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从最小势能泛函出发,将位移分离为静态位移及与频率相关的动态位移,导出了简便、统一的动态有限元(DEM)列式,克服了DEM[1]、[2]中列式复杂的缺陷.将本文方法应用于薄板横向振动分析中,计算了矩形薄板在不同支承情况下的自振频率.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简单、有效,便于计算机统一实施.  相似文献   

2.
从能量泛函出发,通过引入高阶动态位移模式,导出杆,梁,框架结构动态有限元列式,建立了杆梁动态有限单元,数值算例结果表明,本文理论正确,计算精度高,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3.
大型带状DEM的构建及其快速检索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线路勘测设计一体化的趋势,探讨了适合线路CAD大型数字高程模型(DEM)不规则三角网(TIN)的构建方法。线路CAD中,频繁使用的如快速查询,实时高程内插,实时断面计算,等值线追踪、填挖方计算等操作都对DEM的检索速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在设计TIN的数据存贮结构基础上,提出了效率较高的检索算法,并设计和开发了一个较为完善的DEM软件包,最后结合实例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空间曲梁几何非线性有限元法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严格按照有限变形理论和数学分析方式推导出来的空间曲梁单元增量应变--增量位移关系式,本文给出了空间曲梁几何非线性有限元法分析的U.L列式新方法,两个数值算例结果说明了这种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从Hellinger-Reissner混合型Hamilton变分原理出发,采用Total Lagrange坐标描述法,建立了以Green应变和第二Piola-Kichhoff应力表示的结构非线性振动的势能-杂交/混合幅值增量变分原理。据此,建立了中厚度-薄板非线性振动的增量有限元列式。简支方板和固支方板大幅自由振动分析的数值结果表明了本文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X.25分组交换网中,MODEM与PAD机样网不通的故障现象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DEM内插方法比较及ARC/INFO内插方法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清 《铁路航测》1999,(1):7-11
本文分析了几种常用的DEM空间内插方法,并比较了它们的适用范围。根据生产实际数据对利用地形图等高线矢量化生产DEM的精度进行了分析,最后对ARC/INFO的内插方法特别是在TIN模块上对加有断线处理的内插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C1阶协调平行四边形薄板单元的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板的有限元分析中,假定整体坐标系中的单元边界位移协调条件,即单元边界挠度沿边界方向三次分布,绕边界转角沿边界线性分布。通过常规的等参坐标变换将单元边界位移协调条件从整体坐标系变换到局部坐标系。在局部坐标系中直接根据协调边界位移条件,通过特殊的空间插值方法构造出一种新型的平行四边形协调薄板单元。理论证明,该薄板单元具有完备性和真正的C1阶连续性。从而较好地解决了薄板单元的C1阶连续性难题。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平行四边形协调单元的计算结果较非协调单元精确,收敛速度快。  相似文献   

9.
在多跳无线网中,MAC(media access control)层的公平性虽然是一个局部特征,但影响网络的整体性能。后退算法是制约MAC层公平性的关键之所在,Bharghavan等人通过试验方法提出了MILD算法,试验结果表明MILD算法的公平性比BEB算法好,但作者没有进行理论分析。本文给出了分析后退算法的简单模型,并根据公平性约束,有效性约束和分布性约束给出MILD算法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0.
厚板薄板通用的协调矩形单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板的有限元分析中,构造协调和无剪切闭锁现象的中厚板单元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和难题。文献^[2,3]提出了一种假设剪切应变场的方法,基于广义协调理论成功地构造出厚板薄板通用的三解形和四边形单元,但这类单元并不具有完备性和真正的C1阶连接性。为此,文献^[1]构造出了具有完备和真正C1阶协调的薄板矩形单元,为构造这类单元的构造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新途径。本文首先从Mindin厚板理论出发,导出单元各边的剪应变和节点剪应变公式,进行合理插值导出单元的剪应变场,当板的厚度变小时,厚板理论理论自动退化为薄板理论,各边剪应变以及单元剪应变插值函数自动退化为零,厚板单元自动通化为薄板单元,彻底消除了剪切闭锁现象。然后根据转角场、挠度场和剪应变场的关系,通过反复试算构造出一个具有12个自由度的厚板薄板通用协调矩形单元,通过理论证明该厚板薄板通用单元具有完备性、C1阶连续性和无剪切闭锁现象,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厚板薄板能单元的C1阶连续性和无剪切闭锁现象的难题。为了验证该协调单元的正确性,对不同厚距比(h/l)的四边简支和固定方形板在均布载荷作用下的中心挠度和弯矩进行分析。数值算例表明:该单元精度高,原理简明,列式简单,自由度少,收敛速度快;当板厚趋于薄板极限时,单元退化为协调薄板单元,在存在剪切闭锁现象;当板厚趋于厚板时,单元得到的结果很接近于Mindin中厚板的解,适合于从薄板到厚板较大的范围,是一个性能优良的单元。  相似文献   

11.
邓小军 《资厂科技》2000,(1):50-54,49
本文介绍了我厂如何利用I-DEAS软件及其CDA/CAE/CAM集成化应用环境,短时间内开发、设计出了高速客运机车转向架。同时,介绍了使用I-DEAS软件的体会及对未来产品开发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2.
1993年初,美国伯灵顿北方铁路向本国GM公司的EMD订购了350台SD70MAC大型功率交流传动的内燃机车,该型机车是在4台SD60MAC试验机车基础上经过进一步改进而制造的。本文简要介绍了该型机车的主要结构、设计特点和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详细介绍了“GRG”、“DLG”、“DEM”、“DOM”等产品的用途,主要技术指标、各种生产方案的优缺点以及生产所需要的一般设备的将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自1987年,美国GM公司和德国西门子公司进行国际合作以来,开发出了3800-600英制马力的SD60MAC,SD70MAC、相同构架的SD80MAC和SD90MAC型交流传动动货运机车,DE30MAC型等客运机车,亦成功地打入了北美内燃机车市场。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高速列车表面脉动压力对车内噪声的影响原理,通过小波阈值去噪与相关性系数相结合的方法,提取某线路实测车厢外壁气压信号,得到脉动压力值;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中间车体结构、流场以及"结构-流场"流致振动耦合模型,分析耦合系统模态频率,并将提取的脉动压力对耦合模型进行冲击加载,分析车体结构位移及车内气压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车窗处振动位移最大,车体结构振动位移与车体结构固有特性以及加载压力频谱特性有关;车内气压级主要集中在100 Hz以下的中低频段,车体两侧气压比车内中部气压大,靠近车壁处气压更易受车体结构模态影响,车内气压级、耦合系统模态频率与车体振动位移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DEM土方量计算的误差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斌 《铁路航测》1999,(3):21-23
基于DEM的土方量计算的误差来源,提出了一些较为有效的计算方法,提出了土方计算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结构振动的半主动变刚度TMD控制的概念,借鉴主动刚度AVS装置,提出了一种半主动变刚度TMD控制装置,计算机直分析结果表明,这种半主动变刚度TMD控制的概念是正确的,装置是合理的、有效和易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1991年,美国GM公司的EMD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合作,共同研制了新一代的采用三相交流驱动技术和径向转向架的SD60MAC型内燃机车。本文简要报道了该型机车的主要技术参数及HTCR径向转向架的结构特点,开发研究过程以及设计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19.
斜交箱梁的板梁段有限元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吸取梁段单元和板梁框架法的思想,将斜交箱梁沿纵向划分为若干斜梁段,依据箱梁结构进一步将斜梁段划分为若干板梁段子单元,在位移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正、斜交坐标转换关系,直接建立在斜交坐标系内描述单元空间位移的方法,用势能驻值原理建立其有限单元列式,利用编制的有限元程序PBS进行斜交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分析精度。  相似文献   

20.
EDI是计算机和通信网络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现代信息处理和信息通信技术。本文综述了国外EDI发展和应用概况,分析了EDI应用系统的总体结构,并对EDI系统的关键技术(如EDI系统功能模块,EDI通信网络、EDI标准等)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本文着和化述了在我国铁路运营管理信息系统中应用EDI的基本需求和重要性以及铁路OIS应用EDI的有利条件,并提出了在铁路OIS中实施EDI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