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目的:西安地裂缝是一种地区性的灾害地质现象,已对西安城市建设构成危害。为了查明西安市地铁6号线沿线地裂缝的分布及其与线路的关系,从而为确定地铁6号线走向、车站位置、敷设方式及工法等提供地裂缝基础资料。三类地裂缝场地勘察难度大,目前还没有成熟的经验。为了地裂缝钻探具有针对性,减少钻探量,从而提高勘察质量,加快勘察进度,沿线路布设人工地震勘探,以便从深部确定地裂缝,为地面地裂缝钻探提供指导性依据。研究结论:(1)本文针对三类地裂缝场地的复杂性,先采用18 t的震源车进行人工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勘探,然后在地震异常处进行钻探验证,查出地裂缝;(2)地震勘探试验表明,物性差异明显,所解译的地裂缝位置与钻探结果吻合较好,是有效可信的手段之一;(3)在城市道路环境下使用大吨位的震源车,抗干扰效果好,勘探精度、深度均达到了预期要求,可以在地裂缝勘察中推广运用;(4)本研究成果对隐伏断裂勘察也具有示范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西安地裂缝是西安地区典型的地质灾害。f3地裂缝通过北站房及高架候车室拟建场地,其活动对站房安全有较大影响。查明其位置、评价其影响、并提出对策是防治地裂缝灾害的关键。介绍西安地裂缝的基本特征及成因机理,对拟建场地f3地裂缝的勘察概况做了说明,并通过对已有观测数据和地裂缝活动特征的分析,估算地裂缝未来的活动速率。在此基础上分析地裂缝对建筑物的危害,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活动断层能引起多种自然灾害,如地震、砂土液化等地震灾害和断错、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因此,研究活断层的勘察方法对于铁路建设防灾减灾而言显得尤其重要。为减轻活断层灾害和确保工程安全,物探先行,在铁路勘测阶段,通过对活动性断裂及其勘探方法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提高勘察质量,查明沿线活动性断裂的空间分布及其延伸情况,为活动断裂工程评价铁路选线、工程设计等提供依据。本文结合胶新铁路和京沈客专等勘察项目,研究物探技术在活动性断裂勘察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结论:(1)物探采用地震映像法、密点距电测深可有效地查明活动性断裂的浅部位置分布;(2)采用地震反射可查清中、深部断裂发育延伸情况及特征;(3)采用测氡法既可查明由活动断层引起的地裂缝在近地表的分布情况,又可对断裂的活动性进行分析评价;(4)本文研究结论可为同类活动性断裂和地裂缝勘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桂北山区花岗岩分布较广,抗风化能力差且有较大差异性,当各类工程在花岗岩风化层中通过时,受差异风化、风化球发育影响,土石类别、施工方法、设计的防护措施存在较大变化,施工中存在安全隐患,对工程造价影响巨大,如何做好花岗岩地区花岗岩的不均匀风化的勘察及影响因素研究工作,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该地区某公路沿线广泛分布花岗岩,采用综合勘察手段和方法,查明花岗岩的分布特征,分析研究花岗岩差异风化的影响因素,是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基础。研究结论:(1)桂北山区花岗岩的差异风化受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且这些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2)采用综合勘察方法,能够查明花岗岩风化层的变化情况,获得准确的地质资料;(3)各种勘察手段相辅相成,相互印证,合理安排勘察次序,科学地进行分析、统计、研究,能够准确划分花岗岩风化特征分区,使复杂的地质问题简单化、条理化,为设计施工提供翔实可靠的基础资料;(4)该研究成果对花岗岩具有差异风化特点地区的公路、铁路等工程的勘察、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通过对拟建工程沿线地裂缝发育影响因素的分析,确定工程沿线地裂缝发育的主要影响因子,建立沿线地裂缝危险性评价模型,计算地裂缝危险性指数,并进行危险性分区;以评价工程沿线地裂缝发育的危险性,指导工程的勘察设计。研究结论:根据危险性指数,按危险性大小将拟建工程沿线地裂缝发育的危险性划分为大、中、小三个区。结果表明,现场确定的孙河、北甸、庙卷3处地裂缝均发育在地裂缝危险性大区,评价结果与实际较吻合,并有效指导了该工程的勘察设计。  相似文献   

6.
软实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勘察设计企业作为为工程建设领域提供技术支持和管理服务的智力型企业,更是离不开软实力的构建。研究了软实力的理论内涵,从企业文化的视角对企业软实力进行了解读,并从三个方面针对勘察设计企业的特质提出了软实力建设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论勘察设计企业的软实力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昊天 《科技交流》2010,(2):138-140
软实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勘察设计企业作为为工程建设领域提供技术支持和管理服务的智力型企业,更是离不开软实力的构建.文章研究了软实力的理论内涵,从企业文化的视角对企业软实力进行了解读,并从三个方面针对勘察设计企业的特质提出了软实力建设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临汾盆地是地裂缝多发区,这些地裂缝规模大、破坏性强,严重影响着该地区工农业生产和居民日常生活,并严重威胁着工程建设安全。正确认识地裂缝成因机理,对该地区经济发展及工程建设规划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可为该地区地裂缝灾害的减灾防灾提供科学依据。以杨家庄地裂缝为例,通过调绘、槽探、物探等手段分析总结其发展规律,认为构造断裂活动控制着该地裂缝的产生、发展,而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渗透又对地裂缝起到了一定的诱发和加剧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活动 ,提高经济效益 ,保证工程质量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特制定《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 ,现予以发布 ,自 2 0 0 3年 8月 1日起施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水利部、航空总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发布《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令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深圳地铁3号线主要沿国道205中央分隔带高架敷设,同步建设的2种不同交通方式对两项目提出了一体化勘察设计的要求.本文结合地铁3号线对国道205改建工程的影响,对两项目的一体化勘察设计进行系统方案研究,探讨综合交通一体化勘察设计的新思路.研究结论:以地铁3号线为主要控制因素,以满足和实现国道205深圳段城市主干道交通功能为根本,充分考虑两项目设计原则与设计标准的不同,坚持一体化勘察设计原则,解决两项目之间存在的主要矛盾,达到"求同存异,协调一致".并对测量、勘察、路线、互通式立体交叉、给排水系统、消防及防灾系统、电力及照明系统、通信系统等进行了研究,提供了合理的解决方案,可作为一体化勘察设计的指导.  相似文献   

11.
在铁路桥梁外业勘测设计中,尤其是在我国高速铁路全线桥梁所占比重大的情况下,耗费人力物力最多的就是航测平面图中铁路沿线桥址区地面点高程的提取.通过分析航测平面图中铁路沿线桥址区任意地面点与控制点和等高线的13种位置关系,提出依据航测平面图中控制点和等高线计算铁路沿线桥址区任意地面点高程的插值计算方法.根据线路中直线、缓和曲线和圆曲线的几何关系,推导沿线跟踪算法,以精确计算指定里程的坐标位置.将根据以上算法编制的桥址区地面点高程提取程序应用于铁路桥梁外业勘测设计中,实现了铁路沿线桥址区任意地面点高程从航测平面图中的快速、准确提取.  相似文献   

12.
扁板侧胀试验在高速铁路软土地基勘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扁板侧胀试验(DMT)是兼具旁压试验和静力触探双重功能的原位测试技术。在京沪高速铁路昆山试验段的软土地基勘察中应用了该项技术,并与其他测试手段和土工试验成果进行对比分析。试验表明,扁板侧胀试验在软土地基勘察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3.
分析电气化铁道贯通地线引起的地电位升,建立贯通地线入地电流在周围引起地电位升的模型,推导贯通地线电流引起的地电位升的公式。根据不同的土壤电阻率和贯通地线上电流的大小,计算与贯通地线不同距离时的地电位升,对地下金属管线的布置及接地点的选取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土壤温度场的恢复特性是判定地源热泵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依据,地温的恢复特性主要取决于土壤物性、桩群布置、系统运停比、冷热负荷强度和冷热负荷不平衡率等。根据某实际工程的桩群布置情况和地源热泵系统实际的运行情况,对典型区域典型年和5年土壤温度变化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深入分析模拟结果所得结论可为大规模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机车信号地面发码记录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对于判断车站股道电码化设备是否正常工作,还没有实时监测及报警的专用设备。现场只是用万用表在机械室分线盘上进行测试,而且只能在列车运行到发码区段时,才能测出该区段的发码电压和频率。特别当列车正线通过时,占用发码的时间较短,测试非常困难。为此,特研制机车信号地面发码记录仪。  相似文献   

16.
TVM430车载设备是铁道部为秦沈客运专线引进的超速防护系统,安装在SS9电力机车和动车组上。如何对该车载设备进行养护维修,充分发挥其超速防护功能,对保证旅客列车在线路上稳定、安全地运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客运专线是追求高速度、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维护简单、维修少和人员少的新型铁路运输系统,其信号控制系统的选型和优化方案,必须遵循信号系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和满足运输需求的原则。由于中国铁路信号系统的条块分割,如联锁、车站列控中心、调度集中和微机监测自成体系、独立成网,造成各子系统间信息交互困难、接口方式不合理、设备重复冗余等。  相似文献   

18.
三管盾构隧道下穿铁路引起的地表位移及其控制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结合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R413标段,进行三管并行盾构隧道近接下穿南新环铁路引起的地表位移及其控制技术研究。数值分析中,利用温度升降产生的膨胀和收缩效应模拟注浆压力和压力的消散,使得分析过程在力学效应上更接近盾构施工的工作状态。引入轨道高低偏差值来控制地表位移。研究结果表明:地层加固前,各隧道施工时地表的横向位移有明显的叠加效应,距离越近,效应越明显,且最大位移值已超过限值;当采用分块注浆加固地基并配合旋喷桩施工的地层位移控制技术后,地表位移得到有效的控制,现场沉降实测结果验证了控制技术的有效性,确保盾构隧道安全下穿铁路和列车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机车轴温检测成本高、效率低的现状,提出了机车地面轴温检测系统,并介绍了其结构组成和实际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