布,以及珩磨角和粗糙度对缸套摩擦磨损和抗拉缸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优化珩磨角和粗糙度可以有效改善气缸套的摩擦学性能。珩磨角和粗糙度不仅影响活塞环与气缸套之间的磨损机制,而且还对润滑油膜分布和油膜的保持有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其摩擦磨损以及抗拉缸性能。  相似文献   

20.
活塞与气缸套之间的间隙称为缸壁间隙。缸壁间隙的大小对发动机的性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每一种型号的发动机,生产厂家都会推荐出缸壁间隙的最佳值。缸壁间隙的大小,先测出缸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