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2月22日,英辉南方造船(广州番禺)有限公司为珠海高速客轮公司设计建造的铝合金双体高速客船——"海琴"船顺利完成试航。在试航过程中,该船试验航速达38kn,最大航速曾达40kn,远超过设计航速34kn,船舶操纵性良好,各种设备都一次通过CCS检验,各项性能均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提升重庆—上海过闸型江海直达船的航行性能和经济性,以满足通过三峡船闸船舶吃水要求的江海直达船型为研究对象,以排水体积和浮心纵向位置为约束条件,采用理论设计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优化船型。采用Rhinoceros软件进行船体建模,采用CAESES(FRIENDSHIP-Framework)软件进行半参数化模型优化,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技术进行阻力预报。通过2轮优化对比,优化船型在10 kn、13 kn和16 kn航速下的总阻力相比原始船型分别减小10.76%、8.18%和1.86%。研究表明:垂直艏+下凸艉组合的减阻效果要优于尖直艏+平直艉组合,且航速越低,减阻效果越明显;采用多航速验证方法能有效避免固定航速船型优化的局限性。研究结果可供江海直达船的船型设计和建造参考。 关键词:型线优化;总阻力;多航速;江海直达船;SBD技术  相似文献   

3.
研究一种快速估算航速的方法,并基于该方法开发估算软件NEPTUNE,用于船舶方案设计阶段快速预报航速,提高设计效率。阻力估算采用基于母型船的二因次法,螺旋桨设计采用基于MAU图谱的最佳直径和限制直径螺旋桨设计。通过算例对该方法及软件进行验证,航速误差小于0.2 kn,能够满足方案设计阶段航速估算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同时,统计了71型船的模型试验数据,回归了相关补贴计算公式,并量化了螺旋桨的转速余量。  相似文献   

4.
<正>近期,10艘大单飞入船院。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分别与振华重工签订6艘Tuna A80油田守护船基本设计、详细设计以及生产设计合同,与广新海工签订4艘Tuna A100 ice破冰型三用工作船基本设计、详细设计以及生产设计合同,总计10艘大单。其中,Tuna A80总长68.84 m,型宽14.8 m,最大吃水5.7 m,最大航速14.5 kn,最大载重量1 750 t,系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近海运输船的船机桨匹配情况,文章以某50 m近海运输船为研究对象,使用StarCCM+软件仿真不同航速下的船舶阻力,并通过系泊特征校核和自由航行特征校核,计算船机桨匹配情况。最后将实船测试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做对比,验证理论计算的准确性,为近海运输船的船机桨匹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实际测量任务,为保证长江上游航道测量快艇的最大航速及测量航速要求,比较几种不同推进方式,分析其动力特点,该艇建造完成后实测航速为35 km/h,船舶航向稳定性良好,船舶回转试验及惯性试验试航结果完全满足设计要求,实船使用表明,该船动力满足设计要求,喷水推进装置与主机匹配优良。  相似文献   

7.
2010年1月28日,黄海造船有限公司为德国国际船舶航海公司建造的13500t水泥运输船建设完成。这是目前我国建造的最大的水泥运输船。该船长132m,宽22.5m,设计吃水7.80m,服务航速约为12kn,能航行于无限航区。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9月10日,我国首艘自主建造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下水。"雪龙2"号是全球首次采用双向破冰技术的船舶,对我国极地科考事业意义重大。(1)极大拓展我国极地。相较"雪龙"号,"雪龙2"号最大的特点是结构强度满足PC3要求,双向破冰,并且具有以2~3 kn航速、连续破1. 5 m冰+0. 2 m积雪的能力,为国际极地主流的中型破冰船型,且为全球第一艘采用艏、艉双向  相似文献   

9.
于松荣  朱峰 《水运工程》2022,(10):18-22
为满足钦州港未来20万吨级集装箱船进出港及靠离泊作业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依托大榄坪港区东航道及9#泊位建立船舶操纵数学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反演船舶进出港以及靠离泊的有效航迹,为航道及回旋水域安全通航提供建议。结果表明:东航道现有10万吨级双向通航航道可满足未来20万吨级集装箱船在6级风况下单向通航的需求,航道水深需进一步疏浚至-16.3 m,船舶可以乘潮进出港;进港时,南段转三墩段的建议航速为9 kn,参考舵角15°;三墩段转大榄坪段,建议航速为7 kn,参考舵角20°。在靠岸风和涨潮流共同作用下,船舶回旋的航迹幅度较大,水域沿水流方向尺度需由原先的790 m扩展为1 200 m。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5月10日,黄埔文冲在龙穴为36 000 DWT多用途船"天真"轮举行了签字交付仪式。该船型是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为中远航运量身开发、精心设计的节能环保型多用途船。该船总长189.99m,型宽28.5m,吃水11.0m,服务航速14kn,主机日油耗19.8t,达到国际先进水平,EEDI满足IMO第三阶段减排要求。全船装货  相似文献   

11.
5450 DWT多用途集装箱船入德国劳氏船级社。主尺度为:总长116.2m、垂线间长107.48m、型宽16.60m、型深8.05m、设计吃水6.10m、装载能力521 TEU;主机功率4320kW、航速15.50kn。  相似文献   

12.
沪东造船厂为青岛远洋公司建造的一艘47500吨级节能型散货船“泰华海”号,7月23日在该厂签字交船。该船由沪东造船厂与日本大阪船厂联合设计,总长189.94m,垂线间长180.00m,型宽32.20m,型深16.60m,结构吃水11.70m,设计吃水10.70m,最大载重量47500t,航速14.20kn,续航力19600n mile,属无限  相似文献   

13.
《航海》2018,(6)
正2018年10月18日,由中国船级社上海分社检验的最大载箱量达20 119标准箱的"COSCO SHIPPING SAGITTARIUS(中远海运人马座)"轮在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举行隆重的命名交付仪式。该船型由外高桥造船和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708研究所共同设计,总长399.8m,型宽58.6m,型深30.5m,结构吃水16.0m,设计吃水14.0m,设计航速22.5kn,最大载重量  相似文献   

14.
12月29日,由武船集团双柳武船为中创物流青岛远大均胜海运有限公司建造的两艘700 TEU多用途集装箱船,在双柳基地顺利开工。700TEU多用途集装箱船为全焊接钢质型,设计航速12.8 kn,总长118 m、型宽20.8 m、型深11.2 m、设计吃水7.2 m,航速12.8 kn,载重8 800 t,入级CCS,可搭载700个标准集装箱(含109个冷藏集装箱),可航行于国内近海和沿海水域,主要运输外贸集装箱货物,兼顾运输杂货分流至沿海各个港口。  相似文献   

15.
我国首次为巴布亚-新几内亚建造的1700吨级集装箱货船“玛登海岸”号,于5月20日在东海船厂顺利交船。这艘船是东海船厂首次建造的两艘出口船中的第一艘,也是我国首次出口南太平洋地区的船。该船长64.9 m,型宽13.80 m,型深6.10m,最大吃水5.00 m,最大吃水时载重量1700t,航速10 kn。  相似文献   

16.
一、船舶概况"SNNO.1"轮,一艘巴拿马型散货船,总长225.0m,最大船宽32.3m,型深18.3m,夏季吃水13.291m,DWT70181t。主机为Sulzer6RTA62,直驱二冲程单作用柴油机,定距传动螺旋桨,转速为83r/min,航速12kn。二、事故回放  相似文献   

17.
针对具有破冰能力的极地甲板运输船螺旋桨提出了一种设计方法。设计满足国际船级社协会的Polar Class规范及俄罗斯船级社RMRS规范。在设计过程中,应用升力线理论进行设计,并结合升力面理论修正的方法,对设计结果进行了规范公式要求的计算校核,进一步又通过直接计算方法对其进行了PC规范的强度校核;在多种校核结果指导下调整了螺旋桨的某些设计细节,使螺旋桨强度达到规范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对安装该桨的工况进行航速预报,结果表明:航速达到设计要求。说明本文的设计方法可用于具有破冰能力的极地甲板运输船的螺旋桨设计。  相似文献   

18.
《船舶》2015,(4):127-127
<正>2015年7月27日,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设计、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国内最大集装箱船——18 000箱集装箱船顺利交船。该船总长399.2 m、型宽54 m、型深30.2 m、设计吃水14.5 m、服务航速22.2 kn,入级法国船级社(BV)。该船具有载箱量大、运营成本低、节能、环保、  相似文献   

19.
《上海造船》2009,(2):47-47
国内最大铝合金穿浪双体船下水。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建造的我国最大、最先进的全铝合金穿浪双体试验船6月1日下水。该船总长60m、型宽18m、型深5.9m,最高航速可达到38kn。  相似文献   

20.
《船舶》2019,(5)
正近日,连云港港口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签署了4 000 hp纯电动港作拖轮设计合同。4 000 hp纯电动港作拖轮是国内首艘纯电动港作拖轮,总长36 m、型宽10 m、型深4.5 m、设计吃水3.5 m、航速13 kn,为钢质全焊接、单甲板、倾斜龙骨、前倾首柱、圆角方艉、动力蓄电池供电、双变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