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述了隧道洞施工的特点,并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在复杂地层条件下隧道进洞施工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高海拔地区修筑长大铁路隧道时,低气压、高寒缺氧环境条件下隧道通风技术难题,以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甘青段祁连山隧道为例,结合原通风设计方案,基于洞内多位置与多组点大气压力、温度、相对湿度以及各组风机运行时各测点风速等参数测试数据,通过理论方法计算隧道施工过程实际需风量,从而对既有施工通风方案进行优化。经现场验证,采用优化后的高海拔隧道施工通风方案,提高了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工作效率,技术可行、经济性好。研究成果可为高海拔寒区隧道施工通风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了观音岩隧道工程地质勘测、隧道方案比选的过程和体会。  相似文献   

4.
铁路隧道钻探中,由于地层情况复杂及工艺选择不当,往往导致成孔困难和取芯达不到地质要求.以兰新铁路客运专线为例,分析了复杂地层钻进中的困难,提出在注重地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取新型泥浆、双级单动钻具及底喷型钻头等多种措施的综合治理办法.  相似文献   

5.
兰青二线青石关隧道方案地质选线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盘峡黄河峡谷区,地形陡峻狭窄,地质条件复杂,不良地质发育,铁路选线困难.本文介绍了兰青二线在该段的线路方案的比选情况,对黄河右岸低中山及黄土梁坡上的古滑坡群成因、类型、性质等地质条件进行了全面分析与研究,从地质角度推荐了青石关长隧道(下穿古滑坡群)方案,通过施工检验地质选线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6.
风积沙地层洞口段防止塌方是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而超前大管棚施工是预防塌方最有效的措施。结合工程实践,通过对大管棚施工机具和施工方法的改进,经济有效地解决了在风积沙地质条件下施工大管棚时钻机易扎头、孔壁易坍塌、孔内沙土不易清理等多种难题。  相似文献   

7.
塌方是隧道施工中常见事故。阐述了隧道塌方的机理,从地质、设计、施工技术及管理等方面分析了隧道塌方的原因,并从洞口与洞内两方面论述了隧道塌方的处理方案,提出的工程对策,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从隧道弃碴、水资源漏失、施工噪声、振动、岩层辐射、水体污染、景观协调性、微风压波等几个方面 ,分析了隧道工程在施工期和运营期对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及其影响的机理 ,并阐述了影响的主要内容 ,提出隧道工程环境保护的原则和相应的环保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长江口越江通道工程是一项规模宏大的区域建设工程,已引起海内外,的普遍关注。这里阐述的是以沉管隧道方式越江的方案。文中简单介绍了长江口自然情况,交通规划及沉管隧道方案的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为定量评估既有地铁盾构隧道受穿越施工扰动后的结构安全状态与服役性能,采用MIDAS软件建立了新建盾构隧道穿越既有盾构隧道的三维数值模型。通过调整隧道间的竖向净距,对南京地区以富水砂层、软土层为主的松软地层条件下的盾构隧道穿越施工引起的既有隧道的竖向位移响应进行了定量研究,并根据隧道的力学衰减特性分析了既有隧道的安全等级。结果表明:盾构隧道下穿、上跨施工引起沿既有隧道纵向土体的沉降曲线分别呈“W”型、“M”型,相同地层条件下上跨施工引起的既有隧道变形的绝对值比下穿施工小;南京富水砂层、软土层新建隧道穿越引起既有隧道沉降半槽范围分别约为3.5倍与5.0倍隧道外径;结合既有隧道力学性能衰退特征,以隧道纵向差异变形量作为指标将盾构隧道穿越工程划分为微弱影响、一般影响、显著影响、强烈影响等四类;根据数值模拟和历史变形数据,预测了南京地区3个典型的盾构隧道穿越工程施工完成后既有盾构隧道的竖向差异变形量,据此计算了相应的影响等级及其同等级下的竖向变形余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拉日铁路高地热分布特征、地热形成原因、高温隧道热害对工程的影响分析,利用地热研究理论,建立计算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对隧道地温场进行模拟分析,揭示隧址区地热分布规律,提出可供线路通过的地温异常区相对低温通道,并以拉日铁路吉沃西嘎隧道高地热预测和线路方案选择为例予以说明。总结高海拔地热地区选线思路及原则,为类似地区工程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处于高海拔寒区的川藏铁路隧道的保温排水问题,本文总结了国内多行业的寒区分类以及国内外寒区隧道保温排水技术现状,通过调研高纬度寒区铁路隧道的冻害情况,分析了高纬度寒区铁路隧道按最冷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的设计分区方法。结合川藏铁路工程特点,提出了川藏铁路高海拔寒区隧道设计分区和保温排水设施的设防标准建议,同时分析了各类保温排水设施的适用条件。结果表明:(1)川藏铁路高海拔寒区隧道按年平均气温和最冷月平均气温可划分为3个设计分区;(2)高海拔寒区隧道洞口段的排水沟槽设计,可结合工点特点,按设计分区采用不同的保温长度和不同的结构形式;(3)保温排水沟的检查井及出水口宜采取保温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以位于深大断裂交汇区的大(理)临(沧)铁路红豆山隧道为例,在分析隧道地质环境的基础上,结合隧址区有害气体现场监测和室内试验分析及隧址区断裂构造特征,研究构造复杂区非煤地层隧道内有害气体的成因机制和运移模式。结果表明:隧道内主要有害气体为高浓度CO2和较高浓度H2S,以断裂带及花岗岩蚀变带为运移通道;隧道内有害气体为无机成因气,来源于深部壳幔地层,其中CO2的同位素值在-0.3‰^-8.0‰之间,可判定隧道内有害气体为岩浆-幔源及变质混合成因;隧道穿越的诸多张性断层既可作为储气断裂,也可视为幔源岩浆气向上运移的疏气断裂。  相似文献   

14.
本交通枢纽工程是集客运站、地下停车场和人防工程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系统构成复杂,设计施工难度大,与既有盾构隧道区间保护红线存在交叉。为有效保护区间隧道、减小工程建设对既有隧道的影响,针对交通枢纽工程对既有隧道的影响分析和施工保护要点进行阐述,以期为同类交通枢纽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依托成都轨道交通19号线新红高瓦斯隧道区间,结合红层地区类似工程案例,探索非煤系地层浅层天然气(瓦斯)的运移机制;对气体赋存形式进行分类,并通过分层检测试验,探究新红高瓦斯隧道区间的瓦斯空间分布规律.研究表明:是否穿越或邻近浅层天然气气源断裂带,是非煤隧道是否会受瓦斯危害的关键;非煤系浅层天然气主要表现为孔隙型、裂隙型...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目前国内高海拔地区(海拔>3 000 m)隧道内燃牵引运营通风设计中,有害气体容许浓度没有相应的规范可参照。通过国内外高、低海拔地区CO、NO2最高容许浓度的比较,国内外隧道运营通风与环境控制标准检索、分析,提出高海拔隧道内燃牵引运营通风控制标准建议值。研究结论:国内相关规范(标准)规定的有害气体最高容许浓度比国外发达国家的标准要求高。初步建议高海拔运营隧道内空气中内燃机车废气的容许浓度:NOx(以NO2计):工作日内平均容许浓度为10 mg/m3,工作日内任何一次30 min内接触废气的平均浓度不超过30 mg/m3。CO:工作日内平均容许浓度为30 mg/m3,工作日内任何一次30 min内接触废气的平均浓度不超过90 mg/m3。  相似文献   

17.
针对川藏铁路高海拔、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辅助坑道设置条件差等工程特点,根据川藏铁路隧道工程建设总体要求和规划特征,结合已掌握的地质及环境条件,从选用原则和适应性方面对TBM设备选型进行论述,提出川藏铁路隧道TBM的选型建议;结合建筑限界、接触网悬挂布置方式、高海拔地区绝缘距离、空气动力学效应、防排水、结构参数等...  相似文献   

18.
邓文武  宋彦杰 《铁道勘察》2021,(1):119-123,127
天津某地铁盾构区间超深埋隧道下穿京津城际线解放路明挖隧道,工程处于软土地层,地质条件差,工程风险大.为探究盾构下穿对高铁明挖隧道的影响,首先对高铁明挖隧道现状进行调查,对外径6.6 m双线盾构依次下穿高铁明挖隧道4种方案的优缺点进行比选分析,并运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手段对优选方案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1)高铁明挖隧道现...  相似文献   

19.
20.
为研究高海拔特长隧道定点防灾救援设计中不同火灾场景下救援横通道数量对人员疏散的影响,依托关角隧道对高海拔条件下火灾发展及人员疏散过程进行研究。利用FDS火灾模拟软件对关角隧道救援站进行高海拔条件下的火灾数值模拟计算,通过改变火源热释放速率以及救援横通道数量,得到不同火灾场景下可用安全疏散时间。利用人员疏散软件EXODUS对不同场景下高海拔地区人员疏散过程进行模拟,得到必需的人员疏散时间,通过与可用疏散时间的比较,最终确定高海拔特长铁路隧道定点救援站合理的救援横通道数量为8~9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