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本文从设计和制造两方面分析了高负荷发动机活塞环引起窜气、窜油、拉缸和断环故障的原因,介绍了活塞环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设计和制造两方面分析了高负荷发动机活塞环引起窜气、窜油、拉缸和断环故障的原因,活塞环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降低小排量汽油机的机油耗,提升其经济性和排放性能是目前发动机设计的重要任务,文章从研究缸孔变形规律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小排量汽油机缸孔变形的整体接触模型,在基于缸垫非线性属性的基础上,分析缸孔在名义螺检预紧力作用下的缸孔变形量。结果表明,对于4缸小排量汽油机,第2缸和3缸的变形情况相似,第4缸的变形最大。采用有限元的计算方法,可以完整而准确的获得缸孔变形的全面信息,为结构的优化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1发动机拉缸的现象与判断 三保后EQ1090型汽车发动机当行驶2000 km后,突然发现动力下降,并能明显地听到敲缸声和窜气声.  相似文献   

5.
二十六气缸壁拉伤窜气发响为: ①发动机怠速运转时为"嗒、嗒"声; ②发动机温升后运转时为"铿、铿"声; ③窜气响发动机伴有振动现象,动力下降,单缸断火试验窜气减轻,响声不消失; ④原因是:活塞烧损。气缸与活塞配合间隙过小而拉缸,活塞环磨损或断裂、各间隙配合不当。二十七气缸配缸间隙过大或气缸磨损过甚窜气发响为"嘶、嘶"声,曲轴箱通风管口排烟量增大。是由于使用发动机过度、维修操作有误所致。  相似文献   

6.
3月末,我站服务顾问称刚大修完的金杯车,出现气门异响,用户拒绝接车。检测缸压后发现3、4缸压均为11bar(1bar=100kPa),1、2缸压均为5bar。重点对1、2缸进行检测后,发现1缸处缸垫漏气,汽缸活塞配合副窜气2缸排气门漏气,汽缸活塞配合副窜气。初步诊断为1、2缸活塞环对口导致窜气。  相似文献   

7.
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缸套的变形直接影响到气缸套与活塞环间的间隙以及缸套与缸盖间的密封性,从而导致机油消耗增加、产生窜漏、增加损耗和燃油消耗。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文章采用有限元方法重点分析预紧力作用下的气缸套失圆问题。结果表明,发动机第1缸和第4缸的变形量过大。通过增加壁厚很好地解决了此问题,说明有限元分析可以在设计初期解决缸孔变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1 前言 现代海船多采用大型低速二冲程柴油机.尤其对于低速机,保持其燃烧室的气密性,是保证燃烧爆炸压力,防止窜气和拉缸,使主机发出应有功率的关键.而影响燃烧室气密性的因素除缸头与燃烧室相通的部分阀件有较小的影响因素外,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作运动密封的活塞环.  相似文献   

9.
在安装活塞连杆组时,若只重视活塞环端隙的检查、而不注重边隙、背隙及其它项目的检验,就会出现由于活塞环引起的汽缸窜气、窜油、拉缸、断环等现象。为及时排除此类故障,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现就如何选配、组装好活塞环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安装活塞连杆组时,若只重视活塞环端隙的检查,而不注重侧隙、背隙及其它项目的检验,就会出现由于活塞环引起的汽缸窜气、窜油、拉缸、断环等现象。为避免发生此类故障、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现就如何选配、组装好活塞环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故障现象一辆五十铃小货车,装备五十铃4JB1-T1发动机,累计行驶5万km;因发动机窜气、烧机油严重,进行了发动机大修,发动机大修后使用不到一个月,发动机怠速运转时出现清脆异响声,而中高速时异响减弱或消失。故障诊断与排除根据发动机怠速时异响清脆,中高速时异响消失,异响声不连贯,而且无窜气的症状,排除了发动机拉缸的可能。在发动机怠速状态下,采用逐缸断油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内燃机运转时的缸孔变形对机油耗(LOC)影响很大.目前这方面的分析报告不多.试验采用传统的直列4缸汽油机,旨在阐明缸孔变形与LOC之间的关系.用旋转活塞法测定3、4号气缸的缸孔变形,并用硫示踪法测量了每缸的LOC.通过改变活塞环张力来测量LOC,以研究活塞环与气缸的贴合性及其对LOC的影响.结果显示,发动机低...  相似文献   

13.
活塞环的选配及安装质量对发动机使用寿命和整个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耐久性和使用可靠性有着直接的影响。笔者遇到的汽车发动机汽缸窜气、窜油、拉缸、断环等故障,多数是由活塞环选配不当和安装质量不高引起。本文以当前实际修理情况,谈谈与活塞环的选配和安装有关的问题。合理选择活塞环的径向压力分布 活塞环沿圆周表面径向压力分布形态大致可分为等压和非等压两种。等压分布是最基本径向压力分布,即环全周分布均匀相等的压力。而非等压分布分  相似文献   

14.
对某一高压共轨柴油机的冷却液流动特性和缸盖、缸套关键点温度进行了台架测试,为热分析提供边界条件;建立了缸盖-缸套-冷却水-机体流固耦合模型,应用流-固耦合传热方法,研究了冷却液流动均匀性对缸套热变形的影响,并优化了机体分水孔和缸盖上水孔的流动特性.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水套,各缸冷却不均匀性系数平均减小了9.78%;缸盖水...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发动机气缸体缸孔加工的技术要求,对缸孔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分析,研究,推荐了缸孔表面评价参数,并指出了缸孔加工中有待解决的诸多工艺难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设计和制造两方面分析了高负荷发动机活塞环引起窜飞、窜油、拉缸和断环故障的原因,介绍了活塞环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预测拟合值和实际监测值的相对误差划分不同的预测状态,利用马尔可夫链对灰色GM(1,1)预测值进行修正,计算得到边坡变形的范围和相应的预测值。以古树屋开挖边坡为研究对象,利用耦合模型对其变形进行预测,得到边坡的变形预测值为57.006 0 mm,预测的变形范围大小在56.845 8~61.755 4 mm之间。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与线性回归模型以及单纯灰色模型预测结果比较,采用灰色-马尔可夫耦合模型对开挖边坡变形进行预测的结果精度较好,且能较准确地预测边坡变形大小的范围。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窜气对柴油机性能的不利影响,通过活塞环密封系统的动力学分析,阐述发动机窜气产生的内在机理,并给出了计算发动机窜气量的公式。  相似文献   

19.
铝活塞在使用过程中,常发生气缸窜油,拉缸和环岸断裂现象,究其原因与其机械加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有密切关系。在活塞的机械加工过程中,应注意解决和加工活塞头部,裙部,销孔等与设备不协调引起的误差,活塞的质量会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0.
应用CFD技术对发动机冷却水套进行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樟松  陈小东 《汽车工程》2005,27(5):550-552,591
针对开发的一款发动机在耐久性试验中第2缸和第3缸出现的“拉缸”现象,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分析发现缸体水套在该区域存在流动死区。为了改善水套的冷却效果,埘水套的进出水方式、缸挚分水孔的大小和布置、缸体水套的结构等进行了调整,然后再进行CFD计算,结果表明水套的冷却能力达到了可以接受的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