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多人合作博弈理论业已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的各个领域.企业之间形成战略联盟已经成为多方"共赢"的基础.国外干散货航运市场已经形成了以"运力合作池"为代表的战略联盟方式,但我国沿海干散货运输市场还未出现结成合作联盟的格局,互相之间的恶性竞争时有发生.针对国内目前沿海干散货运输市场的实际情况,借助多人合作博弈理论,分别计算出单个联盟、两人联盟和共同联盟中的局中人最大收益的数值结果.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我国沿海干散货航运企业之间结成战略合作联盟乃是实现"共赢"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航运市场中越来越广泛的合作,越来越多的航运企业加入联盟这一情境,考虑了企业经营者的非理性因素,论文研究了2×2的航运企业合作与竞争的行为策略,根据不同的行为策略建立了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运用复制子动态分析其演化趋势,最后得出二者的均衡稳定策略。结果表明:航运企业的竞合趋势与航运联盟的收益及收益分配密切相关,"投机行为"的产生将会降低联盟总体收益。  相似文献   

3.
张露露  齐娜  王伟 《世界海运》2005,28(2):29-30
通过介绍目前跨国航运企业在我国港口的投资现状,分析政府政策在吸引航运企业投资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优惠政策与企业投入相关的博弈模型。通过对博弈模型的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并应用于上海洋山港投资与建设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干散货船队业务经营范围遍及全球,其波动周期和变化规律与全球贸易及世界经济紧密相关.为了探讨干散货货主船队快速发展引发的航运市场风险及货主企业与专业船队合作共赢的途径,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博弈论相关理论知识建立了货主企业与航运企业的动态博弈模型,并提出货主企业与专业船队应将共同组建船队及签订长期运输合同作为主要的合作模式.该研究对于促进干散货航运市场的稳定及货主企业和专业船队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国际集装箱班轮联盟发展透视及我国航运企业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国际集装箱班轮联盟的发展现状以及班轮联盟的优势和弊端,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航运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航运企业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王丹  赵媛  刘芃 《水运管理》2007,29(8):3-5,34
为探寻航运联盟产生发展的内在动因和未来的发展趋势,采用进化博弈理论解释国际航运联盟的形成过程。在对航运联盟发展演变的历史和进化博弈理论进行简单介绍之后,建立国际航运联盟演变的进化博弈模型,求出复制动态方程的3个不动点,并进一步推导模型的进化稳定均衡解。最后指出将来极有可能出现少数寡头垄断国际集装箱海运市场的格局;航运市场中采取联盟策略的航运公司的比例会渐趋稳定;仍将有一大批具有竞争力的中小型航运公司继续存在。  相似文献   

7.
为寻找福建省港口联盟的发展方向、谋求更好的效益,梳理福建港口发展历程及港口联盟方式,基于合作博弈论分别建立双方博弈和三方博弈模型。双方博弈模型使用斯塔克尔伯格(Stackelberg)模型,三方博弈模型借助因子分析法分析城市综合实力和港口自身实力。结果表明:福建省港口联盟的最佳方式为三方联盟,其收益大于任意一港或两港联盟的收益。建议:建立福建港口联盟,适时促进合作并逐步考虑引导合并;改变专业码头建设过剩的情况,需要对港口群的条块分割局势进行充分利用,促进市场要素自由流动的同时引导港口集中发展优势项目以形成互补格局;鼓励港口发展特色业务;促进港航合作和港路合作以发展港区企业,解决临港企业发展缓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航运巨头联盟已经成为趋势,航运业进入了巨头联盟抗衡的时代。本文通过分析航运巨头联盟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对中国的航运企业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国内博弈论应用于旅游安全管理研究进行梳理,安全博弈论的研究工作主要应用集中于反恐领域,未涉及到旅游安全管理方面的研究,但同时博弈论在旅游方面的应用切入点也越来越多。从博弈论在安全领域与旅游领域相关应用现状来看,提出Stackelberg博弈作为政府、企业与个人针对安全管理问题利益矛盾的一种解决方式,为旅游安全资源合理分配提供科学依据,其应用将会是旅游安全管理上的一个创新突破点。  相似文献   

10.
2013年全球航运市场变革不断,继船舶进一步大型化以及推出“天天马士基”的服务理念后,P3联盟在港航业内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在这样的变革之下,全球港口业将不得不面对航运联盟对其带来的港口间竞争以及船港之间博弈的双重压力和挑战。2014年乃至未来几年,全球港口行业将处于深度调整期,  相似文献   

11.
运用经济模型——古诺模型和施塔克尔贝格模型,从运量与利润驱动的视角分别解释了国际航运企业组建战略联盟,以及再由航运联盟发展为航运兼并的演进轨迹。  相似文献   

12.
<正>从航运业的特征、航运联盟的目的,以及国际经济、技术发展趋势来看,航运联盟的分分合合,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2M联盟的“解体”震惊业界,航运企业的分分合合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其实,航运联盟有其自身的逻辑和发展规律,除了受航运业自身因素影响外,  相似文献   

13.
王世凯 《水运管理》2006,28(12):14-15,19
分析当前国际海运业并购现状,针对我国航运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航运企业的应对策略,认为我国航运企业应积极运用兼并收购战略,加大联盟力度,政府也应加强对航运企业的支持和监控。  相似文献   

14.
李煜 《水运管理》2013,35(9):19-21,35
随着国际航运市场的变化与国际航运立法的发展,联营体取代班轮公会成为班轮公司间合作的主要模式。为了帮助我国航运业在日益明显的航运联盟趋势中找到发展契机,对航运联营体的反垄断豁免制度进行全面回顾,并分析其获得反垄断豁免的现实原因。当前航运市场上地达联盟、G6联盟、CKYH―长荣联盟三大航运联营体与马士基集团四家独大的格局已经形成,我国要想在新一轮的航运企业洗牌中占据有利位置,必须紧跟国际立法与市场发展趋势:加强法律规范,建立严格条件的豁免制度;加强企业合作,提高企业运营绩效;调整船队结构,改善运营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际航运企业间的战略联盟已渐趋垄断了国际航运市场.在此态势下,我国的航运企业如不尽快地制定参与国际航运战略联盟的目标,势必导致我国航运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下降.为此,本文从简析国际航运业战略联盟入手,进而结合我国航运企业的实际,提出参与国际航运战略联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在供应链体系下,根据战略联盟的相关理论,对青岛港与国外航运巨头建立港口战略联盟的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为其他企业及行业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钱佳 《水运管理》2014,(7):28-31
在阐述班轮运输企业横向合作联盟——航运联盟的演变及发展的基础上,从联盟力度、运力情况、货主的选择等3个方面分析P3网络联盟对航运市场造成的影响。班轮运输企业与港口之间纵向合作联盟的发展趋势表现为:班轮运输企业具有港航合作联盟的主动权;拥有深水良港的码头运营商具有竞争优势;未掌握运力的国际港口经营商处境艰难。在竞争与合作的时代,港航企业应集成一体化共建全球物流服务网络,提高港航企业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汪玲  钟铭 《世界海运》2005,28(4):35-36
近年来,国际航运市场出现了多种合作经营模式,而面对激烈的竞争局面,我国航运企业也逐渐形成各种战略联盟,其中最普遍的为航运合资企业。根据对目前我国航运合资企业的分析,针对其发展联盟模式进行评价,并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近期引发航运市场广泛关注的P3航运联盟展开讨论,主要分析航运联盟的发展趋势,P3成员组建超级联盟的动因,最后,从货主、竞争者、港口等多个方面分析P3航运联盟组建之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王志明 《集装箱化》2013,24(11):3-5
2013年6月18日,马士基航运、地中海航运和达飞轮船达成协议,在东西航线上组建名为"P3网络"的长期运营联盟。按照协议:该联盟将在亚欧航线、太平洋航线和大西洋航线上部署运力260万TEU,涉及29条航线和255艘船舶;马士基航运、地中海航运和达飞轮船分别投入运力约110万TEU,90万TEU和60万TEU,分别占联盟总运力的42%,34%和24%。本文分析P3网络联盟成立的动因及其对亚欧航线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我国航运企业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