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2009年12月1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会议和京都议定书第五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落幕,会议达成了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哥本哈根协议》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作出了安排,并就全球长期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透明度等焦点问题达成广泛共识。  相似文献   

2.
运输船舶的氟里昂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学来  吴孟余 《机电设备》1996,(2):33-35,45
1 引言 氯氟烃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和安全性好等优点,因此在各种空调制冷设备中得到应用。业已证实,释放到大气层中的氯氟烃将最终到达同温层,并消耗保护性臭氧层。联合国召开了签订蒙特利尔议定书的会议,要求逐步减少CFCs(即氯氟烃)的生产,尔后的蒙特利尔二次会议及1992年11月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修改了蒙特利尔议定书,加速了CFCs的替代工作。  相似文献   

3.
9月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首脑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本次峰会旨在为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凝聚政治共识,注入政治推动力,推动哥本哈根会议取得成果.闭幕式上,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指出,通过这次峰会,各国领导人展示了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达成实质性协议的决心.那么,在这一背景下,哥本哈根会议将走向何方呢?为此,本刊记者邀请三位业界专家阐述了哥本哈根会议的相关背景及其对会议的展望.  相似文献   

4.
周驰  马艳玲 《中国海事》2010,(11):67-67
<正>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第14次京都议定书特设工作组(AWG-KP)以及第12次公约长期行动特设工作组(AWG-LCA)会议于2010年10月4日至10月9日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召开。此次会议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国代表大会(COP16),即墨西哥坎昆会议前的最后一次正式谈判会议,将形成向坎昆会议提交的协议文本,意义重大,这也是中国首次承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正式谈判会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资源能源问题和温室气体排放等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作为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我国已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承诺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中应该承担的义务,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6.
美国<能源清洁安全法案>的问世,加速了世界进入低碳时代的节奏.美国从将<京都议定书>拒之门外,到成为后京都议定书的倡导者和推动者,这一拒一推之间,美国人又一次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相似文献   

7.
臭氧层破坏导致气候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一。自1987年24个国家共同签署《关于消耗臭氧层的蒙特利尔协定书》(以下简称《蒙特利尔协定书》)以来,发达国家逐步淘汰氯氟碳化合物(Chlorofluorocarbons,CFCs)的生产和消费。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于1997年制定的《京都议定书》对温室气体排放进行限制,  相似文献   

8.
从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最后到2016年的《巴黎协定》,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提供了基本的法律制度.在此框架下,国际海事组织(IMO)经过20多年努力,引领全球航运业的减排步伐在极具历史性的2020年进入了关键时期.随着现有船舶能效指数(EEXI)的提出,IMO的绿色新画...  相似文献   

9.
正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温室气体减排方式之一。"碳排放权交易"通常被简称为"碳交易",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1997年12月在日本东京签订的《京都议定书》中。《京都议定书》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权可以像普通商品一样交易。《京都议定书》把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二氧化碳、甲烷、全氟化物、六氟化硫六种气体确定为温室气体。因此,碳排放权交易被泛化为各类温室气体排放权的交易;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在所有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因此温室气体排放权的交易被简称为"碳交易",而从事这种排放权交易的市场被称为"碳排放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地应对温室气体减排趋势下我国海运业面临的新挑战,在研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以及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等国际法规的基础上,对欧盟委员会单方面规制海运温室气体减排政策是否具有合法性进行分析,从而为我国相关主管部门和相关行业从国际及国内两方面准备应对之策提供法律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船检》2009,(7):75-75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绿色和平组织等环保组织及专家日前汇总完成了继《京都议定书》之后的全球变暖对策国际框架草案。该草案要求发达国家整体有义务大幅削减温室气体的总排放量.2020年时减排量比1990年减少40%;对于发展中国家则设定了应力争完成的减排目标,但未作硬性规定。  相似文献   

12.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0t会议,已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有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参加。联合国气候会议经过多次、反复的讨论在19日达成《哥本哈根协议》。这个协议虽然不具备强制约束力,但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作出了安排,并就全球长期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透明度等焦点问题达成广泛共识。  相似文献   

13.
正航运经济繁荣发展,为城市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船舶排放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也影响城市的空气质量。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空气质量的关注度进一步提高,防控船舶大气污染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响应低碳号召促航运绿色发展2015年12月12日,通过的《巴黎协定》是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之后,人类历史上应对气候变化的第三个里程碑式的国际法律文本,确立了2020年后的全球气候治理格局,推动  相似文献   

14.
《蒙特利尔议定书》旨在保护臭氧层,关注ODS(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的物质),具体参数是ODP(大气臭氧层损耗潜能值)。《京都议定书》旨在防止全球气候变暖,关注温室效应,具体参数是GWP(全球温室效应潜能值)。  相似文献   

15.
随着西班牙于2004年12月3日批准《2003年建立国际油污染赔偿补充基金的议定书》the 2003 Protocol Establishing an International Oil Pollution Compensation Supplementary Fund,于2003年5月在伦敦举行的外交大会上获通过),对油船污染事故受害者的增加赔偿额将生效。西班牙的批准意味着该议定书现在已达到生效标准,  相似文献   

16.
针对《2000年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事故防备、反应与合作议定书》的生效情况、适用范围与基本要求,结合我国现状,分析我国加入该议定书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面临的挑战,提出我国加入该议定书应采取的应对措施:(1)完善国内相关法规,提供履约保障;(2)加强应急技术研究,建立应急信息系统;(3)完善应急预案,健全应急反应体系;(4)加大基础设施保障,加强应急能力建设;(5)建立HNS污染损害赔偿基金,实施船舶强制保险;(6)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提高应急反应水平。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暖是人类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由于行业特殊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要求国际航行船舶通过国际海事组织(IMO)实现其温室气体减排。回顾了国际社会关于船舶温室气体减排的谈判进程,介绍了国际海运业温室气体减排的现状和特征及技术性、营运性与基于市场的减排措施,在分析IMO对船舶温室气体减排的立法进展及其可能对我国造船业、航运业、人才需求等方面造成的影响基础上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0t会议,已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有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参加。联合国气候会议经过多次、反复的讨论在19日达成《哥本哈根协议》。这个协议虽然不具备强制约束力,但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作出了安排,并就全球长期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透明度等焦点问题达成广泛共识。  相似文献   

19.
徐华 《中国船检》2008,(7):25-27
以议定书方式通过的MARPOL公约附则VI于2005年5月19日生效,该附则主要是限制消耗臭氧物质、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油气和颗粒物等的排放.对于温室气体中的CO2的排放,考虑了占全球贸易运量90%的船舶航运,但其CO2的排放仅占全球总排放量的27%,因此IMO并没有把它作为一件十分紧迫的任务。然而,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长.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在《京都议定书》附则中承担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的欧盟和发达国家.不断向IMO施加压力.  相似文献   

20.
<正>备受关注的此次巴黎COP21的议题之一就是讨论修改《京都协定书》并检查有关国家承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执行情况。《京都协定书》规定航运和航空将分别由国际海事组织和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管理,而由于发达国家无法完成每年向发展中国家和岛国援助1000亿美元的原定舒缓计划,因此,在本次大会上航运业和航空业也是重点。由于欧盟等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附则I中承担温室气体减排义务,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