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船舶工程》2011,(3):100
2011年6月8-10号,全国数字化造船技术论坛暨《船舶工程》2011年编委会、理事会年会在重庆交通大学胜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工程》编辑部联合重庆交通大学共同主办。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黄平涛、重庆交通  相似文献   

2.
《江苏船舶》2007,24(2):20-20
《江苏船舶》第6届编委会第4次会议于2007年4月25~28日在江苏镇江召开,学会领导、第6届编委出席了会议。会上,戴雪良主编汇报了《江苏船舶》杂志的工作,编委会主任童小田对《江苏船舶》杂志提出了要求,并希望编委积极支持编辑部工作。  相似文献   

3.
《船舶工程》编委会于1982年10月10日至13日在西安召开了《船舶工程》编委会扩大会议。除编委会委员参加外,并邀请了中国科协期刊工作部、总会、各省市造船学会、各专业学术委员会以及学会各兄弟期刊编辑部派代表参加,实际出席人员共46名。会议首先由编委会主任委员王星朗同志致词,随后请到会代表就党的十二大召开后的新形势下如何办好《船舶工程》,进一步提高刊物质量提出宝贵意见,《船舶工程》编辑部向代表们汇报了《船舶工程》杂志创刊四年以来的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4.
学会动态     
1986年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扩大会议1986年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扩大会议于1986年7月8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共二十二人,其中有十三名编委会委员,以及《中国造船》、《船舶工程》、《舰船知识》编辑部负责人。程望主任委员和方文均、郁凤昌付主任委员出席并主持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造船技术》2009,(5):I0008-I0008
2009年9月3~5日,在吉林省延吉市召开了《造船技术》杂志第六届三次编委会。此次会议由《造船技术》编辑部主办,参会代表分别来自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科技部、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南京中船绿州机器有限公司、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船第九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6.
<正>第八届《造船技术》杂志编委会、第七届《中国海洋平台》杂志编委会全体会议于2015年4月23日在浙江奉化隆重召开,来自上海、北京、广州、大连、南京等省市的总计45位编委及编辑部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科技情报研究室主任兼两本杂志主编吴春平主持。  相似文献   

7.
《船舶工程》2004,26(1):70
《船舶工程》编委会第二次工作会议于2003年11月17~20在杭州召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经济运行部主任、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张希平主持会议,原七O四所所长,本刊主编冯永祥代表编委会致词。《船舶工程》杂志作为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会刊,在学会领导的指导下,在  相似文献   

8.
《船舶工程》2009,31(5)
2009年8月20-22日, <船舶工程>编委会,理事会工作会议暨编辑出版年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船舶工程>编辑部和<热能动力工程>编辑部共同主办,会议的主题为:"手拉手,携手走明天".黑龙江省副省长孙尧,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黄平涛,中国工程院院士、<船舶工程>主编闻雪友出席了会议并分别致词.  相似文献   

9.
《船舶工程》2007,29(4)
一年一度的《船舶工程》编委会会议于2007年7月12日-13日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黄平涛先生、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宪东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船舶工程》新任主编)闻雪友先生、中船重工集团第七○四研究所副所长(总工程师)焦侬先生出席了本次会议.参加会议的编委委员、编委代表共计69名.  相似文献   

10.
《船舶工程》2008,30(3)
《船舶工程》是1978年受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委托创办的。至今已经完成了30卷175期的编辑出版。作为船舶行业的主流媒体,刊物侧面反映了当前国内船舶界的学术水平。在编委会的大力协助下、广大专业读者的认同下、编辑部工作人员和作者们的辛勤劳动下《船舶工程》在船舶行业内影响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1.
《船舶工程》2007,29(4):I0008-I0008
一年一度的‘船舶工程》编委会会议于2007年7月12日一13日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黄平涛先生、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宪东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船舶工程》新任主编)闻雪友先生、中船重工集团第七。四研究所副所长(总工程师)焦侬先生出席了本次会议。参加会议的编委委员、编委代表共计69名。  相似文献   

12.
为了开展非钢质船舶学术交流,加强船舶技术管理和建造质量,两学会于1991年10月5~6日在常州市武进玻璃钢船厂第八次联合召开技术交流会。省造船学会、硅酸盐学会、造船公司、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上海分部、《江苏船舶》编辑部等29个单位,4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共收到论文12篇。与会代表通过这次会议广泛深入的交流,对我省在非钢质船舶及其制品的成绩方面给于肯定,  相似文献   

13.
《中国造船》编辑部于1988年11月15日在上海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上海学术活动中心召开了《中国造船》创刊40周年纪念会。出席会议的有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程望、上海市科委主任金柱青、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何友声以及《中国造船》编辑委员会部分委员等66人。会议由《中国造船》编委会主任方文均主持,《中国造船》编辑部主任万廷镫作了《中国造船》创刊40周年的报告。程望、金柱青、何友声等同志分别在纪念会上作了讲话。他们指出:《中国造船》是一本严肃的学术期刊,长期来不仅刊登了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科技文章,而且在学术交流、培养人材等方  相似文献   

14.
82年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工作会议通过决议,规定今后各专业学术委员会及各地方学会在学术活动中所交流的重要论文均在《船舶工程》上刊登目录,优秀论文可刊登少量摘要。论文全文则由《中国造船》编辑部存档,会员可根据目录向《中国造船》编辑部申请复印资料。为方便广大会员查找论文起见,特制订论文编号办法如下:  相似文献   

15.
3月31日,《船舶工程》编辑部组织召开了2021年第一季度青年编委会议,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江苏科技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中国船舶七○四所、中国船舶七○八所和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的7位青编委专家出席会议,并实地参观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实验中试基地.  相似文献   

16.
正7月20日,《广东造船》编辑部在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召开提高办刊水平研讨会。本刊主编徐文珊、常务副主编谭政生、学会秘书长李东明、本刊部分论文编审专家及编辑部工作人员共13人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围绕修订完善《广东造船》编辑部工作制度、加强编审专家队伍建设、补充完善专业设置等主题开展研讨。会议提出:要严查学术不端行为,对查重率超过20%的,退回  相似文献   

17.
据《中国修船》杂志报道: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修船技术学术委员会船机修理学组第三次学术交流暨学组工作会议于1987年5月在青岛北海船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修船技术学术委员会、《船舶工程》编辑部、  相似文献   

18.
学会动态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扩大会议于1987年6月11日至14日在杭州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共20名,程望主任委员主持了会议。这次会议交流了学会编辑出版工作的情况和办刊经验,讨论了编辑、出版、发行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技术部罗国梅同志介绍了为筹建船舶工业出版社酝酿的一些情况,会议呼吁有关方面应尽早成立出版社。会上《中国造船》、《船舶工程》两刊编辑部分别汇报了1986年以来的办刊情况和存在问题,介  相似文献   

19.
动态消息     
《造船技术》编辑部于去年十一月十日邀请船舶设计、研究、制造和教学单位的代表座谈,探讨“成组技术”在造船中应用的问题。这是本刊举行的第一次专题讨论会。应邀派代表出席的单位有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船舶设计研究院、上海船舶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综合技术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船舶工艺研究所、江南造船厂、广州造船厂、镇江船舶学院等,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技术部、上海船舶工业公司派同志到会听取意见,此外,还特邀了上海机电设计院同志参加座谈。会议由本刊编委会副主任刘应虎同志主持。与会同志对“成组技术”的含义及其应用情况广泛交换了意见,提出了几种观  相似文献   

20.
《造船技术》编辑部于去年十一月十日邀请船舶设计、研究、制造和教学单位的代表座谈,探讨“成组技术”在造船中应用的问题。这是本刊举行的第一次专题讨论会。应邀派代表出席的单位有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船舶设计研究院、上海船舶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综合技术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船舶工艺研究所、江南造船厂、广州造船厂、镇江船舶学院等,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技术部、上海船舶工业公司派同志到会听取意见,此外,还特邀了上海机电设计院同志参加座谈。会议由本刊编委会副主任刘应虎同志主持。与会同志对“成组技术”的含义及其应用情况广泛交换了意见,提出了几种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